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550億!2017年電影票房你貢獻了多少?

近些年, 中國電影總票房一路前進

2013年, 217億元

2014年, 296億元

2015年, 440億元

2016年, 457億元

2017, 再創新高!

559.11億!!!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近日發佈數據稱,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比去年同比增長13.45%, 其中, 國產電影票房占票房總額的53.84%。 影院方面, 由於中西部和三四線城市影院建設持續增長, 銀幕數達到了50776塊, 穩坐全球第一大市場。

票房前五

國產片占四席

今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中, 進口大片的吸金能力開始下降。 在“特供3D”、“全球超前點映”等專門針對內地市場的手段造就的泡沫漸漸消失後, 進口大片模式化嚴重、創新續航能力不足等短板被廣泛詬病, 部分好萊塢大片口碑與票房都不復當年之勇。

打開全年的票房成績單, 前五名有四部都是國產片, 分別是《戰狼2》、《羞羞的鐵拳》、《功夫瑜伽》和《西遊伏妖篇》。

“小鮮肉+大製作+大IP”

的公式失靈

近幾年依靠IP進行創作的影視作品數量大增, 經歷了“IP熱”後的觀眾觀影水準和甄別能力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 使得《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部分高價版權改編作品遭到了票房和觀眾口碑的無情拋棄。 單純追求IP效應和明星陣容已不再是各方努力的方向, 建立在“粉絲經濟”基礎之上的兌現套路在電影製作當中逐漸失效, 而讓類似於《二十二》等小眾題材的紀錄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

《芳華》3億票房

由中老年人貢獻

中老年人不看電影?這是個偏見。

截至12月26日21時, 電影《芳華》國內票房已達9.25億元。 這部電影創造了馮小剛導演作品的最高票房紀錄。 其中, 45歲以上中老年觀眾貢獻了35%的票房, 金額超3億元, 成為近年來國內電影市場的獨特現象。

欣喜之餘

存在隱憂

大片勢頭雖猛, 但也有觀察人士表達了擔憂, 中國電影市場過去一直處在“二八定律”之中, 即20%的大片支撐80%的票房成績。

2017年3月我國首部《電影產業促進法》,

對國產片和進口片播放占比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 但在國產片和進口片的票房占比上, 進口片的單片票房是國產片的3.7倍。 比起去年同期的3倍, 差距更加明顯。

據淘票票專業版APP顯示, 在2017年已經上映的電影中, 不乏票房“百元戶”、“千元戶”:

《故鄉面參花情》票房總收入169元;

《嘻哈英熊》票房總收入255元;

《我的舞林江湖》票房總收入550元;

《村長相聲哥》票房總收入1205元;

《水神娃》票房總收入1518元;

《商界》票房總收入3311元;

《無法觸及》票房總收入3479元。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中國電影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支持“八二定律”,支持並推動優質中小成本電影成為票房中堅。

責編:李兆穎

編審:劉志軍

《嘻哈英熊》票房總收入255元;

《我的舞林江湖》票房總收入550元;

《村長相聲哥》票房總收入1205元;

《水神娃》票房總收入1518元;

《商界》票房總收入3311元;

《無法觸及》票房總收入3479元。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中國電影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支持“八二定律”,支持並推動優質中小成本電影成為票房中堅。

責編:李兆穎

編審:劉志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