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豪擲24.94億元,五糧液真要造車了

資本市場從來不缺想像力和執行力。 如今, 汽車行業已經成為“門外漢”的新樂園, 在寶能幾經遮掩最終將觀致攬入懷中後, 五糧液也開始了這場大跨界。

1月2日, 奇瑞汽車發佈公告稱, 將旗下品牌凱翼汽車51%的股權轉讓, 價格為24.94億元, 接手方為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四川省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 各持50.5%和0.5的股權。

工商資料顯示, 宜賓普什集團由五糧液集團全資控股,

對外投資了多家包括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零部件、汽車模具等汽車相關企業。

可以看出, 退出汽車產業7年之久的五糧液集團, 終是心有不甘, 借著新能源汽車的東風, 又回來了。

造車夢由來已久

其實早在2003年, 五糧液就公開表態要進軍汽車行業。 當時, 普什集團就已開始接受重慶長安及日本汽車生產商的模具訂單, 生產汽車外觀模具, 五糧液就此站在了汽車產業的大門前。

2006年, 五糧液從華晨集團接手新晨股份, 正式進入屬於汽車核心部件的發動機領域。 2009年, 宜賓普什集團又與華晨金杯成立華晨金杯綿陽分公司。

然而好景不長, 在2011年華晨高價回購新晨動力股份, 五糧液的“造車夢”也暫時告一段落。

但五糧液對造車並未放棄。 2017年4月, 宜賓市政府與奇瑞、觀致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雙方攜手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出現在了此次簽約的現場。

不過, 李老闆的親自出場也沒有拿到這塊肥肉, 而是被“野蠻人”寶能給截了胡, 五糧液只能看著眼饞。

2017年12月18, 宜賓市政府與凱翼汽車簽約了遷址協議, 預計產值120億元以上。 雖然比之前與觀致汽車合作的850億元預估產值低了不少, 但宜賓市政府及五糧液集團, 總算正式拿到了汽車行業的通行證。

“不務正業”五糧液

如今, 五糧液的總市值已經超過3000億, 儼然一個資本巨鱷。 因此, 不差錢的五糧液自然也不會讓錢閑下來。

2000年, 為了提升集團的綜合實力, 確保每年20%的增長率, 五糧液開始多元化進程。 在廠長王國春曾看來, 白酒競爭這麼激烈, 不搞點其它項目行嗎?

事實上, 五糧液的野心不只是白酒和汽車。 如今, 它已經建成了涉及造車、製藥、塑膠、模具、印刷、玻璃、飲料、化工、電子、服裝、進出口貿易等跨行業企業集團。

然而回看五糧液多元化的發展, 多少有些“不務正業”——

1997年建成的5萬噸酒精生產線剛投產就告夭折;最初被稱為“亞洲第一流”的製藥集團無疾而終;而“安培納絲”亞洲威士卡項目丟掉了幾千萬元, 隨後陷入停產;1998年9月, 五糧液從宜賓市國資局受讓了宜賓紙業2000萬股國家股, 成為第二大股東。但一直未有實質性重組,最終又把股權託管給了宜賓天原集團。。。。。。

國內的白酒行業經歷五年震盪之後,迎來了新變化,尤其是今年貴州茅臺市值更是突破了8800億元。同為一線白酒品牌的五糧液,市值和茅臺相差了5800億元。

“我們向茅臺學習,以茅臺為榜樣。”在此前舉行的五糧液股東大會上,五糧液董事長劉中國被投資者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拿五糧液與茅臺互相比較。

招商證券研究曾認為,五糧液在前面十年發展相對停滯,導致業績市值被茅臺越甩越遠,公司混改以來經營策略回歸正軌。

奇瑞“減脂”,五糧液“增肌”

五糧液能圓造車夢,要感謝奇瑞。而奇瑞轉賣凱翼汽車,也是業務調整的必然。

奇瑞曾一度憑藉其代表作QQ汽車成為自主品牌車中的領軍者。2003年,QQ汽車就拿下月銷1.7萬輛的佳績,2006年,奇瑞銷量突破30萬輛。

到了2009年,想擺脫低價定位的奇瑞開始佈局多品牌體系,開發了大量車型,此後奇瑞進入下滑通道。

在多品牌戰略下,奇瑞曾出現過100多個車型並存的混亂時期,各品牌車型價位高度雷同,弱化了奇瑞本身的品牌形象的同時,也導致了企業內部品牌間的互相競爭,對奇瑞品牌造成反噬,導致了業績的下滑。

2012年起,奇瑞開始實施“一個奇瑞”戰略,停用分支品牌,精簡產品譜系。也就是在此背景下,2013年底,以互聯網化的“眾包造車”為名義的凱翼汽車應運而生,主打年輕消費者,切入當時正火的SUV領域。

精簡業務後的奇瑞確立了三個品牌:凱翼主攻低端市場,奇瑞面向中端市場,觀致主打高端市場。

但是,凱翼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銷量與目標數相差甚遠,原本計畫用三個品牌覆蓋整個低中高汽車市場的想法也沒能如願,反而因為要扶植子品牌而將自身拖入困局。

如今,五糧液入股凱翼,對於五糧液和奇瑞雙方來說,算是各取所需。奇瑞接連賣掉觀致和凱翼,一方面減輕了負擔,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產品線更加清晰。而對五糧液來說,其強有力的資金儲備,有望讓凱翼汽車品牌再次回春。

成為第二大股東。但一直未有實質性重組,最終又把股權託管給了宜賓天原集團。。。。。。

國內的白酒行業經歷五年震盪之後,迎來了新變化,尤其是今年貴州茅臺市值更是突破了8800億元。同為一線白酒品牌的五糧液,市值和茅臺相差了5800億元。

“我們向茅臺學習,以茅臺為榜樣。”在此前舉行的五糧液股東大會上,五糧液董事長劉中國被投資者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拿五糧液與茅臺互相比較。

招商證券研究曾認為,五糧液在前面十年發展相對停滯,導致業績市值被茅臺越甩越遠,公司混改以來經營策略回歸正軌。

奇瑞“減脂”,五糧液“增肌”

五糧液能圓造車夢,要感謝奇瑞。而奇瑞轉賣凱翼汽車,也是業務調整的必然。

奇瑞曾一度憑藉其代表作QQ汽車成為自主品牌車中的領軍者。2003年,QQ汽車就拿下月銷1.7萬輛的佳績,2006年,奇瑞銷量突破30萬輛。

到了2009年,想擺脫低價定位的奇瑞開始佈局多品牌體系,開發了大量車型,此後奇瑞進入下滑通道。

在多品牌戰略下,奇瑞曾出現過100多個車型並存的混亂時期,各品牌車型價位高度雷同,弱化了奇瑞本身的品牌形象的同時,也導致了企業內部品牌間的互相競爭,對奇瑞品牌造成反噬,導致了業績的下滑。

2012年起,奇瑞開始實施“一個奇瑞”戰略,停用分支品牌,精簡產品譜系。也就是在此背景下,2013年底,以互聯網化的“眾包造車”為名義的凱翼汽車應運而生,主打年輕消費者,切入當時正火的SUV領域。

精簡業務後的奇瑞確立了三個品牌:凱翼主攻低端市場,奇瑞面向中端市場,觀致主打高端市場。

但是,凱翼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銷量與目標數相差甚遠,原本計畫用三個品牌覆蓋整個低中高汽車市場的想法也沒能如願,反而因為要扶植子品牌而將自身拖入困局。

如今,五糧液入股凱翼,對於五糧液和奇瑞雙方來說,算是各取所需。奇瑞接連賣掉觀致和凱翼,一方面減輕了負擔,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產品線更加清晰。而對五糧液來說,其強有力的資金儲備,有望讓凱翼汽車品牌再次回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