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羅振宇跨年演講:創業,互聯網,趨勢,每一段都是乾貨!

最近羅振宇的的《時間的朋友》幾乎霸屏了, 他滔滔不絕的說了很多。 看官如果不想花上太多時間看完整版的朋友, 在這裡收羅了很多羅老的經典主要的觀點, 大家可以來欣賞欣賞。

聽說了羅大大要開演講會, 龐大的梅奔中心頓時人山人海。 羅大大之前曾在得到例會上表示最難的就是跨年演講, 然而現在箭上弦、弓滿月, 看到如此場面的羅老應該也能感到欣慰吧

他一開場就激情四溢的說道:2017年的中國已經變得牛氣沖天

大概有12萬億美元的GDP,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在全球財富500強的企業事業單位中已占了115家;

我們的中等收入人口是全球最大、在校大學生也是全球最多;

資料如此可觀, 但是為這些資料在背後努力奮鬥的人呢, 我們每個人都有說不清的擔憂、

我們的創業公司是逆流而上還是隨波逐流?

是不是像有的人說的社會階層已經固化?

等我的孩子長大以後該怎麼選擇他們的學校?

因著這些顧慮, 也反映出了一系列根本的問題, 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會不會放慢了他的腳步。

面前的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國計民生, 更關係到中國每個人的現在和未來。 它可以決定我們漸入老年以後是「遊山玩水」或者「饑寒碌碌」。 沒關係, 聽羅老為我們講解。

今年的創業趨勢好像跟往年都大不相同, 去挑戰BAT越來越少, 大多數都選擇了依附在這些參天大樹下積累著一顆又一顆勝利的果實。

形成了在大者越大的同時強者也更多更強。

從其他方面看, 大多數人樂不此疲的在逾越規則、離經叛道, 許多現象應了那句老話“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

羅大大舉了一個關於“吃雞”遊戲的例子

2017—10—30小米上市了“小米槍戰”這款遊戲

48小時之後, 網易也上市了兩款類似的遊戲

不出一周, 騰訊也向大眾宣佈不久也要發出類似於這款“吃雞”的手遊

一、 不是強者的還能夠登上舞臺嗎?

答案自然是能

有很多並非來自一線城市卻同樣讓人總所周知的名字例如:三隻松鼠、周黑鴨、喜茶、海底撈、永輝超市、韓都衣舍等等。

在未來的大消費品類中國品牌都會在世界留有一席之地。 .

創業並不是單純的屬於新興企業的一項專利。

例如在中通、申通、順豐、圓通、百世匯通、韻達這一類行業中。其他老闆都出身于浙江桐廬的小村莊,只有順豐的王衛不在此例。

羅老說:階級固化這句話就像是在人群中的一句玩笑。

此時,羅老提出第一個想法:動車組想法(不僅車頭要能跑,車廂必須一樣)

縱觀世界,漸漸就能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經濟可以越來越好。

例如:高鐵、移動支付、共用單車、網購,這些東西國外雖然也有,但是生長在中國的土壤裡就成了一種藝術,中國必須要面對一個煥然一新的新時代,就像洗臉,在中國的所有行業,都可以也值得重做一遍。

二、 新手進場,怎麼找到屬於自己的新玩法?

羅老舉了直播軟體「快手」的例子,每到晚上老人一個人在家打開軟體直播拉二胡。就連與社會脫節很久、很難被記錄的這類人,也逐漸融合進了這個時代。在以前,流量思維還不成熟,沒有一種系統化的概念。

例如;馬雲點擊一下按鈕,和我們點擊一下,在流量面前並不存在哪裡不同。但如今,中國存在著兩個流量黑洞,把大量的流量全部吸走。大家需要進行一種從「狩獵時代」轉換到「農耕時代」。規劃一塊地,種下自己喜歡的種子,而後辛勤耕作。在此以後,羅老師申引出第二個想法:一種熱帶雨林的想法,我們現在的中國其實跟亞馬遜的熱帶雨林相同,它也擁有龐大的規模,擁有豐富多彩的內部資源。不去想它原本有多少種類植物,也不計較它原本的有多少數量的生物族群,都會有出現不同的機會。在這些新機會中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創造物種間的新型連接。另一種,就是維持單獨的生態迴圈。

三、假如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有沒有可能被目前的社會生態淘汰?

答案也只能說可能不會。

羅老又舉了一個現代新零售的例子:在同一天,馬雲和雷軍兩位大佬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關於新零售有幾個重點:追求基礎效率的更高效率,可以用五花八門手段提高效率、利用這些手段保證其全方面無死角地提高效率。過去的一年,傳統的企事業還在為謀求轉型而殫精竭慮,在與新的電子商務的競爭中焦慮。在看今年,存在于傳統行業的轉型焦慮消失的無影無蹤,馬雲曾經說過:互聯網就是從無中生有,再從有的基礎上發展到處處都是互聯網。互聯網的變革是一次包含了所有的改革。

隨後羅老引出了比特化的思想路線,言簡意賅指出所有行業將被互聯網化,你不用看海,互聯網會指著你面前說,這就是大海。

四、增長飛快的中國會不會遇到瓶頸?

他依然指出可能不會。

羅老又借用位於坦尚尼亞的巴加莫約港做了參考,指出現今的中國不能止步於國門之內,國境線雖然把世界人民分割開來,但同時也是交流最直接最大量的地方。當互聯網的足跡遍佈世界的時候,國界的意義早已大不相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切高牆的宿命就是變為風光秀麗的旅遊景點。單純擁有與新時代潮流脫節只能帶來當初閉關鎖國的後果。羅老又這種形勢生動形象的裝換成拔河比賽做了一個比喻。不計較是哪一方面的,只在乎最後價值的流向,最後提出了這個拔河思想方針。.

五、中國經濟趨勢能不能長期持續?

羅老用一個雁陣模型做了比喻說明。“雁陣模型”簡單的可以解釋為:“伴隨成本增加,產業會在不同的國家流動。”例如美國的產業轉到日本、日本被亞洲四小龍承接了,亞洲四小龍又被中國承接了。結果讓21世紀初的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所以無論哪個國家都只是產業轉移的中轉站。這裡包含了兩種意思。

第一,在中國的雁陣中,中國自身永遠也不會成為領頭雁,雖然企業產業規模做大,但並不屬於自己的而是別人轉進來的。

第二,伴隨著中國各方面成本提高,我們不可能一直保持著“世界工廠”的生態條件,這方面就是可持續性的問題。

在之前的幾十年中人們也確實都有這方面的顧慮和擔心

目前我們的經濟不斷增長,由於我們的成本一同增長,產業有沒有存在產業轉移的問題、經濟發展急速的狀態會不會結束。

有意思的是,在過去的十年裡,雖然勞動成本不斷上升,但在中國製造業依然保持著集中趨勢。

話說不是可以把產業轉移嗎?是別的國家不願意做,還是沒辦法做?

羅老搬出蘋果公司的例子,無論是哪一任總統都希望把蘋果的製造放在自己的國家。

但是庫克說:這跟成本沒關係,由於美國製造業幾乎都是外包,國內這方面的人才資源已經嚴重不足了。

羅老認為之所以中國能夠這樣幸運不僅是命中註定也帶著不少運氣,於是他在這裡提出了終點站結論即:中國是全球產業鏈的終點這一驚人結論。

中國會成為全球製造業的中心的確是毋庸置疑的

問題六:能否讓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獲得一種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整理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面對另一個問題,要清楚認識我國未來在全球應該充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做個定位。

他以中國是世界秩序的引數作為這個結論的答案。(參與到系統生成和演化的關鍵因素我們稱為引數),我們國家在世界格局中越發的體現出重要性,讓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也體現出非常需要中國的一種格局。比如在經過二戰之後世界格局變化中的一種局部的演化。在二戰後,非洲國家逐漸獨立,因著西方帶動的情況下,那時非洲的經濟還很景氣的。非洲也正好可以給予西方提供資源和經濟腹地這些好東西,非洲日子過得好也可以說正好是因著能夠各持所需。

但是到了70年代西方發生的石油危機讓他們的經濟遭遇停頓,使得在原料方面的需求飛速下降,作為裙帶關係的非洲各個國家也受到了很大衝擊瞬間滑到經濟極度困難的環境當中。在雷根、柴契爾的一系列改革下西方的經濟很快得到了恢復。但是在80年代中期西方迎來繁榮的時候,非洲正在經歷它的悲慘十年。因著西方國家經濟轉入創新經濟的時代,擁有超過百分七十的第三產業,對原材料的需求大不如前,這種變化那些以原材料為主的國家跟西方產生了一種“代溝”。

這種代溝怎麼彌補,這時候大家看到了中國,中國也就在世界體現出它承上啟下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樞紐,我們向原材料國家輸出各種資本、製成品、基礎設施和就業機會的同時又向西方發達國家,提供五花八門的工業品和創新落地的機會。

中國作為世界經濟體系的交叉中心同時還充當著世界的路由器。西方給予非洲的幫助反而加快了非洲經濟的崩潰。把簡單的援助轉化為具體的經貿過程在其中建立秩序,只有中國這樣做並且做到了。樞紐猜想,也是羅征宇的最後一個猜想。

讓我們懷著對未來的熱情迎來2018!

羅征宇多方面的回答了六個問題,六種焦慮,開出的六種猜想的同時也恰到好處的呈現出六種中國帶來的機會。演講結束以後他給出這樣的總結:今天我所說的並非結論或者答案,因為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我們這代人不會停止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將要的面對的選擇都會啟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世上原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面對已經開始的2018年我們要走好各自的新的一年,希望大家新年走新路。

希望我們能夠像木心先生說的那樣:歲月不饒人,我們也不曾饒過歲月,期待我們下次在“時間與朋友”的跨年演講會上相聚。

.

創業並不是單純的屬於新興企業的一項專利。

例如在中通、申通、順豐、圓通、百世匯通、韻達這一類行業中。其他老闆都出身于浙江桐廬的小村莊,只有順豐的王衛不在此例。

羅老說:階級固化這句話就像是在人群中的一句玩笑。

此時,羅老提出第一個想法:動車組想法(不僅車頭要能跑,車廂必須一樣)

縱觀世界,漸漸就能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經濟可以越來越好。

例如:高鐵、移動支付、共用單車、網購,這些東西國外雖然也有,但是生長在中國的土壤裡就成了一種藝術,中國必須要面對一個煥然一新的新時代,就像洗臉,在中國的所有行業,都可以也值得重做一遍。

二、 新手進場,怎麼找到屬於自己的新玩法?

羅老舉了直播軟體「快手」的例子,每到晚上老人一個人在家打開軟體直播拉二胡。就連與社會脫節很久、很難被記錄的這類人,也逐漸融合進了這個時代。在以前,流量思維還不成熟,沒有一種系統化的概念。

例如;馬雲點擊一下按鈕,和我們點擊一下,在流量面前並不存在哪裡不同。但如今,中國存在著兩個流量黑洞,把大量的流量全部吸走。大家需要進行一種從「狩獵時代」轉換到「農耕時代」。規劃一塊地,種下自己喜歡的種子,而後辛勤耕作。在此以後,羅老師申引出第二個想法:一種熱帶雨林的想法,我們現在的中國其實跟亞馬遜的熱帶雨林相同,它也擁有龐大的規模,擁有豐富多彩的內部資源。不去想它原本有多少種類植物,也不計較它原本的有多少數量的生物族群,都會有出現不同的機會。在這些新機會中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創造物種間的新型連接。另一種,就是維持單獨的生態迴圈。

三、假如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有沒有可能被目前的社會生態淘汰?

答案也只能說可能不會。

羅老又舉了一個現代新零售的例子:在同一天,馬雲和雷軍兩位大佬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關於新零售有幾個重點:追求基礎效率的更高效率,可以用五花八門手段提高效率、利用這些手段保證其全方面無死角地提高效率。過去的一年,傳統的企事業還在為謀求轉型而殫精竭慮,在與新的電子商務的競爭中焦慮。在看今年,存在于傳統行業的轉型焦慮消失的無影無蹤,馬雲曾經說過:互聯網就是從無中生有,再從有的基礎上發展到處處都是互聯網。互聯網的變革是一次包含了所有的改革。

隨後羅老引出了比特化的思想路線,言簡意賅指出所有行業將被互聯網化,你不用看海,互聯網會指著你面前說,這就是大海。

四、增長飛快的中國會不會遇到瓶頸?

他依然指出可能不會。

羅老又借用位於坦尚尼亞的巴加莫約港做了參考,指出現今的中國不能止步於國門之內,國境線雖然把世界人民分割開來,但同時也是交流最直接最大量的地方。當互聯網的足跡遍佈世界的時候,國界的意義早已大不相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切高牆的宿命就是變為風光秀麗的旅遊景點。單純擁有與新時代潮流脫節只能帶來當初閉關鎖國的後果。羅老又這種形勢生動形象的裝換成拔河比賽做了一個比喻。不計較是哪一方面的,只在乎最後價值的流向,最後提出了這個拔河思想方針。.

五、中國經濟趨勢能不能長期持續?

羅老用一個雁陣模型做了比喻說明。“雁陣模型”簡單的可以解釋為:“伴隨成本增加,產業會在不同的國家流動。”例如美國的產業轉到日本、日本被亞洲四小龍承接了,亞洲四小龍又被中國承接了。結果讓21世紀初的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所以無論哪個國家都只是產業轉移的中轉站。這裡包含了兩種意思。

第一,在中國的雁陣中,中國自身永遠也不會成為領頭雁,雖然企業產業規模做大,但並不屬於自己的而是別人轉進來的。

第二,伴隨著中國各方面成本提高,我們不可能一直保持著“世界工廠”的生態條件,這方面就是可持續性的問題。

在之前的幾十年中人們也確實都有這方面的顧慮和擔心

目前我們的經濟不斷增長,由於我們的成本一同增長,產業有沒有存在產業轉移的問題、經濟發展急速的狀態會不會結束。

有意思的是,在過去的十年裡,雖然勞動成本不斷上升,但在中國製造業依然保持著集中趨勢。

話說不是可以把產業轉移嗎?是別的國家不願意做,還是沒辦法做?

羅老搬出蘋果公司的例子,無論是哪一任總統都希望把蘋果的製造放在自己的國家。

但是庫克說:這跟成本沒關係,由於美國製造業幾乎都是外包,國內這方面的人才資源已經嚴重不足了。

羅老認為之所以中國能夠這樣幸運不僅是命中註定也帶著不少運氣,於是他在這裡提出了終點站結論即:中國是全球產業鏈的終點這一驚人結論。

中國會成為全球製造業的中心的確是毋庸置疑的

問題六:能否讓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獲得一種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整理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面對另一個問題,要清楚認識我國未來在全球應該充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做個定位。

他以中國是世界秩序的引數作為這個結論的答案。(參與到系統生成和演化的關鍵因素我們稱為引數),我們國家在世界格局中越發的體現出重要性,讓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也體現出非常需要中國的一種格局。比如在經過二戰之後世界格局變化中的一種局部的演化。在二戰後,非洲國家逐漸獨立,因著西方帶動的情況下,那時非洲的經濟還很景氣的。非洲也正好可以給予西方提供資源和經濟腹地這些好東西,非洲日子過得好也可以說正好是因著能夠各持所需。

但是到了70年代西方發生的石油危機讓他們的經濟遭遇停頓,使得在原料方面的需求飛速下降,作為裙帶關係的非洲各個國家也受到了很大衝擊瞬間滑到經濟極度困難的環境當中。在雷根、柴契爾的一系列改革下西方的經濟很快得到了恢復。但是在80年代中期西方迎來繁榮的時候,非洲正在經歷它的悲慘十年。因著西方國家經濟轉入創新經濟的時代,擁有超過百分七十的第三產業,對原材料的需求大不如前,這種變化那些以原材料為主的國家跟西方產生了一種“代溝”。

這種代溝怎麼彌補,這時候大家看到了中國,中國也就在世界體現出它承上啟下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樞紐,我們向原材料國家輸出各種資本、製成品、基礎設施和就業機會的同時又向西方發達國家,提供五花八門的工業品和創新落地的機會。

中國作為世界經濟體系的交叉中心同時還充當著世界的路由器。西方給予非洲的幫助反而加快了非洲經濟的崩潰。把簡單的援助轉化為具體的經貿過程在其中建立秩序,只有中國這樣做並且做到了。樞紐猜想,也是羅征宇的最後一個猜想。

讓我們懷著對未來的熱情迎來2018!

羅征宇多方面的回答了六個問題,六種焦慮,開出的六種猜想的同時也恰到好處的呈現出六種中國帶來的機會。演講結束以後他給出這樣的總結:今天我所說的並非結論或者答案,因為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我們這代人不會停止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將要的面對的選擇都會啟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世上原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面對已經開始的2018年我們要走好各自的新的一年,希望大家新年走新路。

希望我們能夠像木心先生說的那樣:歲月不饒人,我們也不曾饒過歲月,期待我們下次在“時間與朋友”的跨年演講會上相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