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全國300城土地收入破4萬億 同比增長36%

1月2日,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2017年全國300城市土地市場成交資料顯示, 全年300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總額為40123億元, 同比增加36%。 中指院方面分析指出, 年內300城市土地供應整體小幅上升。 熱點城市供應增加、預期穩定, 拉升成交量及出讓金上漲。

全年土地出讓金整體上漲

中指院的資料顯示, 2017年受到宅地供應整體增加影響, 全年住宅類用地出讓金占比較2016年增加約4個百分點, 達到82%, 商辦類及工業用地占比分別下降3個及2個百分點, 合計為17%。 成交面積方面, 各類用地供求結構相對穩定, 工業用地仍然占半數, 住宅類與商辦類用地占比較2016年全年增加近3個百分點, 住宅類成交面積占比同比增加4個百分點, 達到37%。

從不同城市來看, 一線城市供地量增加明顯, 推動土地出讓金整體上揚。 北京、廣州同比漲幅居前, 上海、深圳因供地結構調整等原因有所下滑;二線城市以同比增長為主,

但是增速有所放緩;北京、杭州年度土地出讓金收入總額突破2000億元。 南京、武漢、上海、重慶、天津、成都、廣州等7城市突破千億。

中指院相關負責人分析指出, 2017年一線城市土地供需同比走高, 供地面積同比增幅領銜, 出讓金較2016年增長近五成;二線城市土地供求降至低位, 收金及均價同比漲幅較2016年收窄, 土地整體市場走勢趨穩;三四線城市承接一二線城市外溢效應;拉動區域內城市土地市場供求升溫, 地價及收金同比均有所上漲。

綜合全年來看, 一季度, 土地市場總體平穩, 熱點城市堅持調控, 一線城市供應劇增, 二線城市回歸理性;二三季度熱點城市調控深化, 平均溢價率同比普遍下降, 需求外溢至周邊三四線城市;四季度整體供應量攀升至年內高位,

出讓金同比增加近四成, 平均溢價率繼續下行。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 2017年下半年以來土地市場溢價率開始明顯下調。 “例如, 北京2017年全年平均住宅溢價率是26%, 而當年最後兩個月跌到了8%, 絕大多數地塊基本以接近零溢價的價格成交”。

“組合”土地調控政策普遍推行

值得一提的是, 2017年全年, “限地價”作為土地市場傳統調控手段之一, 已經在全國範圍普遍推行。 同時, “競配建”作為“限地價”的常見組合型配套政策也在同步推廣, 目前主流配建內容為保障性住房建設面積。

中指院的統計顯示, 截至2017年底, 全國各大熱點城市對土地市場調控政策做了多元嘗試和創新, “競配建”的配建內容種類逐漸豐富。

此外, 2017年被稱為住房租賃市場的元年, 年內在多方利好政策的促進下, 住房租賃市場在土地、金融等多方面同時發力。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 全國至少有超過12個省份50個以上城市發佈了與“租房租賃”相關的政策內容, 同時推出住房租賃市場土地供應規劃。

從土地供應角度看, 各地普遍增加租賃性質住房有效供應, 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工業廠房改造, 完善配套設施後改造成租賃住房。 業內人士認為, 這些政策有利於推動租賃土地供應, 緩解房地產市場的供需結構。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 “未來租賃型用地的開發將主要分佈在全國36個一、二線城市中。

而在此類城市租賃住房的占比方面, 根據公開資料測算, 預計一線城市將保持在30%的水準之上。 而二線城市將保持在20%的水準之上。 綜合計算, 這36個城市租賃住房的占比約為25%”。

張大偉分析認為, 從一二線等熱點城市住宅和土地市場的調控政策來看, 這些城市從過去的限購、限價、限貸等“減法”措施開始轉變為增加土地、房源等“加法”措施。 整體上, 由於2017年樓市調控政策持續加碼, 北京等城市的“加法供應”開始全面加速, 多個城市未來5年將有大量房源供應。

未來土地市場將維持平穩

1月2日, 國土資源部公佈2017年對全國111個城市開展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檢查的結果。 資料顯示, 始於2017年9月, 針對近5年以來出讓的52285宗、面積170404.7公頃住宅用地檢查結果表明, 全國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良好。其中,合同正常履約率達到81.8%,安徽等8個省(市、區)正常履約率超過90%。

“這表明出讓的住宅用地多數能夠得到順利和有效開發”。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檢查發現,影響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的原因,除了個別合同約定不合理及不可控因素外,主要是因為受讓方資金短缺或利益驅動、規劃調整、出讓方沒有按約交付土地,以及行政審批環節多、週期長。

針對存在問題的宗地,各地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進行了逐宗整改,目前已經對一半以上違約宗地制定了整改措施。

張大偉說,從全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來看,2017年土地成交總額刷新了歷史記錄。其中,土地供應量明顯增加,尤其是限價房與租賃房等供應增加,將對2018年房地產市場帶來明顯影響。

“從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庫存結構來看,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去庫存任務。這種情況下,很多一二線城市為了抑制市場的上漲,開啟了增加土地供應的政策”。張大偉進一步分析認為,“通過平穩市場供需結構,增加供應等綜合措施,未來房地產市場價格預期有望繼續降低”。

中指院相關負責人也認為,2018年“回歸住房居住屬性”仍將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主旋律,增加供應、調整結構走向深化、需求外溢現象將持續,三四線城市內部分化將進一步加大。

全國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良好。其中,合同正常履約率達到81.8%,安徽等8個省(市、區)正常履約率超過90%。

“這表明出讓的住宅用地多數能夠得到順利和有效開發”。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檢查發現,影響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的原因,除了個別合同約定不合理及不可控因素外,主要是因為受讓方資金短缺或利益驅動、規劃調整、出讓方沒有按約交付土地,以及行政審批環節多、週期長。

針對存在問題的宗地,各地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進行了逐宗整改,目前已經對一半以上違約宗地制定了整改措施。

張大偉說,從全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來看,2017年土地成交總額刷新了歷史記錄。其中,土地供應量明顯增加,尤其是限價房與租賃房等供應增加,將對2018年房地產市場帶來明顯影響。

“從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庫存結構來看,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去庫存任務。這種情況下,很多一二線城市為了抑制市場的上漲,開啟了增加土地供應的政策”。張大偉進一步分析認為,“通過平穩市場供需結構,增加供應等綜合措施,未來房地產市場價格預期有望繼續降低”。

中指院相關負責人也認為,2018年“回歸住房居住屬性”仍將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主旋律,增加供應、調整結構走向深化、需求外溢現象將持續,三四線城市內部分化將進一步加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