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樺甸市優化經濟軟環境推進振興發展—營造最優軟環境 注入發展新動能

“如何打造最優投資軟環境, 讓投資者進得來、留得住?”

“誰打了樺甸‘軟環境’的‘瓷瓶子’, 就砸誰的‘鐵飯碗’, 堅決打造全省最優投資營商軟環境”。

近年來, 樺甸市把優化發展軟環境作為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 不斷強化幫辦和政策落實, 以優質服務換來企業、客商和群眾普遍點“贊”。

多措並舉, 廣開言路, 當好企業“服務員”

為了找准軟環境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樺甸市就如何引進高端人才、改善金融部門軟環境、解決企業融資難、加強誠信政府建設等方面問題, 廣泛徵集企業家代表意見和建議, 歸納整理後逐一按照市領導簽批意見, 督促各部門與企業對接聯繫50餘次, 幫助企業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難題27個。 通過深入各企業和基層單位對接走訪, 及時瞭解掌握企業和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結合外出考察學習, 先後對發現的問題, 提出了解決辦法並組織實施,

形成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

樺甸市還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逐步完善監督服務體系, 聘請全市各行業領域、企業家代表擔任軟環境義務監督員, 定期組織召開懇談交流會, 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 做到涉軟問題即知即改。 通過手機組建軟環境監督工作群, 域內一些企業“老闆”無論是生產經營中的問題, 還是合理化建議在群裡都可以隨時發佈, 群成員目前已發展到100多人。

優化政務環境, 提升服務軟實力

“現在辦業務比以前方便多了, 手續也簡便了, 不用像以前那樣列印挺多材料, 填很多表格, 只要在網上就能做好了, 非常簡捷”這是到樺甸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市民的真切感受。

樺甸市加快推行的“互聯網+政務服務”, 打造政務服務一張網, 實現資訊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

在項目核准審批上, 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正式運行, 實現橫向聯通和資訊共用, 做到即時監控、全程可追溯。 降低核准審批“門檻”, 核准由過去的20個工作日縮減至8個工作日辦結,

項目審批也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縮至5個工作日辦結, 備案由5個工作日變為即來即辦, 極大的方便了落戶企業。

“現在可不同以往了, 以前要想經商辦企業, 光手續就得跑一陣子, 現在各個部門對我們都挺支持, 不光手續簡便了, 而且只要有問題都能及時得到解決。 ”樺甸市盛元礦業於世新對此深有感觸。

“保姆式”、“一站式”服務拉近了政府和企業關係, 樺甸經濟開發區全年為企業解決各類生產經營難題就達300餘件。

治軟不手軟, 紮牢軟環境制度的籠子

“以前隔三差五就會有執法部門上門檢查, 弄得我們把一些精力都花在接待應酬上。 現在政府實行涉企執法檢查計畫審核備案制和跨部門聯合檢查機制以後, 沒有隨意檢查了, 使我們可以一心一意抓生產抓經營了。 ”這是樺甸一家企業負責人的感受。

樺甸市依託省投訴舉報專線, 實行軟環境投訴限時答覆制, 定期向市級領導回饋答覆情況並全市通報, 全年共接待來訪80餘件, 受理投訴舉報問題線索39件。 堅持有舉必查, 有查必果,公開曝光典型案件,查處涉軟案件14件,涉事責任人均受到黨政紀處分。對損害發展軟環境、產生惡劣影響的單位和個人,實行一票否決,壓實工作責任。依託涉企“四亂”問題整治活動,規範重點涉企單位收費行為,發現並整改問題18個,取消和停征19項事業性收費,為企業和個人減輕負擔554萬餘元。

新時代引領新作為。2017年,樺甸市全年開工投資5000萬元以上專案53個,完成投資55.5億元,其中新型產業專案18個,億元以上專案31個,項目簽約率、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大幅提升,軟環境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我們將繼續加大“放管服”工作力度,織密政務服務“一張網”,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對涉軟案件要堅決一查到底。”樺甸市委書記夏茂軍表示。

吉網 吉刻APP 記者 王書橋

有查必果,公開曝光典型案件,查處涉軟案件14件,涉事責任人均受到黨政紀處分。對損害發展軟環境、產生惡劣影響的單位和個人,實行一票否決,壓實工作責任。依託涉企“四亂”問題整治活動,規範重點涉企單位收費行為,發現並整改問題18個,取消和停征19項事業性收費,為企業和個人減輕負擔554萬餘元。

新時代引領新作為。2017年,樺甸市全年開工投資5000萬元以上專案53個,完成投資55.5億元,其中新型產業專案18個,億元以上專案31個,項目簽約率、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大幅提升,軟環境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我們將繼續加大“放管服”工作力度,織密政務服務“一張網”,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對涉軟案件要堅決一查到底。”樺甸市委書記夏茂軍表示。

吉網 吉刻APP 記者 王書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