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不要鹿晗要胡一天?新舊鮮肉們的轉折年

從“小鮮肉潮”興起到現在, 已經過去了快四年。 初代鮮肉們帶來了全新的粉絲應援模式, 攪動了整個影視行業, 但在2017年, 屬於他們的時代有了要結束的趨勢,

而新一代鮮肉正在來勢洶洶的路上。

“四大流量”的多事之年

因為粉絲眾多, 坊間把鹿晗、吳亦凡、李易峰和楊洋並稱為“四大流量”。 但2017年可謂他們的多事之年。 除吳亦凡外, 其他三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危機。

首當其衝的是楊洋。

8月3日, 由楊洋和劉亦菲主演的電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上映。 當晚, 一組楊洋在劇中一邊拉麵一邊起舞的動圖就傳遍了網路。 楊洋的演技遭到了如潮惡評:“楊洋之後再無如此為猥瑣油膩之夜華”“夜華拉麵那段, 我在想他在代言今麥郎呢還是湯達人”。 如果只是被質疑演技還不算什麼大事, 畢竟, 小鮮肉沒演技早已成為共識。 但之後發生的事, 卻讓所有人始料未及。

電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劇照

因為口碑太差,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票房最終定格在5.3億, 遠不及之前預期的8億票房保底。 這意味整個2017年, 楊洋唯一的一部作品僕街了。

和楊洋一樣, 《心理罪》也是李易峰在2017年唯一的作品。 《心理罪》比《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晚一周上映, 但僕街程度是差不多的——豆瓣評分只有5分, 票房也止步於三億。 而在去年, 由鹿晗和井柏然主演的《盜墓筆記》票房還有10億。 小鮮肉不能扛票房已成為顯而易見的事實。

至於鹿晗, 即使沒有公佈戀情, 2017年的他也走得很艱難。 今年四月, 鹿晗的電視劇首秀《擇天記》在湖南衛視播出。

儘管開播前該劇的宣傳鋪天蓋地, 原著小說也是大IP, 收視率和討論度卻不及預期, 更別提只有4.2分的豆瓣評分了。 在音樂方面, 鹿晗的專輯也依然只有粉絲買帳, 幾乎沒有傳唱度。 甚至連他參加的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第五季也收視暴跌。

只有吳亦凡, 不聽團隊勸告接下網綜《中國有嘻哈》, 竟出乎意料地帶紅了整個節目, 一句“你有freestyle嗎”風靡全網。 他在2017年的發展是四人中最好的, 但綜藝的熱度又能維持多久?更重要的是, 一心想做演員的他在今年依然沒有拍出好作品, 演技也沒有得到認可。 由他主演的電影《西遊伏妖篇》口碑不佳, 票房雖有16億, 但去除“春節檔”“徐克導演”“周星馳監製”和“西遊大IP”這些場外因素,

有多少票房是他帶動的?

鮮肉的誕生

小鮮肉這個概念興起於2014年。 那一年, 吳亦凡和鹿晗相繼回國, 李易峰通過《古劍奇譚》一夜爆紅, 楊洋也因為《盜墓筆記》選角受到更大的關注。 轉眼間到了2017年, 這批初代小鮮肉儘管仍是當紅明星, 但聲勢已不如以往。

也正是從那時起,中國娛樂圈發生了巨變。內地流量小生崛起,李敏鎬、金秀賢、樸有天等韓國歐巴逐漸被“拋棄”。如果說李易峰還是先靠作品刷臉,再通過網路行銷走紅,鹿晗和吳亦凡這樣的“空降兵”則完全跳過了“作品”這一步。他們出身于韓國知名男團EXO,退隊回國之時已是韓國公司包裝成功的偶像,僅憑藉顏值和性格就積累了眾多粉絲。尤其是鹿晗,由他引發的一系列現象,甚至被人稱為“鹿晗效應”。

鹿晗的粉絲帝國一向以擅長打破紀錄聞名。2014年10月10日,鹿晗宣佈回國。不久後,鹿晗貼吧為他舉辦了一場名為“百萬回帖力挺鹿晗”的蓋樓活動。15分鐘破10萬,29分鐘破20萬……149分鐘後,回帖數量突破百萬,創造了百度貼吧史上最快回貼紀錄。與此同時,在北京東直門來福士廣場上,一個3.2米的Q版鹿晗玩偶隨著網友的回貼逐步點亮,最終手持國旗完整亮相。

2014年的TFBOYS組合

2014年還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大事件,一個是TFBOYS橫空出世,還有一個是臺灣小生柯震東吸毒被捕,代替他出演《捉妖記》的井柏然憑藉該片24億票房成功上位。至此,內地流量小生格局大致形成,真正開啟了小鮮肉時代。

流量小生在2014年集中爆發,和國內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密不可分。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內地影視行業的熱錢流入,再加上港臺影視行業的衰落,都為這批流量小生的上位提供了土壤。但誰都沒想到,這批初代小鮮肉將會在兩三年裡攪動整個行業。

當鮮肉成為靶子

對小鮮肉最大規模的一場“批鬥運動”是在今年年初。導火索是編劇宋方金“臥底”橫店後發出的一篇實錄《表演,一個正在被毀掉的行當》。文中怒指小鮮肉演戲不敬業,濫用替身。“一場戲有三十多個人演,全是替身”“現在很多人連臺詞都不背了”……仿佛被撕開了一個口子,過往一些圈內人對小鮮肉的批評也被網友翻了出來。宋丹丹指責小鮮肉攀比化妝師和助理人數,成龍指責小鮮肉耍大牌,金星爆料小鮮肉同時軋六個戲……

其實,早在去年,對這批流量明星的批評聲就不絕於耳。去年9月,電視劇《麻雀》在湖南衛視播出。雖然該劇的收視率很高,但關於主演李易峰濫用替身的傳聞卻從未停歇。到了12月,楊洋拍新戲《武動乾坤》時用倒模替身的消息又傳了出來。不管楊洋有沒有濫用替身,都足以說明觀眾對小鮮肉的不敬業已經反感到了極點。

電視劇《擇天記》劇照

和“不敬業”相對的是他們的高片酬。 今年4月,一張當紅小生的片酬表在網上曝光:鹿晗拍《擇天記》1.2億,李易峰拍《麻雀》3500萬,楊洋拍《武動乾坤》8000萬……正值《擇天記》播出,片方立即闢謠,“假的,我們全組演員加起來的片酬都不到1.2億。”但質疑聲沒有停止。《闖關東》的編劇高滿堂曾提到,當紅鮮肉的片酬基本在七八千萬之間,而一部戲的投資也就一億。編劇宋方金也在公開演講中透露,一線小鮮肉的片酬已經正式邁入“2億元時代”。

小鮮肉很快變成一個貶義詞,被當成靶子打的“流量”們也都對這個名稱避之唯恐不及。李易峰在多次採訪中都強調自己不是小鮮肉,吳亦凡也說“我一直沒覺得自己是小鮮肉”,鹿晗則直接說自己“已經是快步入中年的老臘肉了”。

儘管大家都知道,爛劇多不光是因為小鮮肉,行業的浮躁和觀眾的縱容也“功不可沒”,但作為台前最受關注的對象,他們無疑得承擔大部分炮火。從這個角度來說,小鮮肉也不過是流量和資本裹挾下的犧牲品。

小鮮肉和投資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他們在2016年聯手貢獻了一堆爛片,但這種默契的共謀終於在今年被打破。

爆紅的國產劇沒有一部是按照小鮮肉加大IP的模式生產的,捧紅的演員也大多是有演技的實力派。

比如反腐劇《人民的名義》,帶紅了吳剛飾演的達康書記。討論度極高的《我的前半生》雖然有爛尾之嫌,但也捧紅了“前夫哥”雷佳音。網劇《白夜追凶》則成了年度口碑最佳的國產劇,主演潘粵明在沉寂多年後終於翻紅。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偶像”崛起,瓜分著原本屬於小鮮肉的流量。

粉絲爬牆

和潘粵明等實力派演員一同崛起的,還有更年輕的一批小鮮肉。

11月22日,24歲的胡一天現身上海虹橋機場,剛一出現就遭到大批粉絲圍堵。瘋狂的粉絲拿出手機對著胡一天狂拍,還有女粉絲趁機扯他的衣服和胳膊。從未經歷過類似事件的胡一天先是愣了下,然後奮力向前走了幾步,都無法突出重圍,只好無奈地停下腳步。“為什麼沒有助理和保鏢?”擁堵事件曝光後,大批粉絲上網聲討胡一天的經紀公司。在流量明星興起之後,粉絲“手撕”藝人團隊的事件常常發生。去年6月,李易峰粉絲就曾痛斥其經紀人楊迦茵的12宗罪,逼得李易峰無奈發聲,“大家早點休息,別熬夜,要聽我的話”。

李現

2017年,和胡一天一樣靠網劇走紅的,還有邢昭林、李現和侯明昊。網劇因為製作成本較低,常常起用新人做主演,這就給了年輕一代冒頭的機會。他們大多年紀較小,剛一出現就斬獲大批迷妹。在成名之初,他們常常被拿來和“四大流量”比較。因為長相相似,侯明昊常常被稱為“鹿晗2.0”,邢昭林則是“楊洋2.0”,這讓鹿晗和楊洋兩家的粉絲很不服氣,覺得這是他們團隊借自家愛豆炒作。

最近一場新老鮮肉粉絲的戰役發生在胡一天和吳亦凡之間。12月17日,胡一天的粉絲去機場接機,正好看到從機場走出來的吳亦凡,於是沖著吳亦凡大叫了幾聲,並試圖爬欄杆沖過去。事件傳到網上,被描述成“胡一天粉絲認錯吳亦凡,大吼大叫害吳亦凡被員警教育”。這引起了吳亦凡粉絲的不滿,“胡一天是請群演接機嗎?擠我愛豆請去死。”而胡一天的粉絲也不甘示弱,聲稱是有人惡意黑胡一天,故意挑撥。

新老鮮肉的卡位戰

這批“流量2.0”真的有這麼紅嗎?和初代小鮮肉走紅時不同,他們在爆紅的同時常常被質疑行銷過度,甚至資料造假。

邢昭林

電影《解憂雜貨店》劇照

更大的變化發生在影視領域。今年他們中的兩位都在影視方面有了突破:王俊凱主演了電影《解憂雜貨店》,接下來還將主演一部大IP劇;易烊千璽也在10月25日官宣了兩部男主戲。而以往類似的資源都是屬於初代小鮮肉的。可以想見,如果“三小只”以後繼續走流量路線,接棒“四大流量”只是時間問題。

前有TFBOYS大兵壓境,後有胡一天等後起之秀窮追不捨,今年“四大流量”的日子可不太好過。再加上潘粵明、雷佳音等實力派演員的躥紅,小鮮肉市場進一步被壓縮。

舊的秩序開始坍塌,新的格局即將產生。“四大流量”的江湖地位已然受到挑戰,第二代流量小生面臨的環境也比以前更加嚴峻。畢竟,大IP搭配小鮮肉的流量神話早已破滅,觀眾對爛片的容忍度也越來越低。在這場新老鮮肉的卡位戰中,只有率先拿出過硬的作品,才能在急劇變化的形勢裡站穩腳跟。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也正是從那時起,中國娛樂圈發生了巨變。內地流量小生崛起,李敏鎬、金秀賢、樸有天等韓國歐巴逐漸被“拋棄”。如果說李易峰還是先靠作品刷臉,再通過網路行銷走紅,鹿晗和吳亦凡這樣的“空降兵”則完全跳過了“作品”這一步。他們出身于韓國知名男團EXO,退隊回國之時已是韓國公司包裝成功的偶像,僅憑藉顏值和性格就積累了眾多粉絲。尤其是鹿晗,由他引發的一系列現象,甚至被人稱為“鹿晗效應”。

鹿晗的粉絲帝國一向以擅長打破紀錄聞名。2014年10月10日,鹿晗宣佈回國。不久後,鹿晗貼吧為他舉辦了一場名為“百萬回帖力挺鹿晗”的蓋樓活動。15分鐘破10萬,29分鐘破20萬……149分鐘後,回帖數量突破百萬,創造了百度貼吧史上最快回貼紀錄。與此同時,在北京東直門來福士廣場上,一個3.2米的Q版鹿晗玩偶隨著網友的回貼逐步點亮,最終手持國旗完整亮相。

2014年的TFBOYS組合

2014年還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大事件,一個是TFBOYS橫空出世,還有一個是臺灣小生柯震東吸毒被捕,代替他出演《捉妖記》的井柏然憑藉該片24億票房成功上位。至此,內地流量小生格局大致形成,真正開啟了小鮮肉時代。

流量小生在2014年集中爆發,和國內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密不可分。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內地影視行業的熱錢流入,再加上港臺影視行業的衰落,都為這批流量小生的上位提供了土壤。但誰都沒想到,這批初代小鮮肉將會在兩三年裡攪動整個行業。

當鮮肉成為靶子

對小鮮肉最大規模的一場“批鬥運動”是在今年年初。導火索是編劇宋方金“臥底”橫店後發出的一篇實錄《表演,一個正在被毀掉的行當》。文中怒指小鮮肉演戲不敬業,濫用替身。“一場戲有三十多個人演,全是替身”“現在很多人連臺詞都不背了”……仿佛被撕開了一個口子,過往一些圈內人對小鮮肉的批評也被網友翻了出來。宋丹丹指責小鮮肉攀比化妝師和助理人數,成龍指責小鮮肉耍大牌,金星爆料小鮮肉同時軋六個戲……

其實,早在去年,對這批流量明星的批評聲就不絕於耳。去年9月,電視劇《麻雀》在湖南衛視播出。雖然該劇的收視率很高,但關於主演李易峰濫用替身的傳聞卻從未停歇。到了12月,楊洋拍新戲《武動乾坤》時用倒模替身的消息又傳了出來。不管楊洋有沒有濫用替身,都足以說明觀眾對小鮮肉的不敬業已經反感到了極點。

電視劇《擇天記》劇照

和“不敬業”相對的是他們的高片酬。 今年4月,一張當紅小生的片酬表在網上曝光:鹿晗拍《擇天記》1.2億,李易峰拍《麻雀》3500萬,楊洋拍《武動乾坤》8000萬……正值《擇天記》播出,片方立即闢謠,“假的,我們全組演員加起來的片酬都不到1.2億。”但質疑聲沒有停止。《闖關東》的編劇高滿堂曾提到,當紅鮮肉的片酬基本在七八千萬之間,而一部戲的投資也就一億。編劇宋方金也在公開演講中透露,一線小鮮肉的片酬已經正式邁入“2億元時代”。

小鮮肉很快變成一個貶義詞,被當成靶子打的“流量”們也都對這個名稱避之唯恐不及。李易峰在多次採訪中都強調自己不是小鮮肉,吳亦凡也說“我一直沒覺得自己是小鮮肉”,鹿晗則直接說自己“已經是快步入中年的老臘肉了”。

儘管大家都知道,爛劇多不光是因為小鮮肉,行業的浮躁和觀眾的縱容也“功不可沒”,但作為台前最受關注的對象,他們無疑得承擔大部分炮火。從這個角度來說,小鮮肉也不過是流量和資本裹挾下的犧牲品。

小鮮肉和投資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他們在2016年聯手貢獻了一堆爛片,但這種默契的共謀終於在今年被打破。

爆紅的國產劇沒有一部是按照小鮮肉加大IP的模式生產的,捧紅的演員也大多是有演技的實力派。

比如反腐劇《人民的名義》,帶紅了吳剛飾演的達康書記。討論度極高的《我的前半生》雖然有爛尾之嫌,但也捧紅了“前夫哥”雷佳音。網劇《白夜追凶》則成了年度口碑最佳的國產劇,主演潘粵明在沉寂多年後終於翻紅。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偶像”崛起,瓜分著原本屬於小鮮肉的流量。

粉絲爬牆

和潘粵明等實力派演員一同崛起的,還有更年輕的一批小鮮肉。

11月22日,24歲的胡一天現身上海虹橋機場,剛一出現就遭到大批粉絲圍堵。瘋狂的粉絲拿出手機對著胡一天狂拍,還有女粉絲趁機扯他的衣服和胳膊。從未經歷過類似事件的胡一天先是愣了下,然後奮力向前走了幾步,都無法突出重圍,只好無奈地停下腳步。“為什麼沒有助理和保鏢?”擁堵事件曝光後,大批粉絲上網聲討胡一天的經紀公司。在流量明星興起之後,粉絲“手撕”藝人團隊的事件常常發生。去年6月,李易峰粉絲就曾痛斥其經紀人楊迦茵的12宗罪,逼得李易峰無奈發聲,“大家早點休息,別熬夜,要聽我的話”。

李現

2017年,和胡一天一樣靠網劇走紅的,還有邢昭林、李現和侯明昊。網劇因為製作成本較低,常常起用新人做主演,這就給了年輕一代冒頭的機會。他們大多年紀較小,剛一出現就斬獲大批迷妹。在成名之初,他們常常被拿來和“四大流量”比較。因為長相相似,侯明昊常常被稱為“鹿晗2.0”,邢昭林則是“楊洋2.0”,這讓鹿晗和楊洋兩家的粉絲很不服氣,覺得這是他們團隊借自家愛豆炒作。

最近一場新老鮮肉粉絲的戰役發生在胡一天和吳亦凡之間。12月17日,胡一天的粉絲去機場接機,正好看到從機場走出來的吳亦凡,於是沖著吳亦凡大叫了幾聲,並試圖爬欄杆沖過去。事件傳到網上,被描述成“胡一天粉絲認錯吳亦凡,大吼大叫害吳亦凡被員警教育”。這引起了吳亦凡粉絲的不滿,“胡一天是請群演接機嗎?擠我愛豆請去死。”而胡一天的粉絲也不甘示弱,聲稱是有人惡意黑胡一天,故意挑撥。

新老鮮肉的卡位戰

這批“流量2.0”真的有這麼紅嗎?和初代小鮮肉走紅時不同,他們在爆紅的同時常常被質疑行銷過度,甚至資料造假。

邢昭林

電影《解憂雜貨店》劇照

更大的變化發生在影視領域。今年他們中的兩位都在影視方面有了突破:王俊凱主演了電影《解憂雜貨店》,接下來還將主演一部大IP劇;易烊千璽也在10月25日官宣了兩部男主戲。而以往類似的資源都是屬於初代小鮮肉的。可以想見,如果“三小只”以後繼續走流量路線,接棒“四大流量”只是時間問題。

前有TFBOYS大兵壓境,後有胡一天等後起之秀窮追不捨,今年“四大流量”的日子可不太好過。再加上潘粵明、雷佳音等實力派演員的躥紅,小鮮肉市場進一步被壓縮。

舊的秩序開始坍塌,新的格局即將產生。“四大流量”的江湖地位已然受到挑戰,第二代流量小生面臨的環境也比以前更加嚴峻。畢竟,大IP搭配小鮮肉的流量神話早已破滅,觀眾對爛片的容忍度也越來越低。在這場新老鮮肉的卡位戰中,只有率先拿出過硬的作品,才能在急劇變化的形勢裡站穩腳跟。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