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整改大限已到,僅見36家券商的51家私募子公司獲批,難邁兩大門檻

2017年看到了尾巴, 券商私募子公司整改大限也到了。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 截至目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了四批規範名單, 共計只有36家券商的51家私募子公司整改達標而拿到准生證。

細究起來會發現, 有些規則顯然有所鬆動, 比如“每家證券公司設立的私募基金子公司原則上不超過一家”, 但實際上有中信、銀河、光大、第一創業、、中金、海通、招商、中信建投等8家券商的私募子公司都不只一家, 中信和中金甚至分別擁有5家。

36家券商整改達標

去年12月30日, 中證協發佈的《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管理規範》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中金匯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中金鑫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此外, 海通有3家私募子公司, 包括海通開元投資有限公司、海通並購資本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海通新能源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反而原來設立了眾多子公司平臺的天風證券, 在整改之後只留下一家天風天睿投資有限公司。

目前除了這36家券商的51家私募子公司已經交卷, 其他券商未整改完成的, 最頭痛的規定還有兩條:

一是, 私募基金子公司及其下設基金管理機構將自有資金投資於本機構設立的私募基金的, 對單檔基金的投資金額不得超過該檔基金總額的20%。

也就是說, 自有資金1000萬即可成立的發起式基金, 如果管理人是券商的私募基金子公司, 那麼最小規模至少也得2億, 而公募基金的發起式基金是沒有此規模限制的。

二是, 證券公司同一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同時分管投資銀行業務和私募基金業務。

私募基金子公司同一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同時分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務和其他私募基金業務;同一人員不得兼任上述兩類業務的部門負責人;同一投資管理團隊不得同時從事上述兩類業務。

這本來應該不難達到, 不過據記者瞭解, 有的券商原分管資管和私募子公司可能是同一位高管, 華南某券商的私募子公司因此至今都沒有拿到准生證。

不過, 對於規範發佈前存量的業務, 監管也允許存續到項目到期。 即使以自有資金直接進行股權投資或已設立的下設基金管理機構及基金不符合相關要求的, 只要求不新增業務, 到期前不得開放申購或追加資金, 不得續期。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

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