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圖文解讀假白茶、老白茶做舊演化史,一眼萬年!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去年, 村姑陳開始義務給茶友們鑒茶。

剛豎起鑒茶旗幟沒幾天, 就湧上大批好漢, 每天手機一打開, 立馬遭受大量圖片轟炸。

最初的最初, 村姑陳大篇幅介紹過白毫銀針, 關於白毫銀針的功效、外觀特徵、口感、等級劃分、沖泡方法, 林林總總寫了上萬字。

茶友們被白毫銀針打動, 那一陣很多人上某寶買白毫銀針餅,

但收到貨之後, 左看右看, 老覺得跟村姑陳拍的白毫銀針照片不怎麼像, 似是而非。

於是發過來給村姑陳鑒別。

在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春節期間, 村姑陳經常收到求鑒定的白毫銀針餅。 圖片太多, 有時候真是看到發暈。

這些圖片裡面, 大多數的白毫銀針, 都長得細細彎彎, 瘦瘦長長, 白毫也多, 但偏金, 白毫下麵的芽頭, 偏灰, 綠色極淺。

而真正的福鼎白毫銀針, 長得像楊柳青年畫上的胖娃娃, 筆直, 粗壯, 健碩, 白毫密實, 偏銀色, 白毫下麵的芽頭, 偏綠, 年歲漸長之後, 轉為偏灰綠。

這麼一對比, 馬上就能下結論, 圖片裡的這些彎彎的, 曲曲的, 像魚鉤一樣的針, 根本不是福鼎白毫銀針, 而是雲南月光白的針。

據發圖片的茶友透露, 他們是在某寶以99元一餅的價格買到的,

賣家位址顯示在雲南, 但銷售頁面上顯示產品名稱是:白毫銀針。

那一段時間, 連續有好多茶友相繼發來雲南月光白針餅的圖片, 求鑒定是不是白毫銀針餅。

看來, 把月光白針誤認為白毫銀針, 這已經不是一個個案, 而成為了一個現象, 村姑陳於是著文, 詳細圖文述說, 教大家辨別白毫銀針與月光白針。

兩個月的時間裡, 大約寫了4-5篇吧。

2017年春節後, 村姑陳接到的鑒圓形圖片, 基本沒有月光白針了。

看來, 村姑陳的科普文是有效果的, 起碼教會了大家認清白毫銀針和月光白針的不同, 避免錯認誤認。

大家都分得清了, 自然不會買錯, 來鑒定的自然就少人了。

僅憑禿筆一枝, 就扼制住了部分茶商這種“張冠李戴”的不良現象。

這是2017年春節, 村姑陳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當即獎勵自己喝了一泡荒野銀針。

《2》

然而, 有人, 就會有江湖。

茶的江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月光白退場之後, 做舊老白茶餅登場了。

2017年春節後, 村姑陳開始介紹老白茶, 大約前後加起來寫了8-10篇文字。

文章發出之後, 鑒圓形圖片再一次如雪片般飛來。

這次看到的圖片, 比2016年看月光白針還暈, 從頭到尾都是黃和褐, 一派大漠黃沙的蕭瑟之意。

茶友們發來的大多數老白茶圖片, 都是又黃又黑, 極具滄桑感, 仿佛在昆侖山腳下生活過10年, 或者被生活摧殘得灰頭土臉。

畫外音:(這些生產做舊老白茶的人們,真是不走心啊,人家老白茶,老的是心,並不是身。)

有的茶友還發了撬開的茶餅的照片,如果說外表又黃又黑,已經夠令人驚悚了,那撬開的餅,則可能讓人崩潰——黑色的、枯朽的、如同殘垣斷壁般的葉片和梗,雜亂地堆疊在一起,仿佛一隻只眼睛,在控訴著它們被制假者渥堆、曝曬、大火烤熟等等酷刑。

是做舊餅,已經勿庸置疑了。

村姑陳再次洋洋灑灑,寫下了好幾篇如何分辨做舊老白茶餅的文章,配圖、比對,拿真正的老白茶圖片,對比做舊的老白茶圖片,告訴大家,老白茶做舊最普遍的手段,是曬黑和烤焦。

村姑陳還以自己家2013年的棗紅餅為例,詳細描述了真的老白茶該具有的顏色色——暗五彩色:磚紅、褐、檀色、秋色、黃綠。

幾篇文章出去之後,發黑乎乎老白茶餅來請鑒定的茶友,明顯少了許多。

《3》

然而,然而,這個世界上的事,永遠沒有 The end 的那一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是真正的江湖。

當黃黑色的做舊老白茶餅在江湖上漸漸銷聲匿跡之後,新的假白茶又開始上場了。

這一次,這批假的老白茶,是根據村姑陳的理論誕生的。

在前文,村姑陳以2013壽眉餅為例,隆重給看官們介紹過,真正的老白茶餅,它的顏色是豐富的,是五彩色的,像迷彩服那樣的顏色。

白茶的色系是多元的,年輕時候是鮮豔的五彩色,成為老白茶餅後是深沉系的五彩色。

無論多少年過去,基本色是不會變的,只是隨著氧化的進行,形成濃和淡的程度差別而已。

這些是村姑陳鑒定老白茶和新白茶的核心理論。

而與時俱進的制假者們,我們不要小瞧了他們,他們也在看村姑陳的文章。

茶友們看村姑陳,學會了鑒定白茶。

而制假者們看村姑陳,則學會了如何製作更加難以辨別的白茶。

不斷有新的抗生素研發出來,就不斷有新的病毒分裂滋生出來。

這是自然規律。

這些用村姑陳的理論武裝起來的制假者們,簡直是天才。

你村姑陳不是說,老白茶顏色豐富嗎?太好了,我就改日期,把新茶加上5年,2015的改成2010的!!

給2015的茶配上2010的身份證,這餅茶的外觀,完全符合村姑陳對老白茶的定義——色彩豐富,花色多樣。

大多數茶友都被蒙了。

然而村姑陳還是一眼就識破了它——2015和2010,整整五年的氧化,老早把鮮豔的五彩色,氧化成了稍暗的五彩色。

五彩是五彩,但是色調深淺濃淡,還是有極大不同。

就算一個1975年生的老美女,硬要說自己是1995年的小鮮肉,臉上的皺紋也不答應啊。

茶友買到的某商家號稱2010年的牡丹餅

茶友買到的某商家號稱是2008年的壽眉餅

《4》

從月光白,到做舊餅,到假年份餅,新狀況層出不窮,手法也一直在翻新。

村姑陳教看官們分清了月光白,月光白餅不再以白毫銀針的名義銷售了。

村姑陳詳細解讀了做舊老白茶餅的鑒別方法,並介紹了真正老白茶餅的顏色特徵,黑乎乎的老白茶餅漸漸絕跡於世了。

但,假年份老白茶又出現了。

這些做假老白餅,就像是小強,生命力超級頑強,踩不死。

江湖風波惡,打假歲月長。

我們在變,世界也在變。

我們在提高辨別老白茶餅的技能,他們也在提高做舊老白茶餅的技術。

所以,村姑陳的鑒餅之路,任重道遠。

而列位看官們的學習之路,依然道阻且長。

《5》

那麼,是不是拿一塊年份近一些的餅,顏色五彩的餅,蓋上個老年份,我們就拿它沒辦法了?

非也非也。

你有你的張良計,本村姑自有過牆梯。

鑒定真假老白茶的標準,還有一個,就是看葉片和梗,一個粗糙,一個精緻;一個大,一個小。

福鼎白茶的生產和加工製作工藝,是在逐年進步的。

2010年前到2013年間,大家對壽眉的採摘,標準是不高的,要求也是不高的,大多數采下來的都是粗枝大葉,葉片粗大圓闊,梗粗壯肥碩。

而2014年開始,茶農們都往精工細作發展了,採摘的秋壽眉,極少有一芽四葉的,連三葉的都只占一半,大多數是二葉。

葉片也撿小些的,梗則挑細和短些的。

從上述制茶技術上的演變來看,目前的老白茶餅,該當是具有粗大的葉,粗壯的梗。顏色豐富,有五彩基色。當然由於氧化的關係,彩色不再豔麗光鮮,稍嫌黯淡。

如果不符合這些個外觀標準,那就是假年份的老白茶無疑。

《6》

李麻花說,每次你教一招,雖然教會了消費者,也教會了制假者。

村姑陳欲哭無淚,可也不能因噎廢食。我想打老鼠,但卻怕傷了玉瓶。

所以,該教的,一樣都不可以藏私,還是要教給看官們。

我知道過不得幾天,我今天教的這招看葉看梗的識別老白茶招式,就會被造假者活學活用。

也許,明年在採摘壽眉的標準上,就有人會向著粗和大看齊了。

先挑一些精細的,當做新茶出售。

再挑一些粗老的,蓋上老日期,再配上村姑陳的文章做背書,就是貨真價實的老白茶了。

村姑陳先把這話放在這裡,立此存照。明年再來印證。

若真的有人這麼做了,真的人這種深度做舊的老白茶上市,本村姑陳自然有法子收了它。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畫外音:(這些生產做舊老白茶的人們,真是不走心啊,人家老白茶,老的是心,並不是身。)

有的茶友還發了撬開的茶餅的照片,如果說外表又黃又黑,已經夠令人驚悚了,那撬開的餅,則可能讓人崩潰——黑色的、枯朽的、如同殘垣斷壁般的葉片和梗,雜亂地堆疊在一起,仿佛一隻只眼睛,在控訴著它們被制假者渥堆、曝曬、大火烤熟等等酷刑。

是做舊餅,已經勿庸置疑了。

村姑陳再次洋洋灑灑,寫下了好幾篇如何分辨做舊老白茶餅的文章,配圖、比對,拿真正的老白茶圖片,對比做舊的老白茶圖片,告訴大家,老白茶做舊最普遍的手段,是曬黑和烤焦。

村姑陳還以自己家2013年的棗紅餅為例,詳細描述了真的老白茶該具有的顏色色——暗五彩色:磚紅、褐、檀色、秋色、黃綠。

幾篇文章出去之後,發黑乎乎老白茶餅來請鑒定的茶友,明顯少了許多。

《3》

然而,然而,這個世界上的事,永遠沒有 The end 的那一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是真正的江湖。

當黃黑色的做舊老白茶餅在江湖上漸漸銷聲匿跡之後,新的假白茶又開始上場了。

這一次,這批假的老白茶,是根據村姑陳的理論誕生的。

在前文,村姑陳以2013壽眉餅為例,隆重給看官們介紹過,真正的老白茶餅,它的顏色是豐富的,是五彩色的,像迷彩服那樣的顏色。

白茶的色系是多元的,年輕時候是鮮豔的五彩色,成為老白茶餅後是深沉系的五彩色。

無論多少年過去,基本色是不會變的,只是隨著氧化的進行,形成濃和淡的程度差別而已。

這些是村姑陳鑒定老白茶和新白茶的核心理論。

而與時俱進的制假者們,我們不要小瞧了他們,他們也在看村姑陳的文章。

茶友們看村姑陳,學會了鑒定白茶。

而制假者們看村姑陳,則學會了如何製作更加難以辨別的白茶。

不斷有新的抗生素研發出來,就不斷有新的病毒分裂滋生出來。

這是自然規律。

這些用村姑陳的理論武裝起來的制假者們,簡直是天才。

你村姑陳不是說,老白茶顏色豐富嗎?太好了,我就改日期,把新茶加上5年,2015的改成2010的!!

給2015的茶配上2010的身份證,這餅茶的外觀,完全符合村姑陳對老白茶的定義——色彩豐富,花色多樣。

大多數茶友都被蒙了。

然而村姑陳還是一眼就識破了它——2015和2010,整整五年的氧化,老早把鮮豔的五彩色,氧化成了稍暗的五彩色。

五彩是五彩,但是色調深淺濃淡,還是有極大不同。

就算一個1975年生的老美女,硬要說自己是1995年的小鮮肉,臉上的皺紋也不答應啊。

茶友買到的某商家號稱2010年的牡丹餅

茶友買到的某商家號稱是2008年的壽眉餅

《4》

從月光白,到做舊餅,到假年份餅,新狀況層出不窮,手法也一直在翻新。

村姑陳教看官們分清了月光白,月光白餅不再以白毫銀針的名義銷售了。

村姑陳詳細解讀了做舊老白茶餅的鑒別方法,並介紹了真正老白茶餅的顏色特徵,黑乎乎的老白茶餅漸漸絕跡於世了。

但,假年份老白茶又出現了。

這些做假老白餅,就像是小強,生命力超級頑強,踩不死。

江湖風波惡,打假歲月長。

我們在變,世界也在變。

我們在提高辨別老白茶餅的技能,他們也在提高做舊老白茶餅的技術。

所以,村姑陳的鑒餅之路,任重道遠。

而列位看官們的學習之路,依然道阻且長。

《5》

那麼,是不是拿一塊年份近一些的餅,顏色五彩的餅,蓋上個老年份,我們就拿它沒辦法了?

非也非也。

你有你的張良計,本村姑自有過牆梯。

鑒定真假老白茶的標準,還有一個,就是看葉片和梗,一個粗糙,一個精緻;一個大,一個小。

福鼎白茶的生產和加工製作工藝,是在逐年進步的。

2010年前到2013年間,大家對壽眉的採摘,標準是不高的,要求也是不高的,大多數采下來的都是粗枝大葉,葉片粗大圓闊,梗粗壯肥碩。

而2014年開始,茶農們都往精工細作發展了,採摘的秋壽眉,極少有一芽四葉的,連三葉的都只占一半,大多數是二葉。

葉片也撿小些的,梗則挑細和短些的。

從上述制茶技術上的演變來看,目前的老白茶餅,該當是具有粗大的葉,粗壯的梗。顏色豐富,有五彩基色。當然由於氧化的關係,彩色不再豔麗光鮮,稍嫌黯淡。

如果不符合這些個外觀標準,那就是假年份的老白茶無疑。

《6》

李麻花說,每次你教一招,雖然教會了消費者,也教會了制假者。

村姑陳欲哭無淚,可也不能因噎廢食。我想打老鼠,但卻怕傷了玉瓶。

所以,該教的,一樣都不可以藏私,還是要教給看官們。

我知道過不得幾天,我今天教的這招看葉看梗的識別老白茶招式,就會被造假者活學活用。

也許,明年在採摘壽眉的標準上,就有人會向著粗和大看齊了。

先挑一些精細的,當做新茶出售。

再挑一些粗老的,蓋上老日期,再配上村姑陳的文章做背書,就是貨真價實的老白茶了。

村姑陳先把這話放在這裡,立此存照。明年再來印證。

若真的有人這麼做了,真的人這種深度做舊的老白茶上市,本村姑陳自然有法子收了它。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