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伯德小姐》:爛番茄史上最佳?又是一部被高估的電影

2017年有兩部片子十足吊起了小編的口味, 因為它們評分異常之高, 而且基本上不會在國內上映, 一部就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小編已經說了, 另一部就是今天要說的《伯德小姐》。

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相比, 《伯德小姐》的分數著實偏高, 這部在歐美神一樣存在的片子是爛番茄網站有史以來得分最高的影片, 在影評人集中的Metacritic網站, 居然高達94分, 和《低俗小說》持平, 超越《至暗時刻》的75分。 另外, 它還獲得美國電影學會2017十佳影片等25個大小獎項, 拿獎拿到手軟, 據說今年有可能在電影院上映。

可是呢, 小編看完之後覺得它並沒有那麼傳奇, 也沒有那麼神, 只能算是很優秀的首作。 這兩年歐美電影也在走下坡路, 去年的《愛樂之城》橫掃各大電影節就可見一般, 矮子裡面挑高個而已, 它的好更多的是美國人帶入了自己的經歷的好, 好比中國的《芳華》, 你說它真的那麼好嗎?並不是, 只是勾起了很多人的記憶, 記憶這個東西是會被美化的。

說完了觀點, 我們看看故事:

影片一開始就引入了美國隨筆作家瓊狄迪恩的一句話:

“談論加州享樂主義的人, 從來沒在薩克拉門托過過耶誕節”

順便說一下, 薩克拉門托市是加州的州府所在地, 千萬不要以為加州的首府在洛杉磯或是三藩市哦, 美國各大州的州府都設在小地方不是大城市, 這跟中國完全相反。

《伯德小姐》裡的女主克裡斯汀就生活在薩克拉門托, 是一位即將年滿18歲的高中生, 可她對周圍的一切都討厭至極, 渴望逃離這座從小到大生活的城市, 她心目中的大城市是東海岸的紐約, 所以她想去紐約上大學。 為了顯示自己的不一樣, 她還給自己取名伯德小姐。

Bird這個名字起得很好, 直譯的話應該叫“小鳥姐姐”代表著飛翔和逃離, 特別適合該片的主題。

在家裡, 她和她媽媽的關係卻處得非常差, 前一秒還在一起聽音樂, 後一秒就相互傷害。 在她媽媽看來, 她的女兒上個城市大學就差不多了。 一氣之下, 伯德跳出了車窗。 不過, 這不是一部鬼片, 放心, 伯德沒死, 只是受了點小傷, 第二天還是正常上學。

在學校裡, 她參加話劇社團認識了一個小男生,他們墜入愛河,可後來發現男生居然跟她一樣也喜歡男生。

於是她改變目標追求一位元樂隊的小鮮肉成員,還獻出了自己的初夜,但是小鮮肉騙了她,他並不是第一次,而是一位和很多女生睡過的老司機。

在課堂上,她也沒讓老師省心,懟老師毫不留情。

她還虛榮,為了跟小鮮肉的朋友一起玩耍,騙她們自己住在一個大房子裡。

學校生活不如意,家裡也是一團糟。動不動就跟媽媽吵架,最凶的一次是,她要還媽媽贍養自己的錢。

種種不如意,讓伯德小姐加劇了想逃離的念頭,唯一給她安慰是她已經失業的爸爸。

可以說,伯德小姐的遭遇和很多人的成長經歷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叛逆、虛榮,渴望突破一切規則和束縛,討厭周圍賦予她們的一切標籤。

在年輕的靈魂身上,生活在別處,愛情在他方,只有酷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親情的地位幾乎沒有。後來,她順利逃離,去到了東海岸。

在這之前的所有場景和劇情,小編還是很贊同的,描述了一位女生的成長經歷和情緒起伏。可是一到東海岸沒多久,伯德就變了,她開始回憶起和媽媽相處的一切,回憶起生活的城市裡的商店和所有東西,並主動向媽媽和解。

像伯德小姐這麼叛逆和虛榮的女生怎麼可能這麼快就認識到這些東西呢?就算她周圍遇到的人不信神,沒有朋友,她的做法只會換一波朋友繼續在這座城市裡尋找陌生的刺激感,而不是反思自己的過去,然後主動道歉。

當然,小編不是說伯德小姐就一定會一直壞下去,而是電影的篇幅應該適當拉長,延長到兩個小時,讓伯德小姐多一些東海岸的生活經歷,你再去引導她的狀態往另一個方向轉移,這樣才更真實不是嗎?

沒錯,成長就是像伯德小姐這樣,跌跌撞撞最後發現親情的可貴,故鄉的美好,可是電影太急於輸出這個結論,忽視了過程的鋪墊,有點可惜。

她參加話劇社團認識了一個小男生,他們墜入愛河,可後來發現男生居然跟她一樣也喜歡男生。

於是她改變目標追求一位元樂隊的小鮮肉成員,還獻出了自己的初夜,但是小鮮肉騙了她,他並不是第一次,而是一位和很多女生睡過的老司機。

在課堂上,她也沒讓老師省心,懟老師毫不留情。

她還虛榮,為了跟小鮮肉的朋友一起玩耍,騙她們自己住在一個大房子裡。

學校生活不如意,家裡也是一團糟。動不動就跟媽媽吵架,最凶的一次是,她要還媽媽贍養自己的錢。

種種不如意,讓伯德小姐加劇了想逃離的念頭,唯一給她安慰是她已經失業的爸爸。

可以說,伯德小姐的遭遇和很多人的成長經歷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叛逆、虛榮,渴望突破一切規則和束縛,討厭周圍賦予她們的一切標籤。

在年輕的靈魂身上,生活在別處,愛情在他方,只有酷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親情的地位幾乎沒有。後來,她順利逃離,去到了東海岸。

在這之前的所有場景和劇情,小編還是很贊同的,描述了一位女生的成長經歷和情緒起伏。可是一到東海岸沒多久,伯德就變了,她開始回憶起和媽媽相處的一切,回憶起生活的城市裡的商店和所有東西,並主動向媽媽和解。

像伯德小姐這麼叛逆和虛榮的女生怎麼可能這麼快就認識到這些東西呢?就算她周圍遇到的人不信神,沒有朋友,她的做法只會換一波朋友繼續在這座城市裡尋找陌生的刺激感,而不是反思自己的過去,然後主動道歉。

當然,小編不是說伯德小姐就一定會一直壞下去,而是電影的篇幅應該適當拉長,延長到兩個小時,讓伯德小姐多一些東海岸的生活經歷,你再去引導她的狀態往另一個方向轉移,這樣才更真實不是嗎?

沒錯,成長就是像伯德小姐這樣,跌跌撞撞最後發現親情的可貴,故鄉的美好,可是電影太急於輸出這個結論,忽視了過程的鋪墊,有點可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