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靜系”如願?換掉董事長後,徽商銀行重回IPO排隊行列

經過長達8個多月的中止審查後, 徽商銀行再度“殺回”IPO排隊隊伍。

近日, 徽商銀行發佈公告稱, 證監會已于近日向該行發出恢復審查通知書, 決定恢復對A股發行的審查。

記者注意到, 在重回A股IPO排隊行列前, 徽商銀行剛經歷過人事上的大變動——原董事長李宏鳴辭任, 原行長吳學名接任董事長一職。

而值得玩味的是, 徽商銀行第一大股東上海宋慶齡基金會背後的“中靜系”——上海中靜第8.08(1)(a)條規定最低25%的水準。

其中,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間接持有該行已發行普通股總股本約14.86%。 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皖能集團直接、間接持有該行已發行普通股總股本合計約10.65%。

記者梳理發現, 徽商銀行的H股公眾持股量問題始於2016年。 2016年5月11日, 徽商銀行第一次發公告表示, 其H股公眾持股比例低於港交所規定的25%紅線。 時隔不足一個月, 徽商銀行又發公告稱, 該行的公眾持股比例已由24.12%進一步下降至20.05%。

去年6月27日, 徽商銀行再發公告, 稱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及其關聯公司通過其間接控制的中靜新華香港增持徽商銀行H股權益。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間接持有徽商銀行已發行普通股增加至14.20%。 徽商銀行H股的公眾持股量進一步下降至約19.68%。

如今, 最新公告顯示的16.92%, 已更加逼近港股最低公眾持股停牌線(15%)。

對於公眾持股量的持續下降, 此前徽商銀行曾公開解釋,

H股公眾持股量持續低於最低水準是由於本行主要股東持續增持本行H所致。

而從此前的公告來看, 所謂的“主要股東”矛頭直指“中靜系”。

據悉, 上海中靜實業集團(即“中靜系”)實際控制人於2011年將該集團97.5%的股權捐贈給上海宋慶齡基金會, 經營權則繼續保留, 而對徽商銀行連續增持的決定亦由“中靜系”作出。 截至目前,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間接控制的中靜新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靜四海實業有限公司、中靜新華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Wealth Honest和Golden Harbour均持有徽商銀行股權。

徽商銀行在最新公告中給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建議本行主要股東減持其所持的本行股份;繼續推進A股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的專案;在充分考慮市場情況和周詳計畫的基礎上,

擇機進行H股配售。

對於徽商銀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否已經與該行大股東進行討論, 《國際金融報》記者今日再次採訪中靜集團相關人士, 但截至發稿, 尚未收到任何回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