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林黛玉——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紅樓夢》善用對比映襯法, 在相似或雷同的情節中見出差異, 所謂“重不見重, 犯不見犯”(脂硯齋語), 給人留下回味的空間。

比如第三回寫林黛玉進賈府,

就有很多相似的情節。 首先一出場, 是迎春三姊妹。 三個年輕的女子, 三幅仕女圖, 作者簡筆勾勒, 三個人的形貌舉止便躍然紙上, 而又各不相同, 給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不一時, 只見三個奶媽並五六個丫環, 擁著三位姑娘來了:第一個肌膚微豐,

身材合中, 腮凝新荔, 鼻膩鵝脂, 溫柔沉默, 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 長挑身材, 鵝蛋臉兒, 俊眼修眉, 顧盼神飛, 文彩精華, 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 形容尚小。 其釵環裙襖, 三人皆是一樣的妝束。

這是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出場時的肖像。 三個人都是美女, 衣著也一樣, 但各顯特色。

迎春是“觀之可親”,

探春是“見之忘俗”,

而惜春卻是“形容尚小”。

這就是區別。

而且脂硯齋還注意到迎春的“肌膚微豐”與寶釵的豐腴也不犯重, 這是本事。

如果說這種肖像描寫還算不上多麼了不得的功夫, 那麼王熙鳳和寶玉的出場更顯出一種同中之異來。

王熙鳳和寶玉是《紅樓夢》中一對非常重要的人物, 是賈母最愛重的兩個人, 二人可以說占盡了賈府的風光, 所以趙姨娘要妒嫉他們, 弄了個馬道婆來作祟, “叔嫂逢五鬼”, 差點要了兩人的性命。

所以這兩個人物的出場非同一般。

兩個人都可以說是先聲奪人。

區別在於:

王熙鳳是人未進門, 就先來了一聲“我來遲了, 不曾迎接遠客”, 弄得黛玉都有些納罕, 怎麼其他人都斂聲屏氣, 獨這個人如此“放誕無禮”?

寶玉的出場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語未了, 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 丫頭進來報導:‘寶玉來了。 ’”一個是“我來遲了”的語言宣示,一個卻是“一陣腳步響”,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兩個人的出場可以說都弄出了些動靜。

但王熙鳳的動靜是她自己製造出來的,是一種做秀,顯示著她非同一般的地位,暴露出骨子裡的驕矜得意。

寶玉不一樣,日常就是如此,跟的人多,且又是一個頑童,自然是腳步雜遝。寶玉雖然沒有想到要怎麼顯擺自己,但一陣腳步也顯示出他在賈府受寵愛的地位。

王熙鳳是對機會的利用把握,寶玉卻是自然而然的驕貴。

兩個重要人物,用差不多相同的方法寫其出場,而兩人的個性又十分明朗,這是很值得學習的功夫。

又比如寶黛相見,先有王夫人的一番囑咐,令黛玉好一番揣想:不知這寶玉是如何皮賴的一個人物!

這種手法可以說是鋪墊,也是一種延宕,不讓主要人物一下子亮相。

及至二人相見,寶玉一開口竟是:“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而黛玉卻是心裡吃一大驚:“好生奇怪,到像在那裡見過的,何等眼熟!”

兩人一見鍾情,加之有木石前盟,自然會生出這種感受。

但兩人的表現卻不同,一個快人快語,一個內心驚異,符合二人的身份性情。寶玉不開口說出,不是寶玉;

而黛玉如果也坦言相告,那就會大煞風景了,何況黛玉初來乍到,又是一個女孩子?

這也是於相同中見出差異來,精細而無可挑剔。

受到脂硯齋稱讚的還有黛玉見兩個舅舅。兩個舅舅賈赦和賈政都沒有見,一個說怕見了傷心,一個外出齋戒去了。一個由邢夫人轉達囑咐,一個由王夫人直接告誡(別招惹寶玉)。

脂硯齋評曰:“赦老不見,又寫政老。政老又不見,是重不見重,犯不見犯。作者慣用此等章法。”

脂硯齋的確慧眼識珠,道出了《紅樓夢》藝術表現上的一大特色。

“相映而不相犯”(脂硯齋語),在對比中見出差異和個性,更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紅樓夢》所以百讀不厭,總品總有趣味,與這種“相映而不相犯”的細密手法分不開。

’”一個是“我來遲了”的語言宣示,一個卻是“一陣腳步響”,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兩個人的出場可以說都弄出了些動靜。

但王熙鳳的動靜是她自己製造出來的,是一種做秀,顯示著她非同一般的地位,暴露出骨子裡的驕矜得意。

寶玉不一樣,日常就是如此,跟的人多,且又是一個頑童,自然是腳步雜遝。寶玉雖然沒有想到要怎麼顯擺自己,但一陣腳步也顯示出他在賈府受寵愛的地位。

王熙鳳是對機會的利用把握,寶玉卻是自然而然的驕貴。

兩個重要人物,用差不多相同的方法寫其出場,而兩人的個性又十分明朗,這是很值得學習的功夫。

又比如寶黛相見,先有王夫人的一番囑咐,令黛玉好一番揣想:不知這寶玉是如何皮賴的一個人物!

這種手法可以說是鋪墊,也是一種延宕,不讓主要人物一下子亮相。

及至二人相見,寶玉一開口竟是:“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而黛玉卻是心裡吃一大驚:“好生奇怪,到像在那裡見過的,何等眼熟!”

兩人一見鍾情,加之有木石前盟,自然會生出這種感受。

但兩人的表現卻不同,一個快人快語,一個內心驚異,符合二人的身份性情。寶玉不開口說出,不是寶玉;

而黛玉如果也坦言相告,那就會大煞風景了,何況黛玉初來乍到,又是一個女孩子?

這也是於相同中見出差異來,精細而無可挑剔。

受到脂硯齋稱讚的還有黛玉見兩個舅舅。兩個舅舅賈赦和賈政都沒有見,一個說怕見了傷心,一個外出齋戒去了。一個由邢夫人轉達囑咐,一個由王夫人直接告誡(別招惹寶玉)。

脂硯齋評曰:“赦老不見,又寫政老。政老又不見,是重不見重,犯不見犯。作者慣用此等章法。”

脂硯齋的確慧眼識珠,道出了《紅樓夢》藝術表現上的一大特色。

“相映而不相犯”(脂硯齋語),在對比中見出差異和個性,更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紅樓夢》所以百讀不厭,總品總有趣味,與這種“相映而不相犯”的細密手法分不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