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妖鈴鈴》:一隻金雞的捉妖之旅

吳君如執導並主演, 陳可辛監製, 這個創作陣容我一直以為會拍一部《茱麗葉與梁山伯》這樣的電影, 畢竟陳可辛賴以成名的風格還是比較偏文藝的如《甜蜜蜜》之類的作品。 又或者, 是她拿金像影后的《洪興十三妹》, 那類充滿江湖義氣與香港味道的黑幫片。 但是沒想到吳君如首次執導, 竟然選擇的是一部喜劇片。

其實反過來想, 也可以理解, 因為她的搞笑片也是一枝獨秀的, 早年和周星馳合作就已經不少, 《望夫成龍》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後面的《金雞》系列也是膾炙人口, 透過一個妓女去講歲月變遷, 讓人笑中帶淚。 那麼她自己拍電影當導演了, 會不會也延續這個風格呢?

看完《妖鈴鈴》之後, 我覺得自己想多了——這次的吳君如, 很內斂的講述了一個喜劇故事, 沒打算讓觀眾笑得肝腸寸斷, 如她自己所講, “覺得中國不應該分什麼南北喜劇, 所以拍了部我覺得能讓哪個地方的人都笑的喜劇片”。

《妖鈴鈴》的演員陣容是豪華的, 從嶽雲鵬到沈騰, 德雲社+開心麻花就已經撐起中國喜劇的半邊天了, 再加上拍搞笑段視頻的PAPI醬、《愛笑會議室》出身的潘斌龍、《驢得水》的阿如那、大碗娛樂的許君聰都是內地喜劇節目的常客, 還有吳君如的好朋友方中信和吳鎮宇, 以及再次嘗試喜劇的張譯……就這個陣容而言, 完全是一部賀歲喜劇, 放在元旦檔倒也合適, 畢竟這個檔期的片子裡, 也只有這一部闔家歡的喜劇。

但它又不是那麼的闔家歡——其實這是一部帶有驚悚元素的喜劇片, 裡面有不少妖魔鬼怪;題材則是現實主義——釘子戶反強拆, 和無良房地產商做鬥爭。 本來是一個非常有衝擊力的故事, 但礙於國內的電審環境, 拍得自然不可能有多現實。 於是故事就和喜劇結合起來, 地產商人要趕跑這些釘子戶, 就派人去扮妖魔鬼怪,

試圖嚇走他們。 結果他們請來了捉妖大師, 吳君如扮演的鈴姐。 鈴姐又是個靠坑蒙拐騙行走江湖的人, 電影就這麼從現實主義變成了魔幻現實喜劇。

說不好笑那是不公允的, 裡面的這些演員都有著彼此鮮明的喜劇烙印, 你如果被任何一個演員過去逗樂過, 那麼看這部電影同樣也是笑出來。影片裡我比較喜歡嶽雲鵬的段落,他的相聲很好笑,賤兮兮的,但拍的電影一直都不怎麼好笑,覺得很尷尬,感覺還是沒找對自己的定位,畢竟說相聲和拍電影是兩碼事。但是這次在《妖鈴鈴》裡我卻覺得挺有意思,大概是沈騰演他爸爸的關係,傳授他了一些秘訣,演出效果比過去的作品要好了很多。這個曾經讓我在劇場裡笑了很多次的相聲演員,終於有了第一部能讓我笑出來的電影。

青澀也是有的。吳君如第一次執導,還要這麼高難度的把各種喜劇風格的演員結合到一起,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像是PAPI醬這種首次演戲的網紅,怎麼讓她從一個拍短視頻的變成一個演員,怎麼把段子手式的喜劇風格變成電影的喜劇風格,在保持自己喜劇風格不走樣的同時進行電影化的改動,還要和電影裡其他風格的喜劇演員來融合,這對於演員來說本身就已經很難,需要天分;對於導演來說也難,需要方方面面都顧及到。這種難度讓吳君如一來就全部搞定,顯得是不可能的。

所以影片我覺得最終還是做了一些減法,比如後半段的主題,落在了很安全的“友誼”二字上。開始講友誼與合作了,影片的喜劇成分就少了很多,譚詠麟的歌聲響起的時候,整部電影也變成了正劇。這對於想看一部純喜劇的觀眾而言是不滿意的,畢竟沒有從頭笑到尾。

港產喜劇如今越來越低迷,周星馳已經徹底北上,張家輝、葛民輝這些後起之輩也早就轉型做正劇了。吳君如此刻拍這樣一部集結從南到北各路喜劇明星的電影,顯得有點悲壯——就像電影裡萌貴坊一樣,孤島般的聳立在城市裡,被熙熙攘攘的燈紅酒綠所包圍。而她則帶著一群演員堅守在這個必然會被拆除的小天地裡,抵擋著各種牛鬼蛇神的進攻。

不清楚目前這部電影裡,作為監製的陳可辛能掌握多少。但從電影的成片來看,效果還是OK的。

如果是作為看了吳君如十幾年的老影迷,《妖鈴鈴》相比於那些港產喜劇巔峰之作自然還是有一些不完美的部分。但《妖鈴鈴》比起這些年的國產喜劇片來說,至少在製作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精良許多,觀影的過程裡也確確實實讓我笑了不少地方。作為首次北上想做一部“國產喜劇”的吳君如而言,想一次就做到完美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也相信,曾經拍過《金雞》以及《四面夏娃》這種高級喜劇的吳君如,肯定下一次會做得更好。在《四面夏娃》裡,吳君如扮演了四個角色,影像風格瘋癲前衛,讓人大開眼界。

而這次的《妖鈴鈴》把驚悚元素已經港產片的很多梗拿來用,所做出的風格化喜劇,在我看來算是亮眼的嘗試,也是內地喜劇片趨於同質化的如今一次很好的突破,而我也很期待,吳君如下次可以找點更多的香港喜劇人,把這種風格化的嘗試和港產喜劇片的經典元素做得更好。

那麼看這部電影同樣也是笑出來。影片裡我比較喜歡嶽雲鵬的段落,他的相聲很好笑,賤兮兮的,但拍的電影一直都不怎麼好笑,覺得很尷尬,感覺還是沒找對自己的定位,畢竟說相聲和拍電影是兩碼事。但是這次在《妖鈴鈴》裡我卻覺得挺有意思,大概是沈騰演他爸爸的關係,傳授他了一些秘訣,演出效果比過去的作品要好了很多。這個曾經讓我在劇場裡笑了很多次的相聲演員,終於有了第一部能讓我笑出來的電影。

青澀也是有的。吳君如第一次執導,還要這麼高難度的把各種喜劇風格的演員結合到一起,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像是PAPI醬這種首次演戲的網紅,怎麼讓她從一個拍短視頻的變成一個演員,怎麼把段子手式的喜劇風格變成電影的喜劇風格,在保持自己喜劇風格不走樣的同時進行電影化的改動,還要和電影裡其他風格的喜劇演員來融合,這對於演員來說本身就已經很難,需要天分;對於導演來說也難,需要方方面面都顧及到。這種難度讓吳君如一來就全部搞定,顯得是不可能的。

所以影片我覺得最終還是做了一些減法,比如後半段的主題,落在了很安全的“友誼”二字上。開始講友誼與合作了,影片的喜劇成分就少了很多,譚詠麟的歌聲響起的時候,整部電影也變成了正劇。這對於想看一部純喜劇的觀眾而言是不滿意的,畢竟沒有從頭笑到尾。

港產喜劇如今越來越低迷,周星馳已經徹底北上,張家輝、葛民輝這些後起之輩也早就轉型做正劇了。吳君如此刻拍這樣一部集結從南到北各路喜劇明星的電影,顯得有點悲壯——就像電影裡萌貴坊一樣,孤島般的聳立在城市裡,被熙熙攘攘的燈紅酒綠所包圍。而她則帶著一群演員堅守在這個必然會被拆除的小天地裡,抵擋著各種牛鬼蛇神的進攻。

不清楚目前這部電影裡,作為監製的陳可辛能掌握多少。但從電影的成片來看,效果還是OK的。

如果是作為看了吳君如十幾年的老影迷,《妖鈴鈴》相比於那些港產喜劇巔峰之作自然還是有一些不完美的部分。但《妖鈴鈴》比起這些年的國產喜劇片來說,至少在製作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精良許多,觀影的過程裡也確確實實讓我笑了不少地方。作為首次北上想做一部“國產喜劇”的吳君如而言,想一次就做到完美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也相信,曾經拍過《金雞》以及《四面夏娃》這種高級喜劇的吳君如,肯定下一次會做得更好。在《四面夏娃》裡,吳君如扮演了四個角色,影像風格瘋癲前衛,讓人大開眼界。

而這次的《妖鈴鈴》把驚悚元素已經港產片的很多梗拿來用,所做出的風格化喜劇,在我看來算是亮眼的嘗試,也是內地喜劇片趨於同質化的如今一次很好的突破,而我也很期待,吳君如下次可以找點更多的香港喜劇人,把這種風格化的嘗試和港產喜劇片的經典元素做得更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