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每年12月的股市都這麼差?

今天又要放乾貨了, 而是是超級乾貨。

2015年以來, 基本上每年的年底 中國股市都非常糟糕, 是什麼原因導致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先給大家普及一下A股一年中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以2017年為例:

1季報公佈節點:2017年4月30號之前。

半年報公佈節點:2017年8月31號之前。

3季報公佈節點:2017年10月31號之前。

年報公佈節點:2018年年4月30號之前(通常會和當年1季報同時公佈)。

2016年以來, 中國新股IPO加速, 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 對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更為重視。 而企業的季報, 半年報, 年報等財務報表能夠反映上市公司的運用狀況:

我們還是以2017年為例,

2016年的11月——12月, 16年的3季報已經公佈, 而距離來年的1季報 有長達近4個月的空檔期, 投資者只能看到2016年前3季報的資料, 資料好的往往股價也不低, 如果看此時的資料, 很容易追高, 潛伏在裡面的主力往往也會在這個時間段進行調倉換股。 主力利用了啥呢?————資訊不對稱 ,

該出貨的出貨, 該潛伏的潛伏, 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

很多人說年末資金回籠, 年末資金緊張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和我上文講的原因比, 那是小巫見大巫了。

而為什麼1月以後 2月來臨, 機會又來了呢?

這是因為1季報要來了, 根據我給大家提供的財務定期報告時間節點, 上市公司必須在每年4月30號之前公佈當年1季度財務報表, 4月30號是大仙限, 單身大部分上市公司會提前公佈1季報預報, 因此1月後, 2月初基本上上市公司是啥樣, 投資者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了。 一年一度的春季行情原理就是如此。

到了7月份, 7月到10月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時間段, 很多股票的主升浪都在這段時間產生, 因為上市公司的半年報必須在8月31號之前公佈,

同樣的道理, 很多公司都會在6月後就陸續公佈半年報預報。 ——— 有了6個月的詳細資料, 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經營能力, 償債能力, 股東人數 等等重要的資料都有了, 這時候普通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在資訊上處於相對平等地位, 不存在時間差和資訊差, 好的公司, 這個時候都處在一個搶籌過程中, 行情也就應運而生了。

到了11月後呢?

長達4個月的財報斷檔期, 我們這個時候去猛攻股票那就是盲人摸象, 這就回到了開場白所寫, 比如今天我們看到的上市公司財務資料 還是9月31號之前的, 所以每年的11月—12月下旬, 都是跌跌跌。

好在, 2017年的12月終於過完了!!!

只要中國的財務報表發佈時間持續這個規律, 那麼這篇文章可以管10年,

20年!

學到了麼?

全網第一個這麼解讀財報時間節點的。 。 。 看到的, 自己吸收消化得了, 別再教其他人了!

後記:看到這樣 推心置腹的乾貨, 如果你還不點贊, 你的心不會痛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