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螳螂在前 黃雀在後” 成都路橋股權之爭解析

控股權之爭

或許用“螳螂在前, 黃雀在後”來形容成都路橋的股權之爭, 再貼切不過了。 資本江湖, 講的是利益二字。 我等小散, 就只有切中其中的要害,

或許能跟著喝一碗湯。

成都路橋1月2日午間發佈公告, 四川巨集義擬通過協定轉讓方式收購鄭渝力、道誠力、李勤持有的上市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 具體收購數量及安排尚存在不確定性, 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的變更。 成都路橋的控股權之爭預計將落下帷幕。

說起成都路橋的股權之爭, 真要從成都路橋的當家人鄭渝力說起。 坊間傳聞, 此人個性豪爽, 在四川老闆中是少有的大方, 上市之前股權就比較分散, 上市之後, 鄭老闆持股不到30%。 跟著他混的眾多高管不僅直接持股, 還通過道誠力公司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據傳成都路橋上市的時候連公司保安、保潔都或多或少持有股份。 當然,

此事版主也無從考證。 作為施工單位, 鄭渝力“身陷囹圄”的往事, 大家早已十分清楚。 正因為他的個性, 導致上市公司股權分散, 這才為後來的股權爭奪埋下了伏筆。

鄭老闆“進去”了之後, 群龍無首之下, 作為精明的商人, 達州地產商李勤嗅到了機會。 經過四輪舉牌之後, 2016年年初持股超過20%, 超過鄭老闆的持股, 一舉成為第一大股東。 沒想到, 李勤雖貴為第一大股東, 但面臨群龍無首的上市公司卻無計可施。 成都路橋“鎮守”的眾高管“拼死抵抗”, 加上李勤在增持過程中也出了一些紕漏。 核心也不在此, 在於當年跟隨鄭老闆的”小兄弟們”很給力, 保衛戰可謂打得漂亮, 一點不像同是川企的金宇車城一樣敗下陣來。 正所謂“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要不是當年的財散人聚, 恐怕鄭老闆的“家產”就要在此敗了。

李勤想一舉拿下成都路橋, 卻只開花不結果, 加上持股成本太高, 估摸著不算杠杆和資金成本, 也在8元左右吧。 到了2017年, 市場鬥轉星移, 成都路橋的股價一度跌到5.5元, 李勤與跟隨的“眾兄弟們”深套, 如果加了杠杆, 心情就可想而知。 在這個時候, 同樣出自達州的劉峙宏作為“白衣騎士”拍馬趕來, 2017年8月舉牌, 一路增持到三季報的7.88%。 作為達州商會會長, 劉峙宏一度被外界認為是為李勤解困來的。

不過, 從新年第一個交易日的公告來看, 劉峙宏想要的東西更多, 他更像是一隻”黃雀”, 如果劉峙宏最終拿下成都路橋的控股權, 無疑將是最後的贏家。 從公開資料上看, 成都路橋的持股數量由半年報的3.89萬戶減至三季報的2.66萬戶,

股東持股集中度大幅度提高。 最新的季報顯示, 成都路橋每股淨資產3.6元, 期末帳面現金超過7億, 資產品質還算湊合。 由於老闆“不在家”以及股權之爭, 估計這兩年也沒想著怎麼壯大發展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