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揚州,一張普普通通的紙竟然有72變!

揚州剪紙

幾張素紙, 一把剪刀。

剪出了花魚鳥獸, 日月山河。

剪出了吉祥福祿, 笑語歡歌。

傳承千年的揚州剪紙, 驚豔了多少時光。

揚州是中國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 唐宋時期就有“剪紙報春”的習俗。 揚州人在立春之日剪紙為花, 做成春蝶、春線、春勝等樣式, “或懸于佳人之首, 或綴於花下”, 觀以為樂。 另外還剪制紙錢、紙馬等, 專門用於祭奠。

至清代, 揚州商業興盛, 剪紙藝人亦數量大增, 嘉、道年間的著名剪紙有藝人包鈞等, 技藝超群, 有“神剪”之譽。

2006年5月20日, 揚州剪紙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揚州的剪紙藝人還根據需要創作繡品底樣, 大至門簾帳沿、被服枕套, 小至鏡服香囊、絹帕筆袋, 有繡花必有紙樣, 揚州人稱剪紙樣的藝人為“剪花樣的”。

暖湯濯我足,

剪紙招吾魂。

——杜甫

鏤金作勝傳荊俗,

剪綵為人起晉風。

——李商隱

著名老藝人張永壽,是揚州剪紙藝術的優秀代表。郭沫若同志為之寫詩雲:“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主來。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

1989年,張永壽先生逝世,其第三代傳承人雖也取得了一定的藝術成就,但功力和靈氣都無法超越前代。

到目前為止,揚州剪紙技藝後繼無人的趨勢已越來越明顯,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正處於瀕危狀態,亟待保護和扶持。

還記得小時候

每逢過年或者有喜事

總會買一些栩栩如生的剪紙增添喜慶氛圍

如今,我們可以在廣陵區的東關街上

看到各種各樣的剪紙工藝品店

精美的剪紙也受到了遊客們喜愛

成為了饋贈親友的佳品

暖湯濯我足,

剪紙招吾魂。

——杜甫

鏤金作勝傳荊俗,

剪綵為人起晉風。

——李商隱

著名老藝人張永壽,是揚州剪紙藝術的優秀代表。郭沫若同志為之寫詩雲:“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主來。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

1989年,張永壽先生逝世,其第三代傳承人雖也取得了一定的藝術成就,但功力和靈氣都無法超越前代。

到目前為止,揚州剪紙技藝後繼無人的趨勢已越來越明顯,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正處於瀕危狀態,亟待保護和扶持。

還記得小時候

每逢過年或者有喜事

總會買一些栩栩如生的剪紙增添喜慶氛圍

如今,我們可以在廣陵區的東關街上

看到各種各樣的剪紙工藝品店

精美的剪紙也受到了遊客們喜愛

成為了饋贈親友的佳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