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烏飯樹的文化鑒賞與養護管理

烏飯樹的文化鑒賞與養護管理

花木君

烏飯樹, 原名叫南燭, 別名:染菽、烏桐子、烏飯樹、米飯樹、烏飯葉、當梨等, 廣泛分佈于長江以南大多省份,

常見山坡丘陵、路旁灌叢, 野生資源極為豐富。

南燭(學名: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是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高可達9米;分枝多, , 幼枝被短柔毛或無毛, 老枝紫褐色, 無毛。 葉薄革質, 橢圓形、菱狀橢圓形、披針狀橢圓形至披針形, 頂端銳尖、漸尖, 稀長漸尖。 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

有花多數, 苞片葉狀, 披針形, 花梗短, 花冠白色, 花絲細長, 花盤密生短柔毛。 漿果熟時紫黑色, 果子味道與藍莓同, 花期6-7月, 果期8-10月。

【植物文化】

南燭(烏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 現發現在隋唐時期殘存的《圖經》和宋代著作的《開寶本草》就有記載,

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記載:“南燭草木, 本草及傳記所說多端, 人少識者。 北人多誤以烏臼為之, 全非矣。 今人所謂南天燭是矣。 ”, 宋代《古今詩話》雲∶“即楊桐也。 葉似冬青而小, 臨水生者尤茂。 寒食采其葉, 漬水染飯, 色青而光, 能資陽氣。 ”。 可見最遲在唐朝人們就已經瞭解南燭(烏飯)的習性功效。

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圖經》中, 對其別名形態作了詳細介紹:別名有:“南燭草木、男續、染菽、猴藥、後卓、猴菽、草木之王、惟那木”, 形態:“南燭, 今惟江東州郡有之。 株高三、五尺, 葉類苦楝而小, 陵冬不雕, 冬生紅子作穗。 人家多種植庭除間, 俗謂之南天燭, 不拘時采其枝葉用。 亦謂之南燭草木。 其子似茱萸, 九月熟, 酸美可食。 葉不相對, 似茗而圓厚, 味小酢, 冬夏常青, 枝莖微紫, 大者亦高四、五丈而甚肥脆易摧折也。 ”。

從以上可以看出, 古人很早就對南燭進行栽培觀賞, 並且用其樹葉做飯, 來養生補氣。 用南燭樹葉做飯的傳統已經流傳一千多年, 如今在中國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貴州、安徽等地, 人們仍保留著農曆四月吃烏米飯這一古老的習俗。

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採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煮湯,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後撈出放入木甑裡蒸熟而成。烏米飯藍紫油亮、誘人清香,不少地方把吃烏米飯和一些節日聯繫起來,比如清明寒食節、陰曆四月初八等等,分別予以不同的寓意,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明目健腎,身強體健、預防蚊叮蟲咬,百病不生等,因此家家戶戶都要吃香噴噴的烏米飯。

【園林鑒賞】

從南燭、烏飯的名字來歷可以看出,南燭是從其形態上命名,烏飯是從其功效以及顏色上命名。烏飯樹野生樁材,根系發達,老幹堅硬,曲直有度,表皮爆裂、內皮光滑而呈褐色,如紫銅造就,扭筋錯骨,蒼勁有力,非常適合盆景造型。

烏飯樹四季不凋,樹葉青翠,不少變種葉片纖小,光澤油亮,夏日青翠欲滴,入秋以後,葉片漸紅,深秋時分,經霜曆冬,紅似火燭,這也是其南燭名字來歷,四季葉片紅綠交替,非常具有觀賞性,是如今園林盆景優質素材之一。

烏飯極耐貧瘠,適應性強,萌蘖力強,樹枝枝節多分叉,韌性好,耐蟠紮耐修剪,頂端優勢明顯,非常適合直幹式、曲幹式、臥幹式、懸崖式、臨水式、附石式、提根式等各種盆景造型。

【盆景選材】

製作南燭盆景,一般最好選擇小葉品種,現在南燭原變種大概有小葉南燭、倒卵葉南燭、丹紅南燭等,葉片一般在2釐米以下,分佈多在廣東、廣西、雲南一代。

烏飯樹(南燭)野生資源豐富,可以選擇性的尋找一些田野老樁,尤其是有枯乾舍利、中空朽剝的小老樁為宜,一般在春季採掘,由於烏飯樹萌蘖力強,可以裸根移栽,不過要多帶鬚根,只需截去主根,用偏酸性的腐殖土和粗砂作為基質,很容易成活。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一些樁農,在挖野生南燭的時候,破壞資源嚴重,不管大小,全部亂砍亂伐,十分令人痛心,花木君在此呼籲,希望大家注意野生資源保護,千萬不要做讓後代子孫痛駡的事,不要見利忘義,要把利用和保護結合起來,給社會和後代留點綠色資源。

【養護管理】

南燭屬於陽性樹種,適應性強,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喜濕潤忌積水,因此在管理上要根據生長習性進行養護管理。

1、土質:南燭喜歡弱酸性肥沃土壤,因此可以用腐葉土、粗砂混合,適當添加一些基肥利於南燭生長旺盛,比如餅渣、馬蹄片等。

2、花盆:建議用中等深度的紫砂盆、瓦盆、陶盆等,一則透氣,再則烏飯樹根系發達,淺盆適宜生長穩定後的觀賞性栽培。

3、澆水:南燭喜濕怕澇,因此在春秋兩季正常澆水,每日一次,夏季則加大澆水量,早晚各一次,冬季減少澆水量,北方要進入室內管理。

4、施肥:南燭喜肥,可以在生長季節用稀釋的餅肥水和磷酸二氫鉀交替使用,每十天施肥一次,另外北方建議要適當用追加硫酸亞鐵溶液,予以改變土質酸鹼度;夏季和冬季建議不要施肥。

5、光照:男主是陽性樹種,要多見陽光,除了夏季中午遮陰外,其他季節可見全日光照。

6、修剪:整形修剪一般在早春或冬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以保證樹冠和樹型的完美。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

7、病蟲害:常見的病害是褐斑病,主要發生在梅雨季節,可將波爾多液和其他保護性殺菌劑交替使用,每隔15天左右噴灑1次,降雨多時7~10天噴1次進行預防。常見的蟲害是紅蜘蛛,可用73%克蟎乳油 1000~3000倍液治療,效果較好。

8、繁殖:多以扡插和播種為主。

播種繁殖:將秋季採摘的漿果用0.3%高錳酸鉀液浸種後,於早春直接播種即可。播種宜用淺盆、木箱或地床,以排水良好的粗砂粒鋪於底部。撒播後,薄覆一層細土,灌水少量多次。出苗後,每週噴1次0.5%~1%的波爾多液,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移植。

扡插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取一年生近木質化的健壯枝條,減去枝葉,保留四個芽點以上10餘釐米,可用生根劑浸蘸,也可直接插入沙床養護,保持沙床濕潤,一般10天左右即可出芽生根,40餘天后即可移栽。

2018-1-4易花得木

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採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煮湯,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後撈出放入木甑裡蒸熟而成。烏米飯藍紫油亮、誘人清香,不少地方把吃烏米飯和一些節日聯繫起來,比如清明寒食節、陰曆四月初八等等,分別予以不同的寓意,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明目健腎,身強體健、預防蚊叮蟲咬,百病不生等,因此家家戶戶都要吃香噴噴的烏米飯。

【園林鑒賞】

從南燭、烏飯的名字來歷可以看出,南燭是從其形態上命名,烏飯是從其功效以及顏色上命名。烏飯樹野生樁材,根系發達,老幹堅硬,曲直有度,表皮爆裂、內皮光滑而呈褐色,如紫銅造就,扭筋錯骨,蒼勁有力,非常適合盆景造型。

烏飯樹四季不凋,樹葉青翠,不少變種葉片纖小,光澤油亮,夏日青翠欲滴,入秋以後,葉片漸紅,深秋時分,經霜曆冬,紅似火燭,這也是其南燭名字來歷,四季葉片紅綠交替,非常具有觀賞性,是如今園林盆景優質素材之一。

烏飯極耐貧瘠,適應性強,萌蘖力強,樹枝枝節多分叉,韌性好,耐蟠紮耐修剪,頂端優勢明顯,非常適合直幹式、曲幹式、臥幹式、懸崖式、臨水式、附石式、提根式等各種盆景造型。

【盆景選材】

製作南燭盆景,一般最好選擇小葉品種,現在南燭原變種大概有小葉南燭、倒卵葉南燭、丹紅南燭等,葉片一般在2釐米以下,分佈多在廣東、廣西、雲南一代。

烏飯樹(南燭)野生資源豐富,可以選擇性的尋找一些田野老樁,尤其是有枯乾舍利、中空朽剝的小老樁為宜,一般在春季採掘,由於烏飯樹萌蘖力強,可以裸根移栽,不過要多帶鬚根,只需截去主根,用偏酸性的腐殖土和粗砂作為基質,很容易成活。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一些樁農,在挖野生南燭的時候,破壞資源嚴重,不管大小,全部亂砍亂伐,十分令人痛心,花木君在此呼籲,希望大家注意野生資源保護,千萬不要做讓後代子孫痛駡的事,不要見利忘義,要把利用和保護結合起來,給社會和後代留點綠色資源。

【養護管理】

南燭屬於陽性樹種,適應性強,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喜濕潤忌積水,因此在管理上要根據生長習性進行養護管理。

1、土質:南燭喜歡弱酸性肥沃土壤,因此可以用腐葉土、粗砂混合,適當添加一些基肥利於南燭生長旺盛,比如餅渣、馬蹄片等。

2、花盆:建議用中等深度的紫砂盆、瓦盆、陶盆等,一則透氣,再則烏飯樹根系發達,淺盆適宜生長穩定後的觀賞性栽培。

3、澆水:南燭喜濕怕澇,因此在春秋兩季正常澆水,每日一次,夏季則加大澆水量,早晚各一次,冬季減少澆水量,北方要進入室內管理。

4、施肥:南燭喜肥,可以在生長季節用稀釋的餅肥水和磷酸二氫鉀交替使用,每十天施肥一次,另外北方建議要適當用追加硫酸亞鐵溶液,予以改變土質酸鹼度;夏季和冬季建議不要施肥。

5、光照:男主是陽性樹種,要多見陽光,除了夏季中午遮陰外,其他季節可見全日光照。

6、修剪:整形修剪一般在早春或冬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以保證樹冠和樹型的完美。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

7、病蟲害:常見的病害是褐斑病,主要發生在梅雨季節,可將波爾多液和其他保護性殺菌劑交替使用,每隔15天左右噴灑1次,降雨多時7~10天噴1次進行預防。常見的蟲害是紅蜘蛛,可用73%克蟎乳油 1000~3000倍液治療,效果較好。

8、繁殖:多以扡插和播種為主。

播種繁殖:將秋季採摘的漿果用0.3%高錳酸鉀液浸種後,於早春直接播種即可。播種宜用淺盆、木箱或地床,以排水良好的粗砂粒鋪於底部。撒播後,薄覆一層細土,灌水少量多次。出苗後,每週噴1次0.5%~1%的波爾多液,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移植。

扡插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取一年生近木質化的健壯枝條,減去枝葉,保留四個芽點以上10餘釐米,可用生根劑浸蘸,也可直接插入沙床養護,保持沙床濕潤,一般10天左右即可出芽生根,40餘天后即可移栽。

2018-1-4易花得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