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比猶太人更苦難的民族:納粹集中營受盡淩辱,仍樂觀微笑

提起吉普賽人, 你一定會首先想起他們的大篷車和歌舞。 是的, 他們是世界上著名的流浪民族, 四海為家, 從沒建立過自己的國家。

這是二戰前荷蘭的一個吉普賽群落。

吉普賽人(Gypsies), 也稱羅姆人, 波希米亞人, 茨岡人。 他們是白種人, 屬於深色皮膚的高加索人, 原住印度北部, 大約在10世紀時遷徙到歐洲大陸, 足跡遍佈歐洲、美洲、澳洲, 甚至中國元代也有。 圖為一個二戰前的歐洲吉普賽女郎。

吉普賽人在世界各地都不受待見, 原因一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習俗始終與當地格格不入, 二是吉普賽人本身不事農桑, 從事馴獸、算命、占卜、賣藥、歌舞等邊緣產業, 小偷小摸現象也不斷。 在戰前的歐洲, 吉普賽人長期被視為乞丐、小偷或者人販子群體。

帳篷裡的一群吉普賽男子。

二戰期間, 納粹德國對所謂“劣等民族”進行種族迫害, 吉普賽人和猶太人一樣, 被納粹大批關進集中營。

納粹士兵與吉普賽人合影。 吉普賽人性格熱情奔放, 不愛受法律和當地民俗約束, 對於外界的各種歧視和打擊非常有抗壓能力。

納粹士兵通常讓吉普賽女子脫光來取樂, 但吉普賽人卻能樂觀面對。

集中營裡的吉普賽人,仍然保持笑容。據估計,戰爭期間,死於納粹政府種族法之下的吉普賽人可能在50萬左右。但是由於戰後沒人為他們說話,這段黑暗的歷史很少有人提及。相比猶太人,吉普賽人才是歷史上最多災多難的民族。

直到今天,吉普賽人在歐洲還是被視為“懶惰、墮落、不勞而獲”的二等公民,遭到排擠甚至驅逐,但全世界的將近1000萬吉卜賽人,仍然固執的遵從祖先的傳統習俗,集體生活在房車的狹窄空間裡,仍然樂觀的面對這個看不起他們的世界。

集中營裡的吉普賽人,仍然保持笑容。據估計,戰爭期間,死於納粹政府種族法之下的吉普賽人可能在50萬左右。但是由於戰後沒人為他們說話,這段黑暗的歷史很少有人提及。相比猶太人,吉普賽人才是歷史上最多災多難的民族。

直到今天,吉普賽人在歐洲還是被視為“懶惰、墮落、不勞而獲”的二等公民,遭到排擠甚至驅逐,但全世界的將近1000萬吉卜賽人,仍然固執的遵從祖先的傳統習俗,集體生活在房車的狹窄空間裡,仍然樂觀的面對這個看不起他們的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