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價欲再攀高峰 比特幣難撼黃金地位

原標題:金價欲攀1400美元高峰 比特幣難撼黃金地位

在美元加息三次的壓力下, 2017年黃金價格依然實現了逾12%的漲幅。 而且金價的這波漲勢已延續到2018年。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資料顯示, 截至去年12月26日當周, 基金持有的COMEX黃金期貨投機淨多頭頭寸較上一周增加22153手, 至135948手, 創下去年8月29日以來的最大單周增幅, 助推COMEX黃金價格在1月2日盤中一度觸及日內新高1312.9美元/盎司。

截至1月2日20時, 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報1310.88美元/盎司, 事隔4個月後重新站穩1300美元上方。

但金價能否站穩1300美元, 仍存在諸多變數。 一方面特朗普稅改政策落地與今年美聯儲鷹派加息, 正令美元淨空頭持續減少, 若美元開始觸底反彈, 金價將面臨不小的回檔壓力;另一方面比特幣“來勢洶洶”, 正在持續分流全球避險投資資金, 削弱了黃金的吸金能力。

不過, 多家金融機構預測, 今年黃金價格還將“更上一層樓”。

英國貴金屬交易商Sharps Pixley預計, 2018年金價還將上漲大約10%, 至1425美元/盎司。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策略分析師George Gero也認為, 今年金價會向1400美元/盎司邁進。

“不過, 今年提振金價的驅動因素將出現變化。 若2017年美元疲軟造就了黃金牛市行情, 今年引導金價上漲的最大作用力, 可能來自市場對美股回檔的擔憂情緒。 ”George Gero分析。

金價上漲探因

在業內人士看來, 2017年黃金價格上漲12%, 美元指數大跌“功不可沒”。 2017年美元指數下跌9.2%, 創下過去10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不少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去年以來一直在加倉黃金, 主要原因是對沖美元的下跌風險。 ”一家美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分析。

Oanda Corp市場分析師Jeffrey Halley則持相反觀點, 認為去年以來美元下跌對金價的提振作用其實並不明顯。

2017年多數交易時間, 金價與美國實際利率之間的60天滾動負相關性很高, 不少月份甚至出現金價與美元同漲同跌的狀況。 相比之下, 美國實際利率對金價的影響力尤其顯著。

“尤其在去年9-10月份, 金價與美國實際利率之間的60天滾動負相關性達到驚人的90%。 ”Jeffrey Halley坦言, 當時美國長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無視”年底加息預期, 呈現平坦化趨勢, 市場擔心美國持續低通脹與美聯儲鷹派加息的疊加效果, 美國實際利率由此大幅走高, 進而觸發經濟衰退風險, 迫使大量資本湧向黃金避險。

去年以來, 此起彼伏的地緣政治風險對金價的提振效應日益凸顯。 有機構調查顯示, 只要穀歌等搜尋引擎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關鍵字的點擊率走高,

金價就相應走強, 反之則走跌。

“在去年金價獲得的逾12%漲幅裡, 其中4個百分點屬於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溢價。 ”Sharps Pixley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

在他看來, 如今支撐金價持續走強的最大因素, 除了地緣政治風險, 還有市場對美股大幅回檔的擔憂日益加劇。

CFTC資料顯示, 與美股持續創新高相對應的是, COMEX黃金期貨市場黃金淨多倉已連續21周保持在10萬手以上。

“美股漲幅越大, 擔心美股回檔的機構就越多, 黃金的避險投資需求就相應水漲船高。 ”Sharps Pixley指出。 不過, 不少投機資本湧入黃金, 主要押注今年歐洲等非美國家央行仍將延續寬鬆貨幣政策, 從而觸發金價進一步上漲。

比特幣主要吸引投機性資金

儘管去年金價表現亮眼,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 它正遇到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比特幣。

2017年以來, 比特幣的避險投資效應日益顯現, 在地緣政治風險影響下, 部分國家居民紛紛搶購比特幣“避險”, 一度讓黃金“黯然失色”。

在上述美國對沖基金經理看來, 比特幣的避險功能, 主要表現在它可以幫助一些國家居民繞過當地金融監管部門的資本管制措施, 通過比特幣跨境買賣將個人資產轉移到海外國家。 但隨著比特幣價格持續飆漲, 其避險投資功能已被投機性取代。

2017年12月上旬, 比特幣與黃金的比價一度刷新歷史新高14.69時,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擔心比特幣正淪為高風險投機品種。

高盛發佈的報告指出, 比特幣和黃金的投資者群體很不相同, 受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監管的限制,機構投資者很難進入比特幣市場。因此比特幣主要吸引投機性資金流入。

“隨著12月底比特幣大幅回檔,令金價迎來一波淩厲漲勢。”上述對沖基金經理認為,究其原因,不少投資者開始撤離高波動性的比特幣,轉而尋求黃金避險。

在他看來,這背後也有套利因素驅使的成分。Data Talks研究發現,黃金在過去5年、過去10年、過去15年1月份分別實現5.44%、3.84%、3.24%的平均漲幅,因此不少套利資金很可能趕在12月底撤離比特幣,轉投黃金獲取短期收益。

“比特幣與黃金圍繞避險投資地位之爭,還將貫穿整個2018年。”Jeffrey Halley直言。其實比特幣的避險投資效應正被誇大,其避險投資價值,主要在一些資本管制較強國家才能更大地發揮作用;而黃金作為終極避險貨幣,長期以來一直被全球大型資產管理機構長期配置,因此比特幣或許會分流部分個人投機資本,但難以撼動黃金的避險貨幣地位。

受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監管的限制,機構投資者很難進入比特幣市場。因此比特幣主要吸引投機性資金流入。

“隨著12月底比特幣大幅回檔,令金價迎來一波淩厲漲勢。”上述對沖基金經理認為,究其原因,不少投資者開始撤離高波動性的比特幣,轉而尋求黃金避險。

在他看來,這背後也有套利因素驅使的成分。Data Talks研究發現,黃金在過去5年、過去10年、過去15年1月份分別實現5.44%、3.84%、3.24%的平均漲幅,因此不少套利資金很可能趕在12月底撤離比特幣,轉投黃金獲取短期收益。

“比特幣與黃金圍繞避險投資地位之爭,還將貫穿整個2018年。”Jeffrey Halley直言。其實比特幣的避險投資效應正被誇大,其避險投資價值,主要在一些資本管制較強國家才能更大地發揮作用;而黃金作為終極避險貨幣,長期以來一直被全球大型資產管理機構長期配置,因此比特幣或許會分流部分個人投機資本,但難以撼動黃金的避險貨幣地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