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侯寶林家少個侯耀明 張秋歌兄弟姐妹裡少了個張夏歌

孩子的名字多一半都是由父母起的。 起名字看似簡單, 其實大有講究。 一般來說, 從孩子的名字就能看出父母的文化水準和修養。 蕭陶這裡舉幾個名人的例子, 看看他們的父母為啥給孩子起這樣的名字。

侯氏三兄弟

相聲大師侯寶林有過三段婚姻。 原配連秀貞所生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 第二位夫人劉淑芳為侯家生了一兒一女, 即侯耀中、侯耀茹。 第三任夫人王雅蘭生了兩子兩女, 即侯耀華、侯耀文、侯錱和侯咪咪。 1962年, 侯咪咪因病去世, 只活了短短的7年。

侯寶林與王雅蘭

侯寶林一生一共有過7個孩子, 存活下來5個, 其中有三個是兒子。 把他們三人名字裡的最後一個字連在一起, 就是“中華文”, 離“中華文明”就差一個“明”字。 可見他們的名字不是隨便起的, 裡面暗藏著寓意。 如果侯老爺子能有第四個兒子, 那可就圓滿了。 蕭陶猜想“中華文明多榮耀”應該是老爺子給幾個兒子起名字的初衷。

網上曾有傳聞稱某某著名歌星是侯寶林的私生子, 就叫“侯耀明”。 侯家從沒承認過, 但侯耀華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誰爸爸幹這事, 回來還跟自己孩子說, ‘我在外面捅了婁子’。 ”他本想說他不知情, 可又不能說得太直白, 要不然就不是吃開口飯的人。 誰知一不留神, 說出了一句特別容易引起歧義的話, 弄巧成拙。 不過, 侯耀華就是這樣的人, 消費自己, 娛樂他人。 過去這樣, 今天還是如此。

張秋歌

張秋歌是國家話劇院的著名演員, 跟“劉慧芳”的扮演者張凱麗是同事。

張秋歌(左一)與妹妹張春歌(左三)

張秋歌的父親是內蒙古的音協主席。 給三個孩子起名字時, 他也沒忘自己是幹什麼的。 除了“秋歌”外, 另外兩個孩子分別叫“春歌”和“冬歌”。 據張秋歌介紹, 因為國家實行計劃生育, 他媽媽才沒再生, 要不然他家的春夏秋冬一定能湊齊。

張冬歌是冬天生的, 當老小名副其實。 很多人都誤以為張春歌是老大, 其實她是老二, 因為是在春天出生的,

才叫“春歌”。 張秋歌雖然是秋天出生的, 卻是家裡的老大。 張家論資排輩的方式有點非同尋常。

江山多驕

吳冠中書法作品《江山多嬌》

北京某高校有位姓王老院長。 這位王院長是個老革命, 喜歡毛澤東的詩詞, 尤其喜歡《沁園春·雪》。 於是, 他用“江山多驕”給自己的四個孩子起名字。

老大叫“王大江”, 老二是“王大山”, 老三叫“王大多”, 可巧的是老四是個閨女, 便叫“王大驕“。 當爹的遂了心願, 可閨女卻不樂意了。

王大驕長大後, 同學們總是拿她的名字開玩笑, 她一生氣便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大橋”。 工作之後, 因為名字鬧出不少的笑話。 這是一件真事。 當年寫《金獄》時, 蕭陶把它按在了主人翁謝大江以及他的弟弟妹妹的頭上。

(蕭陶原創。 圖片來源於網路, 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 )

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 那裡有更多更精彩的文章, 一定有您不知道的事, 一定有您喜歡的故事。

聯繫蕭陶:xiaotao2007@hot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