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濟南一大姐做油旋36年,成非遺傳承人,她為啥能成功?

36年裡只專心做好一件事, 讓自己的油旋品牌獲得金鼎獎等多個殊榮, 還推成了非遺項目, 自己也成為了非遺的代表性傳承人, 濟南人盧利華再次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不要擔心做的事小, 只要做到極致, 小事裡面有大乾坤。

盧利華是濟南油旋正宗傳人蘇將林的徒弟, 最初在魯菜名店聚豐德工作, 此後與油旋結下不解之緣。 2003年她創辦了自有油旋品牌“弘春美齋”, 從零開始做起, 經過36年的堅持, 目前成為濟南油旋的經典代表。

盧利華和她的油旋

油旋看似簡單, 但製作工藝十分繁雜, 程式要求嚴格。 對於和麵、烤制、用油、用火等都有標準化的規定, 無論哪個程式缺少了最終都會直接反映到油旋的口感上。

那麼, 製作油旋需要什麼樣的勁頭才能成為正宗傳承人呢?用盧利華師傅蘇將林的話說:“當年我跟老師學手藝, 光是燒火看爐子就3年, 很多年輕人誰能吃得了這個苦?因此沒有人幹了。

我教的幾個學生都半路放棄了……”

盧利華油旋成為非遺項目

確實, 製作油旋費時費力, 利潤又不高, 不如炒菜當大廚掙得多。 因此, 蘇將林才說自己的徒弟大多半路放棄了。 盧利華能堅持油旋的手藝不放棄, 如果沒有點兒恒心是不行的。

如果耐不住寂寞和誘惑, 想必也早就半路放棄了。

所以, 盧利華擁有今天的成績與36年如一日的堅守是分不開的。 36年裡, 無論哪一天她沒有做到持之以恆的這種堅守, 也不會有今天的輝煌。

小小油旋不過幾兩面, 但是只有全面掌握這門手藝, 才能製作出正宗口味的油旋。 蘇將林說過:“很多人做的油旋不正宗, 太硬了, 扔到十二馬路上能把地砸個坑。 ”為什麼會出現”砸個坑“的現象, 說白了還是學藝不精。

“旋”要趁熱用手指按壓出來

比如油旋中的“旋”就要趁熱的時候, 用手指按壓出來, 放涼了再按壓肯定不行。 而天長日久的按壓, 手指上起了泡又生了繭, 期間的過程與其說是對手藝的磨煉, 不如說是對性格的一種磨礪。

盧利華不僅完整傳承了濟南油旋的製作工藝, 還傳承了這種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這才是她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關鍵。 這也是為什麼滿大街那麼多做油旋的, 都被認為是“不正宗”的主要原因,

老手藝需要不斷傳承

老味道需要老手藝, 老手藝需要不斷傳承!盧利華堅持了36年, 把小小的油旋做成代表傳統文化的非遺項目, 這對許多追求“短平快”掙快錢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提示, 那就是:做任何事情不能只圖一時之快, 要把身子伏得更低, 腳步邁得更穩, 只有這樣成功才會越來越大!

但願盧利華的經歷能給予浮躁的人心以更多啟示!這也是一種榜樣的力量吧,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但願盧利華的經歷能給予浮躁的人心以更多啟示!這也是一種榜樣的力量吧,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