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就不存在一個叫幸福的東西

村上春樹說, 自己在與河合隼雄面對面談論各種話題時, 都能感受到“頭腦中糾纏在一起的那些讓人很不舒服的總想幹點什麼卻又不知該幹什麼的感覺, 不可思議地就被溫和地化解開了”。

其實就連我們這些沒有機會見過河合先生面的人, 僅僅是讀他的書和文章, 也能感受到先生身上的柔軟和溫暖。 無論是給成人寫的專欄, 還是為孩子寫的小說, 皆是如此。

撰文 | 楊葵

《共鳴的靈魂:河合隼雄談幸福》

作者:(日)河合隼雄

譯者:蔡鳴雁

版本:湛廬文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年11月

生病的人認為健康的人幸福, 沒錢的人認為腰纏萬貫的人幸福……河合隼雄接觸了大量的“來訪者”, 這些人皆在某種意義上處於不幸的狀態, 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 河合先生道出了他的幸福觀。

初看書名, 《共鳴的靈魂》;再看目錄, “幸福是什麼”、“心靈的從容”、“人生的滋味”這類的標題;再隨便翻翻全書概貌,

差不多都是兩三頁一篇的報紙專欄。 假如耐心還在, 粗讀幾段文字, 映入眼簾的是常見雞湯的語調和詞彙。 至此, 大概不少讀者會在心裡得出結論:又一本心靈雞湯書。

的確不妨劃歸此類, 這本書確是指向心靈的。 可是, “心靈雞湯”何罪之有?不只是一個籠而統之的空洞概念嗎?仔細想想, 若說心靈, 每一本你喜歡的書, 哪本不是指向你的心靈, 引發你靈魂共鳴呢?若說雞湯, 哪一本你喜歡的書, 不是給你的日常生活以滋養呢?

迅速分門別類, 有個總體的大局觀, 有些時候是好習慣, 但也必定有些時候讓你錯過細緻深入, 領會個性微妙的樂趣。 更何況, 這是河合隼雄啊, 如果是熟悉作者河合隼雄的讀者, 之前讀過他的書,

大概在本文開篇所說那一系列細碎的動作之後, 收束散漫之心, 找個舒服的身體姿態, 備好茶或咖啡, 欣然打開第一頁, 開始一段與智者心靈共鳴之旅。

不同人的幸福千差萬別

河合隼雄是當世幾大智者之一, 他是個心理學家, 在全球心理學界, 尤其在日本, 幾乎是神一樣的人物。 他的著作極多, 這十年來被譯成漢語的也有一些了。 他在中國的影響, 早幾年是在心理學界內部, 畢竟國內不少心理學專家學者、治療師, 都是他的崇拜者。 前兩年《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一書出版, 因為村上的大紅大紫, 河合隼雄也進入了大眾閱讀領域。 其實呢, 遠不止村上春樹, 很多在中國聲名赫赫的當代日本文化藝術巨擘,

比如小澤征爾、吉本芭娜娜、安藤忠雄等等, 都視河合隼雄為心靈導師。

《村上春樹, 去見河合隼雄》

作者: (日)河合隼雄

譯者: 呂千舒

版本: 東方出版中心 2011年6月

“以極具現場感的方式, 呈現了兩位元學者之間的對談, 輕鬆率性的言語中透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索和獨到觀察。

這本書裡幾十篇短文, 是河合隼雄應約在1993年初至1997年底整整五年間在報紙上寫的連載, 不講理論, 只講故事。 有自己的故事, 有接待的來訪者(對來尋求心理治療者, 河合隼雄從不稱呼他們為病人, 只稱“來訪者”)的故事, 還有東西方諸多童話和民間故事。 所有這些故事, 都在探討一個共同的主題:幸福究竟是什麼。 讀完全書你會發現, 也許根本就不存在一個叫做幸福的東西, 在每個人那裡, 所謂幸福, 千差萬別。 問題不在什麼是幸福, 能否感覺到幸福才是問題之所在。 而這一感覺, 也是千差萬別, 如果說有共性, 心靈的感動、靈魂的共鳴是不可或缺的。

順便說一下, 河合隼雄一向是喜歡各種民間故事的, 其中一大原因就在於, 故事裡邊常常不會出現“正確答案”,反而經常是一些有趣的悖論。他覺得,人生也是一樣,同樣包含種種有趣的悖論。

如此大而化之地總結這本書的內容,其實有悖於這本書的風格。河合隼雄極少這種簡單粗暴地下結論,他的風格是娓娓道來,和你一起探討,從不強加於你任何道理、結論。他經常使用問句,語氣也是明確的商量。比如探討“獨立”的問題,他分析現在人的生活,因為社會分工細化被分解,表面看生活方便了,但“一個人”生活的諸多體驗是不是也被剝奪了呢?繼而,對比了日本人與德國人在獨立問題上的不同特性之後,他又問道:是否應該像德國人那樣,為了讓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活著,收回那些寄託於國家或公家的事情呢?

這才是河合隼雄的風格。他在臨床心理治療過程中,也始終主張治療師的職責是傾聽,在重要節點加以適當引導,期待來訪者自己揭開蓋子。他曾在另一本心理治療專業著作中比較幾種心理治療的模型:1、醫學模型:症狀——檢查·問診-發現病因(診斷)——去除病因或弱化(治療)——治癒;2、教育模型:問題——調查·面談——發現原因——提建議·教育、消除原因——解決問題;3、成熟模型:問題·煩惱——用治療者對當事人的態度(後述)——促進當事人的自我成熟過程——期待解決問題。河合隼雄當然是傾向於第三種成熟模型。

心靈不可變成“漫無邊際的天空”

在這本《共鳴的靈魂》書裡,他有過一個比喻,他說心理輔導工作中有許多與樹的意象重合的部分,這項工作並非像馴養動物那樣,更像是等待樹的成長。調整好成長所需要的條件,剩下的便是等待發現對方成長的可能性。如果因焦急而過度施肥,反而會枯萎。

幸福問題也是一樣,這本書雖然是在講幸福,但沒有結論什麼叫做幸福,作者只是期待他的故事像清水和肥料,培育樹苗一天天長大。

如果繼續借用這一比喻,接下來的問題是:這棵樹將來一定要成材,長成參天大樹嗎?這一點,也許正是這本書有別於眾多時下流行的雞湯書之所在,河合隼雄在做了這一比喻之後,又用他一貫的問句給這篇短文結了尾:我喜歡看大樹的姿態,心想,它不知不覺中會不會漸漸變得“無用”呢?

與敗壞了心靈雞湯書籍名聲的那些淺薄的作者相比,河合隼雄的探討總是深入到每個人心底至深處,也只有觸及心靈至深處,才有可能獲取真正的、高品質的共鳴,只在表皮撓癢癢,會有一時舒適,情境稍一變化,困惑捲土重來。

至深之處有什麼呢?也許什麼都沒有,但這絕非虛無的意思,沒有一個確定的叫“幸福”的東西,也沒有一個人人都認可的幸福、滿足的人生。且慢,如果僅只說到這一層,那不是河合隼雄,因為這個還是表皮,仍需繼續前行。書裡有一篇短文,討論“觸摸”的重要性。人被稱為“視覺動物”,所以格外重視視覺,人得到的資訊,多半都是視覺資訊。與之相比,對人類而言,最未經分化的感覺恐怕就是觸覺了。可是,對於即將離世之人,默默握緊他的手非常重要……在進行一系列對觸摸的討論之後,文章結尾說:心靈不可以變成“漫無邊際的天空”,“等待”心靈的觸摸非常重要。

甄別常識與知識、個性與共性

曾有一位高僧講述佛教裡“空”的奧秘,說是一泓清水裡,小魚自在地游來遊去。空不是虛無,更不是死寂,它足夠活潑、靈動。這是空之奧秘所在,也是所謂的心靈奧秘所在,更是幸福的奧秘所在。依我讀過的所有河合隼雄的著作來看,他深解這一奧秘,所以才會如此深入,如此迷人。

很多讀者,包括一些心理學專家,都曾表達過一個相同的閱讀河合隼雄著作的感受:單是看到這些文字,即有治癒之效。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除了上述他的娓娓道來,沒有專業術語,沒有艱深理論,全是大白話,以及他總能見人所未見,句句話都說到心底至深處,之外還有什麼呢?以《共鳴的靈魂》一書為例,我想至少還有一點值得單提出來一說,就是他對一系列概念的細緻甄別,比如“事實”與“真實”、“常識”與“知識”、“個性”與“共性”、“心靈”和“身體”,等等,他總能將這些充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內心纏繞梳理清晰,而作為讀者,隨著他的梳理,很多內心的繩結豁然自解。

就拿書中講到“常識”與“知識”的一篇文章來舉例。“常識”是眼下社會的一大熱詞,很多人都意識到,被“知識”圍剿多年的我們多麼需要常識。河合隼雄和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有過一場關於“常識”的對話。安藤忠雄以創造力超強著稱,然而他自己說:“沒有常識的人不中用啊。”安藤說,如今創造性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有人誤以為不按常理出牌便是獨創性。這樣的人除了會給周圍人帶來不便之外,一無是處。相比之下,只有在生活中好好把握常識,然後超越它並做出成果,才能做到獨創性。所謂常識,應該不只作為知識被瞭解,而是必須成為“自身的東西”。河合隼雄對此深表贊同,並且繼續將話題推向深入,繼續深掘“知識”與“常識”之間的微妙關係,在你剛剛不自覺地又想把“常識”當作“知識”去學習時,他當頭棒喝:掌握知識地生活,和被常識束縛是兩回事。

就在昨天,一條新聞刷了屏:“精神病院衝擊IPO:病人越來越多,住院率達96%,行業大賺錢”。還聽有人總結過,當世人都是“焦鬱碌”——焦躁、抑鬱、忙碌。這樣的時代,每一個“焦鬱碌”不妨打開河合隼雄的書,感受閱讀的幸福,發現感受人生幸福之道。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故事裡邊常常不會出現“正確答案”,反而經常是一些有趣的悖論。他覺得,人生也是一樣,同樣包含種種有趣的悖論。

如此大而化之地總結這本書的內容,其實有悖於這本書的風格。河合隼雄極少這種簡單粗暴地下結論,他的風格是娓娓道來,和你一起探討,從不強加於你任何道理、結論。他經常使用問句,語氣也是明確的商量。比如探討“獨立”的問題,他分析現在人的生活,因為社會分工細化被分解,表面看生活方便了,但“一個人”生活的諸多體驗是不是也被剝奪了呢?繼而,對比了日本人與德國人在獨立問題上的不同特性之後,他又問道:是否應該像德國人那樣,為了讓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活著,收回那些寄託於國家或公家的事情呢?

這才是河合隼雄的風格。他在臨床心理治療過程中,也始終主張治療師的職責是傾聽,在重要節點加以適當引導,期待來訪者自己揭開蓋子。他曾在另一本心理治療專業著作中比較幾種心理治療的模型:1、醫學模型:症狀——檢查·問診-發現病因(診斷)——去除病因或弱化(治療)——治癒;2、教育模型:問題——調查·面談——發現原因——提建議·教育、消除原因——解決問題;3、成熟模型:問題·煩惱——用治療者對當事人的態度(後述)——促進當事人的自我成熟過程——期待解決問題。河合隼雄當然是傾向於第三種成熟模型。

心靈不可變成“漫無邊際的天空”

在這本《共鳴的靈魂》書裡,他有過一個比喻,他說心理輔導工作中有許多與樹的意象重合的部分,這項工作並非像馴養動物那樣,更像是等待樹的成長。調整好成長所需要的條件,剩下的便是等待發現對方成長的可能性。如果因焦急而過度施肥,反而會枯萎。

幸福問題也是一樣,這本書雖然是在講幸福,但沒有結論什麼叫做幸福,作者只是期待他的故事像清水和肥料,培育樹苗一天天長大。

如果繼續借用這一比喻,接下來的問題是:這棵樹將來一定要成材,長成參天大樹嗎?這一點,也許正是這本書有別於眾多時下流行的雞湯書之所在,河合隼雄在做了這一比喻之後,又用他一貫的問句給這篇短文結了尾:我喜歡看大樹的姿態,心想,它不知不覺中會不會漸漸變得“無用”呢?

與敗壞了心靈雞湯書籍名聲的那些淺薄的作者相比,河合隼雄的探討總是深入到每個人心底至深處,也只有觸及心靈至深處,才有可能獲取真正的、高品質的共鳴,只在表皮撓癢癢,會有一時舒適,情境稍一變化,困惑捲土重來。

至深之處有什麼呢?也許什麼都沒有,但這絕非虛無的意思,沒有一個確定的叫“幸福”的東西,也沒有一個人人都認可的幸福、滿足的人生。且慢,如果僅只說到這一層,那不是河合隼雄,因為這個還是表皮,仍需繼續前行。書裡有一篇短文,討論“觸摸”的重要性。人被稱為“視覺動物”,所以格外重視視覺,人得到的資訊,多半都是視覺資訊。與之相比,對人類而言,最未經分化的感覺恐怕就是觸覺了。可是,對於即將離世之人,默默握緊他的手非常重要……在進行一系列對觸摸的討論之後,文章結尾說:心靈不可以變成“漫無邊際的天空”,“等待”心靈的觸摸非常重要。

甄別常識與知識、個性與共性

曾有一位高僧講述佛教裡“空”的奧秘,說是一泓清水裡,小魚自在地游來遊去。空不是虛無,更不是死寂,它足夠活潑、靈動。這是空之奧秘所在,也是所謂的心靈奧秘所在,更是幸福的奧秘所在。依我讀過的所有河合隼雄的著作來看,他深解這一奧秘,所以才會如此深入,如此迷人。

很多讀者,包括一些心理學專家,都曾表達過一個相同的閱讀河合隼雄著作的感受:單是看到這些文字,即有治癒之效。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除了上述他的娓娓道來,沒有專業術語,沒有艱深理論,全是大白話,以及他總能見人所未見,句句話都說到心底至深處,之外還有什麼呢?以《共鳴的靈魂》一書為例,我想至少還有一點值得單提出來一說,就是他對一系列概念的細緻甄別,比如“事實”與“真實”、“常識”與“知識”、“個性”與“共性”、“心靈”和“身體”,等等,他總能將這些充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內心纏繞梳理清晰,而作為讀者,隨著他的梳理,很多內心的繩結豁然自解。

就拿書中講到“常識”與“知識”的一篇文章來舉例。“常識”是眼下社會的一大熱詞,很多人都意識到,被“知識”圍剿多年的我們多麼需要常識。河合隼雄和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有過一場關於“常識”的對話。安藤忠雄以創造力超強著稱,然而他自己說:“沒有常識的人不中用啊。”安藤說,如今創造性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有人誤以為不按常理出牌便是獨創性。這樣的人除了會給周圍人帶來不便之外,一無是處。相比之下,只有在生活中好好把握常識,然後超越它並做出成果,才能做到獨創性。所謂常識,應該不只作為知識被瞭解,而是必須成為“自身的東西”。河合隼雄對此深表贊同,並且繼續將話題推向深入,繼續深掘“知識”與“常識”之間的微妙關係,在你剛剛不自覺地又想把“常識”當作“知識”去學習時,他當頭棒喝:掌握知識地生活,和被常識束縛是兩回事。

就在昨天,一條新聞刷了屏:“精神病院衝擊IPO:病人越來越多,住院率達96%,行業大賺錢”。還聽有人總結過,當世人都是“焦鬱碌”——焦躁、抑鬱、忙碌。這樣的時代,每一個“焦鬱碌”不妨打開河合隼雄的書,感受閱讀的幸福,發現感受人生幸福之道。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