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關於南昌酒廠的文化記憶(上):丁坊酒、南昌大麯酒

居住南昌十餘載, 對這座城市有了深深的感情, 陳年白酒文化之旅, 因此從南昌開啟。 古屬豫章郡之南昌, 釀酒歷史悠久。 從晉代的“豫章竹葉”到唐代的“丁坊糯米黃酒”再到宋代洪州之雙泉、金波酒以及清代“貢酒”丁坊酒, 歷來多有文人雅士留下華美詩篇頌歌豫章醇醪。

一、漢汾、丁燒:爭霸民國南昌酒業

民國時期的南昌酒業分為漢汾和丁燒酒業。 其酒商亦分為北幫和本地南幫。 據史料記載, 北幫酒商大都從山西、武漢(當時仿汾酒工藝製成漢汾酒)運來原酒再稍作加工後進行出售;而本地南幫則多於作坊自釀丁燒酒,

即丁坊、雜酒、土燒和土高粱酒。 漢汾與丁燒兩派割據酒業, 競相爭霸南昌:民國前中期, 南昌的釀酒業興旺發達, 直到1936年, 全市釀酒作坊達到四十餘家。

抗戰爆發後的南昌, 釀酒業急劇衰落, 時至建國前夕, 江西的酒業十分蕭條, 整座城市的酒坊寥寥無幾。 1949年初, 風雨飄搖的南昌釀酒業僅存複吉、義成、源興、仁昌、萬美全等酒坊。 五十年代初南昌釀酒廠(後更名為南昌酒廠)的成立, 從此正式翻開了南昌酒業輝煌的一頁。

二、南昌酒廠, 前身為何?

南昌酒廠之前身, 應為永泰祥等八家私營酒坊。 1952年, 政府將這八家酒坊合併, 成立南昌釀酒廠, 投產白酒與黃酒。 此後, 南昌市也有許多自辦的釀酒作坊, 後在五十年代中後期都先後併入了南昌酒廠。

三、南昌酒廠, 身在何處?

有關南昌酒廠之位址, 今年曾有省內某報紙刊載, 但我認為不實。 事實上, 南昌酒廠由於初始的合併性質, 因此生產車間較為分散, 廠部設在廣潤門(永泰祥酒坊原址), 車間則分佈於上河街、棉花市、塘榺上、十字街、前後八段等處。 1969年, 隨著酒廠在十字街的擴建, 1975年, 車間全部遷往十字街。

四、南昌酒廠, 何酒爭優?

當然, 從收藏的角度來說, 有關南昌酒廠, 讓人念念不忘的, 更多的是曾經由它生產的幾款風靡全省的酒:歷史名酒丁坊酒、南昌大麯酒、南昌三花酒、梅嶺酒(後更名為灌城酒)。 如今, 這些酒已絕跡江湖, 而南昌酒廠之成立與興衰, 循著手中收藏的實物藏品, 我將為您一一道來。

早期南昌酒廠生產的酒主要為丁坊酒及南昌大麯酒。 丁坊酒是甜型黃酒, 它原本是南昌縣向塘丁坊的傳統名酒, 因其地名而得名, 在早期的南昌丁燒作坊多有釀制。 南昌酒廠建廠初期, 政府專門組織力量挖掘整理了該酒的配方和工藝, 並恢復生產。

同時期生產的南昌大麯酒, 揀選純優原料糯米、大米, 採用傳統地窖密閉發酵15-18天, 用塊曲做糖化發酵劑, 該酒在1963、1980、1983年連續三屆江西省評酒會上獲得江西名酒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 五十年代前期的南昌, 銷售白酒仍然質樸憨純, 對酒類包裝不甚在意, 因此此時市場所銷售的酒都以散裝酒為主。 1957年, 全市開始採用瓶裝酒銷售。 (圖為六十年代的南昌大麯酒及丁坊酒)

下期南昌酒廠的文化追憶(中), 我將帶您領略曾享譽全省, 至今仍令老南昌人念念不忘的三花酒, 追憶文革時期、以及八十年代三花酒背後的文化片段。

歡迎大家轉發訂閱,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暢所欲言, 十分感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