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的這個侄子在當了宰相後,模仿其叔北伐曹魏,卻全家被殺

諸葛亮家族在東漢末年至三國時, 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與各地軍閥可以媲美的頂級家族。 諸葛亮的先祖為西漢時的光祿大夫諸葛豐, 其父諸葛珪官至東漢末年的泰山郡丞, 其叔諸葛玄官至東漢末年的豫章太守, 其長兄諸葛瑾官至東吳大將軍, 領豫州牧, 其從弟諸葛均官至蜀漢長水校尉, 其堂弟諸葛誕官至曹魏的征東大將軍。 當然這裡面最牛的當屬諸葛亮了, 西元223年, 劉備死後, 蜀漢丞相諸葛亮成為了蜀漢政權的實際掌權者, 蜀帝劉禪軍國大事皆聽于諸葛亮, 史稱“政事無巨細, 咸決於亮”。

三國

在當時的三國中, 實力最為弱小的就是蜀漢了。 在西元236年, 曹魏人口約440余萬, 常備軍約60萬。 東吳的人口約240萬, 常備軍約20萬。 雖然據有益州、漢中以及西南的廣大地區, 然而蜀漢的人口只有100萬, 常備軍約10多萬。 諸葛亮不僅把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 作為三國中的最弱一國,

諸葛亮以攻代守, 通過五次北伐曹魏, 不僅實力未損, 還成功保住蜀國這三分之一的江山, 通過三國演義的描述, 諸葛亮更成為了一個神話般的存在。 西元234年, 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享年54歲, 蜀軍退回成都後, 蜀帝劉禪追諡諸葛亮為忠武侯, 亮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北伐

諸葛家族不僅只有諸葛亮這一個丞相, 諸葛亮的親侄子諸葛恪也曾在東吳官至丞相權傾一時。 諸葛恪是諸葛亮的長兄諸葛瑾的長子, 從小有神童的美譽, 頗有些智慧, 吳主孫權頗為喜歡他。 加上諸葛瑾是東吳的權臣, 近水樓臺先得月, 在其19歲時便被封為騎都尉。 西元234年, 在其叔父諸葛亮去世的這一年, 31歲的諸葛恪被孫權任命為撫越將軍, 領丹陽太守, 僅用了3年時間就收服了自西漢以來近400多年政府都無法有效管理的丹陽山上的山越人, 令孫權對其更是刮目相看。 西元251年, 孫權病重, 由於太子孫亮時年僅9歲, 急召大將軍諸葛恪託付後事, 次年孫權病逝後, 諸葛恪成為了托孤大臣之首,

官拜太傅, 成為了當時東吳的實際領導者。

孫權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能人, 其父諸葛瑾“常嫌之, 謂非保家之子, 每以憂戚”, “恪不大興吾家, 將大赤吾族也”。 諸葛恪年輕時, 孫權曾打算讓他負責軍隊的後勤供應, 作為東吳的同盟國蜀國丞相諸葛亮還曾親自寫信給東吳的陸遜,

讓他轉告吳主孫權“家兄年老, 而恪性疏, 今使典主糧谷, 糧穀軍之要最, 僕雖在遠, 竊用不安”。 所謂知子莫若父, 不僅諸葛瑾就連當叔叔的諸葛亮都對諸葛恪不看好。 諸葛恪雖然有智謀, 但為人剛愎自用, 心夠黑, 其長子諸葛綽因參與孫權兒子孫霸謀害太子的活動, 被孫權要求其嚴加管教, 而諸葛恪卻將其長子毒殺。

諸葛恪

西元252年,諸葛恪掌握東吳實際大權後,輕徭薄賦,取消監視官民情事的制度,甚獲民心,大有其叔父諸葛亮在蜀國的遺風,而曹魏則趁東吳孫權病亡幼主年幼之際,大舉進攻東吳,諸葛恪則率軍擊退魏軍,官拜丞相。這時候諸葛恪的性格弱點就出來了,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也許之前的勝利來的太突然,變得飄飄然起來,也像其叔叔諸葛亮一樣搞起了北伐,在西元253年,諸葛恪不顧東吳大臣和軍民的反對,執意率20萬大軍北伐曹魏,不僅兵敗而且對大臣還橫加指責,極力掩飾失誤。同年曾經支持他的大臣孫峻和吳主孫亮定下計策在酒宴上殺掉諸葛恪,在赴宴之際,已經有人偷偷告訴他“今日宴會佈置不同尋常,恐怕有變故”,然而在再三猶豫後還赴宴了,這又暴露了他的一個弱點,遇事優柔寡斷,結果他在宴會上被殺,死後被夷滅三族,全家被殺。讓人成功是性格,讓人失敗的也是性格,當一個人取得了與他的才能不匹配的成就,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人這輩子最大的課題就是提高自己。

諸葛恪

西元252年,諸葛恪掌握東吳實際大權後,輕徭薄賦,取消監視官民情事的制度,甚獲民心,大有其叔父諸葛亮在蜀國的遺風,而曹魏則趁東吳孫權病亡幼主年幼之際,大舉進攻東吳,諸葛恪則率軍擊退魏軍,官拜丞相。這時候諸葛恪的性格弱點就出來了,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也許之前的勝利來的太突然,變得飄飄然起來,也像其叔叔諸葛亮一樣搞起了北伐,在西元253年,諸葛恪不顧東吳大臣和軍民的反對,執意率20萬大軍北伐曹魏,不僅兵敗而且對大臣還橫加指責,極力掩飾失誤。同年曾經支持他的大臣孫峻和吳主孫亮定下計策在酒宴上殺掉諸葛恪,在赴宴之際,已經有人偷偷告訴他“今日宴會佈置不同尋常,恐怕有變故”,然而在再三猶豫後還赴宴了,這又暴露了他的一個弱點,遇事優柔寡斷,結果他在宴會上被殺,死後被夷滅三族,全家被殺。讓人成功是性格,讓人失敗的也是性格,當一個人取得了與他的才能不匹配的成就,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人這輩子最大的課題就是提高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