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20世紀油畫拍賣TOP100:藝術市場的票房保證者

梳理2017年度拍賣市場, 閃亮亮的億元甚至是億美元的藝術家絕對是佔據了整年度的媒體熱點, 但是總有那麼一撥人在穩定軍心。

尤其是在起伏不斷的當代藝術板塊, 在嘈雜的“誰被拋棄誰上位”的討論中, 二十世紀早期油畫家絕對是“票房保證”。

細翻中國和海外拍賣設置中, 海外拍場中沒有一個單元叫“當代藝術”, 基本上是按照時間段或者是地域性劃分, 比如古典大師作品、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戰後及當代藝術等, 而在中國只有二十世紀和當代藝術的劃分, 或者就統一而論, 現當代藝術專場。

而隨著拍賣行對於這一板塊的細緻梳理,

二十世紀油畫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的業務增長點, 這樣的趨勢早在中國當代藝術調整時期就已經凸顯出來。

資料來源製圖:雅昌藝術網

在雅昌藝術網所梳理的2017年度早期油畫藝術家拍賣榜單中, 從指標拍賣行的專場設置、2017年早期油畫拍賣成交TOP100,

到早期油畫藝術家拍賣成交TOP10中的三個維度梳理中, 可以發現對於這一板塊的梳理越來越扎實, 呈現的藝術家的名單已然發生了改變。

在五家指標拍賣行中, 海外以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香港兩家為例, 大陸以中國嘉德、北京保利以及北京匡時拍賣為例, 選擇了五家拍行2015-2017年六季度的資料, 呈現連續上拍早期油畫的數量。

海外兩家拍賣行截止到目前均沒有設置過單獨的中國二十世紀油畫專場拍賣, 僅僅是佳士得香港在2016年秋拍中設置過一個“先鋒薈萃”的特別夜場, 選取了中國、日韓、東南亞等地區15位元藝術家, 其中包括了劉海粟、常玉、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林風眠等早期油畫藝術家的作品。

除此之外, 在這兩家海外拍賣行的該板塊設置中均是分散在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以及日拍中。 在2017年度的拍賣中, 佳士得香港這一板塊基本上是保持了平均數量, 日場和夜場共選擇了89件作品, 香港蘇富比則僅有50件該板塊的作品上拍, 是為三年來的歷史最低值。

在藝術家名單選擇上, 蘇佳兩家排行基本上是以中西融合的為主, 名單大致相同是為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常玉等, 2017年度特別值得關注的亦有朱沅芷、蕭勤等藝術家。

其中在最為重要的夜場封面藝術家的作品選擇上, 佳士得香港2017年度均選擇了趙無極的作品, 最終的拍賣結果證明, 兩件趙無極的作品連續兩次刷新其個人的世界拍賣紀錄;香港蘇富比則在2017年度秋拍中選擇了常玉的作品作為封面。

大陸地區該板塊的拍賣則是在2017年度出現了史無前例的突破, 中國嘉德拍賣首次呈現了中國二十世紀油畫夜場拍賣, 選擇了29件作品, 除1件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的作品, 其他均是中國二十世紀油畫家作品, 封面則是選擇了丁衍庸作品。

這場標杆性的夜場拍賣中所選擇的藝術家名單正是收藏市場的集中反應, 吳冠中、蘇天賜、吳大羽、丁衍庸、蕭淑芳等老一輩油畫藝術家的作品, 多位元藝術家在這場拍賣中創造了其個人拍賣的最高價紀錄。 而由於這一夜場的設置, 中國嘉德在該板塊的作品數量也創造了2015年以來的最高峰。

相對於中國嘉德首次設立了該板塊的夜場拍賣,

北京匡時拍賣則是在每季的拍賣中均有該板塊的專場呈現, 每次上拍的數量平均為57件, 2015年度以及2016年春季三個季度的成交總額維持在1600萬元左右, 進入到2016年秋拍之後, 則是保持在4500萬元以上的成交總額, 基本上趨於穩定。

北京保利拍賣雖然在這一板塊沒有單獨的專場設置, 但卻保有票房保證吳冠中所有拍賣紀錄

其實大陸和香港對於該板塊藝術家的選擇上延續了以往的慣例, 香港以趙無極和常玉為主, 大陸則是佔據了吳冠中作品以及第二代油畫藝術家的徵集優勢。

2017年度二十世紀藝術拍賣成交TOP100(資料來源製圖:雅昌藝術網)

這從雅昌藝術網所梳理的2017年度二十世紀油畫拍賣成交TOP100中亦可總結,在這份榜單中,一共有22位藝術家進入榜單,其中趙無極的作品有30件進入到榜單中,並且集中在成交超過2000萬元以上的區域中,成為二十世紀油畫板塊中絕對的王者。

2017年度中趙無極更是兩度刷新其個人拍賣的世界紀錄,其中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中,趙無極創作於1964年《29.09.64》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中1.3558億元的價格成交,是為2017年春拍季最高價的當代藝術作品;隨即在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同樣是創作於1964年的《29.01.64》是以1.7241億元成交,目前為趙無極個人拍賣的最高價紀錄。

緊隨其後的則是吳冠中,有28件作品進入到TOP100中,其中保利拍賣系佔據了絕對的吳冠中作品拍賣優勢,尤其是在2017年保利香港秋拍中,吳冠中藝術生涯中唯一一次為了國家外交而創作的《坦尚尼亞大瀑布》,以4456.27萬元成交,是吳冠中2017年度最高價作品。

單件最高價處在第三位的則是第一代旅美華裔畫家朱沅芷,其為紐約現代美術館開幕展創作的《工業之輪在紐約》,在香港蘇富比2017年秋拍中以8738.8625萬元成交,是朱沅芷個人拍賣最高價紀錄。

依託於這份TOP100的名單,雅昌藝術網也梳理了2017年度二十世紀藝術家拍賣成交排行榜,這份榜單中囊括了藝術家在本年度的上拍數量、成交數量以及總成交額,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該板塊的票房號召力。

2017年秋拍二十世紀板塊藝術家總成交排行榜(資料來源製圖:雅昌藝術網)

(備註:該組資料選擇指標拍賣行藝術家的油畫作品,不包括書畫作品;另由於港幣、臺北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可能會出現資料誤差。)

NO.1:趙無極2017年度共上拍158件作品,成交113件,成交總額為85606萬元,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29.01.64》,在佳士得香港以1.724億元成交。

趙無極

《29.01.64》 成交價:1.724億元

除此之外,在香港蘇富比和保利香港上拍的《09.01.63》和《24.03.59-31.12.59》分別以6311.1125萬以及5092.88萬元的價格成交,分列趙無極最高拍賣價格的第5和第9位。

法籍華裔藝術家趙無極(1921-2013)生於中國北京,1935年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1948年赴法留學,並定居法國。在繪畫創作上,趙無極在西方抽象繪畫表現形式的基礎上,融入了中國藝術的審美意境,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繪畫風格,並影響了大量中國藝術家的藝術創作。

NO.2:吳冠中2017年度共上拍600件作品,成交215件,成交總額為73774.8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坦尚尼亞大瀑布》,在保利香港以4456.27萬元成交。

吳冠中

《坦尚尼亞大瀑布》 成交價:4456.27萬元

作為內陸拍賣市場當代藝術板塊的票房保證,吳冠中在2017年度貢獻了19件超過千萬元成交的作品。位居其個人2017年榜單第二位的是創作於1931年的《粉瓶小野菊》,在佳士得香港2017年秋拍中以4316.6975萬元成交。

吳冠中(1919-2010)年生於江蘇宜興,1936年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後是從常書鴻及關良,1946年赴法留學,1950年學成後歸來。在吳冠中的眾多創造與貢獻中,首推其在“油畫本土化”和“中國畫現代化”方面幾乎無人能及的巨大成就。

NO.3:常玉2017年度共上拍108件作品,成交99件,成交總額為35882.1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白瓶花卉》,在佳士得香港以6604.6萬元成交。

常玉

《白瓶花卉》 成交價:6604.6萬元

常玉作品在本年度拍賣中,亦有一件創作於1931年《花豹》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以6591.2375萬元成交,是為本年度其個人第二高價作品。

常玉一生大起大落,在藝術上堅持我行我素。1966年在巴黎因煤氣洩漏去世時仍默默無聞、不被賞識。而今,西方公認他為世界級的繪畫大家。2017年度在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辦的“相思巴黎-常玉展”更是引發了公眾對於這位浪蕩公子的關注。

NO.4:朱德群2017年度共上拍91件作品,成交56件,成交總額為12903.7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岩晶的挺現》,在佳士得香港以1897.73萬元成交。

朱德群

《岩晶的挺現》 成交價:1897.73萬元

朱德群1935年進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學習,後去到臺灣,1955年開始定居法國巴黎,當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終身院士,朱德群被譽為是用油畫畫出了中國水墨畫精神的大師。

從收藏市場而言,朱德群在港臺地區舉辦過多次展覽,在港臺擁有較為穩固的收藏群體,相對來說內地藏家較少,但是市場價格整體穩定。

NO.5:吳大羽2017年度共上拍33件作品,成交56件,成交總額為9390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瓶花》,在西泠拍賣以4140萬元成交。

吳大羽

《瓶花》 成交價:4140萬元

吳大羽作為吳冠中、趙無極等人的老師,吳大羽在1922年就曾經赴法國留學,後學成歸國,吳大羽在民國時期成為國內西畫的旗幟人物,上世紀80年代是抽象藝術奠基人,今天看來,晚期的蠟筆畫竟又充當了塗鴉先鋒。

但是作品的拍賣價格一直沒有超越其學生。本年度在西泠拍賣中,其作品《瓶花》也終於以4140萬元的價格創作其個人拍賣紀錄。

NO.6:朱沅芷2017年度共上拍5件作品,成交5件,成交總額為8873.4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工業之輪在紐約》,在香港蘇富比以8378.86萬元成交。

朱沅芷

《工業之輪在紐約》 成交價:8378.86萬元

第一代旅美華裔畫家朱沅芷才華橫溢,是開啟中國現代藝術的旅美華人藝術家,歷史上有著不可代替之重要性,藝術價值更是毋庸置疑。儘管在小圈子中有一定熱度,但其在市場認知度、市場基礎和高價紀錄等多個方面和趙無極、吳冠中等人還有很大的差距。

《工業之輪在紐約》也是創造了朱沅芷個人最高價拍賣紀錄。

NO.7:林風眠2017年度共上拍2件作品,成交1件,成交總額為2147.3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豐收的早晨》,在香港蘇富比以2147.3萬元成交。

林風眠

《豐收的早晨》 成交價:2147.3萬元

被學界譽為“融合中西的開拓者”的林風眠,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影響深遠。其油畫作品稀少,晚年基本以彩墨創作為主。戰亂年代油畫不方便攜帶和保存,留下來的油畫很少。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裡環境寬鬆,他創作了表現過豐收、農耕等主旋律的油畫,70年代末移居香港時沒帶走一張油畫,到香港後也沒有再創作油畫。

NO.8:丁雄泉2017年度共上拍97件作品,成交22件,成交總額為2067.4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世界小姐》,在臺北羅芙奧以501.6萬元成交。

丁雄泉

《世界小姐》 成交價:501.6萬元

享譽國際的華裔畫家丁雄泉以絕麗的色彩及在大膽的表達方式見稱,丁雄泉樹立了獨立於主流畫風之外的特列風格。丁雄泉在1960年移居紐約,成為一名流行藝術家,他的畫顏色很鮮豔,搭配五彩繽紛。

NO.9:蘇天賜2017年度共上拍22件作品,成交15件,成交總額為1977.3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蘇南初春》,在中國嘉德以805萬元成交。

蘇天賜

《蘇南初春》 成交價:805萬元

蘇天賜在1943年在重慶就讀于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蘇天賜非常重視油畫自身的表現力。他雖晚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有機會赴歐洲,直接接觸西方名作,但是從他開始繪畫之初,就與歐洲現代繪畫的觀念相吻合。

本次在中國嘉德拍賣中,這件《蘇南初春》也是創造了其個人拍賣最高價紀錄。

NO.10:廖繼春2017年度共上拍10件作品,成交6件,成交總額為1855.5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西班牙古城》,在佳士得香港以1229.38萬元成交。

《西班牙古城》 成交價:1229.38萬元

廖繼春被譽為是臺灣現代藝術的鼻祖,1962至1963年,廖繼春曾受美國國務院的邀請赴美參觀訪問,親身觀摩當地成熟的抽象表現主義創作,正是這段經歷對他的繪畫語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這之後,廖繼春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抽象繪畫的創作中。

就拍賣市場而言,廖繼春雖然臺灣地區重要的藝術家,但是由於地域性的影響,其作品在大陸上拍比較少,多數是在港臺地區拍賣市場中出現,本次價格亦是創造了其個人最高價拍賣紀錄。

2017年度二十世紀藝術拍賣成交TOP100(資料來源製圖:雅昌藝術網)

這從雅昌藝術網所梳理的2017年度二十世紀油畫拍賣成交TOP100中亦可總結,在這份榜單中,一共有22位藝術家進入榜單,其中趙無極的作品有30件進入到榜單中,並且集中在成交超過2000萬元以上的區域中,成為二十世紀油畫板塊中絕對的王者。

2017年度中趙無極更是兩度刷新其個人拍賣的世界紀錄,其中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中,趙無極創作於1964年《29.09.64》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中1.3558億元的價格成交,是為2017年春拍季最高價的當代藝術作品;隨即在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同樣是創作於1964年的《29.01.64》是以1.7241億元成交,目前為趙無極個人拍賣的最高價紀錄。

緊隨其後的則是吳冠中,有28件作品進入到TOP100中,其中保利拍賣系佔據了絕對的吳冠中作品拍賣優勢,尤其是在2017年保利香港秋拍中,吳冠中藝術生涯中唯一一次為了國家外交而創作的《坦尚尼亞大瀑布》,以4456.27萬元成交,是吳冠中2017年度最高價作品。

單件最高價處在第三位的則是第一代旅美華裔畫家朱沅芷,其為紐約現代美術館開幕展創作的《工業之輪在紐約》,在香港蘇富比2017年秋拍中以8738.8625萬元成交,是朱沅芷個人拍賣最高價紀錄。

依託於這份TOP100的名單,雅昌藝術網也梳理了2017年度二十世紀藝術家拍賣成交排行榜,這份榜單中囊括了藝術家在本年度的上拍數量、成交數量以及總成交額,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該板塊的票房號召力。

2017年秋拍二十世紀板塊藝術家總成交排行榜(資料來源製圖:雅昌藝術網)

(備註:該組資料選擇指標拍賣行藝術家的油畫作品,不包括書畫作品;另由於港幣、臺北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可能會出現資料誤差。)

NO.1:趙無極2017年度共上拍158件作品,成交113件,成交總額為85606萬元,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29.01.64》,在佳士得香港以1.724億元成交。

趙無極

《29.01.64》 成交價:1.724億元

除此之外,在香港蘇富比和保利香港上拍的《09.01.63》和《24.03.59-31.12.59》分別以6311.1125萬以及5092.88萬元的價格成交,分列趙無極最高拍賣價格的第5和第9位。

法籍華裔藝術家趙無極(1921-2013)生於中國北京,1935年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1948年赴法留學,並定居法國。在繪畫創作上,趙無極在西方抽象繪畫表現形式的基礎上,融入了中國藝術的審美意境,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繪畫風格,並影響了大量中國藝術家的藝術創作。

NO.2:吳冠中2017年度共上拍600件作品,成交215件,成交總額為73774.8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坦尚尼亞大瀑布》,在保利香港以4456.27萬元成交。

吳冠中

《坦尚尼亞大瀑布》 成交價:4456.27萬元

作為內陸拍賣市場當代藝術板塊的票房保證,吳冠中在2017年度貢獻了19件超過千萬元成交的作品。位居其個人2017年榜單第二位的是創作於1931年的《粉瓶小野菊》,在佳士得香港2017年秋拍中以4316.6975萬元成交。

吳冠中(1919-2010)年生於江蘇宜興,1936年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後是從常書鴻及關良,1946年赴法留學,1950年學成後歸來。在吳冠中的眾多創造與貢獻中,首推其在“油畫本土化”和“中國畫現代化”方面幾乎無人能及的巨大成就。

NO.3:常玉2017年度共上拍108件作品,成交99件,成交總額為35882.1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白瓶花卉》,在佳士得香港以6604.6萬元成交。

常玉

《白瓶花卉》 成交價:6604.6萬元

常玉作品在本年度拍賣中,亦有一件創作於1931年《花豹》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以6591.2375萬元成交,是為本年度其個人第二高價作品。

常玉一生大起大落,在藝術上堅持我行我素。1966年在巴黎因煤氣洩漏去世時仍默默無聞、不被賞識。而今,西方公認他為世界級的繪畫大家。2017年度在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辦的“相思巴黎-常玉展”更是引發了公眾對於這位浪蕩公子的關注。

NO.4:朱德群2017年度共上拍91件作品,成交56件,成交總額為12903.7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岩晶的挺現》,在佳士得香港以1897.73萬元成交。

朱德群

《岩晶的挺現》 成交價:1897.73萬元

朱德群1935年進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學習,後去到臺灣,1955年開始定居法國巴黎,當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終身院士,朱德群被譽為是用油畫畫出了中國水墨畫精神的大師。

從收藏市場而言,朱德群在港臺地區舉辦過多次展覽,在港臺擁有較為穩固的收藏群體,相對來說內地藏家較少,但是市場價格整體穩定。

NO.5:吳大羽2017年度共上拍33件作品,成交56件,成交總額為9390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瓶花》,在西泠拍賣以4140萬元成交。

吳大羽

《瓶花》 成交價:4140萬元

吳大羽作為吳冠中、趙無極等人的老師,吳大羽在1922年就曾經赴法國留學,後學成歸國,吳大羽在民國時期成為國內西畫的旗幟人物,上世紀80年代是抽象藝術奠基人,今天看來,晚期的蠟筆畫竟又充當了塗鴉先鋒。

但是作品的拍賣價格一直沒有超越其學生。本年度在西泠拍賣中,其作品《瓶花》也終於以4140萬元的價格創作其個人拍賣紀錄。

NO.6:朱沅芷2017年度共上拍5件作品,成交5件,成交總額為8873.4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工業之輪在紐約》,在香港蘇富比以8378.86萬元成交。

朱沅芷

《工業之輪在紐約》 成交價:8378.86萬元

第一代旅美華裔畫家朱沅芷才華橫溢,是開啟中國現代藝術的旅美華人藝術家,歷史上有著不可代替之重要性,藝術價值更是毋庸置疑。儘管在小圈子中有一定熱度,但其在市場認知度、市場基礎和高價紀錄等多個方面和趙無極、吳冠中等人還有很大的差距。

《工業之輪在紐約》也是創造了朱沅芷個人最高價拍賣紀錄。

NO.7:林風眠2017年度共上拍2件作品,成交1件,成交總額為2147.3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豐收的早晨》,在香港蘇富比以2147.3萬元成交。

林風眠

《豐收的早晨》 成交價:2147.3萬元

被學界譽為“融合中西的開拓者”的林風眠,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影響深遠。其油畫作品稀少,晚年基本以彩墨創作為主。戰亂年代油畫不方便攜帶和保存,留下來的油畫很少。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裡環境寬鬆,他創作了表現過豐收、農耕等主旋律的油畫,70年代末移居香港時沒帶走一張油畫,到香港後也沒有再創作油畫。

NO.8:丁雄泉2017年度共上拍97件作品,成交22件,成交總額為2067.4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世界小姐》,在臺北羅芙奧以501.6萬元成交。

丁雄泉

《世界小姐》 成交價:501.6萬元

享譽國際的華裔畫家丁雄泉以絕麗的色彩及在大膽的表達方式見稱,丁雄泉樹立了獨立於主流畫風之外的特列風格。丁雄泉在1960年移居紐約,成為一名流行藝術家,他的畫顏色很鮮豔,搭配五彩繽紛。

NO.9:蘇天賜2017年度共上拍22件作品,成交15件,成交總額為1977.3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蘇南初春》,在中國嘉德以805萬元成交。

蘇天賜

《蘇南初春》 成交價:805萬元

蘇天賜在1943年在重慶就讀于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蘇天賜非常重視油畫自身的表現力。他雖晚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有機會赴歐洲,直接接觸西方名作,但是從他開始繪畫之初,就與歐洲現代繪畫的觀念相吻合。

本次在中國嘉德拍賣中,這件《蘇南初春》也是創造了其個人拍賣最高價紀錄。

NO.10:廖繼春2017年度共上拍10件作品,成交6件,成交總額為1855.5萬,其中年度單件最高價作品為《西班牙古城》,在佳士得香港以1229.38萬元成交。

《西班牙古城》 成交價:1229.38萬元

廖繼春被譽為是臺灣現代藝術的鼻祖,1962至1963年,廖繼春曾受美國國務院的邀請赴美參觀訪問,親身觀摩當地成熟的抽象表現主義創作,正是這段經歷對他的繪畫語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這之後,廖繼春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抽象繪畫的創作中。

就拍賣市場而言,廖繼春雖然臺灣地區重要的藝術家,但是由於地域性的影響,其作品在大陸上拍比較少,多數是在港臺地區拍賣市場中出現,本次價格亦是創造了其個人最高價拍賣紀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