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2018中國電影十大預測

文 | 呂世明

2017年已經離我們遠去, 經歷了略帶寒意的2016年後, 2017年後程發力又讓大家對中國電影產生了希望。

2017年全國年票房達到559億, 去掉服務費也達到523億, 比2016年的493億有相當幅度的增長, 儘管很多人表示《戰狼2》的突出表現是今年票房增長的主要因素, “去掉《戰狼2》中國電影今年將是負增長”。

這種觀點忽略一個問題, 就是即便沒有《戰狼2》, 也會出現其他現象級影片, 市場的慣性和偶發因素都會刺激出現各種大小爆款的影片, 那麼2018年仍然值得大家期待。

1.全國大盤將衝擊六百億, 單日破10億, 有望出現三部30億+影片。

2018年預計全國大盤將衝擊600億大關, 春節檔將再創新高, 大年初一當日票房衝擊10億大關, 四大金剛(暨《紅海行動》、《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之女兒國》)均有希望突破2億。

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影城和銀幕數已經趨於飽和, 三四線新增影城銀幕將是2018年主要增長點, 票房的主要增長仍然要依靠新增銀幕的帶動。 2017年票房三甲均超20億, 《戰狼2》《速度與激情8》《羞羞的鐵拳》三部影片累積105.6億。

那麼2018的票房的前三甲累積也不會低於這個成績, 能否在出現破50億的影片, 要看天時地利人和, 但想進入票房Top3門檻將提升到30億。 不排除出現新的現象級影片,

國產影片仍然會起到主導作用。

2.票補將突破50億, 更大的玩家隨時入場

2017年是電商票補策略出現較大調整的一年, 微影時代併入貓眼電影, 百度糯米則逐步淡出了票補競爭, 淘票票並沒有停歇自己在票補上的投入。

2014年貓眼入局票補起, 到2018年剛好是五年期, 經歷了初期的瘋狂生長, 到2015年的爆炸式飛躍, 再到最近兩年持續遞增, 2018年的票補並沒有減緩的勢頭。

《摔跤吧!爸爸》《戰狼2》和《芳華》不完全依賴票補, 更倚重內容取勝的案例出現, 勢必會導致票補的投遞方向性從根本上改變。

京東為《妖貓傳》砸下巨額票補釋放了一個特別強烈的信號, 2018年將有更多更大的玩家入局票補牌局, 真正的票補大戰將在2018年持續上演。

但票補的弊端-“過早鎖定場次、影響影城的後期調整”,這個略棘手的問題, 院線、影管和影城將要更多考慮和權衡其協調關係。

3.互聯網化的發行模式將佔據更大份額

貓眼影業、阿裡影業、等新興的互聯網影業公司這兩年憑藉票務平臺和敏銳的投資眼光迅速上位,

未來在行業的話語權也將在2018徹底得到肯定。

首先就是對於傳統發行模式的改革, 從光線、樂視2011年開始佈局地面發行開始, 這種廉價且行之有效的垂直發行模式便開始在內地多個一二線城市開花, 2016年市場出現了拐點、五大這兩年效益有所下滑, 這多少影響到地面發行的逐步滲透。

2018年將依然倚重互聯網發行&票務模式, 網路平臺出票的比例將持續增加, 部分高端影城甚至會開始嘗試無人值守的智慧檢票模式。

4. 老年觀眾將成為電影市場新增長點

《芳華》的熱映說明了一個問題, 高年齡段的觀眾並不是電影市場的絕緣體, 他們也有觀影訴求, 同時他們本身對於價格因素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的敏感和抵觸。

從《芳華》對老年觀眾的挖掘,也勢必會影響到2018年電影的走勢,包括製作和宣傳方向都會有轉變,中老年觀眾也將增加他們走入電影院的幾率也將增大。

《老炮兒》曾經把漸離電影院的七八零後觀眾再一次拉回電影院,《摔跤吧!爸爸》則有更平均的年齡段覆蓋,這兩部影片連同《芳華》拯救並拉動老年觀眾入場效益明顯。

2018年將會出現更多的老年觀眾進入電影院觀影,與之配套的宣傳、電影院服務也將成為市場的新方向。

5.口碑將成為觀眾選擇影片唯一標準

內地觀眾從盲目觀影到獵奇審醜、再到因價格饑不擇食,這兩年終於擺脫非理性因素來,開始依靠口碑來擇優觀影。

同樣,觀眾早期被動受媒體影響較大,但伴隨自媒體的興起,觀眾也出現了較高的自我甄別能力。但自媒體畢竟有其局限性,已經極少會有觀眾受到他們的影響來去觀影。

2018年開始,觀眾也會根據這幾年反復被坑的經驗,學會自己判斷一部影片是否適合自己,自主觀影會變得更加理性。市場將真正出現一些因口碑和市場預判不好而給予零排片的影片,口碑將成為唯一推動影片。

6.導演明星的商業大作將全面撲街

《小時代》開始的流量明星對票房的推動效益現在已經趨緩,2017年已經沒有任何一部純粹可以依靠流量明星的國產片獲得票房的成功。

在《老炮兒》和《戰狼2》中,像吳亦凡、李易峰和張翰等流量明星都較好完整其對影片的作用,那麼2018年,流量明星他們最好的方式便是影片的從屬地位。

從《芳華》《摔跤吧!爸爸》這兩部破10億的影片來看,並非啟用大牌明星就會有豐厚的回報,找到適合影片的演員才是更重要的。

2017年馮小剛終於奉獻了自己第一部破10的作品,但大部分大牌導演都很少去拍攝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更注重口碑和現實主義題材的內地觀眾將開始抵制大牌導演和明星的一些架空的“商業巨作“,這些影片將面臨全面的慘敗。

7.進口片政策和佈局策略將全面調整,六大將聯手內地公司佈局發行業務

中美新一輪的電影備忘錄在緩慢的談判中,但對於好萊塢不利的信號是,近三年內地票房冠軍已經牢牢的被國產片所把握,《戰狼2》更是成為今年全球票房第六名影片,更多非好萊塢的影片也在內地有不錯的表現。

同時內地的銀幕數量也超過了北美,儘管內地影片的品質堪憂,但這些並不是權衡和拿到談判桌上的砝碼,美方實際手裡可以掌握的牌已經不如以往那麼的銳利了。

2018年預計進口片的數量不會比2017年有太多的增長,分賬比例也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好萊塢也要習慣並懂得作為全球銀幕數量最多的市場,他們並不具備好萊塢在其他地區那麼的大的優勢和話語權。

在較早前,好萊塢的六大也曾嘗試和內地行銷公司聯手推動影片,但這幾年這種模式一直沒有穩定的合作關係,2018年這個情況會有較大的改變和調整,無論是五大還是六大,他們也會更緊密和內地發行行銷公司合作。

相比而言,這種主動出擊的模式,比來回拉鋸去談才可以得到的一兩個分賬點更快捷,但中影仍然不會放棄一些註定可以賺錢的大專案,不過這反而會考驗內地公司自己選擇批片和口碑爆款影片的幾率,說不定又一個《摔跤吧!爸爸》會誕生。

8.科幻電影元年依舊沒有到來

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其實並不怪,近幾年的市場的發展其實是一直在做兩件事,一個是拉動觀眾,二是保持住觀眾的粘性。

正因拉動了足夠多的觀眾,吸引到足夠多存量和潛在觀眾,才會使得“類型片”有所突破,但目前看,這些類型片仍然還不夠豐富,還是有很多類型片至今無人問津。

2018年則面臨的最大疑問便是是否會有新題材和之前沉寂的類型片有突破,去年多類型影片的突破凸顯效益預計不易在2018年引爆。當然,如果有出現跟風在短時間內促成的作品,是值得大家對其品質警惕的。

2017年多部非好萊塢進口片的火熱、包括國產文藝片也出現了像《岡仁波齊》《七十七》此種破億的作品,不過內地市場的類型片數量和種類仍然遠遠不夠,伴隨二三線觀眾的逐步成熟和小鎮青年的崛起,今年勢必會有更多類型文藝片和類型片的爆款,口碑文藝片甚至會將預期的目標調整到2億。

《三體》的難產讓大家對中國科幻電影剛剛燃起的希望幾近破滅,但在2018年多部科幻電影也將登入國內大銀幕,2017年也有幾部軟科幻影片在內地上映,作為一種北美大爆款的題材,內地需要更多的先驅者對該類型影片嘗試才會瞭解觀眾的喜好。

9.進口片進入票房前十難度增大,今年罕有爆款出現

近三年國產片和進口片進入年度票房前事的比例分別是2015年7部國產3部進口、2016年4.5部國產5.5部進口(《長城》合拍片)2017年5部國產5部進口片,但2018年絕對的爆款進口片遠不如之前。

2017年超級英雄影片已經面臨嚴重下滑,像《速度與激情8》和《變形金剛5》等影片均發揮不佳,同時北美本身市場的增長率也已經趨緩,超級大片已經開始在中國產生了審美疲勞。

今年國內仍然會上映數部超級英雄電影,但和2017年一樣,除了《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之外,其他的超級英雄電影極難破8億,像超級間諜大片《碟中諜6》也不會有驚人的表現。

2018年國產電影有望在春節、國慶和賀歲檔依靠檔期優勢在票房上對進口片形成絕對的優勢,今年進口片如仍然以續集、衍生電影和超級英雄為主的話,已經要喪失掉對內地觀眾的吸引力了。

10.網路院線將出現投資過億的電影

網大在2018年同樣會出現投資更大的作品,他和院線的觀眾群體也會細分的更加明確。NetFlix的模式證明,網路院線和商業院線的邊界其實挺模糊,HBO雖然是傳統商業電視臺,其也會在即時推出的自己作品的大銀幕版。網大自己的特有的優勢也是電影院不能比擬的,只不過目前網路院線自己本身沒有一個和商業院線那麼完整的機制,但作為最鄰近使用者的終端,更好和更刺激的體驗也成為2018年網路院線的新方向。

2018年的網路院線會從之前僅服務城市屌絲青年和移動居民,逐步過渡到為家庭服務,甚至更多的院線動畫片會縮短放映視窗期直接挪移到網路院線播放。

同樣,一些投資較高的網路院線影片,也會採用此模式,甚至不排除一線巨星來參與到網路院線影片的拍攝中去,甚至將會出現投資破億的作品。

之前樂視曾經想做到網路院線和商業院線同步,只不過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遭遇到院線的全員抵制,不過隨著網路院線自身的發展,網路院線和商業院線同步將成為現實。

但直接同步在短期內仍然有更多的阻力,不過網路院線將會採取商業院線限定地區、網路院線在非限定地區上映的方式做迂回,這對於很多特定類型的影片,是網路院線和商業院線同步化的最佳輸出模式。

最後:2015的火、2016的冷到2017的怪,可以說中國電影市場在一個巨大且複雜的環境下,仍然處於一種野蠻生長的態勢,但總體而言,市場的整體環境也在逐步趨好。

不要指望短時間內審查制度有大的鬆動,電影人切勿裹足前行,要得寸進尺死皮賴臉的繼續努力下去。院線和銀幕數量這些只是中國電影大國的基礎,內容的提升和影迷的進階才是電影強國的保證。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

從《芳華》對老年觀眾的挖掘,也勢必會影響到2018年電影的走勢,包括製作和宣傳方向都會有轉變,中老年觀眾也將增加他們走入電影院的幾率也將增大。

《老炮兒》曾經把漸離電影院的七八零後觀眾再一次拉回電影院,《摔跤吧!爸爸》則有更平均的年齡段覆蓋,這兩部影片連同《芳華》拯救並拉動老年觀眾入場效益明顯。

2018年將會出現更多的老年觀眾進入電影院觀影,與之配套的宣傳、電影院服務也將成為市場的新方向。

5.口碑將成為觀眾選擇影片唯一標準

內地觀眾從盲目觀影到獵奇審醜、再到因價格饑不擇食,這兩年終於擺脫非理性因素來,開始依靠口碑來擇優觀影。

同樣,觀眾早期被動受媒體影響較大,但伴隨自媒體的興起,觀眾也出現了較高的自我甄別能力。但自媒體畢竟有其局限性,已經極少會有觀眾受到他們的影響來去觀影。

2018年開始,觀眾也會根據這幾年反復被坑的經驗,學會自己判斷一部影片是否適合自己,自主觀影會變得更加理性。市場將真正出現一些因口碑和市場預判不好而給予零排片的影片,口碑將成為唯一推動影片。

6.導演明星的商業大作將全面撲街

《小時代》開始的流量明星對票房的推動效益現在已經趨緩,2017年已經沒有任何一部純粹可以依靠流量明星的國產片獲得票房的成功。

在《老炮兒》和《戰狼2》中,像吳亦凡、李易峰和張翰等流量明星都較好完整其對影片的作用,那麼2018年,流量明星他們最好的方式便是影片的從屬地位。

從《芳華》《摔跤吧!爸爸》這兩部破10億的影片來看,並非啟用大牌明星就會有豐厚的回報,找到適合影片的演員才是更重要的。

2017年馮小剛終於奉獻了自己第一部破10的作品,但大部分大牌導演都很少去拍攝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更注重口碑和現實主義題材的內地觀眾將開始抵制大牌導演和明星的一些架空的“商業巨作“,這些影片將面臨全面的慘敗。

7.進口片政策和佈局策略將全面調整,六大將聯手內地公司佈局發行業務

中美新一輪的電影備忘錄在緩慢的談判中,但對於好萊塢不利的信號是,近三年內地票房冠軍已經牢牢的被國產片所把握,《戰狼2》更是成為今年全球票房第六名影片,更多非好萊塢的影片也在內地有不錯的表現。

同時內地的銀幕數量也超過了北美,儘管內地影片的品質堪憂,但這些並不是權衡和拿到談判桌上的砝碼,美方實際手裡可以掌握的牌已經不如以往那麼的銳利了。

2018年預計進口片的數量不會比2017年有太多的增長,分賬比例也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好萊塢也要習慣並懂得作為全球銀幕數量最多的市場,他們並不具備好萊塢在其他地區那麼的大的優勢和話語權。

在較早前,好萊塢的六大也曾嘗試和內地行銷公司聯手推動影片,但這幾年這種模式一直沒有穩定的合作關係,2018年這個情況會有較大的改變和調整,無論是五大還是六大,他們也會更緊密和內地發行行銷公司合作。

相比而言,這種主動出擊的模式,比來回拉鋸去談才可以得到的一兩個分賬點更快捷,但中影仍然不會放棄一些註定可以賺錢的大專案,不過這反而會考驗內地公司自己選擇批片和口碑爆款影片的幾率,說不定又一個《摔跤吧!爸爸》會誕生。

8.科幻電影元年依舊沒有到來

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其實並不怪,近幾年的市場的發展其實是一直在做兩件事,一個是拉動觀眾,二是保持住觀眾的粘性。

正因拉動了足夠多的觀眾,吸引到足夠多存量和潛在觀眾,才會使得“類型片”有所突破,但目前看,這些類型片仍然還不夠豐富,還是有很多類型片至今無人問津。

2018年則面臨的最大疑問便是是否會有新題材和之前沉寂的類型片有突破,去年多類型影片的突破凸顯效益預計不易在2018年引爆。當然,如果有出現跟風在短時間內促成的作品,是值得大家對其品質警惕的。

2017年多部非好萊塢進口片的火熱、包括國產文藝片也出現了像《岡仁波齊》《七十七》此種破億的作品,不過內地市場的類型片數量和種類仍然遠遠不夠,伴隨二三線觀眾的逐步成熟和小鎮青年的崛起,今年勢必會有更多類型文藝片和類型片的爆款,口碑文藝片甚至會將預期的目標調整到2億。

《三體》的難產讓大家對中國科幻電影剛剛燃起的希望幾近破滅,但在2018年多部科幻電影也將登入國內大銀幕,2017年也有幾部軟科幻影片在內地上映,作為一種北美大爆款的題材,內地需要更多的先驅者對該類型影片嘗試才會瞭解觀眾的喜好。

9.進口片進入票房前十難度增大,今年罕有爆款出現

近三年國產片和進口片進入年度票房前事的比例分別是2015年7部國產3部進口、2016年4.5部國產5.5部進口(《長城》合拍片)2017年5部國產5部進口片,但2018年絕對的爆款進口片遠不如之前。

2017年超級英雄影片已經面臨嚴重下滑,像《速度與激情8》和《變形金剛5》等影片均發揮不佳,同時北美本身市場的增長率也已經趨緩,超級大片已經開始在中國產生了審美疲勞。

今年國內仍然會上映數部超級英雄電影,但和2017年一樣,除了《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之外,其他的超級英雄電影極難破8億,像超級間諜大片《碟中諜6》也不會有驚人的表現。

2018年國產電影有望在春節、國慶和賀歲檔依靠檔期優勢在票房上對進口片形成絕對的優勢,今年進口片如仍然以續集、衍生電影和超級英雄為主的話,已經要喪失掉對內地觀眾的吸引力了。

10.網路院線將出現投資過億的電影

網大在2018年同樣會出現投資更大的作品,他和院線的觀眾群體也會細分的更加明確。NetFlix的模式證明,網路院線和商業院線的邊界其實挺模糊,HBO雖然是傳統商業電視臺,其也會在即時推出的自己作品的大銀幕版。網大自己的特有的優勢也是電影院不能比擬的,只不過目前網路院線自己本身沒有一個和商業院線那麼完整的機制,但作為最鄰近使用者的終端,更好和更刺激的體驗也成為2018年網路院線的新方向。

2018年的網路院線會從之前僅服務城市屌絲青年和移動居民,逐步過渡到為家庭服務,甚至更多的院線動畫片會縮短放映視窗期直接挪移到網路院線播放。

同樣,一些投資較高的網路院線影片,也會採用此模式,甚至不排除一線巨星來參與到網路院線影片的拍攝中去,甚至將會出現投資破億的作品。

之前樂視曾經想做到網路院線和商業院線同步,只不過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遭遇到院線的全員抵制,不過隨著網路院線自身的發展,網路院線和商業院線同步將成為現實。

但直接同步在短期內仍然有更多的阻力,不過網路院線將會採取商業院線限定地區、網路院線在非限定地區上映的方式做迂回,這對於很多特定類型的影片,是網路院線和商業院線同步化的最佳輸出模式。

最後:2015的火、2016的冷到2017的怪,可以說中國電影市場在一個巨大且複雜的環境下,仍然處於一種野蠻生長的態勢,但總體而言,市場的整體環境也在逐步趨好。

不要指望短時間內審查制度有大的鬆動,電影人切勿裹足前行,要得寸進尺死皮賴臉的繼續努力下去。院線和銀幕數量這些只是中國電影大國的基礎,內容的提升和影迷的進階才是電影強國的保證。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