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金庸的這本書 將人性的醜陋暴露無遺 讓人不敢也不願再讀第二遍

【莊生曉夢品讀金庸系列第35期】

文 / 莊生曉夢

中國古代曾有一段時間, 被人稱為是“禮崩樂壞”的時代, 表面上是指森嚴有序的制度遭到破壞,

進而也指倫理道德文化的喪失而導致的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現象。 而金庸筆下的小說中, 有一本似乎也有著類似的反響。

金庸筆下的江湖, 雖免不了有恩愛仇殺、爾虞我詐, 但是更多時候還是讓人對之有一種嚮往, 對那種行俠仗義、飛簷走壁、仗劍走天涯的生活有一種憧憬。 可是, 這本書卻是個例外, 人們對它不僅沒有這種好感, 反而是有些害怕, 都不敢、也不忍再讀第二遍。

這本書, 無疑就是《連城訣》了。 為什麼連城訣與金庸的其它小說相去甚遠呢?

一般來說, 喜歡金庸的小說主要也是因為金庸先生將一些傳統的價值觀融合在了這個虛擬的武俠世界中, 也就是大多時候都與我們的生活信條及準則不謀而合, 無論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 還是卿卿我我的個人情感都能給人以一種美感。

而連城訣卻是一反常態, 在以下三個方面體現的尤為明顯。

一, 便是父子、父女至情的喪失。

讀連城訣的時候, 總有一個癡情男子的形象讓人難以忘懷, 不是狄雲, 而是丁典。 進而也就知道了丁典所喜愛的那個女子, 淩霜華。

在筆者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專門分析過淩霜華這個人物, 如果說淩霜華的父親因為家庭門第的差異而看不上丁典, 我們還可以理解;如果說淩霜華因為財富、武功等的驅使而利用自己女兒的感情,

我們也還勉強可以接受。 可是, 當我們發現他竟然為了這一切而將自己的女兒活埋時, 心裡瞬間就崩潰了。 包括之後的鐵鎖橫江戚長髮對女兒的極度不信任、萬震山在中毒時懷疑是兒子下的毒手等等。

虎毒尚且不食子啊!人間至情怎麼就成這樣了?

二, 在於師徒之情的不復存在。

在武俠世界裡,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 欺師滅祖之徒往往會為人所不齒。 可是, 在這兒卻發現一個個的師傅不像師傅、徒弟不像徒弟。

當年, 鐵骨墨萼梅念笙因發現自己收的萬震山、言達平及戚長髮這三個徒弟一個個的心術不正後, 就刻意地在招式上教得出錯, 並且不準備將自己的神照經及連城訣兩大絕世功法傳授給他們。 於是, 這三個徒弟就狗急跳牆, 聯手弑師。

事實證明, 梅念笙當年的看法確實是對的, 這三人確實是機關算盡。 他們對待自己的徒弟子女都是如此, 將唐詩劍法改名為躺屍劍法, 將劍招刪簡就繁, 哪兒還有什麼師徒之義?

三,就是當面臨危險時人們所做出的出人意料之舉。

當狄雲與血刀門的惡僧寶象不期而遇後,這寶象因為饑餓而屢次三番的想吃狄雲充饑,還好他的這種想法始終停留在了想法上面,未曾真正地實施。其實,他頂著無惡不作的惡僧的頭銜,即使是真吃了狄雲好像看起來也不會太出乎人意料,但是後面的花鐵幹就不一樣了。

作為名滿江南的落花流水四俠中的花鐵幹,在身困雪山中時,竟然為了生存而吃人的屍體,而且還包括被他誤殺的他的結拜兄弟!

人間之情、師徒之義等世間最美好的情感,就這樣被財富、地位、生存所驅使,而蕩然無存。

也不禁讓人感慨,貪欲猛於虎啊!

參考資料:《連城訣》三聯版

三,就是當面臨危險時人們所做出的出人意料之舉。

當狄雲與血刀門的惡僧寶象不期而遇後,這寶象因為饑餓而屢次三番的想吃狄雲充饑,還好他的這種想法始終停留在了想法上面,未曾真正地實施。其實,他頂著無惡不作的惡僧的頭銜,即使是真吃了狄雲好像看起來也不會太出乎人意料,但是後面的花鐵幹就不一樣了。

作為名滿江南的落花流水四俠中的花鐵幹,在身困雪山中時,竟然為了生存而吃人的屍體,而且還包括被他誤殺的他的結拜兄弟!

人間之情、師徒之義等世間最美好的情感,就這樣被財富、地位、生存所驅使,而蕩然無存。

也不禁讓人感慨,貪欲猛於虎啊!

參考資料:《連城訣》三聯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