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為什麼說中國成為全球電動車的傾銷地了?

在1月9日的第十八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 來自瑞銀的中國汽車行業分析師鞏旻分享了對於中國汽車行業的展望。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他的觀點, 那就是中國不僅是巨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同時是也在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中扮演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辰巳

▎電動汽車為何會在中國快速發展?

如果看整體汽車市場的話, 中國的汽車市場發展其實並不均衡。 在絕大多數的中西部省份, 車輛的人均保有量只有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三分之一左右的水準。 而現在還沒有購車的家庭, 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車, 而是暫時還沒有達到買車的門檻, 不僅僅是經濟門檻, 還有實際需求的門檻。

而面向未來, 中國現在又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45%, 這相對於中國乘用車占世界30%不到的比例來說是一個很高的數字。

為何中國的電動汽車會有這麼快速的發展?歸結起來大體有三點:政府支持、消費者嘗試、電池產能。

中國政府對於電動汽車的堅定支持, 放眼全世界都是少有的。 尤其幾乎是世界各國中最為“慷慨”的補貼, 讓眾多整車廠商一擁而上。 雖然這個過程中會有騙補現象的發生,

但是整個產業鏈的建立, 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這樣的補貼才產生的。 而我們的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夠現在佔有國內電動汽車95%的份額, 補貼的作用同樣功不可沒。

除了補貼, 中國政府還有著對於電動汽車的長線規劃戰略, 加上最近“雙積分”政策的推出, 我們從中看到了中國希望通過電動汽車這一技術路線的轉型, 能夠讓中國汽車站上世界的舞臺, 進而佔領汽車產業的一個新高地。

同時, 中國消費者對於電動汽車的接受度同樣很高。 根據調查, 中國消費者中58%願意考慮電動汽車, 而在歐美和日本大約只有20%-30%。 可能是汽車文化的影響還沒有那麼深, 也可能是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更加前衛與注重體驗, 總之電動汽車或者說能夠帶來不同體驗的電動汽車在中國會更加有市場。

此外, 中國擁有全球一半的動力電池產能, 而永磁電機中核心的稀土元素在中國擁有全球42%的儲量。 如果再考慮到韓國擁有超過全球20%的電池產能, 考慮到消費電子的製造過程幾乎都是在中(含臺灣)、日、韓幾個地方進行的,

東亞地區對電動汽車相關產業鏈的覆蓋程度也是全球最高之一。

2017年, 電池價格在中國下降了30%左右, 這甚至比預期還要快。 產能的擴張、成本的下降, 這些都是電動汽車得以在中國普及的關鍵。

▎中國企業的創新思維,能給電動汽車帶來怎樣的顛覆?

一方面是政策的引導,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在反應上更快,總之自主車企在電動汽車上的動作,比起外資品牌要更為迅速與激進。中國的乘用車市場裡,自主品牌大約占40%的份額,而電動汽車市場則是超過90%的份額。

當然,在補貼完全退出,“雙積分”政策接棒後,外資品牌也會想方設法在中國引入電動汽車生產,那個時候自主品牌才會和外資品牌在電動汽車市場進行正面交鋒。

而除了傳統的自主品牌,十幾家造車新勢力也在虎視眈眈進軍電動汽車市場,他們之中多數帶有互聯網背景。而互聯網公司會給傳統的造車行業帶來不一樣的思維,尤其當中國的互聯網產業變化之快、競爭之激烈、人才流動之廣時,裡面就會誕生非常多的新想法,這些都有可能給電動汽車帶來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傳統的車企更多關注的是工程,是可變成本,是產能實現。但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他們更多的關注是怎麼讓用戶體驗更好,怎麼讓產品吸引到消費者,達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而且還要維持、維護客戶,持續給他們提供服務。

比如蔚來賣的每輛車中,其實都包含有隱性的服務費。但是消費者也因此可以得到很多服務,比如所謂的“充電寶車”會在車輛沒電時趕到為車輛緊急充電。也許看起來這是一個簡單的想法,但是此前的汽車行業裡沒有人這樣提過,恰恰是互聯網思維進入後,才會想在產品之外怎麼把事情做得更高,這事實上就能夠帶來新的體驗和顛覆。

當然,傳統車廠的長處是把車造好。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背後卻牽涉到供應鏈、產能、品質管制、製造工藝、成本控制等一系列問題,恰恰這是多數造車新勢力最難做好的部分,也就是難以將產品落地。

但不論如何,中國現在不論在市場、產品、政策、消費環境上,都走在了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最前列。未來的中國不僅是一個巨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同時也逐漸會在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中扮演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想要瞭解更及時、更全面的車市消息,立刻關注微信公眾號:AutoTong

▎中國企業的創新思維,能給電動汽車帶來怎樣的顛覆?

一方面是政策的引導,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在反應上更快,總之自主車企在電動汽車上的動作,比起外資品牌要更為迅速與激進。中國的乘用車市場裡,自主品牌大約占40%的份額,而電動汽車市場則是超過90%的份額。

當然,在補貼完全退出,“雙積分”政策接棒後,外資品牌也會想方設法在中國引入電動汽車生產,那個時候自主品牌才會和外資品牌在電動汽車市場進行正面交鋒。

而除了傳統的自主品牌,十幾家造車新勢力也在虎視眈眈進軍電動汽車市場,他們之中多數帶有互聯網背景。而互聯網公司會給傳統的造車行業帶來不一樣的思維,尤其當中國的互聯網產業變化之快、競爭之激烈、人才流動之廣時,裡面就會誕生非常多的新想法,這些都有可能給電動汽車帶來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傳統的車企更多關注的是工程,是可變成本,是產能實現。但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他們更多的關注是怎麼讓用戶體驗更好,怎麼讓產品吸引到消費者,達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而且還要維持、維護客戶,持續給他們提供服務。

比如蔚來賣的每輛車中,其實都包含有隱性的服務費。但是消費者也因此可以得到很多服務,比如所謂的“充電寶車”會在車輛沒電時趕到為車輛緊急充電。也許看起來這是一個簡單的想法,但是此前的汽車行業裡沒有人這樣提過,恰恰是互聯網思維進入後,才會想在產品之外怎麼把事情做得更高,這事實上就能夠帶來新的體驗和顛覆。

當然,傳統車廠的長處是把車造好。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背後卻牽涉到供應鏈、產能、品質管制、製造工藝、成本控制等一系列問題,恰恰這是多數造車新勢力最難做好的部分,也就是難以將產品落地。

但不論如何,中國現在不論在市場、產品、政策、消費環境上,都走在了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最前列。未來的中國不僅是一個巨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同時也逐漸會在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中扮演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想要瞭解更及時、更全面的車市消息,立刻關注微信公眾號:AutoTo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