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嶽不群平反!君子劍如何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岳不群作為《笑傲江湖》這部小說中的重要反派, 在武俠人物當中算得上是鼎鼎大名, 完全成了偽君子的代名詞。

按照金庸的本意, 此人自然是道貌岸然的人渣, 需要被徹底打倒批判的;但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 輿論趨向於多元化, 對於嶽不群這個典型人物的評價也開始發生動搖, 有的認為他是個合格的政治人物, 也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華山派生存的大英雄。 而筆者以為, 岳不群在劇情剛開始時是個略有心機的正人君子, 後期則是個被過度黑化的可悲角色, 而迫使他黑化的原因也很簡單,

概述為四個字:為了生存。

華山派掌門, 君子劍岳不群

首先, 如果說嶽不群一開始就是個表面清高實則醉心名利的奸猾偽君子, 可能性是不大的。 畢竟他老婆兼師妹甯中則是個正義感極強, 人品出色, 能力也不差的女中豪傑, 連任我行這種眼界極高的人物也對她稱讚過幾句,

自宮後的林平之憎恨整個世界, 唯獨對甯中則依然尊稱師娘, 不失尊敬。 嶽不群從小和她一起長大, 彼此知根知底, 嶽不群想瞞過她掩蓋自己的真實世界觀是很難的(嶽不群修煉辟邪劍法這麼隱蔽的事, 依然瞞不過寧中則), 既然寧中則一直當嶽不群是值得尊敬的掌門和師兄, 那麼岳不群的品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岳氏夫婦

除此之外, 當劇情開始後不久林震南去世, 臨死前告訴令狐沖家族遺言, 點名辟邪劍譜就在向陽老宅, 岳不群得知後, 也並沒有動過去向陽老宅尋找辟邪劍譜的念頭, 和余滄海, 左冷禪等不顧形象親自下場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個時候稱他一聲“君子劍”, 絕無嘲諷的意思。

當然, 若是說嶽不群真是品德高尚的白蓮花當然也不可能, 畢竟江湖錯綜複雜, 他身為一派掌門, 不可能是郭靖那種認死理的迂腐之輩, 有些見不得人的心計也是不可避免的。 任我行就曾嘲笑過嶽不群是個偽君子, 我們都知道任我行除了對東方不敗看走眼外,

看人水準是極高的, 無論是梅莊地牢點評江南四友還是少林寺指點群豪, 都是一針見血鞭辟入裡的。 既然任我行這麼說, 必然是嶽不群曾經有些事情做的不那麼地道。 此外, 勞德諾在華山潛伏十幾年, 嶽不群能一直隱忍不發, 最後讓勞德諾盜走假劍譜而不自知, 顯然不是省油的燈。 但總體來說, 此時的嶽不群顯然不能說是壞人。

那麼嶽不群究竟是怎樣一步步墮落的呢, 我們來梳理一下從劇情開始到他面目暴露之間所發生的足以扭曲他三觀的重大事件。

第一件大事, 自然是劉正風金盆洗手的滅門慘案。

要知這五嶽劍派, 原本就是個為了對付魔教才結成的鬆散聯盟, 五個門派本無高下之分,

盟主的主要職責, 也僅僅是遇到涉外事件(基本就是對付魔教)組織五個門派應對, 對於門派內部的事務, 應該是沒有干涉權力的。

然而隨著以左冷禪為首的嵩山派系實力日漸強大, 蓋過了其他四派, 他的野心也跟著逐日增加, 到了金盆洗手之時, 左冷禪徹底撕破臉皮, 直接插手衡山派內部事務, 而且手段極度殘忍囂張, 衡山派之人只要稍有不從, 立刻毫不猶豫地誅殺, 老弱婦孺也不例外, 一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派頭。 在旁觀看的嶽不群顯然厭惡這種行事方式, 更有兔死狐悲之感, 但也只能默不作聲, 原因無他, 自身武功不及左冷禪, 勢力差的更遠。

五嶽盟主,嵩山掌門:左冷禪

如果僅僅如此,嶽不群最多也就是心裡彆扭一下,過不多時也就會逐漸淡忘,畢竟他不是什麼以拯救萬民為己任的大俠,平生心願不過是光大華山派,只要他們不來威脅華山派的安危,嶽不群也不會吃飽了撐得節外生枝。

然而嶽不群沒想到他們很快就來了,而且確確實實威脅到了華山派的安危。

陸柏和封不平成不憂等劍宗人物上山,是扭曲嶽不群的第二件大事。本來光是劍宗子弟前來復仇,嶽不群並不會在乎,畢竟劍宗早在25年前就已經淪為loser,喪失了華山派子弟的資格,嶽不群武功不輸他們,手上還握著大義名分,實在不行,可以向五嶽其他四派求援,諒這三瓜倆棗掀不起什麼風浪。

然而陸柏和五嶽令旗居然和劍宗的人一起出現,局勢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表明佔據著主流話語權,並且實力遠勝自己的嵩山一系高手,已經完全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嶽不群就算腦子再遲鈍,也該想明白自己即將成為劉正風第二的可能性。家破人亡門派覆滅的危機,實實在在降臨到他的頭上。

這個時候,嶽不群儘管已經明白自己的前景極為兇險,但他依然沒有慌亂,從他坦然受了成不憂四劍引得陸柏欽佩的表現來看,他對眼前的情況還是自信能夠應付的了的。畢竟他是公認的江湖一流高手,當時武功勝過他的人實在不多,只要自己能夠勝過這幾個劍宗叛徒,陸柏身為五嶽劍派同門,就算有心相助,也要一定程度遵循正道的遊戲規則,不能直接動手翻臉,事情還有挽回的餘地。

然而還沒等嶽不群思考好對策,第三件事接踵而來,令他進一步三觀混亂,喪失自信,這件事就是桃穀六仙的不請而至。

這六個活寶一開始對嶽不群並沒有什麼敵意,手撕成不憂更是為嶽不群解決了難題,然而後面六仙將令狐沖亂治一氣後回到華山,因為溝通不暢產生誤會,雙方一交手,岳夫人被四仙抓住四肢,眼看就要像成不憂一樣被分屍,嶽不群這次是真怕了,刺向桃穀四仙的劍居然開始顫抖了,和剛才坦然接受成不憂四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到後面情勢稍微好轉時,他做出了暫時離開華山避難的決定,向他的不歸來又邁進了一大步。

封不平也好,陸柏也好,都是五嶽劍派內部的人物,嶽不群和這些人屬於同一個圈子,彼此不僅基本知根知底,對於對方所遵循的遊戲規則也基本瞭解。嵩山派勢力雖強,但對於沉穩多智,熟悉他們行事風格的嶽不群來說,只要應對得當,四兩撥千斤,這些人暫時還不會直接危害到他。

然而桃穀六仙的出現,完全出乎嶽不群的意料。這幾個人從未見過,門派不知,背景不知,目的不知,嶽不群在五嶽劍派那一套輕車熟路的遊戲規則,遇到了這六個混人完全無法施展,唯一靠譜的方法就是用武力將他們趕走。然而比武力華山派照樣不是對手,岳不群夫婦最多對付三人,剩下兩人人本派弟子全上也不是對手,唯一能幫點忙的大弟子令狐沖被他們害的生不如死,嶽不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像喪家犬一樣逃離了自己的根據地。這是他生平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然而這不算完,只要他稍微有點理智,就會延伸出一個更可怕的想法:

江湖上像桃穀六仙這樣的人究竟有多少?他們要是也過來找自己的麻煩,甚至威脅自己的性命和華山派的安危,自己又有什麼辦法對付?

可以說,這是嶽不群墮落的關鍵一步,他之前的兩大倚仗:武功和聲望,在面對現有的問題已經遠遠不夠用了,還有更多未知的問題隨時可能降臨,所謂窮則思變,嶽不群的三觀開始發生變化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嶽不群的麻煩沒有結束,第四件大事接踵而來:陸大有身亡,紫霞秘笈被盜。

這又是一次關鍵的轉折,之前不管再怎麼危險,總歸沒出事,這次是真的有人死了,而且視若性命的秘笈丟了。

第一隻靴子落地了,第二隻第三只呢?

嶽不群是真慌了,他已經開始喪失了君子之風,當令狐沖向他表示自殺請罪時,他居然說“便是要死,也得先找到了《紫霞秘笈》。你到底把秘笈藏到哪裡去了?”,完全沒有任何涵養,直接把矛頭指向了令狐沖,實在是氣急敗壞了。

其實以嶽不群的心智完全可以猜到是勞德諾幹的,畢竟他老早就識破了這個臥底。但恐怕他不願意往那去想,因為若真如此,嵩山派敢於公開暴露他們埋下的暗棋,意味著收網的時刻即將來臨,這個念頭委實太過可怕,以現在華山派內外交困的現狀足以壓垮嶽不群的心理防線,所以嶽不群只好選擇暫時回避,不去仔細思考這件事情。

然而現實的殘酷性就在於不會因為你裝不知道就不存在,第二天晚上藥王廟中,嵩山派的收網行動終於亮相,十五個蒙面人,嵩山太保,封不平,甚至其他五嶽劍派的高手,岳不群所提心吊膽的一明一暗兩股敵人終於聯合起來現身,織成了一張遮天大網,將華山派一網打盡,這第五件事,同時嶽不群所擔心的最壞可能性終於成了現實。

我們可以看出,嶽不群經歷的這五件大事,不僅在極短的時間內連續發生在他頭上,讓他連喘息調整的機會,而且一件比一件嚴重,知道最後整個門派即將被屠戮一空,可以說是一步步擊穿了嶽不群的心理防線,讓他完全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說老實話,我自己稍微腦補了一下上述情形,都忍不住一陣不寒而慄。老嶽雖然才能出眾,但親眼面對這等恐怖慘狀一幕幕出現在眼前,還指望他維持現有的三觀實在是不大現實啊。

到藥王廟滅門危機前為止,嶽不群還沒有任何過惡,雖然可能他有些事情做的不夠光彩,導致任我行風清揚等人對他吐槽不已,但總體來說,算得上是個好人,君子劍三個字在江湖上也絕對算的上光彩的,然而他又換回什麼呢?

名聲不能保全華山派,他行過的善不能幫忙對付眼前的強敵,連起碼的生存權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麼行俠仗義,光復華山派呢?嶽不群的三觀徹底粉碎,在內心天平中惡的一面終於開始壓倒善的一面,開始滑向了人生的深淵。

當然,華山派終究沒有被滅門,我們的主角令狐沖大展神威,先是吊打了劍宗高手封不平,後面更是一人刺瞎15個高手的雙眼,挽救華山派於水火當中。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嶽不群本該高興才對,然而他卻沒有任何喜悅,心中的憤怒和恐懼反而更加增多,原因自然就是剛剛救下全派人性命的令狐沖。

令狐沖身上所發生的異變,可以說是促使嶽不群轉折的第六件大事,這件大事不像前五件那樣會直接危害到嶽不群的身家性命,但確實最關鍵的一件事。如果不是這件事發生,即便他經歷過前五件事,恐怕也不會走向不歸路。因為前五件事的發起者都是他的敵人,無論是嵩山派,封不平,桃穀六仙乃至蒙面人,他們鐵了心和嶽不群作對都是可以理解的,敵人嘛,下手多狠都是正常的。唯獨令狐沖,那是真真正正的禍起蕭牆。

令狐沖這個人,嶽不群曾經是寄予了很大希望的,他的武功在二代弟子中出類拔萃,可以一腳踹翻青城派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青城四秀,甚至可以接武功和餘滄海不相上下的田伯光三十招(對比一下泰山的前輩高手天松道人,幾乎被田伯光秒殺),這對於高手嚴重缺乏的華山派可謂是非常珍惜的資源,而且此人雖然輕浮好酒,但對於師父師娘還是很敬重的,在大是大非上也分得清。因此,嶽不群早已將他內定為下一任掌門人,並在金盆洗手事件後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將他安排到思過崖練功,並計畫傳授他鎮派之寶紫霞神功。

華山首徒令狐沖

然而等他上崖去考教令狐沖武功時,令狐沖卻忽然使出石壁上的招數傷到了寧中則,令他大吃一驚,甚至不顧形象上去扇了他幾個耳光,因為他從令狐沖身上,看到了大敵劍宗的招數,如果進一步聯想下去,必然會得出令狐沖和劍宗有聯繫,甚至是劍宗臥底的可怕結論。

是嶽不群聯想能力過於豐富嗎?那可未必。二弟子勞德諾是臥底,這一直是嶽不群的一塊心病,只是因為實力不濟才一直隱忍,能力出眾的大弟子令狐沖某種程度上成了嶽不群的精神寄託甚至精神支柱,然而自己竭力栽培的大弟子居然可能是臥底,嶽不群的心理自然出現了裂痕,因此費了很大功夫講明瞭當年劍宗氣宗爭鬥的內幕,敲打令狐沖讓他不要誤入歧途,這件事也就過去了,但帶來的心理陰影確實不可能驅散的。

然而接下來在華山上,令狐沖出手維護田伯光,甚至不惜自刺一劍,又是大大出乎意料。要知在嶽不群心裡,令狐沖一向嫉惡如仇,絕不會和田伯光這種人勾三搭四,然而令狐沖又一次震撼了他的三觀,不僅承認和田伯光一起喝酒,更不惜自殘身體放他走,雖然此事輕輕揭過,但心中的裂痕毫無疑問更大了。

然後緊接著就是陸大有死亡,紫霞秘笈失蹤,又是一記當頭悶棍。若是發生在一年前,嶽不群肯定不會懷疑是令狐沖幹的,只會積極查找真凶。然而經歷過前兩次怪事,嶽不群對於令狐沖身上透露出的詭異已經十分在意,於是第一個便懷疑到了令狐沖身上,雖然令狐沖指天發誓沒有幹,但嶽不群可能相信嗎?心裡只怕早已將他和勞德諾一起列入不可信賴對象了。

最後,藥王廟一戰,令狐沖大展神威,用神奇劍法擊退強敵,但也是他和嶽不群徹底決裂之時。在嶽不群看來,令狐沖明明身懷如此絕技,但在戰鬥過程中就是不顯露,非要到全派即將被殺時才露出伸手,分明是在故意賣好;而明明已經將蒙面人的雙眼刺瞎,卻不願意聽自己的話做舉手之勞將他們殺死,分明和之前放走田伯光是一樣的演戲,後面更是不願意為自己解穴,已經完全不把自己和華山派放在眼裡。

因此,嶽不群對令狐沖的不滿已經達到了極點,說出的話已經非常傷人了。雖然令狐沖情況特殊,實屬被冤枉,但他本身拒絕溝通的行為本身也是在惡意作死,站在嶽不群的角度,能夠看到的情況只有:

1.令狐沖的武功突然變強

2.令狐沖和田伯光等奸邪,以及剛才圍攻的蒙面人等敵人有重大勾結嫌疑

3.令狐沖拒絕透露自己的劍法來歷

4.令狐沖開始桀驁不馴,不聽自己的話了。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智障和聖人,都會對令狐沖表示極度的懷疑,嶽不群兩者都不是,所以心裡已經把令狐衝開除出自己信任之人行列,緊接著便讓勞德諾去監視令狐沖,結果還被他發現了,兩人進一步漸行漸遠。此後在洛陽城中,無論是令狐沖遭到王家的冤枉,還是脫離大部隊向任盈盈學琴,嶽不群都是漠不關心的態度,顯然他已經將令狐沖完全放棄了。

小時候看到這裡,總是為令狐沖的冤情而憤慨擔憂,但站在嶽不群的角度,他現在的問題卻遠遠比令狐沖大得多。他的敵人已經暴露,光嵩山派就不是自己能應付的,還有桃穀六仙,蒙面人等來歷不明的高手隨時可能會找上門來,而自己這邊不但沒有任何強援,大弟子令狐沖還莫名其妙反水,自己的前途渺茫,要怎麼做才能破局呢?

前面分析過,既然此時嶽不群的三觀已經破碎,道德已經制約不了他,那麼憑他的頭腦,很容易看出造成他現在困局的關鍵,就是武力不足。

因為武力不足,所以畏懼嵩山派;

因為武力不足,劍宗叛徒才敢上門砸場;

因為武力不足,才會被桃穀六仙逼得逃命;

因為武力不足,才會被蒙面人搞到全軍覆沒;

同樣,恰恰也是因為令狐沖武力大進,已經超過了自己,他才會越來越不拿自己當回事,公開和田伯光之流眉來眼去,自己卻毫無辦法。

既然道德與聲望對解決自己面臨的敵人毫無幫助,而強大的武力可以,那麼捨棄道德,追求武力,也就成了嶽不群接下來的行動綱領,盜取辟邪劍譜栽贓令狐沖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就是嶽不群三觀扭曲的整個心路歷程,除了將靈魂交給魔鬼換取強大的力量以求生存,他已經別無選擇了。

也許觀眾們會說,這不過是偽君子給自己找的藉口罷了,“錯的不是自己,是世界”。嗯,說老實話,我自己其實也對這種中二病式的藉口很反感,放在其他情況下肯定也要嘲笑一番。然而在本書中卻不行,原因無他,作為本書正面代表的令狐沖和風清揚也認為可以為了生存而拋棄道德。

風清揚

風清揚雙目炯炯,瞪視著令狐沖,森然問道:“要是對付正人君子,那便怎樣?”令狐沖道:“就算他真是正人君子,倘若想要殺我,我也不能甘心就戮,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卑鄙無恥的手段,也只好用上這麼一點半點了。”風清揚大喜,朗聲道:“好,好!你說這話,便不是假冒為善的偽君子。大丈夫行事,愛怎樣便怎樣,行雲流水,任意所之,什麼武林規矩,門派教條,全都是放他媽的狗臭屁!”

看到沒,令狐沖認為就算是正人君子,如果要危害自己的性命,也完全可以用卑鄙無恥的手段對付,並得到風清揚的贊同,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而嶽不群呢,無非是為了保護華山派的基業而用卑鄙無恥的手段去搶辟邪劍譜,就成了偽君子,是不是有些冤呢?

究其原因,無非是風清揚孤家寡人一個浪跡江湖,而當時的令狐沖則縮在嶽不群和寧中則的羽翼下生存,兩人都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需要負什麼責任,沒有什麼可牽掛的,因此可以想說啥說啥想幹啥幹啥,還自認為瀟灑。

然而嶽不群不同,他要保住整個華山派的基業,身上的牽掛太重,敵人太多,一言一行都要考慮影響,要做很多違心的事,說很多違心的話,以致於被快意恩仇的風清揚和任我行之流嘲笑成偽君子。

假如嶽不群某天忽然“醒悟”,徹底拋下華山派的弟子們一個人浪跡江湖逍遙去,放任弟子們被余滄海之流魚肉宰割,真如風清揚所說的那樣“愛怎樣便怎樣,行雲流水,任意所之”,就真的能算是大丈夫了嗎?恐怕得被罵的更慘啊。

是的,無論吃瓜群眾如何諷刺嶽不群人渣無恥,都無法真正解決嶽不群面臨的問題。在岳不群乃至華山派面對劍宗叛徒,嵩山派,桃穀六仙乃至蒙面人等致命危機的時候,那些嘴炮打得震天響的道德帝是絕不會出來幫忙擺平的,這一點也早已通過福威鏢局滅門和金盆洗手兩件事明明白白地表現出來。

本來過著小富即安生活的嶽不群忽然聽說隔壁有人被惡鬼殺害(衡山滅門),很快在自己的房間周圍出現怪異動靜(封不平到訪),接著親眼看到鬼影嚇暈自己的家人(桃谷六仙鬧華山),然後親眼看見自己的孩子神秘死亡,傳家寶失蹤(陸大有死紫霞秘笈消失),最後惡鬼終於露出了真面目,帶著猙獰的笑容,舉起血淋淋的鬼爪,殺向了毫無反抗能力的自己和全體家人(藥王廟滅門)。

如果是金庸有意為之,那確實不愧是名家,正和本書開頭的林家滅門案相互映照,揭示什麼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嶽不群,也包括林平之這對翁婿,才是沒有令狐沖式主角光環,而被無情吞噬的真實的江湖人。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關注狐狸的微信公眾號:狐言論史(huyanls1012)。和您分享感興趣的歷史、小說、影視話題。

五嶽盟主,嵩山掌門:左冷禪

如果僅僅如此,嶽不群最多也就是心裡彆扭一下,過不多時也就會逐漸淡忘,畢竟他不是什麼以拯救萬民為己任的大俠,平生心願不過是光大華山派,只要他們不來威脅華山派的安危,嶽不群也不會吃飽了撐得節外生枝。

然而嶽不群沒想到他們很快就來了,而且確確實實威脅到了華山派的安危。

陸柏和封不平成不憂等劍宗人物上山,是扭曲嶽不群的第二件大事。本來光是劍宗子弟前來復仇,嶽不群並不會在乎,畢竟劍宗早在25年前就已經淪為loser,喪失了華山派子弟的資格,嶽不群武功不輸他們,手上還握著大義名分,實在不行,可以向五嶽其他四派求援,諒這三瓜倆棗掀不起什麼風浪。

然而陸柏和五嶽令旗居然和劍宗的人一起出現,局勢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表明佔據著主流話語權,並且實力遠勝自己的嵩山一系高手,已經完全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嶽不群就算腦子再遲鈍,也該想明白自己即將成為劉正風第二的可能性。家破人亡門派覆滅的危機,實實在在降臨到他的頭上。

這個時候,嶽不群儘管已經明白自己的前景極為兇險,但他依然沒有慌亂,從他坦然受了成不憂四劍引得陸柏欽佩的表現來看,他對眼前的情況還是自信能夠應付的了的。畢竟他是公認的江湖一流高手,當時武功勝過他的人實在不多,只要自己能夠勝過這幾個劍宗叛徒,陸柏身為五嶽劍派同門,就算有心相助,也要一定程度遵循正道的遊戲規則,不能直接動手翻臉,事情還有挽回的餘地。

然而還沒等嶽不群思考好對策,第三件事接踵而來,令他進一步三觀混亂,喪失自信,這件事就是桃穀六仙的不請而至。

這六個活寶一開始對嶽不群並沒有什麼敵意,手撕成不憂更是為嶽不群解決了難題,然而後面六仙將令狐沖亂治一氣後回到華山,因為溝通不暢產生誤會,雙方一交手,岳夫人被四仙抓住四肢,眼看就要像成不憂一樣被分屍,嶽不群這次是真怕了,刺向桃穀四仙的劍居然開始顫抖了,和剛才坦然接受成不憂四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到後面情勢稍微好轉時,他做出了暫時離開華山避難的決定,向他的不歸來又邁進了一大步。

封不平也好,陸柏也好,都是五嶽劍派內部的人物,嶽不群和這些人屬於同一個圈子,彼此不僅基本知根知底,對於對方所遵循的遊戲規則也基本瞭解。嵩山派勢力雖強,但對於沉穩多智,熟悉他們行事風格的嶽不群來說,只要應對得當,四兩撥千斤,這些人暫時還不會直接危害到他。

然而桃穀六仙的出現,完全出乎嶽不群的意料。這幾個人從未見過,門派不知,背景不知,目的不知,嶽不群在五嶽劍派那一套輕車熟路的遊戲規則,遇到了這六個混人完全無法施展,唯一靠譜的方法就是用武力將他們趕走。然而比武力華山派照樣不是對手,岳不群夫婦最多對付三人,剩下兩人人本派弟子全上也不是對手,唯一能幫點忙的大弟子令狐沖被他們害的生不如死,嶽不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像喪家犬一樣逃離了自己的根據地。這是他生平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然而這不算完,只要他稍微有點理智,就會延伸出一個更可怕的想法:

江湖上像桃穀六仙這樣的人究竟有多少?他們要是也過來找自己的麻煩,甚至威脅自己的性命和華山派的安危,自己又有什麼辦法對付?

可以說,這是嶽不群墮落的關鍵一步,他之前的兩大倚仗:武功和聲望,在面對現有的問題已經遠遠不夠用了,還有更多未知的問題隨時可能降臨,所謂窮則思變,嶽不群的三觀開始發生變化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嶽不群的麻煩沒有結束,第四件大事接踵而來:陸大有身亡,紫霞秘笈被盜。

這又是一次關鍵的轉折,之前不管再怎麼危險,總歸沒出事,這次是真的有人死了,而且視若性命的秘笈丟了。

第一隻靴子落地了,第二隻第三只呢?

嶽不群是真慌了,他已經開始喪失了君子之風,當令狐沖向他表示自殺請罪時,他居然說“便是要死,也得先找到了《紫霞秘笈》。你到底把秘笈藏到哪裡去了?”,完全沒有任何涵養,直接把矛頭指向了令狐沖,實在是氣急敗壞了。

其實以嶽不群的心智完全可以猜到是勞德諾幹的,畢竟他老早就識破了這個臥底。但恐怕他不願意往那去想,因為若真如此,嵩山派敢於公開暴露他們埋下的暗棋,意味著收網的時刻即將來臨,這個念頭委實太過可怕,以現在華山派內外交困的現狀足以壓垮嶽不群的心理防線,所以嶽不群只好選擇暫時回避,不去仔細思考這件事情。

然而現實的殘酷性就在於不會因為你裝不知道就不存在,第二天晚上藥王廟中,嵩山派的收網行動終於亮相,十五個蒙面人,嵩山太保,封不平,甚至其他五嶽劍派的高手,岳不群所提心吊膽的一明一暗兩股敵人終於聯合起來現身,織成了一張遮天大網,將華山派一網打盡,這第五件事,同時嶽不群所擔心的最壞可能性終於成了現實。

我們可以看出,嶽不群經歷的這五件大事,不僅在極短的時間內連續發生在他頭上,讓他連喘息調整的機會,而且一件比一件嚴重,知道最後整個門派即將被屠戮一空,可以說是一步步擊穿了嶽不群的心理防線,讓他完全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說老實話,我自己稍微腦補了一下上述情形,都忍不住一陣不寒而慄。老嶽雖然才能出眾,但親眼面對這等恐怖慘狀一幕幕出現在眼前,還指望他維持現有的三觀實在是不大現實啊。

到藥王廟滅門危機前為止,嶽不群還沒有任何過惡,雖然可能他有些事情做的不夠光彩,導致任我行風清揚等人對他吐槽不已,但總體來說,算得上是個好人,君子劍三個字在江湖上也絕對算的上光彩的,然而他又換回什麼呢?

名聲不能保全華山派,他行過的善不能幫忙對付眼前的強敵,連起碼的生存權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麼行俠仗義,光復華山派呢?嶽不群的三觀徹底粉碎,在內心天平中惡的一面終於開始壓倒善的一面,開始滑向了人生的深淵。

當然,華山派終究沒有被滅門,我們的主角令狐沖大展神威,先是吊打了劍宗高手封不平,後面更是一人刺瞎15個高手的雙眼,挽救華山派於水火當中。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嶽不群本該高興才對,然而他卻沒有任何喜悅,心中的憤怒和恐懼反而更加增多,原因自然就是剛剛救下全派人性命的令狐沖。

令狐沖身上所發生的異變,可以說是促使嶽不群轉折的第六件大事,這件大事不像前五件那樣會直接危害到嶽不群的身家性命,但確實最關鍵的一件事。如果不是這件事發生,即便他經歷過前五件事,恐怕也不會走向不歸路。因為前五件事的發起者都是他的敵人,無論是嵩山派,封不平,桃穀六仙乃至蒙面人,他們鐵了心和嶽不群作對都是可以理解的,敵人嘛,下手多狠都是正常的。唯獨令狐沖,那是真真正正的禍起蕭牆。

令狐沖這個人,嶽不群曾經是寄予了很大希望的,他的武功在二代弟子中出類拔萃,可以一腳踹翻青城派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青城四秀,甚至可以接武功和餘滄海不相上下的田伯光三十招(對比一下泰山的前輩高手天松道人,幾乎被田伯光秒殺),這對於高手嚴重缺乏的華山派可謂是非常珍惜的資源,而且此人雖然輕浮好酒,但對於師父師娘還是很敬重的,在大是大非上也分得清。因此,嶽不群早已將他內定為下一任掌門人,並在金盆洗手事件後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將他安排到思過崖練功,並計畫傳授他鎮派之寶紫霞神功。

華山首徒令狐沖

然而等他上崖去考教令狐沖武功時,令狐沖卻忽然使出石壁上的招數傷到了寧中則,令他大吃一驚,甚至不顧形象上去扇了他幾個耳光,因為他從令狐沖身上,看到了大敵劍宗的招數,如果進一步聯想下去,必然會得出令狐沖和劍宗有聯繫,甚至是劍宗臥底的可怕結論。

是嶽不群聯想能力過於豐富嗎?那可未必。二弟子勞德諾是臥底,這一直是嶽不群的一塊心病,只是因為實力不濟才一直隱忍,能力出眾的大弟子令狐沖某種程度上成了嶽不群的精神寄託甚至精神支柱,然而自己竭力栽培的大弟子居然可能是臥底,嶽不群的心理自然出現了裂痕,因此費了很大功夫講明瞭當年劍宗氣宗爭鬥的內幕,敲打令狐沖讓他不要誤入歧途,這件事也就過去了,但帶來的心理陰影確實不可能驅散的。

然而接下來在華山上,令狐沖出手維護田伯光,甚至不惜自刺一劍,又是大大出乎意料。要知在嶽不群心裡,令狐沖一向嫉惡如仇,絕不會和田伯光這種人勾三搭四,然而令狐沖又一次震撼了他的三觀,不僅承認和田伯光一起喝酒,更不惜自殘身體放他走,雖然此事輕輕揭過,但心中的裂痕毫無疑問更大了。

然後緊接著就是陸大有死亡,紫霞秘笈失蹤,又是一記當頭悶棍。若是發生在一年前,嶽不群肯定不會懷疑是令狐沖幹的,只會積極查找真凶。然而經歷過前兩次怪事,嶽不群對於令狐沖身上透露出的詭異已經十分在意,於是第一個便懷疑到了令狐沖身上,雖然令狐沖指天發誓沒有幹,但嶽不群可能相信嗎?心裡只怕早已將他和勞德諾一起列入不可信賴對象了。

最後,藥王廟一戰,令狐沖大展神威,用神奇劍法擊退強敵,但也是他和嶽不群徹底決裂之時。在嶽不群看來,令狐沖明明身懷如此絕技,但在戰鬥過程中就是不顯露,非要到全派即將被殺時才露出伸手,分明是在故意賣好;而明明已經將蒙面人的雙眼刺瞎,卻不願意聽自己的話做舉手之勞將他們殺死,分明和之前放走田伯光是一樣的演戲,後面更是不願意為自己解穴,已經完全不把自己和華山派放在眼裡。

因此,嶽不群對令狐沖的不滿已經達到了極點,說出的話已經非常傷人了。雖然令狐沖情況特殊,實屬被冤枉,但他本身拒絕溝通的行為本身也是在惡意作死,站在嶽不群的角度,能夠看到的情況只有:

1.令狐沖的武功突然變強

2.令狐沖和田伯光等奸邪,以及剛才圍攻的蒙面人等敵人有重大勾結嫌疑

3.令狐沖拒絕透露自己的劍法來歷

4.令狐沖開始桀驁不馴,不聽自己的話了。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智障和聖人,都會對令狐沖表示極度的懷疑,嶽不群兩者都不是,所以心裡已經把令狐衝開除出自己信任之人行列,緊接著便讓勞德諾去監視令狐沖,結果還被他發現了,兩人進一步漸行漸遠。此後在洛陽城中,無論是令狐沖遭到王家的冤枉,還是脫離大部隊向任盈盈學琴,嶽不群都是漠不關心的態度,顯然他已經將令狐沖完全放棄了。

小時候看到這裡,總是為令狐沖的冤情而憤慨擔憂,但站在嶽不群的角度,他現在的問題卻遠遠比令狐沖大得多。他的敵人已經暴露,光嵩山派就不是自己能應付的,還有桃穀六仙,蒙面人等來歷不明的高手隨時可能會找上門來,而自己這邊不但沒有任何強援,大弟子令狐沖還莫名其妙反水,自己的前途渺茫,要怎麼做才能破局呢?

前面分析過,既然此時嶽不群的三觀已經破碎,道德已經制約不了他,那麼憑他的頭腦,很容易看出造成他現在困局的關鍵,就是武力不足。

因為武力不足,所以畏懼嵩山派;

因為武力不足,劍宗叛徒才敢上門砸場;

因為武力不足,才會被桃穀六仙逼得逃命;

因為武力不足,才會被蒙面人搞到全軍覆沒;

同樣,恰恰也是因為令狐沖武力大進,已經超過了自己,他才會越來越不拿自己當回事,公開和田伯光之流眉來眼去,自己卻毫無辦法。

既然道德與聲望對解決自己面臨的敵人毫無幫助,而強大的武力可以,那麼捨棄道德,追求武力,也就成了嶽不群接下來的行動綱領,盜取辟邪劍譜栽贓令狐沖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就是嶽不群三觀扭曲的整個心路歷程,除了將靈魂交給魔鬼換取強大的力量以求生存,他已經別無選擇了。

也許觀眾們會說,這不過是偽君子給自己找的藉口罷了,“錯的不是自己,是世界”。嗯,說老實話,我自己其實也對這種中二病式的藉口很反感,放在其他情況下肯定也要嘲笑一番。然而在本書中卻不行,原因無他,作為本書正面代表的令狐沖和風清揚也認為可以為了生存而拋棄道德。

風清揚

風清揚雙目炯炯,瞪視著令狐沖,森然問道:“要是對付正人君子,那便怎樣?”令狐沖道:“就算他真是正人君子,倘若想要殺我,我也不能甘心就戮,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卑鄙無恥的手段,也只好用上這麼一點半點了。”風清揚大喜,朗聲道:“好,好!你說這話,便不是假冒為善的偽君子。大丈夫行事,愛怎樣便怎樣,行雲流水,任意所之,什麼武林規矩,門派教條,全都是放他媽的狗臭屁!”

看到沒,令狐沖認為就算是正人君子,如果要危害自己的性命,也完全可以用卑鄙無恥的手段對付,並得到風清揚的贊同,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而嶽不群呢,無非是為了保護華山派的基業而用卑鄙無恥的手段去搶辟邪劍譜,就成了偽君子,是不是有些冤呢?

究其原因,無非是風清揚孤家寡人一個浪跡江湖,而當時的令狐沖則縮在嶽不群和寧中則的羽翼下生存,兩人都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需要負什麼責任,沒有什麼可牽掛的,因此可以想說啥說啥想幹啥幹啥,還自認為瀟灑。

然而嶽不群不同,他要保住整個華山派的基業,身上的牽掛太重,敵人太多,一言一行都要考慮影響,要做很多違心的事,說很多違心的話,以致於被快意恩仇的風清揚和任我行之流嘲笑成偽君子。

假如嶽不群某天忽然“醒悟”,徹底拋下華山派的弟子們一個人浪跡江湖逍遙去,放任弟子們被余滄海之流魚肉宰割,真如風清揚所說的那樣“愛怎樣便怎樣,行雲流水,任意所之”,就真的能算是大丈夫了嗎?恐怕得被罵的更慘啊。

是的,無論吃瓜群眾如何諷刺嶽不群人渣無恥,都無法真正解決嶽不群面臨的問題。在岳不群乃至華山派面對劍宗叛徒,嵩山派,桃穀六仙乃至蒙面人等致命危機的時候,那些嘴炮打得震天響的道德帝是絕不會出來幫忙擺平的,這一點也早已通過福威鏢局滅門和金盆洗手兩件事明明白白地表現出來。

本來過著小富即安生活的嶽不群忽然聽說隔壁有人被惡鬼殺害(衡山滅門),很快在自己的房間周圍出現怪異動靜(封不平到訪),接著親眼看到鬼影嚇暈自己的家人(桃谷六仙鬧華山),然後親眼看見自己的孩子神秘死亡,傳家寶失蹤(陸大有死紫霞秘笈消失),最後惡鬼終於露出了真面目,帶著猙獰的笑容,舉起血淋淋的鬼爪,殺向了毫無反抗能力的自己和全體家人(藥王廟滅門)。

如果是金庸有意為之,那確實不愧是名家,正和本書開頭的林家滅門案相互映照,揭示什麼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嶽不群,也包括林平之這對翁婿,才是沒有令狐沖式主角光環,而被無情吞噬的真實的江湖人。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關注狐狸的微信公眾號:狐言論史(huyanls1012)。和您分享感興趣的歷史、小說、影視話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