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印度高分新作打破“男尊女卑”常規,家庭婦男的魅力竟然如此大?

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jinrongdushenv

文 | 大娃

“沒人帶孩子”是很多雙職工家庭的煩惱以至於很多女性朋友為了照顧年幼的寶寶而選擇回歸家庭做全職媽媽, 不過面臨事業家庭的兩難選擇卻不僅僅是女性的專屬, 掀起收視狂潮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之所以這麼紅恐怕跟父子搭檔的主題密不可分。 從第一季的林志穎到如今的吳尊等眾多奶爸都圈粉無數, 吳尊更是坦言只要在汶萊幾乎所有時間都會用來陪伴家庭和孩子的成長。 其實爸爸的陪伴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 卻也是很多普通家庭都會忽略的問題,

甚至很多爸爸對於操持家庭缺乏足夠的認知和專業能力。

不可否認, 自古以來大部分人的思維模式總是習慣於將男性置於在外打拼的位置, 而將主持內務作為女性固有的職責。 這部印度影片「他和她的故事」則打破固有的思維塑造出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且能夠將家庭內務打理得井井有條的男主人公,

以及好勝獨立霸道強勢且擁有事業的女主人公。 影片豆瓣評分高達7.1甚至被不少女性朋友視為神作, 從別名「男主內, 女主外」足以看出完成了幾乎全世界女性都曾想過的假設:女方賺錢男方持家而重點是雙方兩情相願, 可以說極具突破性甚至遠不同於“家庭煮男只是成功前的厚積薄發”的論斷。

女強人偶遇戀母型家庭婦男

影片講述了一對男女相識相戀以及結婚和婚後相處的各種小事情, 但背後反映的問題卻旨在揭露強調男女平等的背景下在兩性婚戀問題上常常陷入的心理誤區。 卡琳娜·卡普爾(Kareena Kapoor)飾演的琪雅是個非常規的印度女性, 這位女演員出身于寶萊塢卡普家族, 祖父拉茲·卡普曾自編自導自演過著名的「流浪者」而父母以及兩個兄弟都是演員, 憑藉巨作「阿育王」中塑造的卡瓦基公主初入影壇就大獲全勝, 此後在「忽然遇見你」中和男主角沙希德·卡普戲裡戲外的愛情更是紅滿全年,

甚至憑藉此片包攬了當年印度所有電影獎項的最佳女演員獎。 本片中將收入頗豐的大型護膚品公司市場部經理的女強人形象演繹的毫無違和感, 她感歎作為傳統印度女性婚後只能相夫教子失去自我而不甘心淪為“默默扶持”。

不出意外的話,

這種偏強勢的性格在亞洲影視劇內將會遇到風暴式的催婚與外人的花式嘲諷, 不過導演R·巴爾基(R. Balki)卻打破原有套路給她安排了阿瓊·卡普爾(Arjun Kapoor)飾演的父親是擁有半個德里財富建築商的卡比爾。 此人坦言對富豪父親的生意沒興趣也並不眼紅於女主從市場經理變成副總裁最後接手首席執行官的明確職業規劃, 於他而言管理家庭就是一門藝術而他的理想則是成為母親那樣默默付出的家庭主婦。 兩人的火花在半對峙半調情之中迅速產生並萌生了大膽的想法:既然雙方需求剛好互補為何不直接結婚湊對?不過打破傳統思維障礙的他們雖然不用面對是否買房以及養育孩子的難題, 但來自他人的嘲笑不解外加挖苦和諷刺尤其是父母帶來的壓力照樣考驗基礎本來就不穩定的感情。

敢不敢嘗試“男主內女主外”

身為家長的女主媽媽和男主爸爸都很傳統,女主媽媽認為卡比爾不找工作光靠女兒遮風擋雨太不可思議,而男主爸爸認為琪雅如此強勢搞得兒子一副吃軟飯的樣子讓自己富豪的臉面無處可擱。不過愛情總是義無反顧且卡比爾認為男人應該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而不是過分的強調性別,最終想法一致的持家藝術者和恐婚女強人義無反顧的結了婚。

接下來就是印度影片中少不了的歌舞環節以及結婚登記所內“反串性別”的笑料不斷,男人換到妻子的位置會作出像女人的舉動,而女人換到丈夫的位置也會作出像男人的舉動。比如卡比爾卡將母親的項鍊送給琪雅卻出人意料的讓女主反手幫自己戴上,再比如琪雅因工作忙冷落了卡比爾後,男主抱怨不夠關心自己而女主則埋怨其不理解養家的辛苦並埋下伏筆。

對改變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婚姻模式的夫妻在互相扶持下經歷了從兩性平等到家庭職能平等的多次爭吵,就在看起來完美無缺之時卻因卡比爾的迅速走紅頻頻登上報紙電視繼而拍廣告而爆發了幾乎顛覆婚姻的矛盾。這個原本能讓家庭變得更為富裕的事件卻引來了琪雅的強烈不滿,從開始的不悅發展到惡言相向甚至最終借由卡比爾因採訪錯過電話而徹底爆發。

簡單來說就是擁有成功事業的妻子看到操持家務的丈夫同樣擁有事業而感到不滿,並因家務上的小閃失而大發雷霆試圖抑制其發展自己的事業。是什麼讓女強人如此失態呢?很明顯是嫉妒。琪雅母親一語道破天機“世俗總是認為養家的人更重要也讓其產生了不自知的優越感,以至於當地位受到動搖後會產生無法抑制的嫉妒之心”。

何不換個方式講述男女平等?

影片設置與常態相反的人設而用較為輕鬆的方式直擊社會家庭中男尊女卑的性別歧視現象,在重男輕女的印度能有如此想法可謂是大膽且獨具突破性。男人賺錢養家而女人勤儉持家是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思想,本片的男女主角也都對此類觀點懷著各自的偏見,比如女主在內心深處認為“不工作”等同於“沒用”而男主也因成為“家庭煮夫”而變得敏感纖細。

由此看來琪雅和卡比爾在“男主內女主外”議題上的分歧是導致矛盾的直接原因,也就是琪雅雖然跨過了傳統婚配理念的障礙,卻沒能夠跨過對持家與養家的心理盲區,甚至認為要實現男女平等就必須像男人那樣外出就業。事實上儘管持家之人沒有實際收入卻不該因此歧視,甚至對家庭做出的貢獻不亞於養家之人也並非處於附屬地位。

其實在傳統的夫妻關係裡女人備受歧視並非源於性別而是所從事的家庭主婦職業,比如影片中當男主願意突破舊傳統時女主反倒對婚姻望而卻步。可以看出儘管女人總抱怨男人喜歡年輕且能力低於自己的妻子的同時,其實本身也偏愛年長且能力較強的丈夫,甚至當男人選擇犧牲事業顧全家庭和女人時也會不習慣且誤以為是男人沒有養家的能力。

這種婚姻邏輯就是男尊女卑在婚戀關係中的投影,有趣的是女人也在不自覺中維護自我歧視的男權傳統。女主對年齡的在意以及對家庭婦男身份的排斥都喻在說明,世俗觀點認為男人歧視女性卻忽略了女人也會歧視男性。比如琪雅在朋友的婚禮上形容“活著的最後一天”暗示她低看家庭主婦的地位,而甘願做家庭煮夫的卡比爾則尊重母親並認識到持家的重要性。

因此要真正實現兩性在婚內的平等還要宣導家庭職能的平等觀,卡比爾的母親會持家卻缺乏養家的能力,所以只能受丈夫的氣最終抑鬱而死;琪雅的母親不但會持家還掌握養家的能力,以至於丈夫早逝後依舊能好好生活而不有求於任何人。總之這部印度高分新作雖然選材上頗為搞笑而美好的結局也真如理想般的美妙,但如此的反傳統真正回到現實中又談何容易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關注“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一起小打小鬧吧!

https://www.gzb001.com

敢不敢嘗試“男主內女主外”

身為家長的女主媽媽和男主爸爸都很傳統,女主媽媽認為卡比爾不找工作光靠女兒遮風擋雨太不可思議,而男主爸爸認為琪雅如此強勢搞得兒子一副吃軟飯的樣子讓自己富豪的臉面無處可擱。不過愛情總是義無反顧且卡比爾認為男人應該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而不是過分的強調性別,最終想法一致的持家藝術者和恐婚女強人義無反顧的結了婚。

接下來就是印度影片中少不了的歌舞環節以及結婚登記所內“反串性別”的笑料不斷,男人換到妻子的位置會作出像女人的舉動,而女人換到丈夫的位置也會作出像男人的舉動。比如卡比爾卡將母親的項鍊送給琪雅卻出人意料的讓女主反手幫自己戴上,再比如琪雅因工作忙冷落了卡比爾後,男主抱怨不夠關心自己而女主則埋怨其不理解養家的辛苦並埋下伏筆。

對改變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婚姻模式的夫妻在互相扶持下經歷了從兩性平等到家庭職能平等的多次爭吵,就在看起來完美無缺之時卻因卡比爾的迅速走紅頻頻登上報紙電視繼而拍廣告而爆發了幾乎顛覆婚姻的矛盾。這個原本能讓家庭變得更為富裕的事件卻引來了琪雅的強烈不滿,從開始的不悅發展到惡言相向甚至最終借由卡比爾因採訪錯過電話而徹底爆發。

簡單來說就是擁有成功事業的妻子看到操持家務的丈夫同樣擁有事業而感到不滿,並因家務上的小閃失而大發雷霆試圖抑制其發展自己的事業。是什麼讓女強人如此失態呢?很明顯是嫉妒。琪雅母親一語道破天機“世俗總是認為養家的人更重要也讓其產生了不自知的優越感,以至於當地位受到動搖後會產生無法抑制的嫉妒之心”。

何不換個方式講述男女平等?

影片設置與常態相反的人設而用較為輕鬆的方式直擊社會家庭中男尊女卑的性別歧視現象,在重男輕女的印度能有如此想法可謂是大膽且獨具突破性。男人賺錢養家而女人勤儉持家是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思想,本片的男女主角也都對此類觀點懷著各自的偏見,比如女主在內心深處認為“不工作”等同於“沒用”而男主也因成為“家庭煮夫”而變得敏感纖細。

由此看來琪雅和卡比爾在“男主內女主外”議題上的分歧是導致矛盾的直接原因,也就是琪雅雖然跨過了傳統婚配理念的障礙,卻沒能夠跨過對持家與養家的心理盲區,甚至認為要實現男女平等就必須像男人那樣外出就業。事實上儘管持家之人沒有實際收入卻不該因此歧視,甚至對家庭做出的貢獻不亞於養家之人也並非處於附屬地位。

其實在傳統的夫妻關係裡女人備受歧視並非源於性別而是所從事的家庭主婦職業,比如影片中當男主願意突破舊傳統時女主反倒對婚姻望而卻步。可以看出儘管女人總抱怨男人喜歡年輕且能力低於自己的妻子的同時,其實本身也偏愛年長且能力較強的丈夫,甚至當男人選擇犧牲事業顧全家庭和女人時也會不習慣且誤以為是男人沒有養家的能力。

這種婚姻邏輯就是男尊女卑在婚戀關係中的投影,有趣的是女人也在不自覺中維護自我歧視的男權傳統。女主對年齡的在意以及對家庭婦男身份的排斥都喻在說明,世俗觀點認為男人歧視女性卻忽略了女人也會歧視男性。比如琪雅在朋友的婚禮上形容“活著的最後一天”暗示她低看家庭主婦的地位,而甘願做家庭煮夫的卡比爾則尊重母親並認識到持家的重要性。

因此要真正實現兩性在婚內的平等還要宣導家庭職能的平等觀,卡比爾的母親會持家卻缺乏養家的能力,所以只能受丈夫的氣最終抑鬱而死;琪雅的母親不但會持家還掌握養家的能力,以至於丈夫早逝後依舊能好好生活而不有求於任何人。總之這部印度高分新作雖然選材上頗為搞笑而美好的結局也真如理想般的美妙,但如此的反傳統真正回到現實中又談何容易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關注“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一起小打小鬧吧!

https://www.gzb001.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