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今日讀史之宋朝 ‖ 蒙古大軍征服世界“最難啃的骨頭”是南宋

宋兵與金兵交戰(油畫)

雪夜突圍勝強敵

宋兵與金兵交戰不利, 真定失守, 趙州也岌岌可危, 此時韓世忠以單州團練使的官銜駐兵滹沱河。

他聽說好友王淵在趙州被圍困, 便帶兵去增援。

金人知道韓世忠如同宋軍的一杆大旗, 把他打敗了, 宋軍人心就垮了。 因此他們想把他圍困起來加緊攻擊。 這時趙州危險極了, 兵少力薄, 糧盡援絕。

眾將都勸韓世忠突圍, 韓世忠不聽。 有一天正巧下了一場大雪, 他帶著三百勇士半夜襲擊敵營, 金兵在夜中一片混亂, 分不清敵友, 互相刺殺起來, 大酋長也被刺死, 金兵群龍無首, 潰散而去。

打破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1235年, 窩闊台發動了打到多瑙河的第二次西征, 同時, 以南宋背約為名, 分兵兩路, 大舉犯宋, 東路主攻襄樊、江淮, 西路主攻四川, 剛開始, 蒙古軍就遭到宋軍的頑強抵抗, 軍事進展緩慢, 直到第二年才有所突破,

西東兩路分別攻佔了陽平關和襄陽這兩處戰略要地, 抵抗的宋軍有些招架不住, 蒙古軍開始在湖北沿江集結, 準備橫渡長江, 宋廷則受到極大震動, 派大將孟珙救援, 孟珙很快連破蒙古24寨, 大敗蒙古軍隊, 取得江陵大捷, 粉碎了蒙古軍南渡的企圖, 從而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此後幾年, 宋軍在孟珙率領下與蒙古軍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 雙方互有輸贏, 難分高下, 至1239年, 大將杜杲在廬州(今合肥)大敗蒙古東路軍主力, 蒙古東路軍傷亡慘重, 被迫撤出宋境, 而孟珙則進入反攻, 連敗蒙古軍隊, 收復襄陽諸郡和信陽, 基本解除了蒙古大軍在東路對南宋的威脅。

同年, 主攻四川的蒙古軍隊勢如破竹, 進逼三峽, 孟珙率部迎敵,

至1240年初, 大敗西路蒙古軍, 取得大埡寨大捷, 並收復夔州, 兩路圍攻南宋的蒙古軍隊全面受挫, 到1241年, 蒙古大汗窩闊台病死, 西路蒙古軍隊從四川撤離, 至此, 長達六年的蒙宋戰爭, 以蒙古的失敗而告終, 這也是蒙古征服史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蒙古大軍攻打南宋

大汗死于宋軍炮下

1258年, 蒙古大軍共分三路, 中路軍由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 南下四川, 直撲重慶, 南路軍從雲南出發, 經廣西, 直撲長沙, 北路軍由忽必烈率領, 直撲鄂州(今武漢), 三路軍計畫在鄂州會師, 然後順江東進, 直取臨安, 企圖一舉滅亡南宋。

由大汗蒙哥率領的中路軍是三路軍的主力, 開始的時候進展非常順利, 一舉攻克了成都, 此後宋軍節節敗退,

四川大部失守, 蒙軍順嘉陵江南下妄圖攻佔重慶, 合州位於重慶北邊門戶, 抗蒙名將孟珙曾在這裡經過, 並在合州旁的釣魚山修築堡壘以加強合州的防禦能力。

孟珙死後, 其部將王堅也不敢怠慢, 一直在加強防守, 因此, 當1259年蒙哥率領的蒙古軍來到合州後, 馬上就遇到了挫折。

此後, 雙方在合州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相持了幾個月, 蒙古軍一直不能前進半步, 心情焦急的蒙哥親自率兵攻城, 被石炮擊中, 當晚死在營中, 中路軍士氣低落, 只得撤退。

忽必烈率領的北路軍也久攻鄂州不克, 而忽必烈又急於回國搶奪汗位, 正好南宋權臣賈似道背著朝廷前來議和, 正中忽必烈下懷, 雙方簽訂議和協議後, 忽必烈便率蒙古軍撤退爭汗位去了,

至1260年, 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軍全部撤退, 第二次蒙宋戰爭以蒙古大汗蒙哥戰死, 三路大軍無功而返告終。

編輯:惠茹樂

< End >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文化藝術報社

刊號:CN61—32

郵發代號:51—20

投稿郵箱:

whysbbjb@126.com

專注|深度|權威

這是一條廣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