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民朋友,2017的交割單已經出爐,2018該怎樣玩?

2018年開門紅, 市場迎來的久違的跳空大陽。 遙想2017年, 年初小編揣著10萬元忐忑不安的進入這個“賭場”, 現在捋一捋戰績。

1月買太陽電纜, 當月漲幅62.26%, 月底帳戶資金變為16.26萬元。

2月買了天山股份和張家港行, 兩隻翻倍股在手, 天下我有, 月底帳戶資金變成了33萬。

3月買了西部建設和白銀有色, 月底帳戶資金變成了65萬, 並在本月最後一天追隨“成泉”買入雄安股。

4月, 持倉冀東裝備、創業環保、先河環保等票, 月底帳戶資金達到140萬。

5月買入雄安新貴北京科銳, 月底帳戶資金變成280萬。

6月再入“妖王”特力A, 當月漲幅48.93%, 月底帳戶資金則420萬。

7月轉戰資源股, 買入方大炭素, 月底帳戶資金變成850萬。

8月玩次新, 買入中科資訊和建科院, 月底資金超過1700萬。

9月殺入新能源汽車, 抓住安凱客車, 月底帳戶資金達到3400萬。

10月買入走勢大牛股, 選擇鴻特精密, 當月大漲68%, 月底帳戶資金超過5500萬。

11月比較需要維生素, 買入新和成, 當月大漲50%, 月底帳戶超過8000萬。

12月天氣比較冷, 買入貴州燃氣, 今天帳戶資金已經超過1.5億。

嗯, 這就是2017年的交割單, 通過十萬本金完成了1.5個小目標。

當然了, 上面都是睡夢中的自己, 現實中的你也許是這樣的:

1月, 開爾新材, 當月下跌42.37%, 帳戶剩餘資金5.74萬元。

2月, 祥源文化, 當月下跌27.47%, 帳戶剩餘資金4.16萬元。

3月, 鞍重股份, 當月下跌34.51%, 帳戶剩餘資金2.72萬元。

4月, 超汛通信, 當月下跌48.86%, 帳戶剩餘資金1.39萬元。

5月, 龍溪股份, 當月下跌46.91%, 帳戶剩餘資金0.74萬元。

6月, 哈森股份, 當月下跌36%, 帳戶剩餘資金0.47萬元。

當然, 如果你買入了新都退, 那就……卒

7月, 盛迅達, 當月下跌46.81%, 帳戶剩餘資金0.25萬元。

8月, 商贏環球, 當月下跌27.54%, 帳戶剩餘資金0.18萬元。

9月, 東方鐵塔, 當月下跌37.46%, 帳戶剩餘資金0.11萬元。

10月, 文化長城, 當月下跌27.86%, 帳戶剩餘資金0.08萬元。

11月, 德奧通航, 當月下跌45.28%, 帳戶剩餘資金450元。

12月, 浪莎股份, 當月下跌42.20%, 帳戶剩餘資金不足300塊。

還有300塊, 中午吃面, 隨便買根蠟燭, 晚上滴蠟複盤。

在蠟油的刺激下, 決定2018年做一個有策略的人, 不再被機構收割。

所以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於是乎, 小編就把多家券商2018年度策略都看了一遍。

【聯訊策略】慢牛3.0, 從分化到共漲, 從價值藍籌到優質成長

2018年A股市場的變與不變:不變的是價值投資的精神, 變化的是市場主線從分化到同漲, 變化的是不再是盈利估值雙驅動而是主要靠盈利來推動。

2018年A股市場將繼續發揚價值投資的精神, 慢牛有望走出3.0。 新的征程, 主線形態也將發生積極變化, 從兩者分化走向兩者同漲。 過去兩年受寵的價值藍籌或許還將得到市場眷顧, 而泡沫消化歷經兩年半載的優質成長股必將崛起。 如果說2016年是估值修復階段, 2017年是盈利和估值雙輪驅動階段, 2018年則是盈利推動階段。 面對已經不低的估值和高漲的預期, 我們假設了三種情景, 我們認為悲觀假設發生的概率較小;樂觀和中性的可能性各一半。

1)樂觀假設下, 盈利預期順利兌現, 估值水準更進一步。

2)中性假設下, 盈利預期兌現差強人意, 盈利預期差修正後, 估值重新找回座標。

3)悲觀假設下, 盈利嚴重不達預期, 估值水準短期難以修復。

“牛市3.0:從分化到同向, 從價值藍籌到優質成長”, 如何得到基本面的支撐?一共有三點:宏觀經濟仍然穩定;流動性提供上漲基礎;估值角度提供比較窪地。

1)宏觀經濟向好勢頭不變是股市長牛慢牛的基礎之一, 其中工業支撐從價到量, 金融支撐拐點向上, 住房市場新的蛋糕形成, 全球經濟延續復蘇利好出口。

2)良好的資金供需關係是股市長牛慢牛的基礎之二, 流入方面要重視海外投資者的穩定資金供給和國內險資、融資的潛在能量, 流出方面重視減持新規對資金壓力的緩解。

3)估值的外部比較表明國際估值水位更高, 估值的內部比較顯示大小估值差已經顯著縮小。

參考美國慢牛經驗、韓國股市全球化經驗給我們的啟示。 美國股市慢牛給我們的啟示包括美股正在泡沫化, 而A股正在美股化。 韓國股市全球化給我們的啟示包括外資持續淨買入以及個人投資者持續流出。

2018年的A股投資機會, 我們聚焦在核心資產、行業反轉、週期、基建、科技和金融。 1)核心資產重估將是長期現象, 類似的重估還將惠及賽道優勢型企業。 2)行業反轉推薦軍工、上游機械、軌交裝備。 3)週期板塊選擇石油天然氣、建材玻璃。 4)“基礎設施”領域推薦通信5G和園林工程。 5)科技板塊推薦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 6)金融板塊看好保險、銀行。

【長江證券】淡化風格、深化價值

長牛起點:產業集中構築盈利新週期

展望未來,A股市場由價值投資驅動的結構性慢牛行情或許才剛剛開始。從長期來看,決定股票價格的核心變數在於企業自身的淨資產收益率以及市場的整體利率水準。在未來產業不斷集中、投資刺激減少、宏觀經濟趨穩的環境中,資產市場上將湧現出一大批擁有持續穩定較高資產收益率的優勢企業,這是A股市場能夠走出長期結構性慢牛行情的根本保證。

大勢研判:2018年曲折中緩慢上行

我們預計2018年經濟增速將小幅下降,CPI有望小幅回升,主要宏觀指標中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潛在的向上超預期可能。預計2018年全年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速相比2017年有所下滑,在全球貨幣政策收緊的大背景下,利率中樞難有明顯下降。考慮到當前A股市場估值已經不算很便宜,在這樣的背景下,預計2018年A股市場整體再進一步大幅提升估值的可能性並不大,股市上漲的空間將主要來自於盈利的增長,我們預計這個空間大概在10%到15%。

未來方向:高階供給側改革,補短板、做加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矛盾發生了切換,這決定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將從全力發展生產力轉變為解決一系列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問題。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取得斐然成績後,“補短板”有望成為下一階段供給側結構性主要目標,也會成為資本市場的主攻方向。“三去一降”是做減法,而“補短板”是做加法,旨在提高供給的品質和效率,代表著供給側改革進入更高階段。

投資主線:重點關注四大領域投資機會

基於2018年“補短板、做加法”,高階供給側改革的總體判斷,我們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2B端”、消費升級、產業升級、進口替代四大領域投資機會:

投資主線一:“2B端”企業服務。2018年“2B端”企業服務投資機會有望全面爆發,“2B端”的核心是全面提升企業經營效率,當前有兩個催化劑,一是過去五年中國企業數量幾乎翻了一倍,二是明年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望回升。建議關注基礎設備、管理系統、技術創新三個方向投資機會。

投資主線二:消費升級持續進行。隨著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消費升級未來有望持續進行。當前我國已經達到服務消費和非耐用品占比快速上升的發展階段。從國際經驗看,未來醫療、金融保險、娛樂等消費行業有總量增長的空間,而食品、服裝、傢俱等行業則更多在結構性行業機會。

投資主線三:創新驅動帶來的產業升級。創新驅動下的產業升級通過新產品新技術提供的是未來增量市場空間,是一個藍海市場。當前我國已經達到能夠通過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階段,在很多前沿領域都已經出現了中國企業的身影。建議重點關注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科技等投資方向。

投資主線四:製造強國進口替代。我國雖已是製造大國,但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依然需要大量進口。隨著製造業強國戰略的提出,政策層面和行業基本面的支撐,同時疊加針對中國外貿事件頻發,內外因素將加速進口替代的到來,未來製造業進口替代將是必然趨勢。除積體電路外,未來汽車及零部件、精密儀器、機械設備(大飛機)、石化產品等有望成為進口替代重點方向。

【東吳證券】2018年,繼續堅守藍籌主線

對2018年的A股,市場風格仍是關鍵矛盾,也是當前分歧較大的部分。綜合估值水準、盈利趨勢和行為金融三個關鍵因素的影響,我們推測2018年藍籌仍是主線,小盤股只是波段性機會,藍籌主線會蔓延至其他景氣逐步復蘇的行業。

原因:藍籌估值仍處合理區間;產能週期開啟驅動藍籌盈利繼續改善;增量資金配置將天然偏好藍籌。

投資建議

第一,大勢研判:藍籌主線下,對擇時也需要加大關注。2018年,預計經濟增速放緩,通脹水準上行,不利因素增加,藍籌主線之下,明年對擇時也需要更多關注。

第二,行業配置:藍籌主線下,焦點轉向中下游,自上而下看景氣變化,後續將顯著受益于中週期上行的行業有機械、電氣設備、電子、大眾消費、農林牧漁。此外,結合行業自身結構性變化,綜合估值和持倉水準,關注醫藥和地產。

第三,主題策略:結合製造業週期,明年主題亮點在產業類。產業類主題,結合技術擴散性和產業景氣,關注軍工、半導體、人工智慧、5G;政策類主題,關注環保和鄉村振興,博弈類主題,次新板塊因其高波動屬性預計仍有主題性投資機會。

【平安證券】佈局轉型,博弈通脹

2018年我們最為看好製造業升級。

基礎工業升級:軌道交通設備、天然氣設備、電力設備等;

智慧製造升級:通信5G、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等;

綠色製造升級: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

消費升級方面,看好品牌消費和服務消費(紡織服裝、保險、教育、醫療服務、旅遊等領域)。

通脹主線則推薦農業和醫藥。

【國海證券】尋找超越市場預期的成長

我們預計2018年GDP同比增長6.6%,較2017年回落0.2%。展望2018年,我們認為:

1、週邊尤其是美、歐經濟處於較高景氣週期使得淨出口仍有望對GDP增長保持正貢獻;

2、處於低位的商品房庫存使得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即便有所下行但其幅度可能會比較有限;

3、設備更替週期、工業企業盈利的持續向好以及製造業投資內部結構的優化將支撐製造業投資企穩;

4、在地產銷售轉負、居民杠杆快速上升、信貸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地產後端產業鏈、可選消費增速可能會有所下行。

貨幣趨緊,財政靈活,利率中樞仍有進一步上移可能。我們預計2018年金融監管將繼續推動金融市場去杠杆,同時海外貨幣環境的收緊可能也會推動國內利率中樞進一步上移;財政政策在2018年仍會保持足夠的靈活性,如果出現超預期的經濟下滑,財政支出仍有托底能力。

預計2018年A股盈利同比增長12%,其中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盈利增長15%。2016年四季度以來,工業品價格的上漲帶動上游採礦業以及中游原材料行業盈利大幅增長。進入2018年,一方面工業品價格的基數效應明顯減弱;另一方面,雖然地產投資可能下滑幅度不大,但地產銷售的負增長很可能會影響相關產業鏈的收入以及利潤增長,我們預計非金融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增長可能會放緩至15%左右。

流動性趨緊,估值分佈漸趨合理。我們預計2018年A股流動性環境較2017年將略有收緊,宏觀流動性趨緊、IPO、再融資以及限售解禁與減持壓力是2018年市場流動性環境受抑制的重要因素。2018年A股的估值擴張可能很難持續:隨著海外貨幣環境趨緊、國內利率中樞的進一步上移以及金融監管在執行層面可能帶來的階段性流動性收縮,我們預計上證50、180和滬深300的估值擴張可能會告一段落。

我們預計2018年上證綜指的運行區間為3200-3700點。經濟的溫和下行以及流動性約束的變化,使得階段性的市場波動難以避免。業績與估值的匹配可能仍是2018年市場的主要邏輯,而尋找業績相對於估值的超預期成長可能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重要方式。隨著一線藍籌估值的上升以及市場預期的逐漸趨同,我們認為一線藍籌的估值擴張在2018年可能難以為繼,而尋找與甄別市場對於上市公司盈利增長預期的差異可能會更好的抵禦市場風險。

2018年我們相對看好以下行業:

1、受益於產業結構升級、競爭優勢逐漸凸顯、具備持續成長性的高端製造業,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電力設備、輕工、汽車、機械和家電行業中具有持續成長性的部分細分子行業;

2、消費升級,主要包括醫藥生物、休閒服務、食品飲料中的大眾消費品、傳媒等;

3、估值水準相對合理的部分週期性、防禦性行業,主要包括銀行、化工、交通運輸中的機場等。

2018年主題推薦:

1、5G相關產業鏈。我們認為國內相關上市公司在5G產業鏈中的競爭優勢明顯,並且這一競爭優勢來自於長期的全球化競爭

2、晶片、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在上述領域中,我們整體上落後於國際競爭者,但產業政策的傾斜、資本的集中投入可能會使部分公司脫穎而出,我們建議關注擁有從硬體研發到應用落地潛力的上市公司

3、國企改革、軍改與軍民融合。

【國信證券】補短板、做加法,高階供給側改革

長牛起點:產業集中構築盈利新週期

上市公司持續穩定較高的ROE是慢牛的基礎

大勢研判:2018年曲折中緩慢上行

估值大幅上升可能性較小,上行幅度取決於盈利增速

關注美國稅改對全球經濟的外部性

未來方向:高階供給側改革,補短板、做加法

對企業而言,核心是提高產品品質、生產效率

投資主線:重點關注四大領域投資機會

“2B端” 、消費升級、產業升級、進口替代

【國泰君安】敢於樂觀新驅動、新結構、新高度

回顧2017年,市場最主要的收益驅動在於去杠杆、去庫存、去產能。無論是龍馬行情、週期消費交替,兒童節前後的低點,建軍節前後的加速,概莫能外。

展望2018年,我們認為,要敢於樂觀。市場的核心驅動會悄然轉變,市場的各種擔憂也能被向上的因素足以對沖。與2017年相同的是樂觀,不同的是結構。產業鏈盈利的再平衡會促使機會從上游下沉至中游,從消費龍馬下沉到中型消費。與之對應,實體的變遷也會驅動金融行業機會的延續。

核心判斷

影響大勢和節奏的兩個足以對沖:盈利改善足以對沖估值壓力;風險偏好提升足以對沖無風險利率上升。

影響結構的三個悄然轉變:供給側加法向供給側加法和需求端加法轉變;EPS驅動向EPS和PE雙驅動轉變;利潤從上游向中下游轉變。

【國聯證券】把握時代脈搏,擁抱美好生活

“新週期”還是“老故事”?

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步入復蘇進程並延續至今。對於經濟復蘇的事實,市場基本是一致的觀點,但對於未來的走向卻存在較大的分歧。對於這一問題,我們認為經濟的整體回暖主要還是來自於需求側的發力。在全球和國內均收緊的態勢下我們認為明年的需求端或走弱。但好在供給端不論是市場的力量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環保、安全約束等均有望延續,供給格局有望持續向好。對於市場而言,我們認為全域性的機會或仍需要靜待時日,但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都不乏結構性的機會。

傳統行業中的機會,尋找沙漠之花

雖然我們認為明年以傳統行業為主的需求端或走弱,但並不意味著傳統行業投資機會的消失。我們認為目前傳統領域正呈現幾大趨勢,這或許也是花朵盛開的地方:(1)從分散到集中;(2)從前端到後端;(3)從低端到高端;(4)從產品到服務。

把握時代脈搏,擁抱美好生活

以A股近30年的表現來看,漲幅前十的公司無一不來自於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包括醫藥生物、房地產、食品飲料、家用電器、汽車,代表了過去30年中國以“吃穿住用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如果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角度來看,我們正在經歷從基礎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的階段,對於安防、醫療、保險、娛樂等更高層次的需求逐步被釋放。

人類在過去的200多年裡,走過了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來到資訊時代,在資訊時代中,如果說上世紀70-90年代是PC時代,20世紀90年代-2015年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那麼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無疑是當今的主角。大資料時代,資料就像工業時代的石油,而為資料的產生、存儲、傳輸和處理的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資料和雲計算等相關技術則是工業時代的基礎設施。

展望下半年,策略配置正當時

整體上,我們建議關注:

電子、醫藥、遊戲、環保工程及服務、電腦應用、通信等新興成長性行業;

行業雖在底部但有所好轉的如採掘服務、航運、港口、集裝箱等;

競爭格局較好的酒店、啤酒等行業;

國產化替代下的汽車零部件機會;

改革下的鐵路運輸以及軍工行業機會;

傳統行業中集中度提升下的龍頭企業機會。

向上滑動

藍鯨產品矩陣

財聯社APP

藍鯨APP

TMT APP

藍鯨公眾帳號

財聯社

財聯社晚間內參

藍鯨財經

藍鯨INSURANCE

藍鯨傳媒內參

藍鯨產經

互聯網金融電訊

山東財經報導

藍鯨渾水

藍鯨edu

風度先生週刊

財經女記者部落

財鯨點金

藍鯨新財富

貓財經

銳觀察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 ►

每日股市熱點都在這裡

專業資訊 | 晨間梳理 | 隨身可聽

長按左邊二維碼下載新版APP

微信勾搭小助理 :cailianpress01

商務合作上海: 13262550281 北京: 18515503093

【長江證券】淡化風格、深化價值

長牛起點:產業集中構築盈利新週期

展望未來,A股市場由價值投資驅動的結構性慢牛行情或許才剛剛開始。從長期來看,決定股票價格的核心變數在於企業自身的淨資產收益率以及市場的整體利率水準。在未來產業不斷集中、投資刺激減少、宏觀經濟趨穩的環境中,資產市場上將湧現出一大批擁有持續穩定較高資產收益率的優勢企業,這是A股市場能夠走出長期結構性慢牛行情的根本保證。

大勢研判:2018年曲折中緩慢上行

我們預計2018年經濟增速將小幅下降,CPI有望小幅回升,主要宏觀指標中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潛在的向上超預期可能。預計2018年全年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速相比2017年有所下滑,在全球貨幣政策收緊的大背景下,利率中樞難有明顯下降。考慮到當前A股市場估值已經不算很便宜,在這樣的背景下,預計2018年A股市場整體再進一步大幅提升估值的可能性並不大,股市上漲的空間將主要來自於盈利的增長,我們預計這個空間大概在10%到15%。

未來方向:高階供給側改革,補短板、做加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矛盾發生了切換,這決定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將從全力發展生產力轉變為解決一系列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問題。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取得斐然成績後,“補短板”有望成為下一階段供給側結構性主要目標,也會成為資本市場的主攻方向。“三去一降”是做減法,而“補短板”是做加法,旨在提高供給的品質和效率,代表著供給側改革進入更高階段。

投資主線:重點關注四大領域投資機會

基於2018年“補短板、做加法”,高階供給側改革的總體判斷,我們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2B端”、消費升級、產業升級、進口替代四大領域投資機會:

投資主線一:“2B端”企業服務。2018年“2B端”企業服務投資機會有望全面爆發,“2B端”的核心是全面提升企業經營效率,當前有兩個催化劑,一是過去五年中國企業數量幾乎翻了一倍,二是明年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望回升。建議關注基礎設備、管理系統、技術創新三個方向投資機會。

投資主線二:消費升級持續進行。隨著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消費升級未來有望持續進行。當前我國已經達到服務消費和非耐用品占比快速上升的發展階段。從國際經驗看,未來醫療、金融保險、娛樂等消費行業有總量增長的空間,而食品、服裝、傢俱等行業則更多在結構性行業機會。

投資主線三:創新驅動帶來的產業升級。創新驅動下的產業升級通過新產品新技術提供的是未來增量市場空間,是一個藍海市場。當前我國已經達到能夠通過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階段,在很多前沿領域都已經出現了中國企業的身影。建議重點關注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科技等投資方向。

投資主線四:製造強國進口替代。我國雖已是製造大國,但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依然需要大量進口。隨著製造業強國戰略的提出,政策層面和行業基本面的支撐,同時疊加針對中國外貿事件頻發,內外因素將加速進口替代的到來,未來製造業進口替代將是必然趨勢。除積體電路外,未來汽車及零部件、精密儀器、機械設備(大飛機)、石化產品等有望成為進口替代重點方向。

【東吳證券】2018年,繼續堅守藍籌主線

對2018年的A股,市場風格仍是關鍵矛盾,也是當前分歧較大的部分。綜合估值水準、盈利趨勢和行為金融三個關鍵因素的影響,我們推測2018年藍籌仍是主線,小盤股只是波段性機會,藍籌主線會蔓延至其他景氣逐步復蘇的行業。

原因:藍籌估值仍處合理區間;產能週期開啟驅動藍籌盈利繼續改善;增量資金配置將天然偏好藍籌。

投資建議

第一,大勢研判:藍籌主線下,對擇時也需要加大關注。2018年,預計經濟增速放緩,通脹水準上行,不利因素增加,藍籌主線之下,明年對擇時也需要更多關注。

第二,行業配置:藍籌主線下,焦點轉向中下游,自上而下看景氣變化,後續將顯著受益于中週期上行的行業有機械、電氣設備、電子、大眾消費、農林牧漁。此外,結合行業自身結構性變化,綜合估值和持倉水準,關注醫藥和地產。

第三,主題策略:結合製造業週期,明年主題亮點在產業類。產業類主題,結合技術擴散性和產業景氣,關注軍工、半導體、人工智慧、5G;政策類主題,關注環保和鄉村振興,博弈類主題,次新板塊因其高波動屬性預計仍有主題性投資機會。

【平安證券】佈局轉型,博弈通脹

2018年我們最為看好製造業升級。

基礎工業升級:軌道交通設備、天然氣設備、電力設備等;

智慧製造升級:通信5G、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等;

綠色製造升級: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

消費升級方面,看好品牌消費和服務消費(紡織服裝、保險、教育、醫療服務、旅遊等領域)。

通脹主線則推薦農業和醫藥。

【國海證券】尋找超越市場預期的成長

我們預計2018年GDP同比增長6.6%,較2017年回落0.2%。展望2018年,我們認為:

1、週邊尤其是美、歐經濟處於較高景氣週期使得淨出口仍有望對GDP增長保持正貢獻;

2、處於低位的商品房庫存使得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即便有所下行但其幅度可能會比較有限;

3、設備更替週期、工業企業盈利的持續向好以及製造業投資內部結構的優化將支撐製造業投資企穩;

4、在地產銷售轉負、居民杠杆快速上升、信貸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地產後端產業鏈、可選消費增速可能會有所下行。

貨幣趨緊,財政靈活,利率中樞仍有進一步上移可能。我們預計2018年金融監管將繼續推動金融市場去杠杆,同時海外貨幣環境的收緊可能也會推動國內利率中樞進一步上移;財政政策在2018年仍會保持足夠的靈活性,如果出現超預期的經濟下滑,財政支出仍有托底能力。

預計2018年A股盈利同比增長12%,其中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盈利增長15%。2016年四季度以來,工業品價格的上漲帶動上游採礦業以及中游原材料行業盈利大幅增長。進入2018年,一方面工業品價格的基數效應明顯減弱;另一方面,雖然地產投資可能下滑幅度不大,但地產銷售的負增長很可能會影響相關產業鏈的收入以及利潤增長,我們預計非金融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增長可能會放緩至15%左右。

流動性趨緊,估值分佈漸趨合理。我們預計2018年A股流動性環境較2017年將略有收緊,宏觀流動性趨緊、IPO、再融資以及限售解禁與減持壓力是2018年市場流動性環境受抑制的重要因素。2018年A股的估值擴張可能很難持續:隨著海外貨幣環境趨緊、國內利率中樞的進一步上移以及金融監管在執行層面可能帶來的階段性流動性收縮,我們預計上證50、180和滬深300的估值擴張可能會告一段落。

我們預計2018年上證綜指的運行區間為3200-3700點。經濟的溫和下行以及流動性約束的變化,使得階段性的市場波動難以避免。業績與估值的匹配可能仍是2018年市場的主要邏輯,而尋找業績相對於估值的超預期成長可能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重要方式。隨著一線藍籌估值的上升以及市場預期的逐漸趨同,我們認為一線藍籌的估值擴張在2018年可能難以為繼,而尋找與甄別市場對於上市公司盈利增長預期的差異可能會更好的抵禦市場風險。

2018年我們相對看好以下行業:

1、受益於產業結構升級、競爭優勢逐漸凸顯、具備持續成長性的高端製造業,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電力設備、輕工、汽車、機械和家電行業中具有持續成長性的部分細分子行業;

2、消費升級,主要包括醫藥生物、休閒服務、食品飲料中的大眾消費品、傳媒等;

3、估值水準相對合理的部分週期性、防禦性行業,主要包括銀行、化工、交通運輸中的機場等。

2018年主題推薦:

1、5G相關產業鏈。我們認為國內相關上市公司在5G產業鏈中的競爭優勢明顯,並且這一競爭優勢來自於長期的全球化競爭

2、晶片、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在上述領域中,我們整體上落後於國際競爭者,但產業政策的傾斜、資本的集中投入可能會使部分公司脫穎而出,我們建議關注擁有從硬體研發到應用落地潛力的上市公司

3、國企改革、軍改與軍民融合。

【國信證券】補短板、做加法,高階供給側改革

長牛起點:產業集中構築盈利新週期

上市公司持續穩定較高的ROE是慢牛的基礎

大勢研判:2018年曲折中緩慢上行

估值大幅上升可能性較小,上行幅度取決於盈利增速

關注美國稅改對全球經濟的外部性

未來方向:高階供給側改革,補短板、做加法

對企業而言,核心是提高產品品質、生產效率

投資主線:重點關注四大領域投資機會

“2B端” 、消費升級、產業升級、進口替代

【國泰君安】敢於樂觀新驅動、新結構、新高度

回顧2017年,市場最主要的收益驅動在於去杠杆、去庫存、去產能。無論是龍馬行情、週期消費交替,兒童節前後的低點,建軍節前後的加速,概莫能外。

展望2018年,我們認為,要敢於樂觀。市場的核心驅動會悄然轉變,市場的各種擔憂也能被向上的因素足以對沖。與2017年相同的是樂觀,不同的是結構。產業鏈盈利的再平衡會促使機會從上游下沉至中游,從消費龍馬下沉到中型消費。與之對應,實體的變遷也會驅動金融行業機會的延續。

核心判斷

影響大勢和節奏的兩個足以對沖:盈利改善足以對沖估值壓力;風險偏好提升足以對沖無風險利率上升。

影響結構的三個悄然轉變:供給側加法向供給側加法和需求端加法轉變;EPS驅動向EPS和PE雙驅動轉變;利潤從上游向中下游轉變。

【國聯證券】把握時代脈搏,擁抱美好生活

“新週期”還是“老故事”?

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步入復蘇進程並延續至今。對於經濟復蘇的事實,市場基本是一致的觀點,但對於未來的走向卻存在較大的分歧。對於這一問題,我們認為經濟的整體回暖主要還是來自於需求側的發力。在全球和國內均收緊的態勢下我們認為明年的需求端或走弱。但好在供給端不論是市場的力量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環保、安全約束等均有望延續,供給格局有望持續向好。對於市場而言,我們認為全域性的機會或仍需要靜待時日,但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都不乏結構性的機會。

傳統行業中的機會,尋找沙漠之花

雖然我們認為明年以傳統行業為主的需求端或走弱,但並不意味著傳統行業投資機會的消失。我們認為目前傳統領域正呈現幾大趨勢,這或許也是花朵盛開的地方:(1)從分散到集中;(2)從前端到後端;(3)從低端到高端;(4)從產品到服務。

把握時代脈搏,擁抱美好生活

以A股近30年的表現來看,漲幅前十的公司無一不來自於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包括醫藥生物、房地產、食品飲料、家用電器、汽車,代表了過去30年中國以“吃穿住用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如果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角度來看,我們正在經歷從基礎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的階段,對於安防、醫療、保險、娛樂等更高層次的需求逐步被釋放。

人類在過去的200多年裡,走過了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來到資訊時代,在資訊時代中,如果說上世紀70-90年代是PC時代,20世紀90年代-2015年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那麼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無疑是當今的主角。大資料時代,資料就像工業時代的石油,而為資料的產生、存儲、傳輸和處理的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資料和雲計算等相關技術則是工業時代的基礎設施。

展望下半年,策略配置正當時

整體上,我們建議關注:

電子、醫藥、遊戲、環保工程及服務、電腦應用、通信等新興成長性行業;

行業雖在底部但有所好轉的如採掘服務、航運、港口、集裝箱等;

競爭格局較好的酒店、啤酒等行業;

國產化替代下的汽車零部件機會;

改革下的鐵路運輸以及軍工行業機會;

傳統行業中集中度提升下的龍頭企業機會。

向上滑動

藍鯨產品矩陣

財聯社APP

藍鯨APP

TMT APP

藍鯨公眾帳號

財聯社

財聯社晚間內參

藍鯨財經

藍鯨INSURANCE

藍鯨傳媒內參

藍鯨產經

互聯網金融電訊

山東財經報導

藍鯨渾水

藍鯨edu

風度先生週刊

財經女記者部落

財鯨點金

藍鯨新財富

貓財經

銳觀察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 ►

每日股市熱點都在這裡

專業資訊 | 晨間梳理 | 隨身可聽

長按左邊二維碼下載新版APP

微信勾搭小助理 :cailianpress01

商務合作上海: 13262550281 北京: 1851550309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