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消費不足是制約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的主要原因

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 外需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下滑, 消費需求一直缺乏動力, 造成投資疲軟, 因此, 只能依靠政府投資來促進總需求增加,

從而帶動私人投資增加, 促進經濟增長。 為此, 2008年11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出臺十項更加有力的擴大國內需求的措施, 通過4萬億元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以政府投資來代替個人消費和代替企業投資, 確保經濟增長速度不下滑。

經濟增長的實踐表明, “三駕馬車”中僅僅依靠出口和投資“兩駕馬車”難以保證經濟持續增長, 必須協調投資、消費與出口的關係, 實現投資、消費與出口的協調發展。 實現“三駕馬車”協調發展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擴大內需。 根據管理學中的木桶原理, 木桶的體積取決於木桶中最短的那塊板, 只有提高最短板的長度, 整個桶的容量才能增加。 消費不足一直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板, 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足50%, 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 說明消費需求增加的空間很大。 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 國內市場非常龐大, 國外很多企業正是看中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

紛紛到中國投資設廠, 我國自身更應該充分利用好國內的市場, 擴大國內的消費需求。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擴大內需:一方面, 開發適合國內各階層群體消費的商品和服務, 尤其是開發適合農村市場消費的商品和服務, 提高農村的消費需求, 如通過汽車下鄉和家電下鄉促進農村市場消費。 另一方面, 通過加強培訓、擴大就業、深化勞動就業制度及其相關的戶籍、土地管理、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 提高低收入階層的收入, 提高其消費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