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東風汽車掛牌9487萬撤資本田中國,廣汽本田計畫全資接手

收購本田中國, 是當前廣汽本田擴充產能管道、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的最合適選擇。

財經天下有限公司10%股權正式在上海聯交所網站掛牌出售,

價格為9487.009萬元, 期滿日期為1月29日。

掛牌資訊顯示, 根據標的公司董事會臨時會議決議書, 本田中國股東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均擬轉讓其持有的全部股權, 所持比例分別為55%、10%、25%, 除東風汽車的10%, 其餘股權轉讓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

基本可以確定, 廣汽本田將成為本田中國100%股權的接手方。

廣汽本田將全資收購本田中國

廣汽本田對本田中國的收購早有徵兆。 12月16日, 廣汽集團發佈公告稱, 企業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轉讓本田(中國)25%股權及廣汽本田收購重組本田(中國)方案的議案》, 本田中國25%股權的掛牌底價約為23159.3萬元, 並批准了廣汽本田收購本田中國100%股權, 對其進行升級改造, 專案計畫總投資120614萬元。

此次東風汽車掛牌出售本田中國10%股權, 標誌著本田中國的股權變動進入實質性階段。 其他股東的股權也將陸續進入轉讓階段。

本田中國創立於2003年9月, 是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聯合在華合作夥伴廣汽集團、東風集團合資成立的出口汽車生產公司,

面向歐洲市場, 出口國家超過20個。 本田中國經政府批准的經營範圍為生產及出口銷售轎車極其零部件、從事轎車零部件的進出口業務及相關售後服務, 並不具備面向國內市場銷售的資質。

資料顯示, 本田中國的產能為6萬輛/年, 公司位於廣州出口加工區內, 員工近800人。 本田中國的產量並不飽和, 其總經理一瀨新在2016年底曾對外公佈, 本田中國成立十幾年來累計產量僅為30萬台。 本田汽車在歐洲的銷售也並不理想, 2017年1-11月市場份額僅為0.9%, 僅銷售13.09萬輛。 在此頹勢下, 本田中國變動控股結構, 是對未來業務方向的積極調整。

在本田中國四大股東的股權轉讓順利完成後,

廣汽本田將全資控股本田中國。

廣汽本田發展迅猛, 急需補充產能

與本田中國出口業績不佳相反, 國內本田汽車的銷售量近年一路上揚。 廣汽本田的市場表現十分出色, 產能吃緊, 急需引入新生產線補充產能短板。

1月1日, 廣汽本田發佈的最新產銷資料顯示,

2017年全年累計終端銷量達到730633輛, 同比增長達10.8%, 遠超69萬的年銷目標, 旗下雅閣、繽智及飛度等明星產品總銷量均超過10萬輛, 其中雅閣的總銷量已突破200萬輛。 2018年廣汽本田的年銷目標為75萬輛。

伴隨銷量持續增長, 廣汽本田的產能不足問題也愈加凸顯。 目前, 廣汽本田有三座工廠, 年總產量為60萬輛, 其中黃埔廠區年產能為24萬輛, 增城的第二工廠和第三工廠年產能分別為24萬輛和12萬輛。 第三廠區產能計畫增長12萬輛, 將總產能提高到72萬輛。 即便如此, 仍舊無法滿足2018年的銷售目標供給。

本田中國主要生產車型為JAZZ, 其國產車型為飛度, 本由廣汽本田負責生產。 廣汽本田收購本田中國後, 不需對生產線進行大幅改動, 便可直接使用工廠投入生產。

另一邊,東風本田近年來銷售量也是一片大好,產能同樣吃緊。早前,東風本田已經通過與神龍汽車公司的產能交易,試圖解決產能不足的問題。

從技術匹配度和公司發展戰略多方面看,收購本田中國,是當前廣汽本田擴充產能管道、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的最合適選擇。

另一邊,東風本田近年來銷售量也是一片大好,產能同樣吃緊。早前,東風本田已經通過與神龍汽車公司的產能交易,試圖解決產能不足的問題。

從技術匹配度和公司發展戰略多方面看,收購本田中國,是當前廣汽本田擴充產能管道、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的最合適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