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大人小孩全中招,看老中醫怎麼防流感

我們把自然界中的“六氣”, 按“常氣”跟“戾氣”來劃分。 常氣是天地之間的正常之氣, 由於四季氣候更替和變化而導致的風寒暑濕燥火, 是一種天地之間的錯行之氣, 是導致人發病的外因。

致病的外因, 基本上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 這六種氣, 傷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就是進入人體的途徑都是從皮毛而入的, 也就是說是從汗毛孔侵入人體內, 它一般不具備傳染性。

天地間還有一種氣, 中醫認為它的性質是非風、非寒、非暑、非濕、非燥、非火, 這個氣是天地間的另外一種氣。 因為在古代沒有顯微鏡能夠幫助我們看到細菌, 也沒有先進的化驗設備, 所以就稱為戾氣, 認為戾氣是天地之間的另外一種氣, 並且認為這種氣傷人是具有傳染性的。

中醫認為, 這種具有傳染性的氣, 是從口鼻侵入人體的, 也就是從呼吸道侵入的, 往往從呼吸道進入的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像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甲型H1N1”都屬於這種情況。 而從人體皮毛而入的, 一般而言是沒有傳染性的。 這是致病的兩種途徑。

實際上, 古人對病毒的認識由來已久,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有這麼一句話:“餘宗族素多, 建安紀年以來, 猶未十稔, 其死亡者, 三分有二, 傷寒十居其七。 ”由此可見, 古人對天地之間的這種傳染性氣的認識是由來已久的。

我們由此可以認識到, 這種戾氣引起的傳染病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不去及時預防, 或者你體內本身就存在了一種致病的內因。 那麼, 我們應該如何去預防呢?實際上古人很早就說過:“虛邪賊風, 避之有時。 ”“虛邪賊風”指的是外來的這些致病因素。 而“避之有時”, 就是說我們要嚴格的遵守春夏秋冬氣候的變化規律, 適當地作調整, 而調整的原則就落實在三個字上——避寒暑。

內經雲:“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風雨寒熱, 不得虛, 邪不能獨傷人”。 也就是說, 無論風寒暑濕, 還是具傳染性的病毒, 乃至於近年出現的霧霾, 均是導致外感疾病的外因,

必借身體之弱, 外因通過內因而發生作用。 所以, 日常將自身身體養護好了, 無論什麼外邪都會望而卻步。

對於如何預防時行流感, 此方基礎乃是老中醫孔少華先生為預防溫病所設之方, 公之于眾以利民生。

一、桑葉15克, 菊花10克, 金銀花20克, 連翹10克, 鮮茅根15克,

鮮藿香20克, 鮮佩蘭20克, 大青葉10克, 杏仁泥10克。

二、桑葉15克, 菊花10克, 金銀花20克, 連翹10克, 鮮茅根15克, 鮮蘆根15克, 鮮藿香20克, 鮮佩蘭20克, 鮮石斛15克, 鮮生地10克。

說明:此二方非為治病而設, 前方偏於熱重, 肺氣不宣;後者偏于陰虛熱重明顯。 若以人群劃分, 則中青年選擇前方, 老年人選擇後方。 但脾胃虛寒者慎用。 立此二方意在使素有熱者, 肺氣得宣, 熱邪得祛, 清虛熱養肝腎之陰, 以達“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的目的。 煎煮時間不宜過長, 以15分鐘為宜。 建議用鮮品, 因為鮮品療效優於幹品。

這組處方是孔伯華中醫世家多年積累下的經驗, 孔門傳人在2003年SARS防治工作中, 以上兩方為基礎, 因人因時而治, 治療了很多發熱性疾病, 療效十分顯著。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方子, 需辯證後使用。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需辯證後使用。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