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50城賣地3.57萬億同比漲34% 多城賣地金額創新高

在樓市調控的持續加碼下, 2017年各地也開始加大土地的供應量, 力求改善部分地區住宅供需緊張的問題。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資料顯示, 全國50個大中城市賣地收入均刷新了歷史同期記錄, 累計賣地金額達3.57萬億元, 較2016年全年的2.65萬億元, 上漲了34%。 其中13個城市賣地金額上漲幅度超過100%。

與此同時, 在經歷的前兩年的去化後, 大型房企也選擇大力補倉, 拿地熱情高漲。 據中指院統計, 50家百億級代表房企2017年招拍掛拿地金額高達22420.3億元, 同比增長74.4%。

多個城市賣地金額創新高

上述50個大中城市中, 有2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超過了2000億元。 其中北京為2796億元, 杭州為2272億元、另有包括南京、蘇州、重慶、上海、天津、成都、鄭州等11個城市的土地出讓收入也超過了1000億元。

而超過500億元的城市則達到了22個, 全國賣地收入超過200億元的城市更是高達56個, 創造下同期歷史新高。

對此,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 從全國主要城市賣地情況看, 2017年在多個方面刷新了歷史記錄, 供應量明顯增加, 特別是限價房與租賃房用地供應的增加, 將對2018年房地產市場帶來明顯影響。

“在2017年樓市調控持續加碼下, 北京等城市的土地供應開始全面加速, 多個城市未來5年將有大量房源入市。 雖然各地調控政策嚴格, 但大部分房地產企業在這些城市的庫存不多, 在2015年-2016年大量去化後, 房企積極補充庫存的意願強烈。 ”張大偉指出。

而從全國看, 核心城市合計出讓的租賃土地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 按照平均單套60平方米計算, 已經可以直接提供租賃房源超過8萬套, 且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線租賃熱點城市。

此外, 有業內人士表示,

部分城市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工業廠房改造, 完善配套設施後改造成租賃住房, 這些政策有利於推動租賃土地供應, 緩解租賃市場的供需結構。 供應增加後, 住宅的市場價格有望進一步回歸合理區間。

房企積極補倉

而在主要的大中城市紛紛增加土地供應的情況下, 50家百億級代表房企2017年招拍掛拿地金額也達到了22420.3億元, 同比增長74.4%;拿地面積37546.7萬平方米, 同比增長81.4%;而受結構調整影響, 拿地樓面價均值為7778.4元/平方米, 同比減少19.1%。

據悉, 2017年大型房企的拿地城市重心開始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50家百億級代表房企2017年三、四線城市拿地面積同比增長145%, 樓面價同比增長53.9%;一線、二線城市拿地面積同比增長63.0%、46.7%,

占比則分別降低0.7%、11.3%, 受制於“限價、競配建、競自持”等政策影響, 樓面價均也有所降低。

不過, 百億級房企在重點城市拿地集中度仍較高, 500億元以上房企拿地金額前20的城市占城市土地成交金額比重均值近6成。 其中溫州、南通、福州、合肥、無錫、寧波等城市的占比超七成。 同時, 部分熱點一線及二線城市拿地門檻逐漸提升, 拿地企業多為國企及大型民企, 中小企業拿地機會較少。 如北京拿地企業多為碧桂園、萬科、保利、中海、龍湖等千億級以上房企及遠洋、首開、中鐵置業等國企;廣州土地則多被碧桂園、萬科、保利、招商蛇口、綠城等房企收錄囊中, 僅碧桂園在廣州拿地金額占比已超兩成。

此外, 中指院方面表示, 5000億元以上陣營、1000億元-5000億元房企、500億元-1000億元房企拿地金額占銷售額比重均值超40%,

開疆拓土態勢加劇, 拿地結構更趨均衡;3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300億元房企拿地金額占銷售額比重均值分別為35.9%、26.8%, 與500億元以上房企差距拉大, 且拿地城市更集中於二線城市, 拿地競爭力相對較弱。

行業並購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 2017年大型房企除了在招拍掛市場發力外, 行業間的並購重組也在加速。

上述50家百億級代表企業2017年並購金額達3109.2億元, 占拿地總額的15%左右。 500億元-1000億元、1000億元-5000億元房企收並購拿地金額占比最高, 分別為50.8%和34.6%, 其中融創、陽光城及泰禾收並購金額占拿地總額比重分別高達78.1%、76.7%和68.9%, 而招商蛇口、旭輝、融信等房企也在30%以上。

“百億級房企的並購項目聚焦一、二線核心城市, 繞開了供應稀缺、成本高昂的招拍掛市場,從而以較低的成本加大了核心城市的持倉力度。”有市場人士稱。

據悉,百億級代表房企收並購拿地金額前20城市中除佛山、惠州外均為一、二線城市,其中50家百億級代表房企在杭州、廣州收並購拿地金額超200億元,在天津、北京、上海及重慶收並購拿地金額也在150億元以上。

同時,加大合作力度也成為百億級房企分擔運營風險,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重要方式。50家代表百億房企中有38家採用合作拿地方式,權益拿地比例均值為86.1%,同比降低0.5%。其中,保利、龍湖、招商、中南、遠洋及首創等更傾向于聯合拿地,權益拿地比例在70%以下。

此外,舊城改造、產業新城、物流地產、文旅地產等也成為百億級房企拓儲的重要途徑。如碧桂園、恒大、萬科、融創、華潤、中海、遠洋等房企在上海、深圳、武漢、珠海及徐州等城市通過舊改低成本獲取大量優質土地,其中遠洋以總價150億元、建築面積187.97萬平方米獲武漢舊改地塊;綠地、華夏幸福、榮盛發展等百億級房企通過產業新城方式獲得大量土地儲備;而萬科2017年前11個月新增物流地產項目32個,建築面積247.4萬平方米,成交權益金額僅為26.82億元;恒大更是通過旅遊地產在上半年便獲得土地2664萬平方米。

繞開了供應稀缺、成本高昂的招拍掛市場,從而以較低的成本加大了核心城市的持倉力度。”有市場人士稱。

據悉,百億級代表房企收並購拿地金額前20城市中除佛山、惠州外均為一、二線城市,其中50家百億級代表房企在杭州、廣州收並購拿地金額超200億元,在天津、北京、上海及重慶收並購拿地金額也在150億元以上。

同時,加大合作力度也成為百億級房企分擔運營風險,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重要方式。50家代表百億房企中有38家採用合作拿地方式,權益拿地比例均值為86.1%,同比降低0.5%。其中,保利、龍湖、招商、中南、遠洋及首創等更傾向于聯合拿地,權益拿地比例在70%以下。

此外,舊城改造、產業新城、物流地產、文旅地產等也成為百億級房企拓儲的重要途徑。如碧桂園、恒大、萬科、融創、華潤、中海、遠洋等房企在上海、深圳、武漢、珠海及徐州等城市通過舊改低成本獲取大量優質土地,其中遠洋以總價150億元、建築面積187.97萬平方米獲武漢舊改地塊;綠地、華夏幸福、榮盛發展等百億級房企通過產業新城方式獲得大量土地儲備;而萬科2017年前11個月新增物流地產項目32個,建築面積247.4萬平方米,成交權益金額僅為26.82億元;恒大更是通過旅遊地產在上半年便獲得土地2664萬平方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