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是晚清民初學者第一人,為什麼他的書法開日本現代書法的先河?

楊守敬, 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泉幣學家、藏書家 。

他一生著述達83種之多, 被譽為“晚清民初學者第一人”, 代表作《水經注疏》, 是酈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楊守敬

楊守敬一生勤奮治學, 博聞強記, 以長於考證著名於世, 是一位集輿地、金石、書法、泉幣、藏書以及碑版目錄學之大成於一身的大學者。

楊守敬主張書法要“變”, 變即是創新。 真、草、隸、行、篆諸體皆擅, 但最具特色的當推其行楷。

其傳世書法形神兼備, 光彩照人。 他的書法風格獨特, 有異人之趣的筆意。 同時, 也讓人們看到了其書法高古、深遠、質樸、秀逸的一面。

光緒六年至十年在任出使日本大臣庶昌的隨員期間,廣泛搜集國內散佚的書籍,並帶去漢、魏、六朝、隋、唐碑帖13000餘冊,致力於六朝北碑書法的傳授,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特殊貢獻。著有《書舉要》、《評碑記》、《學書邇言》、《望堂金石》、《重訂說文古本考》、《楷法溯源》。論者贊許為千古絕業。《行書七言聯》,書於光緒十三年(1887),紙本墨蹟,行書。七言聯1則,凡上下聯14字,款9字。共23字。楊守敬精於書學理論,曾作《書學邇言》一書,闡述書法理論,多有獨到見解。

他在中國書法史上“亦足睥睨一世,高居上座”,他的書法在日本影響很大,開日本現代書法的先河!

光緒六年至十年在任出使日本大臣庶昌的隨員期間,廣泛搜集國內散佚的書籍,並帶去漢、魏、六朝、隋、唐碑帖13000餘冊,致力於六朝北碑書法的傳授,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特殊貢獻。著有《書舉要》、《評碑記》、《學書邇言》、《望堂金石》、《重訂說文古本考》、《楷法溯源》。論者贊許為千古絕業。《行書七言聯》,書於光緒十三年(1887),紙本墨蹟,行書。七言聯1則,凡上下聯14字,款9字。共23字。楊守敬精於書學理論,曾作《書學邇言》一書,闡述書法理論,多有獨到見解。

他在中國書法史上“亦足睥睨一世,高居上座”,他的書法在日本影響很大,開日本現代書法的先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