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流水線之外,博物館裡的那些“工匠精神”

巍巍故宮, 竦峙蒼穹

雕樑畫棟, 巧及人工

文華武英, 太和乾清

體象天地, 寔麗且宏

巍巍故宮, 古物攸同

環姿瑋態, 百代是崇

殷盤周彝, 唐畫宋瓷

億萬斯品, 羅列靡遺

誰其守之, 惟吾隊士

誰其護之, 惟吾隊士

這是於1931年創作的《故宮守護隊隊歌》, 這首歌在《國家寶藏》第一期的舞臺上唱響。 它展現了故宮人在兵荒馬亂中護寶輾轉, 誓死守護文脈不斷。 這是一個關於守護和傳承的故事。

說到守護和傳承, 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百工聖祖”魯班為我們留下來的“工匠精神”, 而木工工具正是這種形象的具體表現。

它體現了那些勇於創新、精益求精的歷代工匠精神, 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中的一塊璀璨瑰寶。

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 木工電動機械不斷發展, 流水線作業不斷完善, 傳統手工工具多被替代, 但工匠精神理應世代相傳, 永久傳承。

12月26日, 由黑龍江省文化廳、黑龍江省教育廳主辦, 黑龍江省博物館承辦的“魯班工坊——木工手工工具展”開幕式在黑龍江省博物館一樓陽光大廳隆重舉行。 本次展覽共分為:“分尺、分鋸、分刨、分鑿、輔助工具”五個部分, 共600餘件展品。

“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木匠的線 鐵匠的眼”——尺

木工手工工藝始於精准的測量和劃線, 它們應用于木工製作的各道工序中。

“截鋸順鋸 必須分開, 鋸鋸死木 效益才來”——鋸

鋸是用於木材的橫向截斷、縱向分解和曲線鋸割的木工工具。

“前不低頭 後不翹尾, 前七後八 45度最佳”——刨

刨是木工主要的平木工具。 根據其用途及結構不同,

大致分為平刨和特殊刨兩大類。

“握鑿穩活 斧准鑿准, 前鑿後跟 越鑿越深”——鑿

鑿是用於鑿眼、剔槽和切削的工具, 與錘子或斧頭配合使用, 一般分為平鑿、圓鑿和斜刃鑿三大類。

“輔助工具智慧找, 人巧也需工具妙”——輔助工具

鑽是用來鑽孔的工具,

根據構造的不同, 有麻花鑽、拉鑽和手搖鑽等種類。

錘子又稱榔頭, 木工常用的一般是羊角錘和平頭錘兩種。 羊角錘又稱拔釘錘;平頭錘又稱鴨嘴錘。

此次展覽讓有興趣的木工初學者一飽眼福, 他們可以從中學習一些製作木工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基礎知識;同時, 也向公眾展示木工工人的智慧和創新精神, 激勵人們在工作中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為建設國家貢獻力量。

在資訊化時代, “工匠”似乎已離我們遠去。 但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不僅需要大批科學技術專家, 同時也需要千千萬萬的能工巧匠。 更為重要的是, “工匠精神”作為一種優秀的職業道德文化, 它的傳承和發展契合了時代發展的需要, 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與廣泛的社會意義。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工匠之美

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與廣泛的社會意義。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工匠之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