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液壓行業深度報告:國產液壓件企業迎來黃金髮展期

核心觀點:

液壓件作為核心精密製造產品, 市場空間廣闊且當前高端市場仍被外資品牌佔據。

隨著國內企業在技術和工藝方面逐步積澱成熟,

借勢下游行業持續高景氣外資品牌的產能缺口, 相關優勢內資廠商將能高端產品領域實現技術和市場的雙重突破, 從而分享國內市場持續擴大的需求, 甚至部分優秀企業可參與全球競爭從而實現海外市場的拓展。

此外, 液壓件後市場擁有百億以上市場需求規模, 市場格局較為分散, 優質企業市場份額具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

本文完整報告下載地址:www.767stock.com(樂晴智庫網站)

液壓市場國內空間超500億元, 工業強基液壓短板亟待夯實

作為傳動與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液壓件作為工業強基短板亟待夯實。 包括後市場在內的國內液壓件市場空間超500億元全球第二, 內資液壓企業坐擁大量優質客戶, 發展環境得天獨厚。 在初步實現國產化後, 內資廠商可拓展空間充足。

從應用領域上, 可以向航空航太等高精尖領域拓展;從產品品類上, 從油缸等低門檻產品向泵閥等高難度高價值量品類拓展才剛剛開始

高端市場仍由外資品牌壟斷, 進口替代是內資廠商發展的長邏輯

我國液壓產業起步晚, 基礎薄弱。

建國以前我國幾乎無液壓工業可言, 僅在壓機和機床等領域有極少液壓元件使用。

建國後, 國內液壓行業大致經歷了三階段的發展過程, 大致可分為1952-1962年的奠基與創業階段、1962-1978年的發展與成長階段和1978年後的快速發展階段。

在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後, 我國液壓行業的整體技術水準得到了大幅提升。

始於1965年並在1978年後加速的技術引進對我國液壓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經過整合並形成北京華德、榆次液壓、上海電氣、貴州航空和遼寧液壓等規模較大的專業液壓企業後, 我國開始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的液壓差評和製造技術, 先後引進VICKERS、ETON、REXROTH和ATOS等先進技術, 並進行有計劃的消化、吸收和國產化工作。

同時, 我們通過合資、獨資和合作等多種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液壓製造商來華設廠, 快速縮短我國液壓工業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

經過60多年的發展, 我國已建立完整的液壓工業體系, 將逐步滿足我國機械行業的配套需求。

據液氣密協會統計, 目前國內液壓企業超過1000家, 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0多家, 主要企業100多家。 其中, 恒立液壓、中川液壓和太重榆液等骨幹企業正快速縮短與全球領先技術的差距, 實現高端液壓泵閥產品的突破。

下游需求的爆發, 外資廠商產能瓶頸下奪回市場的契機

工程機械行業是我國液壓產品最大的下游應用行業,國內 35%以上的液壓產品應用於工程機械領域。起於 2016 年 3 季度的挖掘機行業高景氣為內資液壓企業奪回市場提供了契機。

始於 2016 年 3 季度的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回升,為國產液壓件企業帶來了突破機遇。

2017 年 1-10 月國內挖掘機銷量增速接近翻番,前 3 季度裝載機、汽車起重機和叉車銷量增速分別為 44.6%、114.9和 34.9%。各品類工程機械持續高增長,帶動國內工程機械用液壓件快速增長。

中國市場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景氣帶動相關液壓件銷量持續上升。

截至到2017年9月的KYB半年度報告顯示,其在中國區域的銷售收入增速超過40%,遠高於日本本土和美國、歐洲市場。

國內主要挖掘機製造商部分機型持續缺貨,表明我國挖掘機市場持續高景氣與川崎、力士樂等挖掘機用液壓泵閥供應商產能瓶頸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果此前行業協會對2018年挖掘機行業銷量將持續增長的判斷後期得到驗證,國內採購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各挖掘機主機廠的市場份額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能採購到的液壓泵閥數量

此外,如果2018年卡特彼勒關閉其在日本的液壓閥製造廠,該公司將依靠日本川崎彌補其液壓件需求缺口,國內主機廠在確保液壓泵閥供應方面將面臨更嚴峻的形勢。

扶持並縮短內資液壓件企業的驗證週期,實現核心液壓件的國產化已勢在必行。

這一局面為內資液壓件企業提供了歷史契機。經過數十年積澱,國產工程機械液壓件已相對成熟,恒立液壓等廠商製造的挖掘機油缸和非標液壓油缸等產品已獲得卡特彼勒等全球頂級客戶的認可,已具備與國際巨頭分享工程機械行業盛宴的實力。

從恒立液壓披露的定期報告來看,2017年上半年其挖掘機油缸銷售收入同比增幅超過160%,充分受益行業回暖。

同時,以恒立液壓為代表的國產液壓製造商在完成門檻相對較低的液壓油缸進口替代後,正集中精力在液壓泵閥等更高難度的領域實現技術攻關。

隨著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高景氣的持續,外資液壓泵閥製造商產能不足將為國產液壓製造商提供千載難逢的市場准入機會。

進口替代正從量變走向質變

我國液壓件進出口情況可以從側面應證國內液壓行業的持續進步,同時表明國產液壓件進口替代進程正持續推進,從量變走向質變。

從進出口數量上看,我國液壓件出口數量遠大於進口數量,且差距正逐年擴大。2010 年我國液壓件進口、出口數量分別為 201、332萬件,而到 2015 年,兩者分別為 349 萬件和 915 萬件,出口增速顯著高於進口增速。

從進出口金額上看,此消彼長趨勢更加明顯。2011年至2016年我國液壓件進口金額從34.24億美元下降至2016年的15.5億美元;而同期液壓件出口金額從5.02億美元上升至8億美元。貿易逆差逐步縮小。

後期隨著國產液壓件在高端領域實現突破,貿易逆差有望得到反轉。

後市場:百億以上市場規模,國內企業占主導

液壓件後市場年均百億以上市場規模,波動性小於前裝市場

液壓件後市場主要包括維修更換等,與前裝市場受影響因素較多而容易大起大落不同,液壓件後市場面對的是龐大的存量市場,波動性要小於前裝市場

我國液壓件後市場規模在 200 多億以上,其中來自工程機械需求占比接近 40%。各液壓部件根據不同的品牌、工礦條件維修的成本不盡相同,但通常 3~4 年會大修一次,大修將會安排更換眾多的液壓元件。

在工程機械的 10 年使用年限中,對液壓件的維修和替換大致相當於重置兩次整套液壓系統元件。

根據這個維修規律,預計我國液壓件目前市場需求規模在 200 億以上,工程機械液壓件市場規模預計在100 億以上,為國內液壓件企業提供足夠大的市場空間。

國內企業為液壓件後市場主要參與者

考慮到國外品牌液壓件成本較高,在後市場中,通常工程機械業主會儘量選擇相同性能的國內品牌液壓件。

同時由於國內液壓件後市場進入壁壘相對較低,產品趨同化較為嚴重,整個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格局較為混亂,因此國內外優質的整機配套企業較少參與到國內液壓件後市場的競爭中,在後市場中以國內中小企業占主導,市場格局很分散,優質企業市場份額擁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工程機械行業是我國液壓產品最大的下游應用行業,國內 35%以上的液壓產品應用於工程機械領域。起於 2016 年 3 季度的挖掘機行業高景氣為內資液壓企業奪回市場提供了契機。

始於 2016 年 3 季度的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回升,為國產液壓件企業帶來了突破機遇。

2017 年 1-10 月國內挖掘機銷量增速接近翻番,前 3 季度裝載機、汽車起重機和叉車銷量增速分別為 44.6%、114.9和 34.9%。各品類工程機械持續高增長,帶動國內工程機械用液壓件快速增長。

中國市場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景氣帶動相關液壓件銷量持續上升。

截至到2017年9月的KYB半年度報告顯示,其在中國區域的銷售收入增速超過40%,遠高於日本本土和美國、歐洲市場。

國內主要挖掘機製造商部分機型持續缺貨,表明我國挖掘機市場持續高景氣與川崎、力士樂等挖掘機用液壓泵閥供應商產能瓶頸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果此前行業協會對2018年挖掘機行業銷量將持續增長的判斷後期得到驗證,國內採購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各挖掘機主機廠的市場份額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能採購到的液壓泵閥數量

此外,如果2018年卡特彼勒關閉其在日本的液壓閥製造廠,該公司將依靠日本川崎彌補其液壓件需求缺口,國內主機廠在確保液壓泵閥供應方面將面臨更嚴峻的形勢。

扶持並縮短內資液壓件企業的驗證週期,實現核心液壓件的國產化已勢在必行。

這一局面為內資液壓件企業提供了歷史契機。經過數十年積澱,國產工程機械液壓件已相對成熟,恒立液壓等廠商製造的挖掘機油缸和非標液壓油缸等產品已獲得卡特彼勒等全球頂級客戶的認可,已具備與國際巨頭分享工程機械行業盛宴的實力。

從恒立液壓披露的定期報告來看,2017年上半年其挖掘機油缸銷售收入同比增幅超過160%,充分受益行業回暖。

同時,以恒立液壓為代表的國產液壓製造商在完成門檻相對較低的液壓油缸進口替代後,正集中精力在液壓泵閥等更高難度的領域實現技術攻關。

隨著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高景氣的持續,外資液壓泵閥製造商產能不足將為國產液壓製造商提供千載難逢的市場准入機會。

進口替代正從量變走向質變

我國液壓件進出口情況可以從側面應證國內液壓行業的持續進步,同時表明國產液壓件進口替代進程正持續推進,從量變走向質變。

從進出口數量上看,我國液壓件出口數量遠大於進口數量,且差距正逐年擴大。2010 年我國液壓件進口、出口數量分別為 201、332萬件,而到 2015 年,兩者分別為 349 萬件和 915 萬件,出口增速顯著高於進口增速。

從進出口金額上看,此消彼長趨勢更加明顯。2011年至2016年我國液壓件進口金額從34.24億美元下降至2016年的15.5億美元;而同期液壓件出口金額從5.02億美元上升至8億美元。貿易逆差逐步縮小。

後期隨著國產液壓件在高端領域實現突破,貿易逆差有望得到反轉。

後市場:百億以上市場規模,國內企業占主導

液壓件後市場年均百億以上市場規模,波動性小於前裝市場

液壓件後市場主要包括維修更換等,與前裝市場受影響因素較多而容易大起大落不同,液壓件後市場面對的是龐大的存量市場,波動性要小於前裝市場

我國液壓件後市場規模在 200 多億以上,其中來自工程機械需求占比接近 40%。各液壓部件根據不同的品牌、工礦條件維修的成本不盡相同,但通常 3~4 年會大修一次,大修將會安排更換眾多的液壓元件。

在工程機械的 10 年使用年限中,對液壓件的維修和替換大致相當於重置兩次整套液壓系統元件。

根據這個維修規律,預計我國液壓件目前市場需求規模在 200 億以上,工程機械液壓件市場規模預計在100 億以上,為國內液壓件企業提供足夠大的市場空間。

國內企業為液壓件後市場主要參與者

考慮到國外品牌液壓件成本較高,在後市場中,通常工程機械業主會儘量選擇相同性能的國內品牌液壓件。

同時由於國內液壓件後市場進入壁壘相對較低,產品趨同化較為嚴重,整個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格局較為混亂,因此國內外優質的整機配套企業較少參與到國內液壓件後市場的競爭中,在後市場中以國內中小企業占主導,市場格局很分散,優質企業市場份額擁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