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為什麼一些拍南方故事的電視劇臺詞都說東北話

作者|吳若愚

今晚在CCTV12看了一個名為《橘子紅了》的電視普法劇, 劇情講述的是一個名叫橘子的小女孩因腿部患腫瘤, 得到某電視欄目記者説明籌集善款治療的故事。 電視劇, 選擇拍攝地點一看就是重慶, 小女孩家裡還種有橘子, 而小女孩的母親卻說著幹哈呀, 俺家, 具有東北方言特點的臺詞, 怎麼看都跟長著橘子樹的南方農村場景不配, 使人覺得非常彆扭。

大部分人都看過趙本山拍攝的《鄉村愛情》, 劇中人物幾乎都說東北味兒的普通話, 但人家是在東北拍的, 體現的是東北風情, 劇情臺詞和畫面背景都是東北農村。 而普法欄目劇《橘子紅了》, 選擇的拍攝地點是在重慶, 農村還種有南方水果橘子, 你在這種環境裡說一口東北話, 是不是不倫不類呢?

當然, 在社會上好多東北人誤把自己的東北話當成了普通話這可以理解, 畢竟東北話很接近普通話, 但畢竟與普通話還有一定差距, 比如幹哈, 俺們, 王八犢子等詞彙, 都是東北地域特點的方言, 如果不熟悉東北話的南方人聽了, 一樣不知所云, 畢竟一些具有公益性質的電視劇面向的是全國觀眾, 而且拍攝地點在南方, 不是說在南方拍攝就要說南方方言,

那樣也不行, 因為北方人聽著也費勁, 但起碼要說普通話, 不帶地域特點的普通話, 那樣才算得上嚴謹。

重慶夜景

當然, 由於東北的演員較多, 好多演員可能還改不了東北口音也是可能的, 但特意的把東北方言加進臺詞裡那就弄巧成拙了。

要命的是, 那個重慶農夫還愛吃大蔥和韭菜餡兒的餃子, 這實在是難以理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