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位災難藝術家,讓畢志飛感到“連人家1%都不及”

十五年前, 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 有這樣一位神秘的電影工作者, 他身兼製片人、編劇、導演、男主角、會計等多項重要職務, 拍出了名垂青史的美國史上最爛電影《房間)(the room)。

無獨有偶, 三年之後, 中國北京, 也有一名堅毅果敢的年輕電影人, 開始了自己長達12年的電影朝聖之旅。 然後, 我們見證了《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偉大誕生。 該片主創也兼任了製片人、男主角、導演、編劇、策劃、詞作者等數職。

湯米·韋素, 畢志飛, 就如同C羅和梅西, 世界影壇及全球觀眾, 都要為這對絕代雙驕的並存而顫抖。

這再一次令我們感慨萬千。

湯米·韋素和他的《房間》

文 |古倫木

作者簡介:水zhuàn女孩。

由於《純潔心靈》群嘲事件而痛定思痛閉關修煉一段時間的畢志飛畢導, 最近因影片的二次宣傳需要, 帶著更高更快更強的噁心人技能重新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之中。 群眾在接受畢導的人設之後, 放棄了原有的群起而攻之戰術, 而採取了我就恬靜地看著你作妖的態度, 甚至不時還要為他鼓鼓掌。 詳見下圖:

友情標注:

壹壹肆伍壹肆:“請問畢導如何看待與您經歷相似, 並且已經獲得巨大成功的美國演員, 導演, 編劇, 製片人湯米·韋素以及他的代表作《the room》, 並且他的早年經歷被好萊塢知名演員演繹, 為他拍攝了傳記性電影一事?

畢志飛:對不起, 不太瞭解這位導演, 我想我應該連人家百分之一都不及吧。

圖中提到的湯米·韋素和他的《房間》最近在美國火得不行。 因為由詹姆斯·弗蘭科執導的影片《災難藝術家》正在北美熱映, 而這部影片正是湯米·韋素的傳記片。 這個神奇的人, 只用一部電影, 就讓自己蜚聲國際。

《房間》的外號是“爛片界的《公民凱恩》”, 爛番茄僅拿到了26%的新鮮度, imdb評分3.6分, 僅此還不足以現實它爛片界的地位, 它已經爛出境界爛出水準, 爛得七葷八素名垂影史;爛到它本身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不光每次放映活動都會演變成大型邪典party, 影片中的經典畫面經典臺詞更是被印到文化衫上廣為流傳。

《房間》主題文化衫, 非常的iconic.

1. Oh hi, Johnny.

——Hi, Danny.

——Hi, Lisa.

——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Thanks, Danny.

——Bye, Lisa.

——Bye.

以上這段臺詞只是我從影片中信手拈來的, 因為90%的對話都是這種無營養無感情甚至無定語從句的句式。 人物語速之緩慢, 咬字之準確, 讓你懷疑他們下一秒就會打破第四堵牆直視你的雙眼然後說:“Repeat after me.”

影片的對話語速還夠不上中考聽力水準。

而且無論從打光、取景、還是剪輯, 它似乎都極力在向英語教學視頻靠攏。

影片景別多為中景至中近景, (大概就是《新聞三十分》與《經濟半小時》的感覺), 取景多採用了電影拍攝中最忌諱的下邊框卡在人物腰關節或膝關節構圖法。

儘管(我猜)影片試圖表現個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複雜情愫, 卻很少用特寫鏡頭, 至於為什麼這麼處理, 看過影片後不難猜到導演一定是那種“易尷尬體質”, 大概很不好意思把鏡頭懟到演員面前拍他們的面部細節。 (文末視頻中可以看到這些精彩的瞬間)

導演湯米·韋素, 一個shy boy。

比較令人困惑的是如此易尷尬的導演為什麼對床戲有這麼大的熱情, 僅前三十分鐘就有四場床戲, 它們大概是我看過的最不香豔的床戲了。

半近不遠的景別配上後街男孩式BGM, 光線清晰畫質穩定, 兩個赤條條的胴體紮向你的眼球, 讓你覺得可以加上一個旁白音軌配以解說:“首先, 女方平躺在床上, 男方打開女方的雙腿並將小腿立起……”然後再刻成光碟, 給前來民政局辦理結婚證的新婚夫婦們隨證發放, 以資鼓勵。

這大概是整部電影最香豔的一幕。

2. 爛得誠懇、爛得安詳

儘管《房間》爛得源遠流長讓人無從下眼,但不可否認的是,導演湯米·韋素確實傾注了很多心血在裡面。毫無邏輯的劇情、糟糕的演技以及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拍攝手法冒著誠懇的傻氣,誠懇到你不忍心罵它。

《房間》之前,湯米·韋素沒有任何的拍攝經驗。但他依舊勇氣可嘉地在《房間》項目中,獨力擔任了製片、導演、男主角、編劇、韋素影業CEO、執行董事、品牌經理、會計、法人、管理層助理、電話接聽員、郵件回復員……可以說這非常的“作者”。

說不定這只狗也是他扮演的。

可惜他的才華遠配不上他的野心,而且想要登錄院線的電影是複雜的商品,絕不是一時腦熱想拍就拍的——儘管身世神秘的湯米總是有著源源不斷的不知從哪兒來的錢。

不過《房間》在電影史上充滿喜感的地位,倒是和導演一條道走到黑的執著產生的笑果相映成趣。

這句臺詞道出了導演對《房間》的複雜情愫。

不管怎麼說,《房間》還真是非常難看,它的難看在於其業餘,從片中可以感受到所有部門的工作人員(包括湯米自己)都缺乏拍電影的基本素養,單憑著一腔熱情和盲目自信,卻沒有對電影的基本認識,導致觀眾很茫然——“說不上哪裡不對,但就是感覺不太對。”

但這種“啥都不對”形成了不諳世事的天真。如果可以分類的話,《房間》就是一部“淨爛片”,爛得坦坦蕩蕩,有一種“我不在乎你們怎麼看,我自己開心就好反正我有錢”的peace在裡面。

看到這麼安詳的笑容,你忍心指責他拍爛片嗎?

3. 爛片、cult片文化

2009年,《房間》開始進入主流媒體視野,《娛樂週刊》《時代》雜誌均有報導,並上了CNN,Fox新聞,甚至每年會在電視臺播出。

時至今日,美國電影院還會每週放映《房間》。每次都會有不少死忠粉前來觀賞,並延續優良傳統,在影片放映過程中無間斷向銀幕投擲橄欖球、塑膠勺,全場背誦經典臺詞全場:“You are tearing me apart Lisa!!”,“Anyway, how’s your sex life?”

靈魂表演總是有相近之處。

它的商業潛質不止於此。影片的另一名主演葛列格曾在2013年與別人聯合出版了一本書,名為《災難藝術家》,裡面詳細地記載了《房間》成形的全過程,包括他和湯米如何在表演課上相識,一拍即合之後共同逐夢演藝圈,之後湯米又決心自己拍攝電影的前前後後。

這本書後來被詹姆斯·弗蘭科改編成了電影,在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上一舉奪魁,12月於北美上映後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而且不得不說弗蘭科的造型做得十分以假亂真。

此為詹姆斯·弗朗科,大家品味一下。

在美國,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從《外星第9號計畫》(蒂姆·伯頓拍攝了影片《艾德伍德》專門致敬本片導演)到《洛奇恐怖秀》再到《房間》,都不是因為藝術上達到了怎樣的成就,而是由於氣質太過獨特而發展成了一小撮影迷的狂歡。

連艾瑪·沃森主演的《壁花少年》都致敬了《洛基恐怖秀》。

我們當代人由於生活太過空虛而將目光投向小眾以證明自己的獨特,卻又需要通過認同來肯定自己的存在,於是就形成了這樣那樣的迷影組織,舉行了一波又一波帶有儀式感的狂歡。

不過不管怎麼說,人生嘛,開心就好,無論是對觀眾還是對導演都是如此。真正能將這句話付諸實踐的人都是有底氣的,底氣來源於自己,而不是來源於背景或專家的肯定。

Anyway, how’s your sex life?

©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這大概是整部電影最香豔的一幕。

2. 爛得誠懇、爛得安詳

儘管《房間》爛得源遠流長讓人無從下眼,但不可否認的是,導演湯米·韋素確實傾注了很多心血在裡面。毫無邏輯的劇情、糟糕的演技以及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拍攝手法冒著誠懇的傻氣,誠懇到你不忍心罵它。

《房間》之前,湯米·韋素沒有任何的拍攝經驗。但他依舊勇氣可嘉地在《房間》項目中,獨力擔任了製片、導演、男主角、編劇、韋素影業CEO、執行董事、品牌經理、會計、法人、管理層助理、電話接聽員、郵件回復員……可以說這非常的“作者”。

說不定這只狗也是他扮演的。

可惜他的才華遠配不上他的野心,而且想要登錄院線的電影是複雜的商品,絕不是一時腦熱想拍就拍的——儘管身世神秘的湯米總是有著源源不斷的不知從哪兒來的錢。

不過《房間》在電影史上充滿喜感的地位,倒是和導演一條道走到黑的執著產生的笑果相映成趣。

這句臺詞道出了導演對《房間》的複雜情愫。

不管怎麼說,《房間》還真是非常難看,它的難看在於其業餘,從片中可以感受到所有部門的工作人員(包括湯米自己)都缺乏拍電影的基本素養,單憑著一腔熱情和盲目自信,卻沒有對電影的基本認識,導致觀眾很茫然——“說不上哪裡不對,但就是感覺不太對。”

但這種“啥都不對”形成了不諳世事的天真。如果可以分類的話,《房間》就是一部“淨爛片”,爛得坦坦蕩蕩,有一種“我不在乎你們怎麼看,我自己開心就好反正我有錢”的peace在裡面。

看到這麼安詳的笑容,你忍心指責他拍爛片嗎?

3. 爛片、cult片文化

2009年,《房間》開始進入主流媒體視野,《娛樂週刊》《時代》雜誌均有報導,並上了CNN,Fox新聞,甚至每年會在電視臺播出。

時至今日,美國電影院還會每週放映《房間》。每次都會有不少死忠粉前來觀賞,並延續優良傳統,在影片放映過程中無間斷向銀幕投擲橄欖球、塑膠勺,全場背誦經典臺詞全場:“You are tearing me apart Lisa!!”,“Anyway, how’s your sex life?”

靈魂表演總是有相近之處。

它的商業潛質不止於此。影片的另一名主演葛列格曾在2013年與別人聯合出版了一本書,名為《災難藝術家》,裡面詳細地記載了《房間》成形的全過程,包括他和湯米如何在表演課上相識,一拍即合之後共同逐夢演藝圈,之後湯米又決心自己拍攝電影的前前後後。

這本書後來被詹姆斯·弗蘭科改編成了電影,在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上一舉奪魁,12月於北美上映後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而且不得不說弗蘭科的造型做得十分以假亂真。

此為詹姆斯·弗朗科,大家品味一下。

在美國,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從《外星第9號計畫》(蒂姆·伯頓拍攝了影片《艾德伍德》專門致敬本片導演)到《洛奇恐怖秀》再到《房間》,都不是因為藝術上達到了怎樣的成就,而是由於氣質太過獨特而發展成了一小撮影迷的狂歡。

連艾瑪·沃森主演的《壁花少年》都致敬了《洛基恐怖秀》。

我們當代人由於生活太過空虛而將目光投向小眾以證明自己的獨特,卻又需要通過認同來肯定自己的存在,於是就形成了這樣那樣的迷影組織,舉行了一波又一波帶有儀式感的狂歡。

不過不管怎麼說,人生嘛,開心就好,無論是對觀眾還是對導演都是如此。真正能將這句話付諸實踐的人都是有底氣的,底氣來源於自己,而不是來源於背景或專家的肯定。

Anyway, how’s your sex life?

©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