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唐·張萱——搗練圖

*搗練圖 唐·張萱 絹本設色 縱37X橫147釐米 (美)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此圖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風俗畫。 畫面表現宮中婦女加工絹絲的場面。 全圖共十二人, 分成三組, 起首四人搗絲, 中間兩人縫紉, 最後一組人把絹拉直, 熨平。 三組人物位置錯落有致, 動作聯繫自然合理, 神態全神貫注, 生活氣息甚濃。 人物形象的刻畫, 體現了盛唐時期仕女人物畫的典型風格。

執絹的婦女身軀稍向後仰, 似在微微著力;熨練婦女認真專注的表情, 端麗的儀容, 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溫厚從容的心情。 在絹下好奇地窺視的女孩, 以及畏熱而回首的煽火女童,

都生動引人。 畫家表現婦女搗練活動, 不只是描繪搗練、絡線、織修、熨燙等的活動過程, 他既重視人物形象的塑造, 而又注意刻畫某些富有情趣的細節, 使得所反映的內容, 更具有生活氣息, 人物造型有唐代人物畫的共同特點:臉型豐滿, 設色工麗。

畫家以細勁圓渾、剛柔相濟的墨線勾勒出畫中人物形象, 輔以柔和鮮豔的重色, 塑造的人物形象端莊豐腴, 情態生動, 完全符合張萱所畫人物“豐頰肥體”’的特點在技法的運用上也與之相差無幾, 是人們瞭解和研究張萱、周昉仕女畫及唐代仕女畫成就的重要參考資料。

盛唐, 長安是全國的絲織品生產中心, 都城內有少府監、織染署、掖庭局等機構, 下設官營絲綢作坊。

玄宗後期, 宮中專為楊貴妃造作錦秀金玉之工就達千人。 官府作坊內也有為數不少的奴婢, 一些技藝出眾的被分配到掖庭局勞作, 所得報酬僅為日常衣食。 《搗練圖》中所描繪的勞作景象, 真實再現了她們的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