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白茶真的是越老越好嗎?原來老白茶也有最佳年齡!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常在茶圈兒裡穿梭的朋友們, 眾所周知白茶這句“一年茶、三年藥,

七年寶”的經典總結!

從這數字的年份上來理解, 有太多茶友都認為只有越老的白茶才是最好的白茶。

也因為這句經典, 我們的新白茶可是受了不少委屈。

同時, 也有許多不良商家利用這一點, 搞了很多的做舊老白茶來混淆視聽。

所以, 村姑陳認為十分有必要讓大家真正弄明白“白茶到底是不是越老越好”這個問題。

大家弄清楚了, 就可以還我們新白茶一個小公道了, 同時還能杜絕不良商家的小坑害。

《2》

其實, “白茶越老越好”, 這句話並沒有錯, 但是是有前提條件的, 同時白茶的年齡也是有最佳期的。

茶友們可不能一概而論, 凡是存放時間較為長久的老白茶, 都是品質較好的白茶。

經過村姑陳的一番總結:要想是成為越老越好的老白茶, 首先要自身資質較高。

用來收藏的白茶必須是在優良的自然環境下生長出來的茶青, 經過後期不揉不撚的傳統手工藝加工而成的。

如村姑陳家的2017清明拋荒牡丹就是茶友們用來收藏的搶手貨, 它完全具備用來收藏的先天條件,

其後期的升值價值是相當可觀的。

其次, 老白茶的存放條件也是至關重要的。

白茶的後期存放, 對環境的要求很高, 內部需要經過三部分來密封, 分別是錫箔紙袋、塑膠袋、紙箱。

內部密封好了, 如果外部的存儲條件不夠, 是會發生變質的。

要想得到“越老越好的白茶”,

是需要將其放置在通風、無陽光直射、乾燥清新、無異味、離地離牆的大環境之下。

最後, 想要先天優良的新白茶越陳越好, 是需要耐心等待的。

茶友們不要因為好奇, 就隔天半個月來過分“寵愛”一番, 總是喜歡打開封口觀察或是拿取品嘗, 來判斷其是否有變化。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 會加劇白茶過快的氧化, 同時降低其收藏的品質。

《3》

對於老白茶, 是指有一定年份的白茶, 基本上以3年及以上為界。

這白茶“越老越好”, 其實是有年限的。

從整體來說, 陳放3年以上的白茶, 其滋味、香氣、功效都是處於最佳狀態的。

茶友們試想一下我們個人的工作狀態, 若一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 9-11點的時候應該是我們大腦工作效率最高的時期。

同理白茶的陳放, 其5到10歲的時候, 狀態正是處於有最佳時期的。

深究白茶知識的愛好者們應該都知曉福建農林大學周瓊瓊關於白茶的相關研究。

他通過對比的方法來分析不同年份白茶的主要內含物質, 如: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果糖等。

他的研究表明, 白茶存儲在15年左右時,其內含的營養物質均呈現出降低的現象。

由此可以證明,這3-15歲的老白茶,是最佳的年齡段。

所以,這“越老越好”的說法,並不是完完全全的正確,從香氣和口感上來說,這存放過久的老白茶並沒有那麼好。

《4》

我們再來科普一下做舊茶。

所謂“做舊”,就是一些不良商家想要投機取巧賺取暴力,將短年份的新白茶,通過噴水、高溫加熱等手段製成的“老白茶”。

其外表與存放年份較長的老白茶較為相似,由於經過高溫烘焙,其發酵程度較高,口感上有細微醇厚之感。

經驗十足的茶友,或是經常關注村姑陳文章的朋友,對於老白茶的識別能力是十分高的,一般的做舊茶是很難逃的過他們的法眼的和敏感的口腔!

以下是最為簡單的兩種辨別做舊茶的方法。

其一:就是看顏色。

自然陳化的老白茶,其顏色是五彩的,有淺綠色、深綠色,還有黃色和灰色,偶爾略帶淺褐色。

各種顏色分佈均勻,看起來不會暗沉或是偏深,整體很是協調。

要是顏色偏向深褐色或是深灰,更嚴重的會有點偏向黑色,那茶友可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做舊茶。

其二:就是聞氣味。

做舊的白茶就拿幹茶來聞,就會有種醃菜發酵的味道,沖泡後湯水中更是會有異味和雜味,沒有絲毫的醇香。

真正自然陳化的白茶,存放3年左右,湯水中會帶有迷人的棗香、荷葉香、藥香等(極特殊的情況下,如原材料好,制茶技術高超也能在1年多陳化出淡淡的棗香,如村姑陳家的2016蝶戀花),幹茶表面的氣味也十分純淨的。

《5》

聽完村姑陳苦口婆心的一番講解,想必大家對這過去約定俗成的“白茶越老越好”的看法有所改觀了吧?

這“品老茶,存新茶”的概念應該也更為清晰了,同時也不會再被“做舊茶”蒙蔽了雙眼!

白茶“越老越好”這句話,在滿足必要條件的情況下是不可否定的,但這可並不代表我們的新白茶不好。

新白茶獨特的青草香和清甜感,可是老白茶所不具備的。

新年已過,陽曆的狗年馬上來到,茶友們一定很期待2018的頭采白茶。

再喝一陣子的老白茶,我們就要跟著春天的腳步去追隨2018的新春白茶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白茶存儲在15年左右時,其內含的營養物質均呈現出降低的現象。

由此可以證明,這3-15歲的老白茶,是最佳的年齡段。

所以,這“越老越好”的說法,並不是完完全全的正確,從香氣和口感上來說,這存放過久的老白茶並沒有那麼好。

《4》

我們再來科普一下做舊茶。

所謂“做舊”,就是一些不良商家想要投機取巧賺取暴力,將短年份的新白茶,通過噴水、高溫加熱等手段製成的“老白茶”。

其外表與存放年份較長的老白茶較為相似,由於經過高溫烘焙,其發酵程度較高,口感上有細微醇厚之感。

經驗十足的茶友,或是經常關注村姑陳文章的朋友,對於老白茶的識別能力是十分高的,一般的做舊茶是很難逃的過他們的法眼的和敏感的口腔!

以下是最為簡單的兩種辨別做舊茶的方法。

其一:就是看顏色。

自然陳化的老白茶,其顏色是五彩的,有淺綠色、深綠色,還有黃色和灰色,偶爾略帶淺褐色。

各種顏色分佈均勻,看起來不會暗沉或是偏深,整體很是協調。

要是顏色偏向深褐色或是深灰,更嚴重的會有點偏向黑色,那茶友可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做舊茶。

其二:就是聞氣味。

做舊的白茶就拿幹茶來聞,就會有種醃菜發酵的味道,沖泡後湯水中更是會有異味和雜味,沒有絲毫的醇香。

真正自然陳化的白茶,存放3年左右,湯水中會帶有迷人的棗香、荷葉香、藥香等(極特殊的情況下,如原材料好,制茶技術高超也能在1年多陳化出淡淡的棗香,如村姑陳家的2016蝶戀花),幹茶表面的氣味也十分純淨的。

《5》

聽完村姑陳苦口婆心的一番講解,想必大家對這過去約定俗成的“白茶越老越好”的看法有所改觀了吧?

這“品老茶,存新茶”的概念應該也更為清晰了,同時也不會再被“做舊茶”蒙蔽了雙眼!

白茶“越老越好”這句話,在滿足必要條件的情況下是不可否定的,但這可並不代表我們的新白茶不好。

新白茶獨特的青草香和清甜感,可是老白茶所不具備的。

新年已過,陽曆的狗年馬上來到,茶友們一定很期待2018的頭采白茶。

再喝一陣子的老白茶,我們就要跟著春天的腳步去追隨2018的新春白茶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