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語文教學也要“可持續發展”

李鎮西主持

儲昌樓(江蘇昆山市教育局教科室):有一個現象一直令人關注:很多中學生在中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升入高一級學校以後, 卻暴露出一系列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缺口。 今天, 我們就這一現象談談自己的看法並就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一下探討。 我以為, 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文教育必須為學生搭建一個通向今後學習的階梯, 真正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服務。

錢鳳珍(江蘇昆山市震川高級中學):這個話題非常現實。 我任教高一語文, 就有不少困惑。 困惑之一:高一語文要求重視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但在實際教學中, 我們的學生閱讀面相當狹窄, 這就給文言文教學帶來了很多的困難。 上課時抽出其中一兩句請學生翻譯, 他們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例如翻譯《捕蛇者說》中的“君將哀而生之乎”, 全班就只有少數學生翻譯得比較準確。 特別是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不強, 某個詞語在學過的一句話中會解釋, 換一個語境, 放到其他句子中就不知如何說清楚了。

陳洪聚(江蘇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你所說的確實是個老問題。 高中語文教師一直抱怨初中語文教師沒有把語文基礎打好, 其中對初中的古文教學意見尤大。 究其原因, 我以為有以下幾點:首先, 初中屬於九年義務教育階段,

學生人數多, 知識基礎也參差不齊, 初中語文教學又“必須面向全體學生”, 要求自然低些, 而高中語文教學面向的是分流了一半的初中畢業生, 要求就高得多。 其次, 是中考的“指揮棒”使然, 縱觀近年各省市的中考語文試題, 我們可以發現, 古文部分的命題材料基本上來自課本, 這樣, 教師教學時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課內, 結果初中的古文教學就呈現出重課內、輕課外, 重舉一、輕反三的特點。 這就制約著初中生古文的閱讀量, 當然也影響了學生對古文的理解能力。 再看近幾年的高考試卷, 古文部分採用的材料主要選自課外, 這就指揮著高中教師的古文教學除了教好課本上的古文外, 必須向課外延伸。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初中有限的篇幅,
較低的要求;高中無限的篇幅, 很高的要求。 一高一低, 兩者形成了落差。

儲昌樓:陳老師的分析客觀具體。 我以為要正視並解決落差, 初、高中語文老師都要做出努力。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 在完成教學任務以後還要自覺地把古文內容向高中適當攀升, 以縮短初、高中古文教學落差的距離。 這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埋頭初中語文教學的同時, 還要抬頭看看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 還要因材施教, 對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在古文教學方面拓寬加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舉一”的同時, 還要注意“反三”;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重視課內教材的同時, 還要重視課外教材。 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面對現實,

初、高中的知識銜接有一個磨合的過程, 應為高一新生鋪設一段“引橋”, 先易後難, 先走後跑, 使他們順利過渡。

錢鳳珍:我還有兩個困惑。 一是不少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比如為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我們專門在語文課上進行演講、朗讀等活動, 但踴躍者寥寥;平時鼓勵學生主動發言, 力求能在課堂上創設一種民主平等、相互探討、共同進步的氛圍, 但很少有學生能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再如在作文教學中, 我們普遍感到, 學生知識積累不豐厚, 缺少個體的體驗, 不要說命題作文, 就是讓學生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有話可說的話題來寫, 真正能寫得文情並茂的學生也是寥若晨星。

困惑之二是高一學生(也許不僅僅是高一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新編高中語文教材所選課文更注重作品的教育作用, 強調通過師生的共同學習, 培養和提高師生的“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 但在教學中我們不無遺憾地看到不少學生在讀這些作品時, 卻很冷淡、冷漠, 他們獨居在精神的孤島上, 不再受感染, 不再有感動, 當然也不再有激動、心動、行動。

儲昌樓:錢老師的這兩個困惑也很有代表性, 我們不妨從幾個層面來展開探析, 既診斷出病症, 又對症下藥。

顧桂根(江蘇昆山市新鎮中學):作為一名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多年的一線教師, 理性地反思初中語文教學可持續發展力不強的現象, 確有必要。其一,正如陳老師也提到的,初、高中語文教學要求的差異,從客觀上造成了初、高中學生語文能力方面的銜接缺口。其二,好多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只重視教師的教法,不重視學生的學法,把語文課上生動的語文能力訓練演變成枯燥的毫無生氣的甚至是機械的純技術訓練,課堂模式固定、僵化,逐漸消磨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並侵蝕了學生的精神世界。

盛林福(江蘇昆山市新鎮中學):對,現實中課堂教學的主體意識不強。課堂繁榮表面化,教師熱衷於淺層次的重複講解,不尊重學生的自我心得。課堂訓練的度把握不准,或過易,或過難,或重複;訓練的方法、效度不能體現由知到能的轉換,更談不到“隨風潛入夜”,滋潤學生的心靈了。學生只能可憐兮兮地一味“存疑”,而始終得不到“呈疑”、“釋疑”的權利和機會,心中的“沉默”永無“爆發”之日。確實還要看到考試,由於過分注重利益驅動,好多語文教師偏愛找捷徑,不考的不講,範圍外的不授,課內只講課文,課外只管複習迎考。把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思想價值、能力價值忘得一乾二淨。

金士良(江蘇昆山市新鎮中學):既然以“傳道授業解惑”為標杆的傳統語文教學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一言堂”、“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那麼我們就要扎扎實實落實新課標精神,讓我們的課堂真正體現平等,讓我們的教學洋溢人文關懷。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說實在的,我們並不缺少語文教學的資源,但長期以來語文教學的“傳承性”定位,使不少語文教師矜持于“傳薪者”、“播火者”的角色,“要使學生有一杯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的觀念促使教師熱衷於不斷地吸納,不斷地輸出。這種“吸納”與“輸出”的反復操作,逐漸固化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格局,教師始終處於先在的、主動的強勢地位,而學生則處於後在的、被動的弱勢地位。師生關係呈現出不平等,甚至是對立局面,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抑制,久而久之,學生弱化為學習的奴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首要的任務是切實轉變現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傳統觀,使教師的教服務于學生的學,一切以學生為本,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其次,要構建全新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應試教學”支配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表面上已經窮途末路,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常常陰魂不散。課堂的表面繁榮、資訊傳授程式化使得師生互動只是走過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不能落到實處。既然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過程,那麼,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佔有課堂的時間和空間就顯得很有必要了。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尤其要強調學生的自學,要求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做好記錄。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學生時間與機會提出所發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中解決自己所碰到的問題。教師不要求答案的標準化和惟一性,而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用學生的“一堂言”代替教師的“一家言”。

再次,要創建開闊的思維空間。應試觀念下的語文教學過程往往成為追索“標準答案”的過程,導致學生的思維只能以線性的、定向的方式運行,使其思維越發逼仄。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思維空間,就是要肯定學生個體思維空間的存在,並鼓勵學生開放思維空間,以期在語文教學中形成個體之間思維空間的碰撞和交融、交錯或離異。通過層層拓寬,層層推進,學生的品質便會得到實實在在的優化,並在優化過程中不斷產生異質、新質,創新的潛能也能得到有效的發掘。

錢鳳珍:確實,我們應該在初中語文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中創設互動平臺。學生學習語文不僅僅是掌握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意識。我們初、高中語文教師都要從這個高度去認識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圍中養成能力,並終身受益。

盛林福:我也進一步談談自己的認識。語文學習是要有常規的,語文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在一定的常規要求下,日積月累提高語文素養。另一方面,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學生的語文習慣有著相互促進的關係。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尤其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寫字、筆記、作業到課堂說話表達、課內外閱讀、考試等,學生都應該呈現比較規範的行為。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無一不需要語文教學站在更高的高度,圍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語文能力這個中心,進行習慣教育的探索。我認為,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意義在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習慣養成,使學生從不適應到適應,從不自覺到自覺,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習的主動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二是通過習慣養成,可以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儘管初中與高中的語文教學存在層次差別,但兩者的互相依存關係是相當緊密的,既然如此,我們所宣導的初中階段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毫無疑問會提高學生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效益。

儲昌樓: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通過實踐才能逐步形成,但這種實踐決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的各種知識點的操練,也不是對文章進行肢解分析的練習。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學生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就是要讓學生在教師的有序組織下,在有明確目的要求的語文實踐中強化自我習得,學會梳理語文知識,從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顧桂根:我覺得還有必要再強調一下閱讀。課內閱讀教學應該充分重視語文學習的感性因素。一篇作品,是作家對人、事、物的具體感受的表達,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感性因素。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改變那些抽象的提問方式,如“好不好”、“好在哪裡”、“為什麼”等等,要把作品與學生的生活、學生的世界、作家的世界、作家的生活感受聯繫起來,讓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讓他們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會,讓他們透過作品走進生活,在不斷的感性實踐中提高能力。此外,教材文本充其量是一個個“例子”,不可能是知識和能力的“百寶箱”,只有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擴大視野,開啟心智,積累語感,才能擴充學生的語文知識存量,促使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步入良性的迴圈,從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教師不要刻意把主觀意志作用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上,重要的應該是耐心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選擇好閱讀的時間和內容,提供給學生呈現和表達閱讀能力的時空。對學生在課堂討論中的一家之言,對學生在言談、日記、作文中的獨到見識要盡力呵護,及時肯定、褒揚。如此這般,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才能持久,能力才能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才能“不愁沒柴燒”。

儲昌樓:顧老師說得非常好。我想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必將產生質的飛躍,初中語文教師盡可以將目光盯在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通過今天討論,我們還認識到,初、高中的《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內容與要求上一定要加強接軌;而初、高中語文教師也要加強交流,各自找准自己教學的臺階,架設一條溝通初、高中語文教學的橋樑,真正實現“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這一目標,實現初、高中語文教學的自然對接。

確有必要。其一,正如陳老師也提到的,初、高中語文教學要求的差異,從客觀上造成了初、高中學生語文能力方面的銜接缺口。其二,好多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只重視教師的教法,不重視學生的學法,把語文課上生動的語文能力訓練演變成枯燥的毫無生氣的甚至是機械的純技術訓練,課堂模式固定、僵化,逐漸消磨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並侵蝕了學生的精神世界。

盛林福(江蘇昆山市新鎮中學):對,現實中課堂教學的主體意識不強。課堂繁榮表面化,教師熱衷於淺層次的重複講解,不尊重學生的自我心得。課堂訓練的度把握不准,或過易,或過難,或重複;訓練的方法、效度不能體現由知到能的轉換,更談不到“隨風潛入夜”,滋潤學生的心靈了。學生只能可憐兮兮地一味“存疑”,而始終得不到“呈疑”、“釋疑”的權利和機會,心中的“沉默”永無“爆發”之日。確實還要看到考試,由於過分注重利益驅動,好多語文教師偏愛找捷徑,不考的不講,範圍外的不授,課內只講課文,課外只管複習迎考。把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思想價值、能力價值忘得一乾二淨。

金士良(江蘇昆山市新鎮中學):既然以“傳道授業解惑”為標杆的傳統語文教學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一言堂”、“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那麼我們就要扎扎實實落實新課標精神,讓我們的課堂真正體現平等,讓我們的教學洋溢人文關懷。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說實在的,我們並不缺少語文教學的資源,但長期以來語文教學的“傳承性”定位,使不少語文教師矜持于“傳薪者”、“播火者”的角色,“要使學生有一杯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的觀念促使教師熱衷於不斷地吸納,不斷地輸出。這種“吸納”與“輸出”的反復操作,逐漸固化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格局,教師始終處於先在的、主動的強勢地位,而學生則處於後在的、被動的弱勢地位。師生關係呈現出不平等,甚至是對立局面,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抑制,久而久之,學生弱化為學習的奴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首要的任務是切實轉變現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傳統觀,使教師的教服務于學生的學,一切以學生為本,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其次,要構建全新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應試教學”支配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表面上已經窮途末路,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常常陰魂不散。課堂的表面繁榮、資訊傳授程式化使得師生互動只是走過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不能落到實處。既然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過程,那麼,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佔有課堂的時間和空間就顯得很有必要了。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尤其要強調學生的自學,要求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做好記錄。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學生時間與機會提出所發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中解決自己所碰到的問題。教師不要求答案的標準化和惟一性,而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用學生的“一堂言”代替教師的“一家言”。

再次,要創建開闊的思維空間。應試觀念下的語文教學過程往往成為追索“標準答案”的過程,導致學生的思維只能以線性的、定向的方式運行,使其思維越發逼仄。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思維空間,就是要肯定學生個體思維空間的存在,並鼓勵學生開放思維空間,以期在語文教學中形成個體之間思維空間的碰撞和交融、交錯或離異。通過層層拓寬,層層推進,學生的品質便會得到實實在在的優化,並在優化過程中不斷產生異質、新質,創新的潛能也能得到有效的發掘。

錢鳳珍:確實,我們應該在初中語文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中創設互動平臺。學生學習語文不僅僅是掌握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意識。我們初、高中語文教師都要從這個高度去認識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圍中養成能力,並終身受益。

盛林福:我也進一步談談自己的認識。語文學習是要有常規的,語文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在一定的常規要求下,日積月累提高語文素養。另一方面,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學生的語文習慣有著相互促進的關係。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尤其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寫字、筆記、作業到課堂說話表達、課內外閱讀、考試等,學生都應該呈現比較規範的行為。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無一不需要語文教學站在更高的高度,圍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語文能力這個中心,進行習慣教育的探索。我認為,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意義在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習慣養成,使學生從不適應到適應,從不自覺到自覺,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習的主動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二是通過習慣養成,可以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儘管初中與高中的語文教學存在層次差別,但兩者的互相依存關係是相當緊密的,既然如此,我們所宣導的初中階段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毫無疑問會提高學生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效益。

儲昌樓: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通過實踐才能逐步形成,但這種實踐決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的各種知識點的操練,也不是對文章進行肢解分析的練習。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學生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就是要讓學生在教師的有序組織下,在有明確目的要求的語文實踐中強化自我習得,學會梳理語文知識,從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顧桂根:我覺得還有必要再強調一下閱讀。課內閱讀教學應該充分重視語文學習的感性因素。一篇作品,是作家對人、事、物的具體感受的表達,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感性因素。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改變那些抽象的提問方式,如“好不好”、“好在哪裡”、“為什麼”等等,要把作品與學生的生活、學生的世界、作家的世界、作家的生活感受聯繫起來,讓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讓他們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會,讓他們透過作品走進生活,在不斷的感性實踐中提高能力。此外,教材文本充其量是一個個“例子”,不可能是知識和能力的“百寶箱”,只有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擴大視野,開啟心智,積累語感,才能擴充學生的語文知識存量,促使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步入良性的迴圈,從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教師不要刻意把主觀意志作用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上,重要的應該是耐心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選擇好閱讀的時間和內容,提供給學生呈現和表達閱讀能力的時空。對學生在課堂討論中的一家之言,對學生在言談、日記、作文中的獨到見識要盡力呵護,及時肯定、褒揚。如此這般,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才能持久,能力才能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才能“不愁沒柴燒”。

儲昌樓:顧老師說得非常好。我想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必將產生質的飛躍,初中語文教師盡可以將目光盯在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通過今天討論,我們還認識到,初、高中的《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內容與要求上一定要加強接軌;而初、高中語文教師也要加強交流,各自找准自己教學的臺階,架設一條溝通初、高中語文教學的橋樑,真正實現“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這一目標,實現初、高中語文教學的自然對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