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湖南臘肉,最接地氣的家鄉味道!

我們都有過被樓道飄來的炒菜香勾引的經歷, 順便能猜出這家做的是什麼, “青椒炒肉”, “燉牛肉”, “魚香茄子”……

哪怕只是荷包蛋, 那股子油煎的煙火氣都能纏住你的胃, 讓你口舌生津, 魂兒都跑到別人家的餐桌上了。

最勾人的, 還要屬臘味的香。

臘味一下鍋, 被熱油滋啦爆出的, 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味道。

南方人最會做各種臘味:臘肉、臘腸、臘排骨、臘豬腳、臘魚, 全是冬天特有的美味, 光想想都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以前吃的臘肉都是農家自己做的。 每到臘月農家都會“殺年豬”, 回報一年的辛苦付出, 祈盼來年興旺多福。

“殺年豬”不僅要挑個好日子, 豬也必定要選最好的。 吃不完的豬肉要麼賣掉一部分, 要麼就熏成臘肉。

吃糧食長大的豬, 經過農家古樸的醃制和熏烤, 味道醇正, 吃起來也安全放心。

時過境遷, 現在已經很難吃到正宗薰制的農家臘肉了。

超市里買來的臘味總是不夠香, 更有讓人不安的各種新聞:豬是吃激素的;拿不好的肉甚至死豬肉來做臘味;加各種化學添加劑給臘肉提色。 一般人都不敢貿然買臘製品, 也不敢去飯館點這類菜了。

吃一頓安心的臘味成了一種奢望。

可現如今還有這樣的村子, 用樸實的薰制手法, 做著產量有限但絕對正宗的湖南臘肉。

湖南省岳陽市的平江縣, 在洞庭湖邊, 江湖交匯, 是一個資源豐富、風景優美的地方。

這裡的羅洞村, 恬靜閒適,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制法, 自產自銷一些外人很難買到的農家特產,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臘肉。

老羅算得上一位手藝人, 在這個村子裡做了一輩子臘肉。

每到快過年的時候, 村裡的一百多戶人家, 都會把自家最好的豬肉送過來, 讓老羅幫忙薰制, 等兒女們回來吃。

老羅薰制的臘肉, 大家都愛吃。 別看他樣貌憨厚, 對製作臘肉的每一道環節卻要求嚴格。

老羅說, 臘肉必須用土豬肉, 如果是飼料豬, 他寧願不接這個活。 好在羅洞村裡不缺好豬肉, 村民們不需要給豬喂飼料, 村裡到處都是新鮮的草、紅薯、野菜, 這樣餵養出來的豬肉質好, 營養價值高。

選用什麼部位的肉也很講究。皮薄、肉嫩,肥瘦適宜的肉是上等肉,一般來說,腹部的五花肉,和後腿肉是熏臘肉的理想部位。

有了好原料,手藝人的絕活就要登場了。

豬肉切條,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將豬肉醃入缸中。七到十五天后,用棕葉繩索將醃肉串掛起來,風乾肉裡的水分。

接著就可以進熏房了,熏房是製作臘肉最關鍵的一步。首先熏房必須要有通風口,煙霧的多少,非常影響肉的口感。煙過多,臘肉就全是煙子味兒,失去了豬肉原本的口感;煙太少,肉自然不香。如何把握這個度就是老羅的拿手好戲。

老羅說,超市里買到的臘味,大部分是工廠批量生產出來的。大功率的烘乾機和恒溫烤箱代替了柴火,倒是快捷高效了,可出產的臘肉少了那股子“煙火氣”,吃起來不對味的。

用什麼材料熏烤,至關重要,直接決定了臘肉的檔次。

柴火是傳統湖南農家臘肉的必備,除此之外,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瓜子殼、花生殼、橘子皮等,都是熏烤臘肉的絕好材料,它們能給臘肉帶來更多的甘甜香味。

老羅說,薰制臘肉的時間比較長,一定要耐得煩。第一天用柴火燒成明火烤半天時間,文火熏三天,期間需停工一天。停工是為了觀察肉質的水分和回味,然後轉小火薰制20天左右才算完成。

慢工出細活,緩緩入味,才能做出大家都滿意的臘肉。

老羅做的臘肉,內外幹濕一致,拿到手上就能聞到誘人的柴火香。

好的臘肉切起來也是一種享受,你能清晰地看到臘肉漂亮的紋理,皮色金黃有光澤,瘦肉紅潤,肥肉淡黃。

因臘肉本身的味道厚重豐富,所以非常適合做幾道家常的快手菜。

下班一回家,先用熱水沖洗一下臘肉表層,然後把它放入蒸籠裡蒸,這個時候再去煮飯啊準備別的食材。15到20分鐘後,臘肉變軟就可以取出來切啦。

切薄一點的片,和青菜一起炒,幾分鐘就能出鍋。藜蒿、蒜苗、芹菜都是不錯的選擇。直接用湖南的幹辣子來個爆炒臘肉,更是地道吃法。臘肉本身就有鹹味,炒菜的時候要注意少放鹽哦。

老羅村裡還有更簡單的做法,直接將臘肉蒸上30分鐘,切片裝盤上桌。這時的臘肉變得非常軟糯,香味卻絲毫不減,大口吃肉的感覺更是極爽的。小孩子吃這個,都能多吃一碗米飯。

出門在外,總會掛念幾道家鄉菜。除了犒勞自己,我們也想和好友一起分享,看他們讚不絕口的樣子就覺得莫名的自豪。為人父母的,更想把自己的童年最愛帶給孩子,讓他們也喜歡上這種味道,傳承這份煙火氣。

老羅這一村的人知道在外工作的人不容易,為了讓更多的人吃到放心好吃的家鄉菜,老羅也忙碌了起來,張羅著將村裡的臘肉帶到更遠的地方。

選用什麼部位的肉也很講究。皮薄、肉嫩,肥瘦適宜的肉是上等肉,一般來說,腹部的五花肉,和後腿肉是熏臘肉的理想部位。

有了好原料,手藝人的絕活就要登場了。

豬肉切條,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將豬肉醃入缸中。七到十五天后,用棕葉繩索將醃肉串掛起來,風乾肉裡的水分。

接著就可以進熏房了,熏房是製作臘肉最關鍵的一步。首先熏房必須要有通風口,煙霧的多少,非常影響肉的口感。煙過多,臘肉就全是煙子味兒,失去了豬肉原本的口感;煙太少,肉自然不香。如何把握這個度就是老羅的拿手好戲。

老羅說,超市里買到的臘味,大部分是工廠批量生產出來的。大功率的烘乾機和恒溫烤箱代替了柴火,倒是快捷高效了,可出產的臘肉少了那股子“煙火氣”,吃起來不對味的。

用什麼材料熏烤,至關重要,直接決定了臘肉的檔次。

柴火是傳統湖南農家臘肉的必備,除此之外,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瓜子殼、花生殼、橘子皮等,都是熏烤臘肉的絕好材料,它們能給臘肉帶來更多的甘甜香味。

老羅說,薰制臘肉的時間比較長,一定要耐得煩。第一天用柴火燒成明火烤半天時間,文火熏三天,期間需停工一天。停工是為了觀察肉質的水分和回味,然後轉小火薰制20天左右才算完成。

慢工出細活,緩緩入味,才能做出大家都滿意的臘肉。

老羅做的臘肉,內外幹濕一致,拿到手上就能聞到誘人的柴火香。

好的臘肉切起來也是一種享受,你能清晰地看到臘肉漂亮的紋理,皮色金黃有光澤,瘦肉紅潤,肥肉淡黃。

因臘肉本身的味道厚重豐富,所以非常適合做幾道家常的快手菜。

下班一回家,先用熱水沖洗一下臘肉表層,然後把它放入蒸籠裡蒸,這個時候再去煮飯啊準備別的食材。15到20分鐘後,臘肉變軟就可以取出來切啦。

切薄一點的片,和青菜一起炒,幾分鐘就能出鍋。藜蒿、蒜苗、芹菜都是不錯的選擇。直接用湖南的幹辣子來個爆炒臘肉,更是地道吃法。臘肉本身就有鹹味,炒菜的時候要注意少放鹽哦。

老羅村裡還有更簡單的做法,直接將臘肉蒸上30分鐘,切片裝盤上桌。這時的臘肉變得非常軟糯,香味卻絲毫不減,大口吃肉的感覺更是極爽的。小孩子吃這個,都能多吃一碗米飯。

出門在外,總會掛念幾道家鄉菜。除了犒勞自己,我們也想和好友一起分享,看他們讚不絕口的樣子就覺得莫名的自豪。為人父母的,更想把自己的童年最愛帶給孩子,讓他們也喜歡上這種味道,傳承這份煙火氣。

老羅這一村的人知道在外工作的人不容易,為了讓更多的人吃到放心好吃的家鄉菜,老羅也忙碌了起來,張羅著將村裡的臘肉帶到更遠的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