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妖貓傳等9部賀歲電影產出17首宣傳曲,然而音樂宣傳卻沒起到作用

文 | 林不二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只要打開數位音樂播放平臺的新歌版塊, 總能看到影視劇的主題曲、推廣曲, 這自然是一個好現象, 說明國內的影視劇終於補足了此前宣傳上的缺失, 也證明影視劇對音樂的重視度在提高。

不過影視劇的音樂宣傳門檻, 也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場而逐漸升級, 曾經憑藉一首歌就能為電影造勢的好時候已經過去了, 單純的跟風, 或者只是流水線般隨便生產出來一首歌, 似乎已經不能產生足夠的宣傳效應了。

讀娛簡單梳理了一下12月份上院線的票房過億的電影, 9部電影產出了17首宣傳曲, 有的電影甚至製作了5首宣傳曲, 可見音樂確實成了電影宣傳中重要的一部分。

注:此表僅統計2017年12月票房過億電影

僅從表中就能看出宣傳曲的製作思路上分出了幾類, 一類是專門為某部電影創作的歌曲, 其內容和電影的主題會更加貼合;另一類是已有的歌曲授權給某部電影, 一般來說是歌曲傳達的情緒與電影相近。 而針對不同受眾製作多首宣傳曲, 也成了最近的流行, 希望在受眾分散的當下, 用不同類型宣傳曲傳遞電影資訊。

但不管片方在音樂宣傳上放了多少心思,

從最終的成果來看, 票房和宣傳曲之間並沒有產生什麼具體的關係。 曲子多的如《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票房也不過如此, 而只是找了演員來客串唱主題曲的《奇門遁甲》也能有將近3億票房。

並且在口碑上, 任何一首推廣曲都沒能脫離影片自行生長, 產生屬於音樂的影響力, 可以說至少12月這一批的電影宣傳曲, 是對電影宣傳沒起到什麼作用的。 說到這讀娛君就想起了馬上可能上映的電影《逐夢演藝圈》, 不管其口碑多爛, 但電影確實因為SNH48演唱的宣傳曲而被大眾知曉, 最近其導演畢志飛親自演唱了推廣曲, 讓我們知道了這檔電影又要上映了。

其實換句話說, 電影的宣傳曲並非不能起到作用, 只是在大眾越來越看重電影品質的當下, 僅憑藉宣傳曲幾乎很難打動觀眾走進影院了, 因此現在也有一些電影, 選擇在電影上映後幾天才發佈主題曲、宣傳曲, 讓已經被影片打動的觀眾, 在影院外通過音樂再一次回想到電影的亮點, 從而發酵好口碑, 進一步刺激票房增長。

其實現在電影宣傳曲的效果一般, 問題並非出在模式上, 而是在思路和執行上存在不足, 要麼就是歌曲的傳唱度不高, 以奇葩為賣點導致歌曲不好聽, 要麼就是太綁定劇情, 使得歌曲脫離了劇情就沒有生命力。 當然, 今年第四季後影視音樂宣傳也有個重大問題, 就是跟風成潮,宣傳曲與影片明顯不貼合。

眾所周知,今年因為綜藝《中國有嘻哈》把說唱音樂帶入了大眾視野,一時間綜藝節目中的rapper們成了贊助商、廣告商爭相搶奪的目標,自然影視的音樂宣傳中,也不能缺少他們。在12月份的整理表中,就有4首宣傳曲是說唱風格或加入說唱元素,然而如果你把這4首歌都聽了,就會發現其與電影的關聯性較差。

說唱音樂本就是極具自我意識的一種音樂類型,今年因綜藝而火的說唱類型主要是trap,參與影視宣傳曲的幾位歌手也是trap為主,這種音樂最適合的電影類型還是硬一些的黑幫電影,其他說唱音樂類型也和國內電影主流市場中的喜劇、情感、故事、玄幻類等很難貼合。前面提到的這4首歌曲中,追熱點追的最高明的是找來陳冠希唱的《夜來妖》,有《夜來香》的曲子打底,讓這首歌減弱了不少說唱歌曲的自我意識。

前面也說了,其實想要宣傳曲真的能為電影帶來影響力,還是需要音樂能夠有自我的生命力,進而形成良好的口碑,再促使電影票房的增長。當初有那麼多文藝男女跑進電影院看《後會無期》,還是因為樸樹的《平凡之路》足夠打動他們,並且這首歌脫離電影后仍然是一首品質高的作品,這才展現出了宣傳曲的能量。

但現在為電影製作宣傳曲成了行業的標準動作,團隊在其上所放的精力就明顯不足,更像是流水線上產出的成品。要麼就是創作一首不以好聽為目的的病毒性歌曲,隱隱期待著自己能撞上大運爆火,要麼就是創作一首抒情的歌曲找抒情的歌手來唱,扔到如今每天都有新歌的音樂平臺中瞬間就會被淹沒。這樣的操作模式,怎麼可能期待已經不傻的觀眾,再為片方用愛發電呢?

所以想要真正形成好的音樂與影視的聯動,產生良好的宣傳效應,還是需要團隊用心去抓音樂與影視的共通點,或者是通過情緒打通聽眾與觀眾之間的界限,或者是用品質過硬的音樂內容來吸引關注,從而讓音樂輔助了電影,讓電影也能孵化出好音樂。

今年來說,電影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不再是大咖、大製作就能贏得票房,更重要的是品質過硬,故事豐滿、演技線上成了如今好電影的標誌,因此宣傳曲的作用也隨之改變,只能吸引眼球但無法為口碑做出貢獻的宣傳曲將會失去作用,只有好聽的音樂、打動人心的歌曲,才能為電影起到宣傳的作用。

所以,在讀娛君看來,未來電影宣傳曲的評價標準會更加偏向於音樂好壞的衡量標準,而非形成噱頭的能力,品質更好的音樂才能與電影、電視劇形成良好的聯動效應,讓觀眾能聽到更好聽的音樂,讓聽眾看到更有意思的電影。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就是跟風成潮,宣傳曲與影片明顯不貼合。

眾所周知,今年因為綜藝《中國有嘻哈》把說唱音樂帶入了大眾視野,一時間綜藝節目中的rapper們成了贊助商、廣告商爭相搶奪的目標,自然影視的音樂宣傳中,也不能缺少他們。在12月份的整理表中,就有4首宣傳曲是說唱風格或加入說唱元素,然而如果你把這4首歌都聽了,就會發現其與電影的關聯性較差。

說唱音樂本就是極具自我意識的一種音樂類型,今年因綜藝而火的說唱類型主要是trap,參與影視宣傳曲的幾位歌手也是trap為主,這種音樂最適合的電影類型還是硬一些的黑幫電影,其他說唱音樂類型也和國內電影主流市場中的喜劇、情感、故事、玄幻類等很難貼合。前面提到的這4首歌曲中,追熱點追的最高明的是找來陳冠希唱的《夜來妖》,有《夜來香》的曲子打底,讓這首歌減弱了不少說唱歌曲的自我意識。

前面也說了,其實想要宣傳曲真的能為電影帶來影響力,還是需要音樂能夠有自我的生命力,進而形成良好的口碑,再促使電影票房的增長。當初有那麼多文藝男女跑進電影院看《後會無期》,還是因為樸樹的《平凡之路》足夠打動他們,並且這首歌脫離電影后仍然是一首品質高的作品,這才展現出了宣傳曲的能量。

但現在為電影製作宣傳曲成了行業的標準動作,團隊在其上所放的精力就明顯不足,更像是流水線上產出的成品。要麼就是創作一首不以好聽為目的的病毒性歌曲,隱隱期待著自己能撞上大運爆火,要麼就是創作一首抒情的歌曲找抒情的歌手來唱,扔到如今每天都有新歌的音樂平臺中瞬間就會被淹沒。這樣的操作模式,怎麼可能期待已經不傻的觀眾,再為片方用愛發電呢?

所以想要真正形成好的音樂與影視的聯動,產生良好的宣傳效應,還是需要團隊用心去抓音樂與影視的共通點,或者是通過情緒打通聽眾與觀眾之間的界限,或者是用品質過硬的音樂內容來吸引關注,從而讓音樂輔助了電影,讓電影也能孵化出好音樂。

今年來說,電影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不再是大咖、大製作就能贏得票房,更重要的是品質過硬,故事豐滿、演技線上成了如今好電影的標誌,因此宣傳曲的作用也隨之改變,只能吸引眼球但無法為口碑做出貢獻的宣傳曲將會失去作用,只有好聽的音樂、打動人心的歌曲,才能為電影起到宣傳的作用。

所以,在讀娛君看來,未來電影宣傳曲的評價標準會更加偏向於音樂好壞的衡量標準,而非形成噱頭的能力,品質更好的音樂才能與電影、電視劇形成良好的聯動效應,讓觀眾能聽到更好聽的音樂,讓聽眾看到更有意思的電影。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