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致通信運營商:2018轉型已是迫在眉睫

2017的大戲落下了帷幕, 2018年的篇章正在翻開。

在此新舊交替之際, 回首的人在思考一年的收穫, 展望的人在做著2018的規劃。 若把通信運營商擬人, 那在5Giii看來, 回首過去, 展望未來, 通信運營商的內心定然是是五味雜陳, 也滿懷希望。

中國移動篇:旁觀笑我太疏狂, 疏又何妨, 狂又何妨。

2017年, 對於中國移動是比較友好的。

上半年中國移動實現營收3889億元, 同比增長5%, 超過了電信與聯通的營收之和。 在淨利潤方面, 上半年中國移動淨利潤達到627億元, 同比增長3.5%, 相當於中國電信與聯通利潤之和的4倍有餘。 中國移動的盈利能力更是中國電信的5倍、中國聯通的26倍。 按此計算, 中國移動日均賺3.48億, 不到一周就可賺到聯通上半年全部的利潤。

在管道化趨勢愈加明顯的今天, 中國移動依舊能夠交出如此報表, 實力可見一斑。 然而, 好的業績, 對應的卻是一落千丈的口碑。 “流氓”、“吸血鬼”、“黑心商家”等等,

諸如此類標籤被貼在了中國移動的身上。 究其原因, 還是自己太“作”。

大的體量給了中國移動十足的底氣, 任你口誅筆伐, 我自巋然不動。 在提速降費的背景下, 其他運營商的流量已經跟自來水差不多的價格, 而移動依舊是我行我素, “5元30兆”堅決不動搖, “50元/GB”用不用隨便, “8元套餐保號”?不存在的……

企業追求利益本是應該, 但是作為服務型的企業, 是不是應該注重一下用戶體驗, 為中國廣大的老百姓考慮一下呢?你的企業責任呢?說好的“惠顧於民”呢?朱門酒肉一般的企業罷了!

如果說在這一年中國移動哪個行為得到了用戶的認可, 也僅僅是取消長途、漫遊費。

9月1日,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合宣佈, 即日起,

正式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手機客戶國內電話長途通話費、漫遊通話費全面取消, 國內主叫通話標準按客戶現行資費中的本地市話標準收取, 國內被叫免費。

這樣的降費, 所有的運營商都在進行, 中國移動即使做了, 也並沒有得到任何讚譽。

在這一年, 中國移動寬頻用戶破億, 一副“趕英超美”的大好場面。 這是用戶對中國移動的認可嗎?多少用戶抱著“套餐免費送的, 不用白不用”的心態, 這其實很難統計。 不過, 在5Giii看來, 歷史已經證明過“大躍進”不可取, 即便用戶再多一億, 網速、穩定性等等方面相較其他運營商, 依然是硬傷。

也有人對“萬人血書”讓移動降費提出了異議。 觀點表示, 其實中國移動資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貴。

同時, 5G商用在即, 運營商也需要資金來突入研發、建設基站等。 更有頗為偏激者表示, 天天罵中國移動資費太高, 為什麼不去抱怨一下石油價格呢?

也有理性的分析者, 認為相對于其他運營商, 中國移動的覆蓋可以說做的是最好的, 假如中國移動與其餘兩家對飆降價資費, 很可能造成大量用戶向中國移動遷移, 而當前中國移動根本承載不了更大體量的使用者同時使用無線網路, 結果就是網路故障頻發、使用者網速體驗變慢…這是中國移動不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即使面對輿論的壓力, 也必須堅持不降價, 或者說緩慢降價的原則。

中國移動資費到底高還是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 不過在這場降費提速的較量中,

中國移動已經失去了民心。 假如2017年呼聲甚高的攜號轉網在2018年全面開啟。 中國移動流失客戶的可能性最大, 8億客戶還能剩下多少呢?

中國聯通篇: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2017年, 是聯通收穫頗豐的一年。

2016年9月, 國家發改委部署國企混改試點工作, 三大運營商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的聯通, 被選為首批混改試點。 混改開始後, 騰訊、阿裡、百度等互聯網大佬紛紛入局, 再加上中國人壽、中國中車等企業, 總共籌集780億。 天天喊窮的聯通一下子直起腰來。

混改資金的注入可以緩解聯通在資金方面的壓力,可以加速建設4G網路、佈局5G,縮短與另外兩家運營商的網路覆蓋差距。

伴隨著聯通混改,中國聯通與BAT推出各種各樣物美價廉的套餐,如:騰訊王卡,百度聖卡,阿裡魚卡,京東強卡、米粉卡……前前後後近百種套餐業務,得到了市場的追捧。同時,中國聯通還推出了“無限流量”冰淇淋套餐,以及在固網側的大招——王卡寬頻,“拒絕月租費、拒絕盒子費、拒絕電視費,1天僅1元、不用不花錢”的互聯網玩法,徹底變革了固網寬頻包年、包半年的商業模式。

面對眼花繚亂的套餐、各式各樣的流量卡,消費者也是霧裡看花,鏡中望月,分不清到底能優惠多少,哪一種套餐更好一些。很多用戶認為,互聯網套餐相當的便宜,所以辦理者很多,甚至很多老用戶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強烈要求能夠轉化新套餐。

其中,發展最好的騰訊王卡,已經發展了5000萬用戶。可以說,中國聯通通過互聯網套餐,穩穩地續命。然而,聯通與這些企業展開互聯網套餐業務,雖然能夠獲取大量的用戶,但拉低了整個行業的競爭能力和議價能力。簡單說,經過互聯網套餐的衝擊,流量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本的價格。再者,這樣的做法,最終只能被互聯網綁架,喪失運營商的主導權。

在12月的深圳“混合所有制改革論壇”上,中國聯通集團董事長王曉初表示,中國聯通整個“混改”工作量已經完成了92%。目前“混”的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主要的工作落腳點在“改”。

2018年,中國聯通面臨的就是“改”或者說“改”後的重建工作。17年能夠靠互聯網套餐續命,那到了2018年可還有“妙藥靈丹”呢?可以想像,如果中國聯通沒有新的“玩法”,那2018年的第一場雪,將必然落在中國聯通的頭上。

這場“互聯網化”的改革,中國聯通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不是決策者的眼光不夠長遠,而是必須要這樣做,唯有割肉補瘡,經歷當前的掙扎,才能收穫更大的未來。

中國電信篇: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2017年的中國電信顯得格外的低調,一副默默耕耘的姿態,但電信“寬頻貴、服務差”的傳說卻從未停止在網上流傳。

言歸正題,如果對於聯通而言,“混改”貫穿2017整年,那貫穿中國電信整年的就是一個“混”字。聯通推出互聯網套餐,電信也推出一個;聯通搞了一個166的靚號,電信也也搞出一個199……天天高喊“強勢出擊”、“秘密大招”,最後結果是,又模仿聯通做出來一個互聯網套餐。作為“老二”跟在中國移動後面“混”不說,還各種跟著聯通“混”。這所謂的默默耕耘,暫時還沒見到有什麼效果。

當然,2017年中國電信還是做了不少的事情。啟動了在800MHz頻段上建設LTE 4G網路計畫,放棄CMDA;受菲律賓政府邀請,投資菲律賓通信市場;在雄安、深圳等6G城市開通5G試點……中國電信五大生態圈同步精進,並收割了頭茬果實:智慧連接生態快速擴張,智慧家庭生態基礎鞏固,新興ICT生態勢頭良好,物聯網生態已具雛形,互聯網金融生態發展加速。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FDD 4G、光纖寬頻、IPTV和固定電話運營商。

這是在贊中國電信?其實,在2017這一年中,三大運營商都在這些方面取得了成就,無論是中國聯通4G方向的優化,還是中國移動在5G方面的研究;無論是中國聯通寬頻服務的進一步推進,還是中國移動海外建設。就這些而言,只能說中國電信僅僅是逆水行舟者,而行舟的速度也就是跟流速一般罷了。

2017年的中國電信,終究還是穩紮穩打。雖然在高舉“轉型”的大旗,然而成績卻不明顯,仍處在中間的尷尬位置,不上不下。中國電信難道甘心在這“老二”的位置上待個萬年?再不轉型求存更待何時呢?

在年末,中國電信還陪著中國移動來了一波“改制”,不過中國移動與電信“改制”看似轟動,其實就是從國企進行了公司制的改革,為後續的混改或者國改做了準備,至於後期會如何發展還需觀望。不過就現階段而言,對於用戶沒有什麼意義。

電信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聯通混改,移動、電信全民所有變國有獨資。回首2017年,運營商變局可謂驚天。

在通信界中有個說法,叫做“移動移不動,聯通連不同,電信不能信”,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不可考證。雖然有些偏激,但是也能說明很多問題。

2018年到了,三大運營商可想過為自己正名呢?

從現階段來看,無論是謀求自救還是被迫為之,中國聯通還算良心。中國電信緊隨步伐,移動卻自顧自的玩著。其實電信還有聯通的的“無限流量”套餐+靚號對用戶的吸引力,應該遠遠不僅是現在所表現的場景,應該能夠“蠶食”更多的市場才對。如果說為什麼現在中國移動依然處於頂端,歸其原因,無外乎,用了多年的手機號不忍舍去,或者是綁定了太多的帳號、銀行卡等內容。

2018年,攜號轉網進一步推進,中國移動可做好了應對措施?但願不是開展“資費戰”。

總而言之,2017年對於運營行而言並不好過,轉型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2017年前後的運營商,如同靖康之難前後的大宋。到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一直為周邊小國所欺淩。如果運營商轉型再無成效,則必然將面對被互聯網公司蹂躪的局面。

再者,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又有誰規定了排名呢?到了2018年,5G試商用的時刻,強者可能愈強,卻也很可能被超車。總的來說,機會就擺在面前,但只有抓得住,那才是機會。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誰是大鵬,誰是燕雀,2018,讓我們一同見證吧!

混改資金的注入可以緩解聯通在資金方面的壓力,可以加速建設4G網路、佈局5G,縮短與另外兩家運營商的網路覆蓋差距。

伴隨著聯通混改,中國聯通與BAT推出各種各樣物美價廉的套餐,如:騰訊王卡,百度聖卡,阿裡魚卡,京東強卡、米粉卡……前前後後近百種套餐業務,得到了市場的追捧。同時,中國聯通還推出了“無限流量”冰淇淋套餐,以及在固網側的大招——王卡寬頻,“拒絕月租費、拒絕盒子費、拒絕電視費,1天僅1元、不用不花錢”的互聯網玩法,徹底變革了固網寬頻包年、包半年的商業模式。

面對眼花繚亂的套餐、各式各樣的流量卡,消費者也是霧裡看花,鏡中望月,分不清到底能優惠多少,哪一種套餐更好一些。很多用戶認為,互聯網套餐相當的便宜,所以辦理者很多,甚至很多老用戶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強烈要求能夠轉化新套餐。

其中,發展最好的騰訊王卡,已經發展了5000萬用戶。可以說,中國聯通通過互聯網套餐,穩穩地續命。然而,聯通與這些企業展開互聯網套餐業務,雖然能夠獲取大量的用戶,但拉低了整個行業的競爭能力和議價能力。簡單說,經過互聯網套餐的衝擊,流量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本的價格。再者,這樣的做法,最終只能被互聯網綁架,喪失運營商的主導權。

在12月的深圳“混合所有制改革論壇”上,中國聯通集團董事長王曉初表示,中國聯通整個“混改”工作量已經完成了92%。目前“混”的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主要的工作落腳點在“改”。

2018年,中國聯通面臨的就是“改”或者說“改”後的重建工作。17年能夠靠互聯網套餐續命,那到了2018年可還有“妙藥靈丹”呢?可以想像,如果中國聯通沒有新的“玩法”,那2018年的第一場雪,將必然落在中國聯通的頭上。

這場“互聯網化”的改革,中國聯通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不是決策者的眼光不夠長遠,而是必須要這樣做,唯有割肉補瘡,經歷當前的掙扎,才能收穫更大的未來。

中國電信篇: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2017年的中國電信顯得格外的低調,一副默默耕耘的姿態,但電信“寬頻貴、服務差”的傳說卻從未停止在網上流傳。

言歸正題,如果對於聯通而言,“混改”貫穿2017整年,那貫穿中國電信整年的就是一個“混”字。聯通推出互聯網套餐,電信也推出一個;聯通搞了一個166的靚號,電信也也搞出一個199……天天高喊“強勢出擊”、“秘密大招”,最後結果是,又模仿聯通做出來一個互聯網套餐。作為“老二”跟在中國移動後面“混”不說,還各種跟著聯通“混”。這所謂的默默耕耘,暫時還沒見到有什麼效果。

當然,2017年中國電信還是做了不少的事情。啟動了在800MHz頻段上建設LTE 4G網路計畫,放棄CMDA;受菲律賓政府邀請,投資菲律賓通信市場;在雄安、深圳等6G城市開通5G試點……中國電信五大生態圈同步精進,並收割了頭茬果實:智慧連接生態快速擴張,智慧家庭生態基礎鞏固,新興ICT生態勢頭良好,物聯網生態已具雛形,互聯網金融生態發展加速。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FDD 4G、光纖寬頻、IPTV和固定電話運營商。

這是在贊中國電信?其實,在2017這一年中,三大運營商都在這些方面取得了成就,無論是中國聯通4G方向的優化,還是中國移動在5G方面的研究;無論是中國聯通寬頻服務的進一步推進,還是中國移動海外建設。就這些而言,只能說中國電信僅僅是逆水行舟者,而行舟的速度也就是跟流速一般罷了。

2017年的中國電信,終究還是穩紮穩打。雖然在高舉“轉型”的大旗,然而成績卻不明顯,仍處在中間的尷尬位置,不上不下。中國電信難道甘心在這“老二”的位置上待個萬年?再不轉型求存更待何時呢?

在年末,中國電信還陪著中國移動來了一波“改制”,不過中國移動與電信“改制”看似轟動,其實就是從國企進行了公司制的改革,為後續的混改或者國改做了準備,至於後期會如何發展還需觀望。不過就現階段而言,對於用戶沒有什麼意義。

電信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聯通混改,移動、電信全民所有變國有獨資。回首2017年,運營商變局可謂驚天。

在通信界中有個說法,叫做“移動移不動,聯通連不同,電信不能信”,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不可考證。雖然有些偏激,但是也能說明很多問題。

2018年到了,三大運營商可想過為自己正名呢?

從現階段來看,無論是謀求自救還是被迫為之,中國聯通還算良心。中國電信緊隨步伐,移動卻自顧自的玩著。其實電信還有聯通的的“無限流量”套餐+靚號對用戶的吸引力,應該遠遠不僅是現在所表現的場景,應該能夠“蠶食”更多的市場才對。如果說為什麼現在中國移動依然處於頂端,歸其原因,無外乎,用了多年的手機號不忍舍去,或者是綁定了太多的帳號、銀行卡等內容。

2018年,攜號轉網進一步推進,中國移動可做好了應對措施?但願不是開展“資費戰”。

總而言之,2017年對於運營行而言並不好過,轉型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2017年前後的運營商,如同靖康之難前後的大宋。到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一直為周邊小國所欺淩。如果運營商轉型再無成效,則必然將面對被互聯網公司蹂躪的局面。

再者,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又有誰規定了排名呢?到了2018年,5G試商用的時刻,強者可能愈強,卻也很可能被超車。總的來說,機會就擺在面前,但只有抓得住,那才是機會。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誰是大鵬,誰是燕雀,2018,讓我們一同見證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