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安古村揭秘:長安區高橋街道江渡村!

豐鎬遺子/書文 ;話百里秦川, 講陝西故事, 請關注“睜眼看西安”

江渡村在西安市長安區高橋街道、鄠邑區鎮, 咸陽市秦都區釣台街道, 三交界的地方, 因村址建於渭河故道旁, 居民以擺渡為業, 故名擺渡村, 後按照方位分為東江渡、西江渡、南江渡三個村。 其中東江渡隸屬咸陽市秦都區釣台街道辦管轄, 釣台街道辦, 相傳此地原為姜太公釣魚出, 故名“釣台”, 東江渡現有六個隊, 村民一千多人。 西江渡和南江渡隸屬西安市長安區高橋街道辦管轄, 是一塊典型的“雞鳴響三縣”之地。

江渡村應該是長安區最西邊的一個村子。

高橋街道辦駐地槽坊村, 是西安市長安區灃西三鎮之一, “高橋”得名於灃河上的文昌古橋。 《長安縣誌》記載:文昌橋位於西安故城西三十裡的灃水之上。 原橋始建於明永樂十二年, 因灃河水量頗豐, 屢發洪水, 橋樑屢毀屢修, 明弘治五年又架木重修, 嘉靖年間又重修。 到了清朝咸豐年間馬務村刑部尚書薛允升在灃河上在此重修文昌古橋, 為石軸柱橋, 計二十七孔, 得名:高橋。 因位於西安以西人稱“西高橋”。 建國初為高橋鄉, 1958年改公社, 1984年複改鄉。 2009年12月高橋撤銷鄉建制, 設立街道辦事處, 2010年10月劃歸西安市灃渭新區託管, 現託管於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管委會。

江渡村就是高橋街道辦最西邊的村子, 要是從地圖上看, 江度村可以說是長安區的一塊飛地,

其觸角已經深入到咸陽市秦都區境內。 現在要是站在江渡村看渭河, 發現渭河還離村比較遠, 這是渭河經常改道的問題。 宋朝《長安志·長安縣》記載:“灃河至戶縣元村入渭”, 現在灃河已經跑到十幾裡外的漁王村入渭了, 足見河道變化之劇烈。 現在渭河主流河道距民國22年的南渡口距離都有約三公里。

江渡這一塊是漢唐時期西渭橋的橋址。 鼎鼎大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咸陽古渡”說的就是這裡, 人稱“雁塔晨鐘響城南, 咸陽古渡幾千年 ”。 據咸陽地方誌記載, “咸陽古渡”建築於明嘉靖年間, 渡品處建有一座木橋, 通隴通蜀, 過客眾多, 為秦中第一渡。 《咸陽縣誌•古跡志•勝景》記:渭陽古渡, 長安古渡也。 或雲西渭橋, 或雲咸陽橋, 往來名利之客絡繹不絕。 唐代詩人杜甫的《兵車行》說的就是長安城西的咸陽橋上的事情, 滄海桑田, 渭河後來向北移了幾公里, 也就遠離了江渡村。

西江渡村成村於明末清初, 村南邊是鄠邑區康村, 西邊是渭河, 西南是鄠邑區宋村, 北面是曹家灘、村東是新河, 東北是咸陽東江渡村。 村子以王姓為主, 有兩千來人。 《長安地名志•西江渡》記載:西江渡位於槽坊, 以西5.5公里, 伸入咸陽戶縣邊界間。 該村處於西漢至唐的西渭橋南側。 清嘉慶《長安縣誌》】記載為:馬王廒西江渡村。

村西頭原有一座大墓, 現麥地裡殘存石人、石馬, 墓主就是清朝初年康熙的大將王化行, 王化行有些書上也寫作王化雄, 其實這人姓殷。 原為今咸陽渭城區人, 出生于明朝崇禎16年, 家中窮困, 自幼過繼給西江渡村王家為子, 所以又名王化行, 從小就力大無窮, 好讀兵書, 精於紅拳。康熙九年高中殿試武進士,從此開始了一生戎馬生涯。王化行入伍之後適逢三藩叛亂,其同吳三桂大小數十戰,37歲就官拜漢中城守營副將,康熙23年跟隨施琅收復臺灣,到了康熙25年,康熙皇帝皇巡狩京畿東北一帶,王化行隨從扈衛,得到皇上賞識,特賜其佩刀一柄,成為名副其實的“御前帶刀侍衛”。到了康熙27年,王化行45歲,即被升任為首任福建省臺灣總兵,但是王化行一生中最輝煌的頂峰則是康熙35年的大破葛爾丹之戰。

看過歷史大劇《康熙王朝》的都知道葛爾丹。蒙古衛拉特四部之一準葛爾的首領葛爾丹日益壯大。清朝不能坐視葛爾丹強大,隨派兵征討,未想清軍不堪一擊,葛爾丹乘勝進攻到距北京不足600裡,京師震動。康熙29年康熙派全國調集大軍與葛爾丹決戰與烏蘭布通。這一次大破葛爾丹“駱駝陣”,葛爾丹損失慘重,被迫撤退,以圖再舉。經過幾年積蓄,葛爾丹重振旗鼓。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御駕親征,準備一勞永逸解決准葛爾部噶爾丹叛軍。換掉了前幾次戰役中表現差強人意的滿蒙騎兵,決定讓在平三藩之亂中大放異彩的綠營藤牌兵參戰。並帶來了自己的特種部隊“火器營”,統管火器營的大將就是時任寧夏總兵王化行。

清軍主守,葛爾丹率騎兵下馬步戰,清軍幾次抵擋不住。雙方從早打到晚,勝負未決,戰事已成膠著狀態。這時殷化行山頂遙望,發現葛爾丹陣地的後方有大批靜止的人蓄,斷定為葛爾丹的家屬、輜重。於是率綠營精銳包抄葛爾丹後營,准葛爾戰士無法抵擋頓時土崩瓦解,葛爾丹帶數騎逃走。葛爾丹逃一路不斷受到清朝軍隊追擊,不久服毒自盡。此次戰役,王化行功居第一。康熙37年,殷化行奏請朝廷恢復本姓。朝廷議論昭莫多戰役之功,准許回復祖籍姓氏,隨恢復本姓從王化行改名殷化行,升任廣東提督。其墓在文革時期被平毀,如今只剩下神道兩側的石人石馬。

南江渡在西江渡以東,東江渡以南,村民一千余人,村子旁邊有一條河叫新河,發源於秦嶺北麓,又名蒼龍河、泥河。《咸甯長安兩縣續志》有載“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因長安與戶縣交界處地勢低窪,多水患,長安紳士馮村柏震藩請鑿渠以泄積水。渠因人工開挖故名新河。”

民國時期南江渡村出了一名叱吒風雲的革命英雄康居仁。康居仁雖家境富有,但節儉自律,1926年入黨,此年任長安縣委武裝委員區農協副主任。他和長安縣姜仁村李艮、府君廟村徐漢儒一起在長安、戶縣、咸陽一代籌建農協,組織發動咸陽馬家寨農民運動。1928年接任咸陽南區區委書記的康居仁在長安縣府差役抓住,押解途中趁機奪路而逃。同年秋,在咸陽八裡莊腿部中彈被抓,生死搏鬥間被斧頭砍中下顎,重傷用木板把他抬回咸陽,投入大牢,因傷勢過重,犧牲於監獄。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於2012年7月4日,修改於2017年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

精於紅拳。康熙九年高中殿試武進士,從此開始了一生戎馬生涯。王化行入伍之後適逢三藩叛亂,其同吳三桂大小數十戰,37歲就官拜漢中城守營副將,康熙23年跟隨施琅收復臺灣,到了康熙25年,康熙皇帝皇巡狩京畿東北一帶,王化行隨從扈衛,得到皇上賞識,特賜其佩刀一柄,成為名副其實的“御前帶刀侍衛”。到了康熙27年,王化行45歲,即被升任為首任福建省臺灣總兵,但是王化行一生中最輝煌的頂峰則是康熙35年的大破葛爾丹之戰。

看過歷史大劇《康熙王朝》的都知道葛爾丹。蒙古衛拉特四部之一準葛爾的首領葛爾丹日益壯大。清朝不能坐視葛爾丹強大,隨派兵征討,未想清軍不堪一擊,葛爾丹乘勝進攻到距北京不足600裡,京師震動。康熙29年康熙派全國調集大軍與葛爾丹決戰與烏蘭布通。這一次大破葛爾丹“駱駝陣”,葛爾丹損失慘重,被迫撤退,以圖再舉。經過幾年積蓄,葛爾丹重振旗鼓。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御駕親征,準備一勞永逸解決准葛爾部噶爾丹叛軍。換掉了前幾次戰役中表現差強人意的滿蒙騎兵,決定讓在平三藩之亂中大放異彩的綠營藤牌兵參戰。並帶來了自己的特種部隊“火器營”,統管火器營的大將就是時任寧夏總兵王化行。

清軍主守,葛爾丹率騎兵下馬步戰,清軍幾次抵擋不住。雙方從早打到晚,勝負未決,戰事已成膠著狀態。這時殷化行山頂遙望,發現葛爾丹陣地的後方有大批靜止的人蓄,斷定為葛爾丹的家屬、輜重。於是率綠營精銳包抄葛爾丹後營,准葛爾戰士無法抵擋頓時土崩瓦解,葛爾丹帶數騎逃走。葛爾丹逃一路不斷受到清朝軍隊追擊,不久服毒自盡。此次戰役,王化行功居第一。康熙37年,殷化行奏請朝廷恢復本姓。朝廷議論昭莫多戰役之功,准許回復祖籍姓氏,隨恢復本姓從王化行改名殷化行,升任廣東提督。其墓在文革時期被平毀,如今只剩下神道兩側的石人石馬。

南江渡在西江渡以東,東江渡以南,村民一千余人,村子旁邊有一條河叫新河,發源於秦嶺北麓,又名蒼龍河、泥河。《咸甯長安兩縣續志》有載“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因長安與戶縣交界處地勢低窪,多水患,長安紳士馮村柏震藩請鑿渠以泄積水。渠因人工開挖故名新河。”

民國時期南江渡村出了一名叱吒風雲的革命英雄康居仁。康居仁雖家境富有,但節儉自律,1926年入黨,此年任長安縣委武裝委員區農協副主任。他和長安縣姜仁村李艮、府君廟村徐漢儒一起在長安、戶縣、咸陽一代籌建農協,組織發動咸陽馬家寨農民運動。1928年接任咸陽南區區委書記的康居仁在長安縣府差役抓住,押解途中趁機奪路而逃。同年秋,在咸陽八裡莊腿部中彈被抓,生死搏鬥間被斧頭砍中下顎,重傷用木板把他抬回咸陽,投入大牢,因傷勢過重,犧牲於監獄。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於2012年7月4日,修改於2017年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