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指實、掌虛、管直、平腕、豎掌,這種執筆方法最科學

留言, 即可獲國家級書法註冊教師資格證, 限量, 欲領從速。 趕緊在評論區互動吧!

執筆法有沒有方法呢?有, 執筆有法, 但不宜說得過死。 蘇東坡對執筆方法曾說過兩句很簡單, 但又是很合道理的話:“把筆無定法, 要使虛而寬”。 如果再具體一點的話, 合理的執筆方法只要按照“指實、掌虛、管直、平腕、豎掌”十個字, 加上五指齊力一句話就行了。 這種執筆方法, 既合乎生理要求, 又合乎力拱圓心的物理要求, 肌肉鬆弛舒服, 執筆能鬆緊適度, 用筆比較靈活就行了。

事實上看字的人, 也只是看你寫出來的字的效果,

並不去研究你執筆的姿態的。

實際上, 當一個書家深入詩詞意境, 感情激動, 書性大發時, 則氣沖毫末, 哪還顧得上執筆法呢?莊子曾記載一個故事, 一個畫家為宋元君作畫時“解衣磅礴”。 都赤膊上陣了, 想來不會於此時想起執筆法的。 據說, 張旭書性大發時,

赤膊坦胸, 狂呼奔走, 以發蘸墨書之, 筆都不用了, 何談執筆法呢?

當然, 教初學書法的小學生學習寫字時, 在基本筆劃還未寫好, 結構還不斷正時就赤膊上陣, 那是不行的。 老師們還應該按照頭正、身直、臂開、足安以及執筆的基本道理去傳授。 先求有法, 再求無法, 到後來於無法中有法。 上邊所述赤膊上陣作畫作書, 也都是先要經過一番基本訓練而後如此的。 我們只是反對把執筆法講得神乎其神, 無所措手足。 這裡順便談談執筆高低問題。 前人對此提出較詳細的論述。 說寫一寸見方的字去筆頭二寸, 寫二寸見方的字去筆頭三寸, ……需要寫十寸見方的字, 筆桿沒那麼長, 怎樣執法呢?寫行草書以及其他書體又執高和低呢?既繁瑣又沒有說清楚。

執筆高低是求得解決字大小幅度的需要, 以及根據字大小去運用需要的力量。 如果腕臂的懸起, 執筆高低和力量的適應問題, 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寫的是行草書, 特別是草書, 立起作書, 即便腕臂懸起, 執筆還是適當高一些為好, 使得上身稍俯而眼睛易於縱觀全域,

而且力量也便於上壓而輸送於臂, 強有力的達到筆端。 但不宜太高, 否則聳肩, 不能持久, 形成運筆少力而死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