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市場焦點轉向企業盈利,未來一段時間側重成長性!

1、抱團結束, 需要業績佐證。

2017年A股市場資金對於藍籌和白馬抱團大致結束, 對於這些群體來說, 至關重要的就是企業盈利能否支撐市場抱團信心。

大概率的情況是, 各個行業龍頭品種受益於改革和發展政策, 能夠享有高於行業平均水準的增長, 二級市場上股價與估值還是可以匹配的。 現在市場比較糾結的是, 地產鏈、資源鏈等強週期行業能否也出現資金抱團價值股的趨勢, 受2017年3季度機構投資者大幅度減持週期股的影響, 投資者依舊存在心理陰影, 這些顧慮同樣需要2018年各個季度盈利給予佐證, 是週期回落, 還是景氣向上, 我們之前觀點也分析過這個問題, 就是在2018年上半年, 諸多週期行業企業盈利還比較厚實, 從估值驅動邏輯上能夠提供相對低估值, 可以吸引機構投資者重新大面積關注。

2、未來一段時間側重成長性。

大多數個股與藍籌股相比,

欠缺的是相對估值上的優勢和良好的流動性, 隨著時間推移, 大部分公司估值水準優勢也逐漸突出, 當然流動性這個先天的缺點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去改善。 從主要問題分析角度, 我們認為2018年開始, 大家對於企業盈利變化更加感冒, 所以上市公司年報等提供的資訊就非常重要, 一些二線藍籌股以週期股居多, 以及部分新興產業的成長股, 盈利預期增長的資訊會逐漸被大家重視, 基於盈利增長的波段操作會再次興起, 無論是資產配置還是熱點主線深度挖掘, 二線藍籌和超跌成長股投資價值越來越突出, 我們在2018年上半年股市配置策略上, 也鮮明提出了大金融打底, 週期價值和超跌成長股共振的機會。

3、拉長週期, 耐心等待。

元旦過後, 資金面預期寬鬆, A股將再次處於一個溫和的市場環境中, 大家對於政策變化、監管等方面的擔憂更加淡化, 對於上市公司的變化更加關心, 重個股輕指數成為一致預期。 對於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 有兩種投資方式可供選擇, 一種是精選個股構建投資組合, 力求取得超額收益;一種就是按照指數化投資思路簡單更隨。 不管哪種方式, 在投資週期上建議繼續拉長, 儘量減少一些隨機操作, 耐心等待時間逐漸推移而沉澱下來的市場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