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報告解讀|期限縮短、合同量變小、新增專案減少……洞悉全球LNG產業新趨勢

欲知詳情請猛戳“閱讀原文”

4.10

T.O.D.A.Y

「報告解讀」

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BG)之後的殼牌成為了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LNG)公司, 其對LNG產業的重視程度也在與日俱增。

近日, 殼牌首次發佈了《液化天然氣(LNG)前景報告》, 今天, 殼牌在北京發佈了該報告的中文版。

過去十年間, 天然氣是增長最快的碳氫能源。 2000年以來, 天然氣需求量以每年大約2%的速度持續增長。 而同期全球LNG需求量年均增長率高達6%, 2016年達到2.65億噸, 相當於5億個家庭全年的能源需求。

很多人曾預測, 2016年新增的LNG供應量將會超過需求的增長。 然而, 殼牌首次發佈上述報告表明, 去年LNG需求增長與供應增長持平, 主要原因是亞洲和中東地區的需求增長超過預期, 幫助消化了澳大利亞LNG的供應量增長。

上述報告稱, 中國和印度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兩大LNG買家, 預期兩國還將繼續推動需求的增長。 2016年, 中印兩國總共新增LNG進口量1190萬噸。

2016年, 中國LNG進口總量達2700萬噸, 印度達到2000萬噸。

日本LNG進口量在2014年達到8850萬噸的歷史峰值後, 2015年和2016年就分別下跌至8500萬噸和8330萬噸。 原因在於該國電力行業能源效率的提升, 以及核電廠的重新啟動、還有燃煤電廠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競爭。 儘管出現了下跌, 日本仍然是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國。

在供應方面, 全球LNG供應保持增長, 特別是澳大利亞和美國新增LNG供應量開始出口後。 2016年, 澳大利亞是全球LNG出口增長的主要貢獻國。

在這一年, 澳大利亞LNG的出口量增長了1500萬噸, 達到4430萬噸。 2016年對於美國也是重要的一年。 在這一年, 路易斯安那州Sabine Pass終端共出口290萬噸LNG。

另一方面, LNG貿易也正在演變以適應買家的新需求, 比如期限縮短, 合同量變小。 新進口方不斷湧現,

從小型和初創電力企業到中間商和國有能源企業;與此同時, LNG貿易也正在變化以滿足採購方的需求, 其中包括靈活性更高的短期小批量合同。 同時, 與LNG傳統採購方相比, 有些新買家的信用評級相對較低。

許多新買家在本地的天然氣市場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例如世界經濟環境、國內天然氣開採、電力及天然氣市場的自由化等。 這意味著, 與傳統的通常長達20年的長期合約相比, 他們往往更青睞大約5年左右的短期合約。 LNG供應商將越來越需要借助足夠大的產品組合以及足夠多的靈活性滿足來自越來越多的國家, 包括發展中國家, 對LNG的需求。

儘管 LNG 產業在創造新需求上展現了靈活性, 但達成最終投資決定的新LNG 供應專案有所減少。

殼牌認為, LNG行業需要做出更多投資從而滿足需求的增長, 而大多數需求的增長都將來自亞洲, 特別是2020年之後。

2014年到2020年, 全球LNG市場規模將增長50%, 增長主要由建設中或最近竣工的LNG加工廠驅動。 上述報告稱, 2020年後, LNG產業需要大量投資推動供應增加, 以滿足需求增長。 殼牌天然氣一體化及新能源業務執行董事魏思樂(Maarten Wetselaar)表示:“我們預計2015-2030年間LNG需求量的年均增速將達到4-5%, 將是天然氣的兩倍。 ”

版權聲明|稿件為能源雜誌原創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